71岁男性,主诉大便溏泄,滑脱不禁。脾肾阳虚,脉象微小少力。面色萎黄,舌淡胖有齿痕,苔薄白。声音低微,无特殊气味。病程较长,二诊时溏泄症状减轻。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,气虚不固,导致大肠失禁。
脾肾阳虚大便溏泄元气下陷
查看详情 →
杜某,31岁,素有慢性胃炎5年,消瘦,面黄,乏力,纳呆,胃脘不适,入眠较差,大便次数多。舌淡苔薄白,脉沉。诊断为胃脘痛(慢性胃炎),辨证为心脾两虚,气血不足,胃失和降。
慢性胃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胃失和降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岁未详,主诉腹痛攻撑、胀满便溏,病程未明。中医病名属积滞,证型为伏热蕴肝、脾虚不运,病因病机为伏暑挟积、邪热内蕴、脾虚不运、湿热滞留。望诊见苔糙,闻诊未提,问诊见腹痛、便溏、口渴、寐不安、肢动、手振,切诊脉虚弦无力。
伏暑挟积肝经伏热脾虚不运湿热易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主诉包括不育、心情急躁、下午低热、少寐多梦、遗精早泄、尿道不适、尿后脓性分泌物、小便频数、尿意不尽、会阴及睾丸胀痛、情绪紧张、头额昏胀、面色赤、眼目有火气、手足心热、足膝时冷。中医辨证为阴虚火旺、湿热下注。舌象未提及,脉象未提及,面色赤,眼目有火气。病程1年余。
慢性前列腺炎阴虚火旺湿热下注遗精早泄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8岁。主诉胸闷、心前区隐痛,伴乏力、睡眠差、口干、食少纳呆、大便偏溏。病程两年。中医病名胸痹,证属气阴不足,血脉瘀滞。望诊舌红,苔薄白或微黄,舌偏暗有齿痕,舌尖红有溃疡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有胸闷、心前区疼痛、乏力、口干、食少、大便不规律。切诊脉沉细弦或沉细或沉弦或细弦。
冠心病气阴不足血脉瘀滞心气虚
查看详情 →
16岁女性,主诉胃痛、食衰、倦怠无力、月经过多、头晕心慌、面色苍白,病程半年,新症状为双腿疼痛。面色苍白无华,舌澹无荣,脉细弱不耐按。病因病机为饮冷伤及脾阳,气虚不能摄血,气血两亏,脾损及肾。中医诊断为虚劳,属气血两虚证。
再生障碍性贫血脾阳虚气血两亏脾肾两虚
查看详情 →
56岁男性,口干思饮,食不知饱,小溲如膏,精神不振,身倦乏力。三消全备,燥热为害,气阴两亏。舌质红不润,脉豁大。
糖尿病气阴两亏三消全备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5岁女性,慢性病容,皮肤发硬呈蜡样光泽,颜色加深夹杂脱色斑,四肢无汗,心悸,失眠,手足麻木,关节疼痛,肌肉萎缩。舌质淡瘦嫩,苔薄白,脉细两寸弱。辨证为肺脾肾俱虚(阴阳俱虚)。系统性硬皮病(硬化期及萎缩期)。
系统性硬皮病肺脾肾俱虚阴阳俱虚心悸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2岁,男性,主诉怕冷、发热、头胀痛、胸闷不适,病程自10月3日至10月8日。中医病名肌痹,证型热毒蕴于肌肤,病因病机热毒蕴积肌肤,风湿入络。望诊见两上眼睑红斑水肿,全身散在澹红色充血性斑丘疹。舌象苔薄黄,舌质红,脉洪数,后转为小弦、濡数。病程中出现高热、皮疹、肌肉酸痛、神疲乏力、眼睛模糊等症状。
皮肌炎热毒蕴积风湿入络脾虚湿盛
查看详情 →
42岁,视力渐降4个月,腰膝酸软,头晕耳鸣。双眼视神经萎缩,眼底视盘苍白,视野向心性缩小,视觉诱发电位异常。舌淡,苔白,脉沉细无力。中医辨证为肝肾阴虚证。
视神经萎缩肝肾阴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未提及,性别未提及。主诉包括经迟、晨泄、心摇漾、得食缓、肛疡久漏、形瘦色黄、形色消夺、肌肉苍赤、咳嗽失血、肝阳上冒、血沸气滞瘀浊。病程长短未明确。中医病名包括虚损、肛漏、经迟、咳逆、肛疡。证型包括肝阳上冒、气血不足、虚劳、损怯。病因病机包括真气先伤、不主内守、阴火直升直降、肝脾肾三阴气血不足、肺与大肠表里失和。望诊包括形瘦色黄、肌肉苍赤。舌象未提及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包括经迟、晨泄、得食缓、形色消夺、咳嗽失血。切诊包括脉小数疾。
虚劳肛漏肝阳上亢肝火上炎
查看详情 →
患儿10岁,男性,主诉四肢紫红色皮疹,腹痛,双下肢及颜面水肿,尿少色深如洗肉水样,尿常规示肉眼血尿,蛋白(++++),RBC满视野。中医诊断血尿。舌质偏红,舌苔白,脉细。水肿,乏力,大便稀溏,每日2~3次。病程1个月。
紫癜性肾炎血尿蛋白尿尿少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8岁女性,主诉腰痛伴腰膝酸软、头晕耳聋、牙齿松动、腹胀纳少、精神疲乏,病程1个月。中医诊断骨痹,辨证肾虚髓亏。舌淡红,苔薄白,脉沉细。查体轻度驼背,腰背部触痛明显。胸腰椎X线示脊柱普遍性骨质疏松,胸12-腰2椎体压缩性骨折。
骨痹肾虚髓亏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2岁,男性,主诉心慌、气短、夜间不能平卧、上腹胀闷、心前区阵发性闷痛、心律不整。病程五年,近两个月症状加剧。面色黯黄,眼周发青,舌苔白厚,脉沉细结代。辨证为心血不足、脾肾阳虚、气血瘀滞。四诊合参显示心脾肾虚,寒邪内生,阻滞心脉。
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悸心脾肾虚
查看详情 →
11岁男性,腰痛伴双下肢瘀点瘀斑1周,四肢关节、头部、腰部及腹部游走性疼痛,双下肢皮肤瘀点瘀斑,对称性,腰部疼痛,四肢关节时有游走性疼痛,纳差,大便质稀,小便可。尿蛋白4+,尿隐血1+,24h尿蛋白定量9.63g/0.7L。中医诊断血证-紫斑,证型湿热内蕴,病因病机湿热内蕴。舌象未提,脉象未提。
过敏性紫癜湿热内蕴肾阴虚阴虚火旺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4岁,男性,主诉右胁隐痛、易疲乏、轻微厌油,病程7年余。中医病名肝癌,证型肝瘀脾虚,病因病机为瘀毒内结。望诊见舌质紫黯,苔薄;闻诊未提及;问诊见大便稍溏,精神、食欲一般;切诊脉弦细。后续出现脑转移,头昏、厌油、便溏,舌体胖大,舌紫黯,边有齿印,苔少,脉弦弱。右上腹包块质硬,推之不移,按之疼痛明显。肝功能异常,AFP升高。
肝癌肝瘀脾虚瘀毒内结右胁隐痛
查看详情 →
男,成人,肺结核,咯血,咳嗽胸闷,咯痰不爽,晨起痰色稠黄,喘逆,倚息难卧,腰背酸楚,神疲乏力,午后潮热,夜卧少寐,纳食呆滞,脉细数,舌尖绛,苔根腻,肺失肃降,肝肾阴虚,虚热内生,肾不纳气,肝火上逆,木火刑金
肺结核肝肾阴虚肺失肃降虚热内生
查看详情 →
女,41岁。主诉头晕、晕倒、胃脘隐痛、嗳气、吞酸、清晨腹痛腹泻、水样便、腰酸、睡眠差。病程较长。中医病名属脾虚夹湿,病因病机为脾虚湿停、清浊混淆、木乘土位、脾土虚弱、运化不力、肝郁气滞、肝胃未和。望诊舌苔薄黄或薄净或薄黄腻,舌象未详。闻诊未提。问诊有头晕、腹痛、腹泻、嗳气、吞酸、睡眠差。切诊脉濡细。
肺结核头晕胃痛嗳气
查看详情 →
22岁女性,痛经年余,近3月加剧,经水先后不定期,月经量少,初至色澹,腹痛隐隐,腰酸腿软,纳少,大便时燥时溏,气短疲惫,不耐寒热,眠中多梦,手足心热,面黄体瘦,语少声低,舌体瘦小,苔少微黄,脉沉细无力,辨证为脾肾两虚,气精亏损。
痛经脾肾两虚气精亏损月经量少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5岁,女性。主诉右眼突然视力下降4天。病程4天。中医病名目系暴盲(右眼),证型肝经实热证。病因病机肝经实热。望诊舌质红,苔黄厚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视物模糊,眼球胀痛,口苦咽干,心烦易怒,夜寐不安。切诊脉弦。
目系暴盲肝经实热舌红苔黄脉弦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