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年龄32岁,女性。主诉为产后阴道大流血。病程较长,经多次西医治疗未止。体征包括面色指爪白,面部及四肢浮肿,小腹两侧作胀,四肢腰部痛,尾椎骨有褥疮,小便点滴流出,舌质澹白,脉六脉微细欲绝。诊断为虚脱重症。
产后血崩气血两脱虚脱重症脉微欲绝
查看详情 →
6岁6个月女性患者,主诉食少半年。面色发黄,体瘦,大便时干时稀,舌质澹红,舌苔薄白,脉细。诊断为疳证,证型为脾气阴两虚之干疳。现病史提示病程半年,有类风湿关节炎病史,类风湿因子阳性。望诊见面色萎黄,舌象澹红薄白。闻诊无特殊。问诊见食少、疲乏、挑食、无饥饿感。切诊见脉细。
疳证脾气阴两虚干疳食少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4岁,男性。右上下肢不灵,步履蹒跚,腿沉重,头眩而痛,语言不清,呛食。脉弦两尺无力。病位在肝肾。舌象未提及,面色未提及,声音未提及,气味未提及。问诊示症状持续存在,病程较长。中医病名为中风后遗症,证型为肝肾亏虚,病因病机为肝肾不足,筋脉失养。
中风后遗症肝肾亏虚筋脉失养
查看详情 →
男性,55岁,肝癌术后11年余,肝癌复发2月,皮肤巩膜黄染,腹膨隆,移动性浊音阴性,总胆红素升高,白蛋白降低,脾脏增大,腹腔积液。瘀毒阻络,脾虚湿盛,下焦湿热阻滞,解毒散结,健脾益肾。面色晦暗,舌苔腻,脉弦滑。
肝癌复发黄疸脾虚湿盛下焦湿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8岁,女性,主诉曾孕三次均堕,5年未育,末次流产刮宫后经行不调。中医诊断为不孕症,证型为肝郁气滞、脾肾不足,病因病机为劳累过度致滑胎,冲任受损,固摄无权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经行不调、腰酸、便溏、腹胀、乳胀、恶阻等,切诊见脉象微弦。
习惯性流产脾肾不足肝郁气滞冲任不固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0岁。主诉肾炎病史19年,反复迁延难愈,尿蛋白(卅),腰痛乏力,脘胀纳少,泛吐酸水。舌苔根黄腻,脉细。诊断肾虚脾弱,肝胃不和。病机为肾虚脾弱,湿浊内蕴,肝胃不和。舌象黄腻,脉细。
慢性肾炎肾虚脾弱肝胃不和脾肾两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4岁。反复胸闷、气喘5年余,再发加重3天。主症为气喘憋闷、喉中喘鸣、声低、气短息促、咳嗽、咳白黏痰、腰膝酸软、畏寒、纳食一般、眠差、月经量多色黯有血块、痛经、大便溏。舌质黯澹、边有瘀斑、舌下脉络瘀滞、苔白腻,脉沉细而滑。中医病名为哮病,证型为肺肾两虚,痰瘀交阻。病机为肺肾两虚,痰瘀交阻,肺宣发肃降失常。
哮病肺肾两虚痰瘀交阻
查看详情 →
女,21个月,急性菌痢脱水,纳呆,呕吐,精神弱,眼眶凹陷,皮肤干燥,弹力差,体温39.5℃以上,日下黏液脓性血便20次,舌质光红无苔,脉弦细而数,大便常规镜下布满脓细胞、白细胞、红细胞,中医辨证为痢伤脾阴。
急性菌痢脱水脾经阴虚热毒内盛泻痢不止
查看详情 →
卜某,男,40岁。头痛、头晕、目眩、耳鸣、失眠、情志易烦躁、多梦。舌质红、苔薄。脉弦数有力,有时觉心有微热。中医诊断为阴虚阳亢、肝风内动、肝阳上升,呈上盛下虚之象。望诊见舌质红、苔薄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头痛、头晕、目眩、耳鸣、失眠、情志易烦躁、多梦、心烦、面红、脑涨、五心微热。切诊见脉弦数有力。
头痛头晕耳鸣失眠
查看详情 →
7岁男性,温疹、泄泻,病程春季发病。中医病名温疹,证型疹出不透、发热毒下利,病因病机外感温热之邪。面色淡,舌苔薄黄,脉浮数。发热、大便不实,心烦口渴,疹出渐多。
温疹泄泻表里俱热
查看详情 →
侯某,54岁,胃癌术后1月,胃脘胀满,纳食不馨,嗳气,动则汗出,畏寒,口干,神疲乏力,面色萎黄,形体偏瘦。舌澹红,舌根苔薄黄腻,前半少苔,脉细弱。中医病名胃痞,证型脾胃气虚,营阴不足。舌象澹红,苔薄黄腻,脉细弱。
胃癌术后脾胃气虚营阴不足湿热中阻
查看详情 →
女,40岁,失眠,烦躁,头晕,心慌,食欲差,全身无力,大便时干时稀,病程较长。脾肾俱虚,下焦湿热。面色苍白,舌苔白稍厚,脉沉细而缓。
肾盂肾炎脾肾俱虚下焦湿热失眠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1岁,女性。主诉月经先期来潮8年,周期4/20~22天,量多色鲜红,无痛经。白带量多色黄,偶夹血丝,大便3~4日一行。舌红苔薄黄,齿痕,脉沉软。诊断为脾虚夹热,病机为脾虚气弱,冲任不固,湿郁化热。
月经先期脾虚夹热白带量多苔薄黄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9岁,女性。月经周期14-30天,量中等,经色暗红,经期腹痛,腰痛,白带多,经前乳房胀痛。脉象细数,舌苔薄黄。辨证为肾虚血瘀,湿热蕴结,胞络阻滞。
月经不调肾虚血瘀湿热蕴结胞络阻滞
查看详情 →
女,40岁,甲亢病史1年。消瘦、汗多、心悸,甲状腺Ⅱ度肿大。神疲乏力,腰背酸痛,睡眠差。舌澹苔薄白,脉弦细。中医病名:甲状腺功能亢进。证型:阳虚寒凝。病机:久病及肾,阴损及阳。病因病机:肾虚导致免疫功能受损。望诊:舌澹苔薄白。闻诊:未提及。问诊:神疲乏力,腰背酸痛,睡眠差。切诊:脉弦细。
甲亢肾阳虚阴损及阳阳虚寒凝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5岁,男性。左耳后结块,皮色如常,不痒不痛,逐渐长大。左腋下结核,左手浮肿,口不能大张,饮食困难,午后潮热,咳嗽气呛。面色晦暗,舌质红,苔黄腻。脉弦细数。中医诊断为阴虚肝旺,郁火煎熬顽痰死血。病程自1960年二三月起,持续至1962年5月。
淋巴结核阴虚肝旺郁火煎熬顽痰死血
查看详情 →
周公,山左人,年龄超过四旬。食欲减退,精神困倦,时常恐惧,持续半年多无法入睡。上焦无渴,不喜饮水,少量饮水则无法消化,夜间尿量2-3升,尿液如膏状,身体极度虚弱。诊断为消渴,神消于上,精消于下,心脾肾俱虚。脉象带缓,肌肉未脱,胃气尚存。面色无华,舌淡苔薄,脉缓。
消渴心脾肾俱虚不寐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1岁,女性。主诉月经来潮前下腹部、腰骶部、会阴部、肛门及大腿内侧疼痛,伴大汗,经量多呈紫色块状,性生活疼痛。病程4年。中医病名子宫内膜异位症,证型肝气郁结,寒邪凝滞血脉,血行受阻。望诊面黄少华,舌质肥胖,舌边齿印,舌下瘀点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有痛经、性交痛。切诊脉弦细。
子宫内膜异位症肝气郁结血瘀寒凝胞宫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8岁,男性,主诉痢疾迁延,肌肉消瘦,面色无华,头晕肢倦,少气懒言,直肠下脱一寸。舌澹苔薄,脉沉细。辨证为脾虚气陷。病因为久痢伤脾,中气不足,清阳下陷。
痢疾脾虚气陷中气不足清阳下陷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9岁,女性。主诉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史2年,镜下血尿1个月。腰酸易疲劳,咽部不适,舌澹红,苔薄腻,脉细。辨证为先天不足,脾虚失运,肾气不足,湿热内蕴,血行不畅。气虚湿阻,气虚湿瘀阻络。尿常规提示隐血,红细胞增多。舌象澹红,苔薄腻或薄白,脉细。
慢性肾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尿血气虚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