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51岁,女性,主诉发作性心慌、胸闷气短伴乏力2年余。刻下症见心慌、胸闷、气短、倦怠乏力、畏寒肢冷、胃脘胀痛、泛酸、嗳气、睡眠差。面色晦黄,神志倦怠,舌质澹暗,舌体适中,舌苔薄白,脉象沉细迟。中医诊断为胸痹心悸,证属心脾阳虚,血瘀内阻型。病因病机为脏气衰弱,思虑劳累,损伤心脾,肾阳不足,脾肾阳虚,血行迟滞,心失所养。
心脾阳虚血瘀内阻胸痹心悸心率减慢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56岁。主要症状为胸闷痛、心悸、气短、善太息、怕热、手足心热、烘热汗出、头晕、口干、咽痒、两胁肋下胀痛、入夜尤甚。舌黯红,苔白腻。中医诊断为心痛,证属气阴两虚夹痰瘀。病程未明确提及。病因病机为气阴两虚,兼夹痰瘀。脉象未提及。
心气不足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痰瘀互结
查看详情 →
92岁男性,肢指震颤,写字困难。心气不足,气血失调,水不涵木,肝风冲动。面色无华,舌淡苔薄,脉细弱。
心气不足震颤麻痹病气血失调水不涵木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0岁,男性。主诉反复胸痛气促1年余,加重2个月。活动后或情绪激动后出现胸痛气促,持续2~3分钟,自行缓解。纳食可,夜寐欠安。舌质红,苔薄黄,脉弦。心电图提示T波改变,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阳性。中医诊断为气滞血瘀之胸痹心痛。舌质暗红,苔薄黄稍腻,脉弦细。病因病机为气滞血瘀,兼有心气不足,胸阳不振。
心气不足胸痹心痛气滞血瘀胸阳不振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未提及,性别未提及。主诉为发作性胸痛、胸闷3个月余,加重3天。病程3个月余。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,证属气虚血瘀,湿热内阻型。刻下症见胸痛彻背,放射至左肩胛及上肢内侧,伴胸闷,面色晦黄,舌质暗澹,苔黄腻,脉象弦细。检查示心率78次/min,血压110/86mmHg,冠脉造影示前降支中段近端85%局限性狭窄。按语指出病因病机为劳伤心脾,心气不足,湿热内阻,气血瘀滞。
胸痹心痛气虚血瘀湿热内阻心脾虚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64岁。主诉头昏头晕,胸闷气短,脉搏缓慢,血压偏低。中医病名迟脉症,证型心气不足,心阳不振,血凝气滞。病因病机为心气不足,心阳不振,血凝气滞。望诊未提及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提及头昏头晕、胸闷气短、脉搏缓慢、血压偏低。切诊脉搏20~30次/分,后脉搏54~60次/分,治疗后增至70次/分。
心气不足迟脉症心阳不振血凝气滞
查看详情 →
男,60岁,心前区憋闷,短气,时有心绞痛发作,周身无力,病程3年余。胸阳痹阻,心气不足。舌苔白腻,脉沉无力。
心气不足冠心病胸阳痹阻心肌供血不全
查看详情 →
女,56岁,右侧肢体偏瘫,胸闷时痛,心悸气短,舌强语謇,小便失禁。偏瘫,胸痹。气虚血滞,络脉瘀阻,心气不足,痰瘀痹阻。面色晦暗,舌质紫暗,舌苔薄白。声音低微,无特殊气味。病程三个月。右上肢肌力“0”级,右下肢“I”级。心电图提示冠心病。
偏瘫胸痹气虚血滞痰瘀痹阻
查看详情 →
67岁女性,心烦不安、夜不能眠20余日,素体虚弱,常有心悸、气短、失眠。舌尖赤苔白,脉滑而有力。辨证为心气不足,余热扰及神明。
心气不足虚烦懊侬余热扰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9岁,女性。主要症状为心慌气促,胸部憋闷。双颊暗红,口唇紫绀,舌紫暗,脉细促。中医诊断为怔忡。病机为心气虚、心血瘀。病因属虚实夹杂,虚者为心气不足、心神失养,实者为血脉瘀阻、心脉不畅。
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怔忡心气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3岁,男性。主诉心慌心悸持续半年,善惊易恐,闻响而发,寐欠安。伴随症状包括身困乏力、腰酸、恶风畏寒、晨起口干、纳差。舌淡苔白,脉沉稍数。中医诊断为心悸,证型为气阴两虚。病因为情志内伤,气阴受损,宗气不足,气血不行,心神不养。
心气不足心悸气阴两虚肾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5岁,女性。主诉精神抑郁、失眠多梦、时欲悲伤哭泣、心悸心慌、胆怯不敢独处、口中多痰涎、月经先期、少腹胀痛、颜面生疹点。舌苔黄腻,脉滑数。辨证为心胆不宁,痰热内阻。
双向情感障碍心胆不宁痰热内阻失眠多梦
查看详情 →
76岁男性,发作性胸闷胸痛5年,加重月余。胸闷、胸痛、心慌气短,面色晦暗,舌质暗澹,舌苔厚腻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、眩晕,证属心气不足,湿瘀内阻。病因病机为心脾气虚,痰湿内阻,气血运行障碍。
心气不足冠心病胸痹心痛湿瘀内阻
查看详情 →
26岁男性,主诉心慌不安、阵发性早搏,病程1年半。证见心慌、心跳停搏感、胸闷、口干、寐差、乏力、大便偏糖。舌质偏黯苔淡黄薄腻,脉参伍不调。二诊见咽气、胃痛、大便溏烂、燥热心烦。三诊见胸闷、心慌气短、左背酸胀、头昏、夜寐有梦、苔薄黄质暗、脉小弦缓。四诊见胸闷、心慌、头昏梦多、苔薄黄质红、脉小弦滑。五诊见心胸闷痞、苔薄质暗、脉平调。六诊见偶有轻度发作、苔淡黄质红暗、脉小滑。
心气不足室性早搏心阳不振肝气郁结
查看详情 →
女,46岁。胸部绞痛如刺,向左肩背放射,每日发作四、五次,持续数分钟。头晕、少气、四肢不温、神情焦虑、面色㿠白。舌质淡、边有瘀斑,舌苔薄白,脉促。心气不足,胸阳不振,心脉阻滞。
心气不足胸痹心脉瘀滞心肾阳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未提及,性别未提及。主要症状为咳嗽有痰、胸闷心悸、夜寐欠安、眩晕。病程较长,曾患肺炎,心脏扩大。中医病名为心脾肺俱病、气虚血浊、气阴两虚、血少且浊。证型为气阴虚、肾阴虚、痰热、气虚血浊。病因病机为气阴不足、痰热内蕴、肝阳上亢、心脾肾俱虚。望诊见舌胖嫩苔白不厚、舌胖大色不鲜、舌红而不鲜、舌色红苔薄不匀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咳嗽有痰、胸闷心悸、夜寐欠安、眩晕。切诊见脉弦滑而数、脉弦细滑数、脉弦而滑但不数、脉弦细滑而数、右寸小、关濡、尺细、左寸挺指而不耐重按、左寸小。
肺炎气阴虚痰热心气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62岁。主诉胸闷、心悸、气短,病程近月。舌质暗红,苔白腻,脉弦滑。诊断为心气不足,痰浊内阻,心脉壅塞之证。现病史见心前区闷痛加剧,伴头晕,纳呆,口腻,喉间有痰,唇紫。
心气不足胸闷心悸气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68岁。主诉胸痛复作1月。中医诊断胸痹。证属阳虚痰瘀交阻于心,心气不足,心阳不振,血脉不通。面色晦暗,舌质紫暗,舌苔白腻。脉沉细无力。病史有冠心病史3年余,曾行冠状动脉搭桥术。
胸痹心阳不振痰瘀交阻
查看详情 →
陈某,男,43岁,反复胸闷痛3月,再发1天。胸痹,气阴两虚。神疲气短,心前区闷痛,多梦易醒,舌澹红少津,苔薄白,脉细。舌澹红少津,苔薄白,脉细。
心气不足冠状血管阻塞气阴两虚痰瘀阻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6岁,男性。主诉心慌失眠,恐惧多疑,忧郁苦闷,幻觉妄想,神情呆滞,两目直视,胸闷气窒,频频叹气。病程4年。中医病名属癫证,证型为心气不足,痰浊蒙蔽心窍。舌质红,脉滑数。望诊见舌红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情绪怫郁,症状包括心慌、恐惧、幻觉、妄想、神情呆滞、胸闷气窒、叹气。切诊见脉滑数。
心气不足精神分裂症癫证痰浊蒙蔽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