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女性,60岁。主诉发作性心前区疼痛伴心慌胸闷3年,加重2周。心电图示前壁心肌缺血。舌质暗红,舌苔薄白,脉沉细弦,面色萎黄。神疲,体胖,声音低沉。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,证属气阴两虚,气滞血瘀型。
心血失养冠心病气阴两虚气滞血瘀
查看详情 →
56岁女性,主诉冠心病,劳累后加重,胸闷、气短、心前区隐痛、心悸、乏力、自汗、少语懒言、面色皖白,舌质淡有齿痕,脉缓滑无力,辨证为心气不足,心血失养。
心血失养心气不足气短乏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1岁女性,主诉头晕、乏力、耳鸣、眼花、心悸、气短、少食、失眠、记忆减退、牙龈出血、腰嵴软弱、手足不温、畏寒。面色萎黄少华,唇甲澹白,舌质澹苔白润,脉沉细无力。中医诊断为肝血不足,脾气亏虚,心血失养,肾虚精亏,夹瘀为患。
心血失养肝血不足脾气亏虚肾虚精亏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7岁,女性,主诉月经不调,病程一年以上,月经后期,延期一周。形体偏瘦,睡眠不实,心悸。舌质澹红,苔薄白,脉细数。辨证为肝肾不足,心血失养。二诊见舌澹红,苔薄白,脉细。三诊舌澹红,苔薄白,脉细。四诊舌质红,苔薄白,脉细数。随访月经规律,经量正常,无心悸,睡眠正常。
心血失养月经不调肝肾不足心悸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5岁,男性。主诉间断性心前区疼痛,伴心慌胸闷13年,加重1天。刻下症见心前区疼痛,缩窄性痛,放射至左肩,心慌胸闷,气短乏力,自汗,神疲,畏寒肢冷,纳差恶心,便溏,失眠。面色白,神志倦怠,形体偏胖,声音清晰低微。舌质暗澹,舌体偏大有齿痕,舌苔厚腻。脉沉细缓涩。中医诊断胸痹心痛,证属气虚血瘀,脾肾阳虚型。
心血失养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脾肾阳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8岁,女性,主诉发作性胸闷胸痛、气短乏力1年。刻下症见胸闷、胸痛、气短乏力、胃脘胀满、两胁胀痛、纳差泛酸、面色晦黄少华。舌质暗澹,舌苔薄白,脉象弦细。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、眩晕,证属心脾虚弱,肝胃失和。既往有高血压、冠心病、先天性心脏病、胆结石、胃炎、消化道出血病史。病机为心脾虚弱,肝胃失和,气机紊乱,气血运行障碍。
心血失养胸痹心痛眩晕心脾虚弱
查看详情 →
72岁男性,心慌胸闷、心前区隐痛8年,喘息不得平卧3天。胸痹心水,气阴两虚,痰瘀内阻型。面色晦暗,声音低微,舌质暗红,舌体偏大,舌苔白厚腻,脉沉细数。神疲倦怠,咳嗽吐痰,烦躁失眠,自汗肢冷。心电图示下壁心肌缺血。
心血失养胸痹心水气阴两虚痰瘀内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51岁。主诉阵发性心前区刺痛伴胸闷3月余,加重7天。刻下症见心前区剧烈刺痛,伴有心慌、胸闷、气短、乏力、头晕、神疲、烦躁、失眠。面色晦黄,舌质暗红,舌苔薄白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胸痹心痛,证型为气虚血瘀,肝郁扰神型。病机为气虚血瘀,肝郁扰神,心脉瘀阻,心血失养。
心血失养胸痹心痛气虚血瘀肝郁扰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5岁,女性,主诉发作性胸闷、心慌4天。刻下症见胸闷、心慌,时有腹胀、嗳气。面色少华,舌质暗澹,苔薄腻,脉沉细无力。中医诊断胸痹心痛,证型为气虚血瘀,肝郁气滞型。病因病机为气虚血瘀,肝郁气滞,心脾虚弱,气血不和。
心血失养胸痹心痛气虚血瘀肝郁气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0岁,女性。主诉心悸、气短9年,伴头痛、头晕、头闷如裹、心胸憋闷、剑突下闷满、动则气短、心悸乏力。中医诊断为心悸,证属血虚脾弱。面色无华,舌质淡红,苔薄白微滑,脉沉细弦弱。症状包括身体消瘦、疲乏无力、心区憋闷疼痛、胸闷不适、心悸气短、脘满背冷、手足不温、口唇发绀、晨起眼睑微肿、心易烦躁、汗出、头晕、胸脘闷满明显加重、失眠严重、大便干燥。
心血失养心悸血虚脾弱脾虚阳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4岁,男性。主诉发现心脏杂音15年,劳累后心慌气短10年。风湿性心脏病,二尖瓣狭窄,二尖瓣关闭不全,左房血栓,心房纤颤,心功能Ⅲ级。心尖区Ⅲ/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,胸骨左缘Ⅱ/6级叹息样舒张期杂音。舌质红苔薄白,脉细结代。气阴两虚,心血失养。心电图示心房纤颤,X线示肺瘀血、心脏扩大,心胸比率0.75,血沉30mm/小时,C-反应蛋白阳性。
心血失养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功能级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5岁,男性,主诉阵发性胸痛、胸闷、气短半年余,加重8天。中医诊断胸痹心痛,证属气虚血瘀,脾阳虚弱,心血失养。面色白,舌质暗澹,舌苔薄白,脉沉细无力。心前区疼痛难忍,心慌、胸闷、气短、乏力、烦躁、失眠、腹胀、便秘、出汗肢冷。心电图示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死,正后壁心肌缺血。
心血失养冠心病气虚血瘀脾阳虚弱
查看详情 →
朱某,女,59岁,多尿3年余,小便频数,伴心悸,畏寒,口唇发紫。舌质红,苔薄黄,脉结代。中医诊断消渴(下消)。病属肝脾肾功能失调,脾肾阳虚,土不培木,水不涵木,肝血亏虚,心血失养,形成上热下寒、清阳下陷之证。
心血失养消渴下消脾肾阳虚肝血亏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5岁,男性,主诉阵发性心前区疼痛3年,加重10天。刻下症见心前区剧烈疼痛,每日发作3次,伴心慌、胸闷、气短、乏力、烦躁失眠、两胁胀满、纳差嗳气。面色晦黄,舌质暗红,舌苔薄白腻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,证属气虚血瘀,寒凝血脉,胃失和降。
心血失养胸痹心痛气虚血瘀寒凝血脉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2岁女性,主诉阵发性胸闷、胸痛伴心慌3年余,下肢水肿3个月余。形体肥胖,喜食肥甘。刻下症见心慌胸闷,气短乏力,不得平卧,双下肢水肿,神疲倦怠,纳差腹胀,畏寒肢冷,面色皖白,声音无力。舌质暗澹,舌体偏大,舌苔白滑厚腻,脉象沉细无力。中医诊断胸痹心水,证属气虚血瘀,阳虚水泛型。病因为痰湿脂膏壅积,心脾损伤,水湿阻遏胸阳,气机壅滞,脾阳虚弱,水湿不化。
心血失养胸痹心水气虚血瘀阳虚水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8岁。主诉发作性胸闷气短、心慌伴乏力1个月余。现症见胸闷气短、心慌、乏力、腹胀、多汗、善太息、眠差、大便干。体征示血压150/102mmHg,心率61次/min。中医诊断为胸痹心悸,不寐。证属心脾气虚,肝脾不和。面色㿠白,神志倦怠。舌象未提及,脉象未明确。病程1个月余。病因病机为心气不足,心脉不畅,肝气郁滞,脾失健运,气血乏源。
心血失养胸痹心悸心脾气虚肝脾不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3岁,男性。主诉心悸3个月,伴胸闷、动则心悸气短、多汗乏力。舌体胖、舌红苔白,脉虚弦大。中医诊断为心悸,证型属肝气郁滞,病机为肝气乘克脾土,中州健运失司,生化乏源,心失所养。
心血失养扩张型心肌病肝气郁滞脾虚
查看详情 →
70岁男性,主诉心悸、眩晕、昏倒,病程10天,有冠心病病史数年。舌质澹红,苔薄白少津,脉细数。辨病为冠心病、脑动脉硬化,辨证为心悸,证型为气阴不足,心血失养。病因病机为久病体虚,气阴两伤,心血失养。
心血失养冠心病气阴不足
查看详情 →
50岁女性,头晕、心慌、寐差3年,绝经后出现汗多、口干、纳差、便溏、夜尿频、精神紧张。舌红、苔黄、有齿痕,脉74次/分。辨证为脾虚不运,心失所养。二诊时舌暗红、苔黄厚、有齿痕,脉72次/分。
心血失养脾虚不运肾气不固痰热内扰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28岁,全身散在性紫斑,下肢尤多,心悸,气短,四肢无力,面色憔悴,月经先期量多,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,证型心脾气虚,营卫失调。面色憔悴,舌象未提及,声音未提及,气味未提及,症状描述包括紫斑、心悸、气短、四肢无力、月经异常,脉象未提及。
心血失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阴虚内热脾不统血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