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阳不足+冠心病+气滞血瘀

患者女性,48岁。胸部憋闷,心慌气短,心绞痛,痛时有恐惧感,被迫体位,连脖子也不敢移动。舌质澹,脉细弱。中医诊断为胸痹、真心痛。病因为心气心阳不足,气滞血瘀痰凝。
冠心病心阳不足气滞血瘀胸痹
查看详情 →
71岁女性,反复心悸10余年,加重4天。心悸、气短、胸闷、身软乏力、眠差、口干、易咳嗽、痰多色白、颜面双下肢浮肿。舌澹,苔薄腻,脉沉细弱数。中医诊断胸痹,证型为气阴不足,心阳亦虚。病机为心气不足,心血不畅,心失所养,阳虚水液失运,痰浊内生。
胸痹气阴不足心阳虚痰浊内生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6岁,女性。反复头痛30余年,发作频繁10年。前额头痛,颈腰椎及背部酸胀不舒,右上腹部偶有隐痛,口苦、食少馨味。脉细数。中医诊断为头痛(阳明头痛)、眩晕(气滞血瘀)、心痹(心阳不足)、脘胁痛(肝气郁滞,肝胃失和)。证型为肝郁化火,热入阳明经络,久病气滞血瘀,累及脏腑经络。病因病机为肝郁化火,心脉痹阻,气血运行不畅。
气滞血瘀心阳不足头痛眩晕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6岁。反复头痛30余年,发作频繁10年。前额头痛,颈腰椎及背部酸胀,右上腹隐痛,口苦、食少。脉细数。肝郁化火,热入阳明经络,久病气滞血瘀,累及脏腑经络。心脉痹阻,胸闷气憋,气血不畅致晕厥。中医诊断为头痛(阳明头痛)、眩晕(气滞血瘀)、心痹(心阳不足)、脘胁痛(肝气郁滞,肝胃失和)。
气滞血瘀心阳不足头痛眩晕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2岁,男性,主诉恶寒、心悸5天。中医病名属心系疾病,证型为心阳不足,寒凝血瘀。望诊见舌质红绛,边有瘀点;舌苔薄白。闻诊未见特殊。问诊见头晕头痛,胸闷心悸,偶有恶寒,四肢欠温,疲乏无力,食纳较差,大便溏薄。切诊见脉迟缓偶有结代,脉弦缓。
心阳不足寒凝血瘀心悸胸闷四肢欠温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0岁,男性,主诉胸闷痛、心慌气短、精神差、呼气易、吸气难,病程近半月。中医病名心悸,证型心血不足,气滞血瘀,病机为心阳不振,气血亏虚,脾不健运,肺阴亏损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胸闷痛、心慌气短、精神差、口干、不思饮食,切诊脉沉细。
气滞血瘀心悸心血不足心阳不振
查看详情 →
男,47岁,胸部闷痛反复发作6年,加重10天,胸部闷痛呈压榨性,放射至左侧肩背部及左上肢,情志刺激诱发。舌有瘀斑,脉沉细而涩。中医诊断为胸痹,证型为气滞血瘀型。病因为情志不遂,病机为心脉瘀塞。
气滞血瘀胸痹心脉瘀塞胸部闷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1岁,男性,主诉发作性胸闷心慌气短6年,加重1周。面色暗红,舌暗红,苔白润,脉沉细。中医诊断胸痹,证属气滞血瘀。病程6年,症状包括胸闷心慌气短,心前区疼痛,入睡困难。体格检查示血压正常,神志清,精神差,心率62次/分,律齐。
气滞血瘀心阳不足胸痹失眠
查看详情 →
患者阵发性胸闷、胸痛4个月,夜间发作,白天疲劳或饱食时易发作,放射至胸背部,含硝酸甘油片能缓解。高血压病史。六脉俱弦细而数,舌边尖红绛,苔薄。辨证为素体阴亏肝亢,心气不足,气聚血滞,络道失和。脉象弦细而数,舌边尖红绛,苔薄。辨证为肝肾不足,心气内竭未复,气聚血滞未疏,络道尚未浚和。脉象弦已缓,数势已平,舌尖微红。辨证为肝肾两亏,阴分失于涵养,心气尚未充复。脉象濡缓而细数,舌尖红亦澹。辨证为心气难以舒展。脉象数势已平,重按冲和,舌尖红刺已澹,并较津润。辨证为心阴得育,虚火自潜。脉象两手已渐平和,舌舌尖红绛已澹,中沟抽心亦能起复。辨证为浮阳已敛,心营已能涵养。脉象六部脉已平稳,有力而有神,舌质滋润。辨证为心营已渐涵养,心气已渐煦复。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。
冠心病气滞血瘀心阳不足胸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0岁,男性。主诉心前区憋闷疼痛4年余,劳累诱发,伴胸闷、胸痛、呼吸气短,咳少量稀白痰,纳食欠佳。舌质暗,苔薄白,脉沉细。中医病名属胸痹,证型为气虚血瘀,病因病机为气虚血行不畅,瘀阻心脉。
冠心病气滞血瘀心阳不足痰浊阻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7岁,女性,长期咳嗽,喘咳无宁静之时,肺气上冲,咳呛难忍,稍动即喘,周身浮肿,心跳心慌。中医诊断肺气上逆,心阳不足,气血失调,水湿不运。舌淡黄,脉细弱并有间歇。
心阳不足肺气上逆水肿气血失调
查看详情 →
63岁男性,胸闷憋气、心悸气短、心胸绞痛、下肢浮肿,病程一年余。舌质偏澹,苔微黄腻,诊脉沉涩。中医诊断胸痹,辨证为痰瘀互结,气滞血瘀。既往有脑出血病史,现症属胸阳不振,痰浊内阻,血脉不畅。
气滞血瘀心阳不足胸痹痰浊内阻
查看详情 →
女,34岁。主诉心慌、后背痛、胸闷心烦两年,加重1周。病史提示心肌病、心肌劳损、供血不足、冠心病不能排除,心电图示后壁梗死图型。口唇紫,舌质紫暗,舌尖、舌边有紫色斑点,苔白腻,脉沉涩。中医诊断为胸痹,证属心阳不足,气滞血瘀,络脉痹阻,气机不畅。
心阳不足气滞血瘀胸痹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4岁,女性,主诉心慌、胸闷、气短反复发作8年余,近1年加重,发作时胸骨后灼痛伴全身刺痛,活动后加重。舌苔薄白,脉弦数。中医诊断胸痹,证属痰热蕴结。病因病机为痰热阻滞胸脘,气血运行不畅,经气不利,见全身疼痛不适,刺痛为血瘀之象。舌象薄白,脉象弦数。
冠心病气滞血瘀心阳不足痰热壅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61岁。主诉左前胸疼痛1月余。现症见左前胸针刺样疼痛,夜间加重,伴胸闷、气短、烦躁、头晕、流涎,纳食一般,夜眠可,二便调。舌暗红,苔薄白,脉细滑。中医诊断为胸痹,病机为年老体虚,阳气失于温煦,血行不畅,心脉失养。
气滞血瘀心阳不足胸痹烦躁
查看详情 →
男,63岁,胸闷痛1年,加剧5天。高血压史20余年,慢性支气管炎史10年。头晕,头胀,咳嗽吐痰,胸闷。舌质澹红,苔薄黄腻。脉滑而结代。真心痛。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,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。
气滞血瘀心阳不足胸痛心悸
查看详情 →
48岁男性 胸闷憋气1年余 心前区憋闷痛向背部放射 夜间加重 心悸气短出虚汗 焦虑多疑易怒 脘腹胀满嗳气 舌质红暗少苔 脉弦细 气郁不畅阴阳失调 心阳不足血脉不畅心神失养 心肝失调
冠心病心阳不足气滞血瘀植物神经紊乱
查看详情 →
果某,57岁,男性。阵发性胸痛、胸闷加重10天,伴刺痛及压迫感,向后背放射,大汗淋漓。胸痹(冠心病、变异型心绞痛),高血压病史20年,急性广泛性心前间壁心肌梗死病史。入院时心电图示下壁心肌梗死,GOT升高。入院时心率52~64次/分,血压90/70mmHg。经络诊察显示手厥阴经、手少阴经、足太阳经异常。
心阳不足气滞血瘀胸痹心脉瘀阻
查看详情 →
女,46岁,冠心病3年余,胸闷痛,气短,纳差,时干呕,唇舌暗红,苔白腻,病程3年余,中医病名冠心病,证型未明确,病因病机未明确,舌象唇舌暗红,苔象苔白腻,脉象未提及,症状描述胸闷痛,气短,纳差,时干呕,病史冠心病3年余。
冠心病气滞血瘀心阳不足痰湿阻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2岁,男性。活动后心悸、气短、胸闷或有心绞痛,近一周加重,每日发作2~3次,伴胸闷、气短、夜间憋醒、咳嗽,畏冷,出汗多。舌质胖暗红,苔白,脉弦滑数。心律整齐,心率90次/分,心尖部可闻Ⅲ级收缩期杂音,血压140/90毫米汞柱。辨证为胸痹、心悸。病程长,有高血压病、糖尿病、冠心病心绞痛病史。
冠心病心阳不足气滞血瘀高血压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