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58岁女性,反复咳嗽、气促二十余年,再发三天,伴下肢浮肿。咳痰白稀呈泡沫状,夜间不能平卧,畏寒,下肢浮肿按之凹陷,胸闷心悸,夜尿频,口干不欲饮,面色晦暗,口唇发绀,脘腹胀满,神倦乏力,纳食不振,大便干结。舌澹暗,苔少,脉沉弦滑。中医诊断肺胀,证型为寒痰郁肺、脾肾阳虚。病因病机为素体阳虚,脾肾不足,复感风寒,痰蕴肺经,水湿泛溢,肾阳亏虚,心阳虚衰,伤阴夹瘀。
心阳虚衰肺胀寒痰郁肺脾肾阳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39岁。主诉心悸气喘、不得平卧、水肿、尿少、胸满腹胀。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为心悸、水肿。证型为心阳虚衰、心脉瘀血,兼有肺失肃降、脾失健运、肝失疏泄、肾失温化。面色灰暗,两颊紫红,唇青舌紫,颈脉怒张,下肢水肿按之没指,四肢逆冷,脉促,心率105次/分。肝大肋下三横指、质软。心电图示右心室肥大、心房颤动。
心阳虚衰心脉瘀血肺失肃降脾失健运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9岁。主诉阵阵心慌气短头晕,出冷汗,面色苍黄,四肢无力。脉象迟缓44次/分。舌红苔薄白。分析认为心脾两虚,气血不足,心气虚,心阳虚。病因病机为思虑过度,脾虚气衰血少,心失所养,血虚不能上营于脑,心阳虚衰,血液运行迟缓,肢体失于温煦。
心阳虚衰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血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5岁,女性。主诉胸闷心慌,气短乏力,多汗怕冷,眠差易醒。病程半年余。中医诊断心悸,证属心阳衰弱,血脉不畅。舌澹红,苔薄白,脉细。病因为外感风热邪毒,耗伤心气阴,致心气虚,心血瘀阻,心神失养。
心阳虚心肌炎心气虚心血瘀阻
查看详情 →
男,60岁,胸闷、心慌,双下肢凹陷性水肿,病程较长。心悸,心阳虚衰,化气行水。舌澹白、苔白滑,脉沉细结代。
心阳虚衰水气凌心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5岁,男性。主诉心中悸动不安1天。中医病名心悸,证型心阳虚证。舌质澹,苔白,脉缓而弦,按之无力。病因病机为过劳伤气,多虑伤神,神气不敛。
心阳虚心悸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6岁,男性,主诉冠心病介入术后再狭窄。胸痛阵发,心悸气促,急躁易怒,时欲叹息,入夜辗转反侧,难以入睡。舌红,苔薄白,舌缨线存在。脉弦。中医辨证气滞血瘀。
冠心病再狭窄气滞血瘀胸痛
查看详情 →
54岁女性,主诉心前区突发性疼痛三个月,近五天发作频繁,伴胸闷、气短、心前区压迫性疼痛并向背部放射,不能平卧,胃纳差。舌边紫,苔薄黄,脉沉涩。辨证属络脉痹阻,心阳虚损。
心阳虚损心绞痛胸痹舌边紫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5岁,男性。主诉包括胸闷痛、心悸、气促、浮肿、头晕、头痛、形寒畏冷、四肢不温、便溏、乏力。中医诊断为心阳虚衰,水湿泛滥,心脉瘀阻,脾胃虚弱。舌淡苔薄白,脉沉细。血压200/90mmHg,双下肢凹陷性水肿。
心阳虚衰水温泛滥心脉瘀阻脾胃虚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7岁。发作性心前区疼痛2年。胸闷憋气,动则心痛,胸痛彻背,背痛彻心伴咽堵汗出,面色皖白,疲乏无力,舌暗苔薄,脉细弦。中医病名冠心病心绞痛(胸痹),证型气滞血瘀。病因病机气滞血瘀,脉络阻滞。望诊面色皖白,舌暗苔薄。闻诊无特殊描述。问诊胸闷憋气,动则心痛,胸痛彻背,背痛彻心伴咽堵汗出,疲乏无力。切诊脉细弦。
心阳虚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
查看详情 →
男,31岁,心前区似刀割剧痛,放散至左肩,脉沉细无力。心绞痛,病因病机未明,舌象、面色、声音、气味、病史未提。
心阳虚心绞痛气滞血瘀脉沉细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1岁,男性。主诉胸闷、心悸半年。胸闷短气,心悸怔忡,神疲乏力,纳食尚可,便调寐安。面色苍白无华,舌苔薄白,脉细而结。中医诊断心动悸(室性期前收缩),病因为痰浊瘀血凝滞,胸阳失宣,气机闭阻,脉络不通。
心动悸胸阳失宣痰浊瘀血气机闭阻
查看详情 →
女,54岁,心悸、气短,双下肢浮肿半年,口干喜冷饮,口苦,大便先硬后溏,腹胀,尿色深黄,畏寒。澹红舌,苔白微腻,沉小脉。心阳虚衰。素体脾虚,累及于心,致心阳受损。心火不得下交于肾,肾火衰微,失于蒸腾气化,火不生土,脾失健运。湿阻于中,气机不畅,故腹胀。大便数日一行,腑气不通。湿阻于中,津气不能上承,故口渴。胸透见心脏向两侧扩大。
心阳虚心衰脾虚湿阻
查看详情 →
女,37岁,主诉心悸不宁,头晕,乏力,汗出不止,胸闷,气促,心前区隐痛。病程5天。中医病名:汗出、心悸。证型:气阴两虚。病因病机:汗出不敛。舌质干绛,少津。脉象虚弱,数而促。神疲,多汗,四肢清冷。心电图S-T段下降。心尖第一心音低钝。
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两虚心悸自汗
查看详情 →
患者无热而喘,喉间痰鸣,面唇色青,目时上视,不哭,不吮乳,指纹青紫。中医病名属肺炎,证型为阴邪壅肺,病因病机为风痰上涌,内闭心神。望诊见面唇色青,目时上视,指纹青紫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无热而喘,喉间痰鸣,不哭,不吮乳。切诊见指纹青紫。
心阳虚急性肺炎阴邪壅肺风痰上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39岁。主诉头昏、心悸气短、四肢无力4年,反复发作。伴有周身麻木,口不干。舌澹红,苔薄白,脉迟缓。心脾两虚,气血不足。心主血脉,脾主四肢,血虚生风。
头昏心悸气短四肢无力周身麻木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7岁女性,阵发性心前区疼痛10年余,加重1年,伴胸骨下胀满、头晕、心悸、身困乏力、双下肢肿胀、活动后气短、头面多汗、手足欠温、右足麻木。舌澹红,苔白,脉沉细。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,证属脾肾亏虚,血瘀阻络。血压100/70mmHg,心律齐,心率52次/分,心前区3/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,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,ST-T异常改变。
胸痹心痛脾肾亏虚血瘀阻络心功能级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5岁,男性。主诉心跳缓慢,胸闷,胸痛,眩晕,头痛,乏力,咳嗽痰多色白。病程2年,肺动脉狭窄术后7年。中医病名胸痹,证型心阳虚衰,水湿上泛。舌澹红,苔薄白,脉弦滑而迟。
心阳虚衰胸痹水湿上泛心律失常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76岁,女性。主诉咳嗽、气喘10余年,近月加重。现症见咳嗽、气喘、心慌、痰多色白或黄、纳少、下肢浮肿、小便少、口唇紫绀。舌质澹红,苔薄白而滑,脉小数。听诊两下肺湿性啰音,心率116次/分,律齐。诊断为五脏亏虚,心阳不足,饮邪化热,凌心射肺,漫溢肌肤。
咳嗽气喘心阳不足饮邪化热
查看详情 →
54岁男性,主诉喘嗽,病程较长。咳、喘、倚息,张口抬肩,面浮紫绀,身肿腹胀,指压凹陷,身半以下尤甚。舌淡,苔白滑腻,脉沉滑无力。两肺湿性罗音,心音低钝。中医病名属喘证,证型属痰饮阻肺,病因病机为痰饮内停,肺气失宣,心阳不振。望诊见面色晦暗,舌象淡苔白滑腻。闻诊未提。问诊见咳喘、身肿、腹胀。切诊见脉沉滑无力。
心阳虚喘证肺气虚痰饮内停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