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岁女性患者,发热、咳嗽、痰多难咳、气促、口渴、唇红、舌红苔黄腻、脉滑数。主症为肺炎喘嗽,中医诊断为痰热闭肺。症见发热、咳嗽、痰鸣、呼吸急促、面色晦暗、咽充血、肺部啰音。舌质红,苔黄腻,脉滑数。病程未明确。
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肺气郁闭痰多稠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2岁,女性。主诉风心痛、心衰病史6年,心悸气短、不能平卧,形寒肢冷,脉沉细结代。唇色紫暗,颈静脉怒张,两肺底湿罗音,心界扩大,心尖搏动弥散,心律不齐有早搏,心尖区闻及收缩期及舒张期杂音,肝大压痛,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,腹水征(+)。X线示二尖瓣型心影,肺门血瘀扩大,右心室扩大,肺动脉段隆凸。心电图示心房纤颤,偶发室性期前收缩。中医辨证为心肾阳衰,水瘀互结型。
心阳虚风湿性心瓣膜病心肾阳衰水瘀互结
查看详情 →
女,29岁,心悸、胸闷、无力、咽干、喑哑、肢冷,病程两个月。心阳虚衰,寒饮内停。脉沉弦细拘紧无力,舌苔白滑满布,舌苔淡白,脉沉细无力,脉缓滑。
心阳虚衰寒饮内停心悸胸闷
查看详情 →
男,64岁,心慌胸闷反复发作6年余,加重6个月。阵发性心慌,胸闷憋气,偶有心前区疼痛,发作于紧张、劳累及夜间。舌淡红,舌体胖大,脉细。心电图示室性期前收缩,左房轻度增大,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,阵发性心房颤动,ST段压低,T波倒置。中医病名未明确,证型未明确,病因病机未明确。
心阳虚心悸心气不足脾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4岁,男性,主诉胸闷、阵发性胸痛3年余,加重10余天。中医诊断为真心痛,证型为阳气虚衰证。舌澹红,质胖,有齿痕,苔白滑,脉沉细。病程3年,诱因冬至受寒,症状包括胸部憋闷、左侧胸痛放射至左肩背,伴窒息感,近期出现神疲乏力、心悸气短、畏寒、四肢欠温、大便溏、小便频。病机为心阳虚衰,心脉凝滞。
胸痹真心痛阳气虚衰证心脉凝滞浊阴凝结
查看详情 →
男,82岁,冠心病20余年,伴高血压,心绞痛发作频繁。面色灰暗,口唇青紫,舌暗少苔,脉沉右尺无力。畏寒,背尤甚,动则气短,心绞痛日发作10余次,服硝甘类制剂缓解困难,发作后汗出乏力,情绪低落,纳呆,大便不畅,胃脘部压痛。
心阳虚冠心病高血压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72岁,男性。主诉胸闷气促近6年,加重2周,伴下肢浮肿。高血压史30年,前列腺肥大史。体检示心率90次/分,心尖区SMⅡ°~Ⅲ°,肝肋下4cm,两下肢中度浮肿,脉弦,舌质紫暗。中医辨证为心肾阳虚,鼓动无权,气化不利,水滞瘀阻。实验室检查示尿蛋白(+),肾功能异常。心电图示Ⅰ°—AVB,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,ST—T压低改变。胸片示心脏扩大,肺瘀血。超声心动图示左室明显增大,收缩功能减弱。主要症状包括胸闷气促、夜间难以平卧、双下肢浮肿、尿少、形寒畏冷。
心肾阳虚心肌病水滞瘀阻气化不利
查看详情 →
5岁男童,发热形寒,咳嗽有痰,呼吸气粗,心烦泛恶,睡眠不安,胸闷憋气,精神困惫,面色欠华,小便微黄,大便溏薄,活动后心慌汗出,面色苍白,咳嗽痰多,气逆作喘,汗出唇绀,肢端发凉,手足微肿,苔白腻,脉沉细而快,心率150次/分,节律不整,肺部湿啰音,肝肋下3厘米,X线示两肺小片阴影,心影扩大,病毒性心肌炎伴发急性心力衰竭。二诊见汗出,肢肿消失,手足转温,面色略华,咳逆痰多,心悸胸闷,苔白,脉细弦,心率120次/分,节律不整,肺部仍有湿啰音,肝肋下2厘米,白细胞8.8×10⁹/L,血沉20mm/h。三诊见面色转华,精神转振,咳痰已平,活动时尚有心悸。四诊临床症状基本消失,心率84次/分,节律整齐,肝肋下1厘米,X线肺部阴影吸收,心电图窦性心律。
心阳虚脱病毒性心肌炎急性心力衰竭心率失常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6岁,女性。主诉双下肢浮肿7年,头晕、恶心11个月。面色晦黯,虚浮无华,烦躁不宁,夜寐不安,下肢浮肿,小便短少。舌淡、苔黄腻,脉沉滑。病程较长,病情进展迅速。中医诊断水肿(气虚湿聚),眩晕(浊犯清窍)。病机属秽浊中阻,充斥三焦,气机阻滞,心阳欲绝。舌淡胖有齿痕、苔秽滑腻,脉沉细数。
心阳虚水肿眩晕喘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0岁,男性。主诉自幼遗尿至今,病程多年。症状包括神情焦虑,面色白,四肢欠温,每晚遗尿1~2次。脉象脉沉迟而细,尺脉尤甚。中医病名为遗尿,证型属肾气不固。病因病机为肾阳不足,固摄失职。望诊见面色白,舌象未提及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神情焦虑,病史为遗尿多年。切诊见脉沉迟而细,尺脉尤甚。
心阳虚遗尿证肾气虚阳痿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9岁,女性。眩晕20余年,加重月余。高血压病史27年,伴左房轻度增大,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,椎-基底动脉供血不足,右侧大脑中、前动脉血流速度增快。眩晕时作,伴有呕吐、胸闷、汗出、早醒、腹中冷气作胀、心悸。舌暗红,有齿痕,苔少干。脉弦滑,偶有一止。辨证为气阴两虚,肝气逆上。
眩晕气阴两虚肝气逆上心悸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5岁,男性。主诉手足心汗多已10余年,手汗尤甚,遇精神紧张则汗出多如水洗,夜寐欠安。舌澹红,苔薄白,脉细。中医诊断心阳虚。病因病机为心气不足,营卫不和,导致汗出异常。四诊信息包括舌澹红、苔薄白、脉细。
心气不足手足心汗多夜寐欠安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4岁,女性,反复咳嗽、咯痰4+年,心累、气促1+年,复发加重1月。舌质黯,苔白腻,脉滑。肺胀,病位在肺,涉及心、脾、肾,病机为痰湿郁肺,气虚血瘀。神志稍差,纳差,口唇轻度发绀,小便失调,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,胸部呈桶状,右下肺可闻及细湿罗音,心率98次/min,呼吸稍促,可见轻度三凹征。
心阳虚肺胀痰湿郁肺气虚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4岁,女性。主诉头昏乏力,气短口干。病程2年余。中医诊断心阳虚衰,气阴不足。病因病机为心阳虚衰,气阴不足。面色萎黄,舌红苔薄。脉迟而细。
心阳虚衰气阴不足头晕气短脉迟而细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54岁。主诉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时时发作,病程自1974年7月1日始。中医病名为心痛,证型为阳气衰竭,病机为心失温煦。舌质胖嫩无苔,脉沉缓而弦,时或间歇。症状包括手足逆冷、痛必冷汗出、心悸难安、气短身乏、胸前闷胀。面色苍白,冷汗自出,左侧肩部及前臂内侧疼痛。
心阳虚损心绞痛阳气暴脱脉微欲绝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双侧卵巢腺癌术后2年,胃纳欠馨,神疲乏力,略消瘦,面色稍黯少华,舌苔薄,脉细弱。中医诊断癥瘕,证型为气虚,痰凝瘀滞。舌质淡,脉代细弱。病史包括卵巢癌术后转移及先天性心脏病法乐氏三联症手术史。检查提示心肌损害,白细胞减少,血红蛋白降低。面色无华,头晕耳鸣,腰酸,口干欲饮,大便不实。体征包括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,心影扩大。
心阳虚卵巢癌术后转移气虚痰凝瘀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,男性。心痛彻背兼胸闷气短,心慌,汗出,背寒肢冷,面色不华,夜卧不安。舌质澹,苔薄白,脉沉细。中医病名属胸阳不宣。证型为心阳虚,心脉瘀阻,脾阳虚,痰浊阻塞心脉。病因病机为阳虚欲脱,气血两虚,胸阳不振。望诊见面色不华,舌质澹,苔薄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心痛、胸闷、气短、心慌、汗出、背寒肢冷、夜卧不安。切诊见脉沉细。
心阳虚心脉瘀阻脾阳虚痰浊阻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1岁,男性。慢性肾炎30余年,维持血液透析1年余,主诉胸闷气促、腹胀腹痛、恶心呕吐。中医辨证属脾肾气虚,水瘀互结,后转为阴阳两虚,水饮凌心证。体征示腹膨隆,压痛反跳痛,移动性浊音阳性,双下肢水肿。心脏彩超示全心增大,左室收缩功能明显减低,射血分数24%。脑钠肽升高,白蛋白降低,胸片示双肺感染,腹部CT示大量腹水,小肠缺血改变。舌象未提,脉象未提。
心阳虚慢性肾炎心力衰竭肺部感染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28岁,头晕心慌、胸闷气短、眼前黑蒙1年,加重1个月。胸闷憋气、心前区隐痛、心悸头晕1年余。脉搏经常波动在35~45次/min之间。中医诊断为胸痹、心悸,辨证为心阳(气)虚、心血不足。舌淡苔薄白,脉沉迟而结,脉率36次/min。精神好转后,脉沉细,苔薄白,脉率40~45次/min。面色红润,脉沉细,苔薄白,脉率52次/min。脉率在55~60次/min之间。
心阳虚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胸痹
查看详情 →
女,48岁,心悸、气促1月,胸翳闷,精神疲倦,面色白,活动后气促,纳呆,夜间胸闷气短需端坐,舌澹,苔薄白,脉沉,心率110次/分,血压90/60mmHg,面部轻浮肿,双下肢无浮肿,X线胸片示心影增大,心脏彩色多普勒示左室收缩功能稍降低,心包中量积液,心电图示窦性心律过速,心电轴右偏,右心室高电压,心肌劳损。
心阳虚衰心悸气促心包积液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