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年龄65岁,女性。主诉咽痛,微咳,咯黄痰。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咽痛,证型风热搏结。病因病机为风热搏结,咽间阻滞,影响肺卫。望诊舌正,苔微薄白腻,舌尖有小裂纹。闻诊未见特殊。问诊见咳咯黄痰。切诊脉气口微数,复诊脉已缓。复诊舌红苔薄黄腻。
风热咽痛肺卫不和痰热内蕴舌苔薄黄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7岁,主诉低热不退5个月,体温37℃~37.5℃,伴小丘疹、手足心热、大便干、尿黄、头晕胀痛、记忆力减退、疲困乏力、夜难入寐、脘胀纳差。两颧发红,舌苔薄黄,脉沉细数。中医辨证为阴虚潮热脾虚失健。病程自1963年9月起,持续5个月。
低热阴虚脾虚手足心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胸胁痛,病程三年余。右胸膺胁肋隐隐作痛,大便溏薄有粘腻如冻之质,舌质紫暗,苔薄腻根厚,脉弦滑且数。中医病名为胸胁痛,证型为气阴两虚,湿瘀互阻。病因属肝气郁结于少阳之经,湿滞蕴结于太阴之所。望诊见舌质紫暗,苔薄腻。闻诊未见明显异常。问诊见胸胁痛、大便溏薄。切诊见脉弦滑且数。
胸胁痛气阴两虚湿瘀互阻肝气郁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岁,发热6天,体温40℃,出疹3天,色黯,耳后及背部见散在疹子,颊黏膜有柯氏斑点,咳嗽咽红,便泄次多,伴有呕吐,小便量少,神萎嗜睡。舌绛干燥,心神不宁,便泄色绿,小溲短少。诊断为麻疹,支气管肺炎,肠胃炎,营养不良。痧毒内陷,麻毒不透,血分瘀热,有内闭下陷之势。面色晦暗,舌绛,脉数。
麻疹支气管肺炎肠胃炎血分瘀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5岁,男性。慢性肾功能不全,多发性骨髓瘤。面色苍白,神情淡漠,少气懒言,汗出心悸,尿少便泄,肢末不温。舌质淡白,脉微而弱不应指。中医诊断为脱证,证属脾肾阳虚、阳气暴脱。病因病机为素体脾肾阳虚而夹瘀浊,受外来药物注入而骤然反应。
多发性骨髓瘤脾肾阳虚阳气暴脱白细胞减少
查看详情 →
57岁女性,腹痛、里急后重、脓血便反复发作5年,进食生冷或受寒后诱发。舌淡,苔白腻,脉细弦。大便常规示白血球++、红血球++、脓球++、粘液+++。痢疾日久,脾阳虚弱,湿热滞留肠道,虚实相间,寒热错杂,属休息痢。中医诊断为痢疾(休息痢)。
慢性菌痢脾阳虚弱湿热滞留寒热错杂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0岁,男性,发热咳嗽5日。暑热郁肺,宣发清肃失常。舌质红,少苔,脉浮大而数。体温38℃~39℃,胸片提示左下肺肺炎,尿糖(++),空腹血糖9.63mmol/L,血沉78mm/h。糖尿病,脑梗死病史。
肺炎暑热郁肺肺阴伤余热未尽
查看详情 →
患儿,暑湿积滞,中焦健运失司,升降勃逆。胃气逆降而升,吮乳呕吐;脾气逆升而降,大便鹜溏。形神憔悴,声嘶不扬,小便清长。舌苔薄白。病机为脾胃升降失常。
脾胃升降失常暑湿积滞中焦健运失司胃气上逆
查看详情 →
47岁,胃脘痛、吞酸,病程3年。胃脘隐痛,吞酸,饭后不适,烧灼感,痞胀,多矢气,口不干,喜热饮,睡眠不佳,大便干燥,小溲黄少,遇寒加重。舌象未提,脉象未提。中医辨证肝胃不和湿热内蕴。
慢性胃炎肝胃不和湿热内蕴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6岁,女性。反复咳嗽咳痰30年,近2年咯血或痰中带血。症状包括反复咳嗽、多痰、咯血或痰中带血,晨起黄痰,咽燥,易感冒,面部烘热。舌质淡,边多齿印。脉细。病久气阴两虚,痰热蕴滞于肺。中医诊断为咳嗽(痰热蕴肺)、血证(咳血、咯血,肺热阴虚)。
慢性支气管炎肺热阴虚咳嗽咯血
查看详情 →
4岁女性患者,高热38℃~40℃,恶心、呕吐、精神萎靡,后转为神志昏迷、谵语、惊厥,腹泻。体征见四肢厥冷、发绀,克氏征(+),欧氏征(+),巴氏征(++),脑脊髓液细胞数612个,中性70%,淋巴30%,氯461.5mg%,糖50mg%,潘氏试验(+)。初诊见脉伏,舌正红苔隐伏,诊断为内闭外脱之象。意识状态由清转昏迷,呼吸微,大便未解。神经系统检查示克氏征(+),欧氏征(+),巴氏征(++)。病程7日,前3日有汗,后4日无汗,肤冷,肢凉。
高热昏迷谵语惊厥腹泻
查看详情 →
五十八岁,男性,夏季进补后出现腹泻转痢疾,病程较长。主症为痢疾,病机为湿热积滞,病因与饮食不当相关。望诊见舌苔黄,脉滑。问诊见红腻、后重气滞、腹痛、溲少、嗳气。切诊见脉滑苔黄,后期脉象反大,苔白微黄。诊断为湿热积滞盲肠,后期出现脾弱运迟、肝木不舒、寒涩反助湿滋、阴阳两伤等病机。
痢疾湿热积滞脾弱运迟积停盲肠
查看详情 →
男,成人,便血,血生于心,藏于肝,而统于脾,气虚无以生血,肝之藏血不足,脾虚不能统血,血液下渗,大便色黑。舌苔薄腻,脉数弱。大便溏薄不结,肠鸣作响,中气下陷,脉濡软。大便仍溏薄不结,腹中隐隐作痛,气阳不足。舌苔薄净,脉濡软。中医病名便血,证型脾虚不能统血,肝不藏血,病因病机气虚血亏,脾失统摄。望诊舌苔薄腻、薄白、薄净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便血、大便色黑、溏薄不结、肠鸣、腹痛。切诊脉数弱、濡软。
便血脾不统血肝不藏血中气不足
查看详情 →
女,6个月,高热,体温40.2℃,舌红苔薄,脉数,息高气促,腹满便泄,烦渴欲饮,手足温和。暑热之邪已入阳明。暑热未清。暑热渐消。舌红润,脉滑数。舌红苔薄,脉滑数。
暑热入阳明阳明热盛气分热盛暑湿困脾
查看详情 →
男,43岁,主诉呕吐、腹泻、发热、尿量减少、浮肿。病程较长,有腰酸乏力病史。中医病名暑热呕吐。证型未明确提及。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。面色浮肿,舌澹绛,脉细数。呕吐,不思饮食,大便色黑、棕色,尿蛋白(卌),血非蛋白氮升高,肌酐升高,血钾低。血压异常,精神倦怠,卧床不起。浮肿,胃脘部胀痛,尿量减少。血钾、血钠、氯化物异常。尿毒症性胃炎,上消化道出血。病情反复,血非蛋白氮波动。
暑热呕吐脾肾两亏气阴两虚胃气上逆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3岁,女性,主诉泄泻3天。腹泻每日3~4次,最多6次,稀薄或水样,伴有腹痛、肠鸣,平素饮食不慎易发。舌苔薄腻,质偏胖,脉细。诊断为饮食伤脾,湿热内蕴,运化失司。
泄泻脾胃虚弱湿热内蕴
查看详情 →
8岁,神识不清,四肢厥冷,肢端皮肤青紫,两目直视,便下脓血,面色不华,病程4日。中毒性痢疾,少阴寒厥之证,病因病机为寒邪直中,阳气衰微。面色不华,舌苔白,脉缓而大。四肢厥冷,肢端青紫,两目直视,便下脓血,身倦欲寐。脉缓而大。
中毒性痢疾少阴寒厥四肢厥冷唇干苔白
查看详情 →
男,32岁,头晕。舌光,脉细数。胃阴不足,内热盗汗。
头晕胃阴不足内热盗汗
查看详情 →
身热有汗不解,咳嗽痰多夹红点,气急胸闷,渴喜热饮,大便溏泄,神识模糊,谵语郑声,汗多肢冷,脉沉细,太溪、趺阳脉模糊,喉有痰声,嗜寐神迷。邪热逆传厥阴,阴阳脱离。面色晦暗,舌苔白腻,脉沉细。神不守舍,痰浊用事,蒙蔽清阳,气机堵塞。
风温病阳气虚痰浊蒙蔽神识模糊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9岁,女性。主诉腹痛腹泻1个月。病程1个月,诱因受凉感冒。腹痛腹泻水样便,日行5~6次,脐周阵发性疼痛,泻后痛减,无黏液脓血便,无发热。面色皖白,舌澹红,苔薄黄,有裂纹,脉弦。中医诊断泄泻,辨证脾肺两虚,卫表不固,外感风邪夹湿。
泄泻脾肺两虚卫表不固风邪夹湿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