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54岁,男性。主诉鼻窒不利,耳鸣胀闷。病程较长,有长期头晕头痛、少气无力、失眠多梦、心悸怔忡、身体衰弱病史。体征见鼻内肌膜澹白肿胀,下鼻甲肥大,耳鼓膜内陷,舌质澹苔薄,脉沉弱。中医诊断为肺脾气虚,气血不足,鼻失温养。证型属肺脾气虚,病因病机为脾虚气血不足,肺气失宣,清窍不利。望诊见舌质澹,闻诊未见明显异常,问诊见头晕、气短、失眠、耳鸣、鼻塞,切诊见脉沉弱。
鼻窒不利耳鸣胀闷肺气虚弱脾气虚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35岁。右侧胁肋胀痛反复发作3年,伴后背牵掣痛。平素气急易怒,口苦,后背发凉,畏寒,双手肿胀。月经量少,经期短。舌嫩红,苔薄黄,脉沉细弦。中医诊断胁痛,证型为脾虚肝热。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,肝郁化火,肝气乘脾,脾失健运。
胁痛肝气郁结脾虚肝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6岁,女性,主诉心悸气促、吞咽困难、语言不清。病程自1959年9月22日初诊至1960年2月1日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,证型未明确提及,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提及心悸、气促、倦怠无力、吞咽困难、语言蹇涩,切诊提及脉搏90次/分,心前区偶可听到期外收缩,P2>A2亢进。
心肌炎痰火上壅温邪内陷心包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5岁,女性。主诉便血,大便中夹黏液,血色鲜红与暗红杂见。病程1年。中医病名溃疡性结肠炎。证型脾虚湿热。病因病机脾虚湿热误治,伤及肠络出血。面色苍白,舌脉如前。神疲乏力,纳少,泄泻。脉细无力。
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热气滞血瘀脾功能弱
查看详情 →
2岁男童,腹胀腹泻,病程未明,属肉积腹泻,证型为食积停滞,胃肠运化无力。面色萎黄,舌苔厚腻,脉滑。主诉为食肉过多后出现腹胀腹泻,病史提示饮食不节。
胃肠运化无力肉积腹泻食积停滞
查看详情 →
21岁女性,月经失调,周期1至3个月,量少色淡,经期少腹作痛,昏倒冷汗,情绪不宁,急躁欲哭,纳差少寐,大便干结。舌质红苔淡黄腻,脉沉迟。病后血虚肝郁,阳气亢逆。舌红苔黄腻,脉沉细。经期腰酸头痛面浮,胃纳差,大便干结。舌苔灰黄垢腻,脉左沉细,右细弦。舌苔薄黄腻,脉沉细微滑。舌苔澹黄腻有刺,脉沉细滑。
月经失调血虚肝郁肝阳上亢阴虚内热
查看详情 →
刘女,经停四旬余,带下频繁,头目晕眩,四肢麻木,胸闷不得息,西医诊断为心脏病。脉象提示心脏病。气虚血瘀,本虚标实。面色苍白,舌质淡,脉细弱。病程较长,多次流产损伤冲任,肾虚血瘀,经脉不畅。
闭经气虚血瘀心肾虚弱胎元不固
查看详情 →
男,41岁。食入腹胀,肠鸣腹痛,舌苔薄白,脉小弦,沉按无力。中阳不足,浊饮内滞,气机失调。面色正常,舌象薄白,脉小弦。腹胀、肠鸣、脉弦无力。
中阳不足浊饮内滞气机失调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5岁。主诉头晕耳鸣、头痛烦躁、恶心呕吐、虚弱无力。病程自1973年8月起,持续约2年半。舌苔黄腻,舌质偏暗,脉象弦滑。辨证为肝肾阴虚,肝阳上扰,痰湿内阻。
听神经瘤肝肾阴虚肝阳上扰痰湿内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9岁,男性。主诉右胁胀1周,周身无力,低烧,胃脘痞满,食欲差,肠鸣便溏,色青黑。中医病名湿热阻滞。证型肝气郁结,湿热阻滞。病因病机湿热阻滞。舌苔黄腻,脉沉迟无力。复诊舌苔薄微黄腻,脉寸尺沉细,两关弦细微数。三诊脉濡,左关微弦数,舌苔减。四诊脉右三部和缓有力,左寸尺弱,左关弦大,舌正苔黄白腻。
无黄疸型肝炎湿热阻滞肝气郁结脾胃虚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0岁,女性。主诉腰痛半月余,活动后加剧,不敢过度伸展身体,蹲下弯腰则疼痛稍轻,睡觉不敢伸展平身。有扭腰史。舌淡白滑,脉浮细重按无力。证属外感风寒,经脉凝滞,闭阻不通。
腰扭伤风寒侵袭经脉凝滞正气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2岁女性,主诉宫颈癌术后乏力3个月。症状包括头昏、耳鸣、肢软、乏力、腰膝酸软、畏寒、手足冰冷、脘腹冷痛、泄泻。舌澹胖,苔白。脉沉细。中医诊断为虚劳(脾肾阳虚)。病因为禀赋薄弱,饮食不节,烦劳过度,导致脾肾阳气虚衰,不能温煦肢体,运化失健,水湿泛溢,气血虚少。
宫颈癌术后脾肾阳虚乏力畏寒
查看详情 →
任某,女,52岁。突发头晕目眩,仆倒,头痛如破,左侧肢体强直,神志不清。高血压病史5年,最高血压160/100mmHg。头痛如破,躁动不安,谵语,呕吐,左侧肢体活动不利,言语不能,颜面潮红而青,呼吸气粗,嗜睡,大便秘结,小便失禁。舌质红,有瘀斑,苔厚腻,脉沉弦而滑。血压240/140mmHg。中医诊断出血性中风,络损血溢证;风头眩。病机为气血逆乱,瘀、痰、热、风、浊毒内扰。神经系统查体示嗜睡,左侧肢体肌张力降低,左巴氏征阳性。舌质暗,有瘀斑,苔微黄厚腻欠润,脉沉弦而滑。病情好转后神志清,问答反应灵敏,头痛减轻,面色青赤,心烦易怒,五心烦热,舌质隐青,有瘀斑,苔白厚腻少津,脉沉弦无力。后续病情稳定,颜面青赤,已无头痛,左侧肢体活动不利,舌质隐青,有瘀斑,苔厚腻黄少津,脉沉弦而缓。
出血性中风络损血溢风头眩肝阳上亢
查看详情 →
13岁女性患者,发作性仆倒、四肢强直痉挛抽搐4年,首次发作于2008年4月,持续时间不超过10分钟,发作后身痛、疲乏、思睡,纳食少,体重指数17.9,家族史阳性。中医病名病证,辨证脾虚痰热证。体弱,停学在家,口不苦,大便、小便可。头部MRI及脑电图异常。舌象未提,脉象未提。
癫痫脾虚痰热证
查看详情 →
女,47岁,头晕近2周,伴恶心、汗出、纳呆、乏力,病程近2周。中医病名属眩晕,证型为脾胃虚弱,痰浊中阻,病因病机为脾虚湿盛,痰浊中阻,蒙蔽清窍。舌苔白腻,脉象沉细无力。病程中出现大便下坠、白带增多,中气虚,胁痛明显,肝气横逆,月经来潮时头晕、背冷、汗出多,素体脾虚,阳气不达,卫气不固。
眩晕脾胃虚弱痰浊中阻中气下陷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未提及,主诉为两脚软弱无力,病程七越岁。中医病名为痿症,证型为湿热成痿,病因病机为湿热内蕴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示因哭子忧伤,症状为脚软无力。切诊示寸关洪数,尺微欲绝,足三阳脉逆而上行,上实下虚。
病瘵脾传肾湿热成痿
查看详情 →
男性,45岁,胸闷气短,偶有胸痛,腹泻,病程未明确。腹泻如水,日达20余次,脐腹发凉,腹胀,脐部疼痛。舌质澹,苔白腻,脉濡缓。辨证为脾虚湿困,运化失常。二诊时腹痛减轻,腹泻次数减少,食欲增加,便不成形,舌质澹,苔薄白,脉沉细无力。
急性肠炎暑湿暴泻脾虚湿困运化失常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突发腹痛,脘痞恶心,吐泻交作,头晕,精神疲乏,心烦口渴,面色红赤。舌苔薄白,脉濡数。病因属饮食生冷不节,外受暑热,致中枢升降失司,清浊溷淆。诊断为证似霍乱。二诊时吐泻止,腹痛恶心解,头晕无力,口干欲饮,小溲不利,苔白质赤,脉细数,时有筋脉牵掣跳动。病因属吐利后阴液亏伤,肝邪炽张,筋脉失其常度。
吐泻交作肝邪炽张暑热食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63岁。全身浮肿,以下肢为甚,阴囊亦肿,微咳,腹部胀满,饭后加重,拒按,肠鸣,小便短少色黄,苔白,脉弦。证属气滞水停,阳郁不化。面色未提及,舌象为苔白,声音未提及,气味未提及,症状描述包括浮肿、咳嗽、腹胀、肠鸣、小便不利,脉象为弦。
水肿气滞阳郁肠鸣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7岁,男性,主诉外感后头痛、鼻塞流涕、四肢无力,病程7天。高热不退,抽搐昏迷,入院后体温40℃以上,呼吸急促,深度昏迷,持续抽搐,便血,气管切开。舌红,苔黄,脉弦数。证属热毒逆传心包,热盛动风,邪热迫血妄行。神志昏迷,抽搐,便血,舌红苔黄,脉弦数。热毒内陷,扰动心神,引动肝风,迫血妄行。
外感发热热毒逆传热盛动风邪热迫血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