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35岁,男性,主诉周期性麻痹10年,发作频繁,每月3~4次,四肢软瘫,不能下床活动,持续3~5天,伴精神疲惫,呼吸气短,畏风怕冷,食欲欠佳,大便溏泻。舌质澹,苔薄白,舌体肥大,脉濡缓。中医诊断痿证,证型脾肺气虚,筋脉失养。病因病机为脾肺气虚,清阳不布,筋脉失养。
四肢无力周期性麻痹脾肺气虚筋脉失养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58岁,左肺癌术后2年余,胸闷、心悸,纳可,眠差,便溏。肺泡细胞癌术后,纵隔淋巴结转移。气阴两虚,瘀毒内结。舌质暗红。脉细弱。
气阴两虚瘀毒内结胸闷心悸
查看详情 →
男,57岁,四肢痿软无力,行路不稳,病程4个月。头晕目眩,语言不利,耳聋耳鸣。神清,语謇,舌红,苔薄白,脉沉缓,肌张力减低,步履蹒跚。中医诊断痿证。病机属髓海不足,脑转耳鸣,胫酸眩冒,目无所见,懈怠安卧。
痿证髓海不足共济失调肌张力减低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0岁,女性,产后二旬出现面色苍白,全身浮肿,下肢尤甚,腹胀如鼓,倦怠乏力,食欲减少。舌淡,苔薄,脉沉细无力。中医诊断为脾不健运,肾不化气。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,运化失职,水湿内停。
产后浮肿脾不健运肾不化气气滞水停
查看详情 →
王氏,女性,年龄近三十岁,病程两旬。四肢肿痛,手掌足跗尤甚,疼痛剧烈,俯仰转侧受限,痛经数月。面色不憔悴,两颊赤色。脉两尺弦数。关节僵硬,疼痛彻骨,手不可摸。辨证为痛风,属热伤营血,败血入经,郁火焚血,恶血结而不行。
痛风热伤营血败血入经
查看详情 →
患者81岁,女性。主诉大便不通近1个月,骨瘦如柴,精神委靡,语声无力,神志时清时昏,脘闷腹满,腹痛欲便不能。舌质红绛,舌苔燥黄无津,脉细弦而数。诊断为阳明实证,正虚邪实。邪实正亏,津液伤尽,燥屎内结。余邪在腑未尽。
大便不通阳明实证正虚邪实津液伤尽
查看详情 →
1岁半女童,消瘦、纳呆、罹受外感,病程未明确。面色萎黄,口唇澹红,皮肤干燥弹性差,发稀黄不泽,大便不调,舌苔薄白,脉沉缓无力。中医诊断为脾胃受损,纳化失调,气血化源不足。
营养性贫血脾胃受损气血化源不足脾虚
查看详情 →
16岁男性,反复皮肤红斑、小便异常2年,复发10天。面色萎黄,舌质红,苔白,脉弦数。紫癜病,脾胃湿热;风热乳蛾。皮肤紫癜,咽微痛,红,乳蛾稍大,小便黄,蛋白(+++),红细胞(-)。舌体大小正常,舌底脉络暗红,脉弦数。血常规示白细胞升高,尿常规示蛋白(+++)。中医病名紫癜病,证型脾胃湿热,病因病机脾胃虚弱,饮食积于中焦化热,灼伤血脉,血溢脉外。
紫癜病风热乳蛾蝶疮流注气虚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2岁,男性。主诉散在脱发两年余。主要症状包括头发数量减少、心烦易怒、口干、口苦、大便溏薄不成形。舌质淡苔白滑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为少阳枢机不利,太阴脾寒。病因病机为少阳郁热、太阴虚寒,气血化生不足,毛发失于濡养。
脱发少阳郁热太阴虚寒血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18岁,女性。主诉周身关节游走性刺痛5年,对称性肿胀疼痛,关节变形,晨起僵硬,气候变化时加重。中医病名痹证,证型风寒湿痹,痰瘀互结。望诊舌胖大紫暗,边有瘀点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未提及。切诊脉弦涩无力。
脉弦涩无力类风湿关节炎风寒湿痹痰瘀互结
查看详情 →
44岁男性,身肿心悸,食少纳呆,病程日久。心阳虚衰,阳气暴脱。面色苍白,大汗淋漓,四肢厥冷,全身浮肿,按之凹陷不起,昏迷不醒,脉微欲绝。舌苔淡白,脉细弱。形寒肢冷,心悸气促,不能平卧,小便清长,胃纳欠佳,舌淡,苔薄黄。
心阳虚衰阳气暴脱浮肿心悸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0岁,女性。主诉发作性心慌伴心前区针刺样疼痛2年余,加重3天。胸闷胸痛、心慌气短、乏力、头晕、大便干燥。面色紫暗,鼻尖、耳尖紫,舌质暗澹,舌苔薄白乏津,脉沉细无力。中医诊断胸痹心痛,证属气阴两虚兼血瘀型。病因病机为气阴两虚,血行迟滞,瘀血内阻心脉。
冠心病气阴两虚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5岁,男性。主诉瞌睡多,头昏沉1月余。伴疲乏无力,肢体沉重,胸闷脘痞,头晕昏沉,记忆力减退,夜眠时间长,纳差、口澹无味,大便黏滞不爽。舌澹胖,苔白腻滑,脉弦滑数。辨证为痰湿内阻。病因病机为脾虚湿困,阳气不展,清窍失养。
瞌睡多头昏沉脾气虚痰湿内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8岁,女性。主诉婚后3年余未孕。中医诊断月经后期,不孕症。证型肾虚不孕。月经情况18岁初潮,3~6个月1行。肾为天癸之源,肾气充盛,天癸泌至,冲任通盛,主生殖。肾精化气生血,肾主系胞。肾气失调,天癸失司,冲任失荣,系胞无力,导致不孕。
不孕症肾虚不孕肾精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8岁,女性。反复流产,月经尚规律。形体虚胖,动则汗出气喘,腰酸,头晕耳鸣,记忆力减退,五心烦热,口干少欲饮水,大便秘结。舌红苔薄,脉沉细。辨证为肾气不充,精血亏虚。病因病机为产堕数次致肾气愈虚,精血更亏。
反复流产肾气不充阴虚内热腰酸
查看详情 →
男性,48岁,主诉头晕、四肢困乏无力、口中黏腻、口苦。既往史提示嗜烟酒及食肥甘厚腻。舌质微暗红,苔微黄厚腻,脉弦滑。诊断为高脂血症、脂肪肝,辨证为湿热内蕴,痰瘀阻滞。
高脂血症脂肪肝湿热内蕴痰瘀阻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4岁,男性。胃脘胀满、隐痛17年,加重1年。慢性病容,舟状腹,剑突下压痛,肝肋下可触及。面色白,精神倦怠,语声低微,皮肤弹性差。舌淡,脉细弱。中医诊断为胃脘痛。病机为胃气失和,脾胃虚弱,气血不足,浊气壅滞。
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气虚弱胃阴不足脾虚
查看详情 →
男,58岁,慢性胃炎10余年,胃脘隐痛,喜温喜按,肢体困倦无力,形体消瘦,呕恶,大便稀溏,夜眠差。舌质淡红,苔白微腻,脉沉。脾胃虚弱,胃失和降。舌象淡红,苔白微腻,脉沉。
慢性胃炎脾胃虚弱气机壅滞痰湿内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0岁,女性。主要症状为经期抽搐、昏倒、手足抽搐、牙关紧闭,病程一年。中医病名为行经抽搐,证型为气血不足,血虚动风。舌质淡,苔薄,脉细无力。面色㿠白,形体消瘦,纳谷不香,头昏心悸,失眠多梦,手足麻木,大便不实,小便频数。
行经抽搐血虚动风气血不足肝风内动
查看详情 →
张某,男,69岁。阵发性胸闷3年,伴心前区疼痛加重5天。舌澹红,体胖大有齿痕,苔白腻,脉沉细。气阴两虚,痰瘀内阻。胸闷痛,气短乏力,口干多饮,睡眠欠佳,偶有恶心欲吐,多食,消瘦,大便秘结。心电图示Ⅱ、Ⅲ、AVF导联ST段上移0.1MV,血压140/105mmHg。
冠心病气阴两虚痰瘀内阻心气虚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