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2岁男性,全身浮肿,下肢厥冷,心悸气短,胸闷咳嗽,头晕自汗,腹胀少尿,面色苍暗,唇甲青紫,舌质紫暗苔薄白腻,脉屋漏。阳衰阴盛,寒凝血瘀,气虚欲脱。面色苍暗,唇甲青紫,舌质紫暗,苔薄白腻,脉屋漏。复诊后脉缓细沉而结代,参伍不调。
先天性心脏病心房间隔缺损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频发室性早搏
查看详情 →
83岁男性,两耳内、颅内轰轰作响10余年,加重2月余,五心烦热,口干欲饮,咽痛,双下肢沉重无力,畏光,喜静恶闹,大便干,2日1行。舌质暗绛,苔白,脉弦。诊断为耳鸣,辨证为肝肾阴虚证。病因病机为肝肾亏虚,肾精不足,髓海亏虚,浮阳上逆。
双下肢无力耳鸣肝肾阴虚肾精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0岁。主诉糖尿病,每日饮水多,小便频数,夜尿甚,尿色黄浊,似油脂浮于其上,口燥思饮,头眩身困,足软无力,时有痰咳。面色黧黑晦暗,体形胖壅。舌苔干黄,脉弦滑。中医诊断为消渴,证属脾肾阴虚,胃火内炽,湿热痰浊不化。病程数年。二诊时渴饮减,尿色转澹,舌苔较润,脉仍细弦而滑,时咳嗽痰凝。三诊时小便次数减,口燥减,咳痰渐稀,夜寐尚可,头眩轻减,肢体轻松。四诊时饮水大减,面色转润,咳痰少,夜寐安稳。舌红润,脉和缓。
糖尿病脾肾阴虚湿热痰浊胃火内炽
查看详情 →
范某,男,32岁。主诉婚后6年不育。精神不振,畏寒肢冷,腰膝酸软无力,面白唇澹,少腹冷感,阳事不举。舌澹而嫩,脉沉无力而迟。精液常规检查示精子活动率20%,活动力差。诊断为肾阳不足,真火衰。舌澹红,脉沉较前有力,脉弦有力。
肾阳不足真火衰精液不育阳事不举
查看详情 →
58岁女性,胁痛,肝区胀痛,脾区胀感,腹胀,尿黄,舌苔薄黄腻质暗红,脉小弦滑,肝硬化,丙肝感染,湿热瘀阻,肝肾阴虚,病程较长,症积、臌胀,腹水,肝功异常,HCV-RNA阳性,脾肿大,胆囊炎,胆囊息肉,血小板减少,肝阴耗伤,虚实错杂
肝硬化丙肝湿热瘀阻肝肾阴虚
查看详情 →
刘某,26岁,产后6个月出现腿无力、周身疲惫,右眼睑下垂。舌质澹,苔白,脉沉缓。辨证为脾肾两虚。
产后腿无力脾肾两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9岁,女性,主诉腰部疼痛、疲乏无力、咽喉疼痛、咳嗽少痰、尿少色深。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为药物性肾损害,证型为药毒伤肾,脉络瘀阻证。舌质暗红,苔薄白,脉沉细。病位在肺、肾,病性属风热夹药毒。后续辨证转为湿浊壅滞,脉络瘀阻证,舌质暗红,苔微黄厚腻,舌质澹红,苔白厚腻,脉象未明确。
肾损害药毒伤肾脉络瘀阻风热犯肺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9岁,女性。主要症状为颈部喉结部位疼痛,触摸到肿块。病程自2011年1月起。中医病名属“瘿瘤”,证型为气血亏虚,肝胃不和。病因病机为情志抑郁,肝气郁滞,气滞血瘀,痰湿内生。望诊见体瘦,舌淡苔薄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头昏乏力,心悸心慌,多梦不寐,恶心干呕,纳食不多。切诊见脉细弱数。
甲状腺癌气血亏虚肝胃不和脾失健运
查看详情 →
35岁男性,主诉腰下畏风怕冷,膝踝酸困僵痛,遇阴雨寒冷加重。寒湿稽留,脉络痹阻。面容清癯,下肢皮肤冰冷,小腿双足尤甚,膝腿沉重,踝外掣痛,趾端麻木,舌苔白厚,脉沉弦细。病程六年,初因野外作业受寒湿侵袭,后转为寒湿痹证,沉寒痼冷,浸骨着髓。
寒湿痹证寒湿稽留脉络痹阻沉寒痼冷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0岁,女性。主诉头眩晕、心悸、心烦、胸闷塞、心前区隐痛、全身乏力、手足心热、干呕、厌食、小便黄。病程3个月。中医病名病毒性心肌炎,证型气血两虚,中焦湿热。舌质红苔薄黄滑,脉疾而细滑无力。二诊舌红苔薄白少津,脉促细无力。
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两虚心火亢盛湿热
查看详情 →
24岁,夜间泄泻三次,日间一二次,病程较长。脾肾阳虚,湿浊泻。脾脉虚弱无力,命门脉细微但有神。火衰不能生土,命门火为水之火,生命之根,元气之本。
脾肾阳虚湿浊泻产后泄泻阴血亏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月经淋沥不止20日,经色澹红,质稀,量不多。面色无华,神疲乏力,心悸气短,畏寒肢冷,腰膝酸软,纳少便溏,小便清长。舌澹苔白,脉沉细缓。中医病名属月经失调,证型为脾肾阳虚。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,冲任不固,脾虚统摄无权,血不归经。四诊信息包括面色无华、舌澹苔白、脉沉细缓。
月经淋沥不止脾肾阳虚冲任不固面色无华
查看详情 →
67岁女性,头晕、心慌10年余,加重半个月,形体偏胖,喜食咸甜,高血压病史10年,思虑劳累过度,性情急躁。面色晦黄,舌质暗澹,苔薄腻,脉弦细迟。中医诊断为胸痹心悸,证属心脾阳虚,湿浊内阻。病因病机为心脾气虚,痰湿内阻,气血不畅,血行不利。
高血压心脾阳虚湿浊内阻心悸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7岁,女性。主诉腰部不适10天。中医病名腰肌劳损,证型气滞血瘀。病因病机为长期腰部姿势不良、慢性撕裂伤或急性损伤后未彻底治疗。舌澹,苔白。脉弦紧。腰部肌肉痉挛,无明显压痛点,直腿抬高试验(-)。X线片提示L3~5椎体骨质增生。
腰部无力腰肌劳损气滞血瘀腰部痉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74岁,女性。主诉口眼干燥,伴肝区不适。病程4年。中医病名积聚,证型气血虚,湿瘀互结。舌红,苔薄黄,脉细。面色黧黑,疲倦,出汗多,口眼干,肝区不适,双手肿痛,睡眠梦多,雷诺现象。脉弦。
积聚气血虚湿瘀互结瘀血内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53岁。主要症状为咳嗽,发作频繁,气短无力,伴鼻塞、痰少质黏、纳差、便秘。体征面黄形瘦,咳声不断。舌暗红干,苔黄白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为咳嗽,证型为气阴两虚,肺气上逆。病因病机为气阴两伤兼感新邪。
咳嗽气阴两虚肺气上逆痰少质黏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12岁,男性。主诉间断鼻衄6年余,时发鼻衄,量少色澹。伴随症状包括面色萎黄、纳少便溏、虚胖多汗、动则益甚、易感冒。体征见舌澹、苔薄白、脉弱无力。中医辨证为脾虚失健,统摄无权。
鼻衄脾虚失健便溏自汗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1岁,女性,主症为便秘10余年,便干如羊粪,肛门灼热,腹胀乏力,口臭纳呆,烦躁失眠,小便黄少有热痛感。舌质红暗,舌苔黄厚腻,脉虚大而数滑。证属热积肠道,耗伤津液,传道失司。
胃肠积热津液耗伤便干难下肛门灼热
查看详情 →
女,33岁。双手遇冷或凉水刺激后发白,冬季加重。发热、咳嗽、头痛、鼻塞、流涕、全身肌肉疼痛。颜面部片状红斑,双下肢浮肿,全身肌肉疼痛加重。舌红少苔,边有齿痕,脉沉细无力。红细胞减少,血红蛋白降低,血沉增快,尿蛋白阳性,IgG、IgA、CRP、RF阳性。胸片示少量胸腔积液,彩超示心包积液。辨证属风湿内舍,酿热成毒,营卫失调,血脉瘀滞,脾肾虚损。
红斑狼疮肾阴虚血瘀风湿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4岁,男性。恶寒发热,阵发性右上腹痛,恶心呕吐,黄疸,意识朦胧,口干舌燥,舌苔白腻而垢,中心黄黑,脉滑无力。肝胆湿热未清,湿热弥漫三焦,入窜心包。神志时或昏沉,喃喃自语,周身及两目如橘黄色,口有秽味。脉滑数,舌苔稍黄。
癃闭肝胆湿热气阴耗伤三焦阻滞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