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,37岁,苔中光,发热汗泄,汗后恶寒,头胀鼻鸣,口渴不欲饮,面色㿠白,舌苔中光,脉浮细,阴亏之体感受风邪,太阳中风兼阴亏之证
太阳中风阴亏表热
查看详情 →
男,67岁,阵发性头晕、头胀9年余,下午加重。颜面胀红、发热,无汗出,左上肢涨麻,口干、口苦,眠差,入睡困难。血压150/80mmHg,心率77次/min。眩晕病,痰瘀互结证。面色胀红,舌象未提及,声音未提及,气味未提及,脉象未提及。
眩晕痰瘀互结高血压肝阳上亢
查看详情 →
男,21岁,发热、恶寒、咳嗽、胸闷气促、口干喜冷饮、小便黄,舌质红、苔薄黄,脉数,体温38.7℃,右下肺肺炎,血象升高,胸片示右下肺浸润影,高热无汗,咳嗽吐稠痰,咽喉痛,大便干结,舌红苔黄燥,脉滑数,热势尽去后咳嗽、吐粘痰、神疲、口干、盗汗,舌质红苔薄黄少津,脉细数
肺炎邪热壅盛肺热阴虚
查看详情 →
女,35岁。发热恶寒,鼻流清涕,神情困倦。舌淡,苔薄润,脉沉稍细数。体温37.6°C。辨证为少阴兼表证。脉证合参属少阴病,兼有表证,阳气不足,外感寒邪,出现但欲寐,手足冰冷,无汗。
发热恶寒少阴兼表证脉沉舌淡
查看详情 →
七旬老媪 伤寒无汗 烦热恶心 闻药味即吐 无汗 病程未明 外感风寒 痰热内蕴 面色无华 舌苔黄腻 脉浮数 闻诊有恶臭 问诊有烦热恶心 切诊脉浮数
伤寒无汗烦热恶心呕吐不止胃气上逆
查看详情 →
20岁男性,主诉水肿,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急性肾炎,证型风寒水肿型。病因病机风寒外感。面色晦暗,舌苔薄白,脉浮紧。胸胁不舒,胃纳差,无汗。病程中出现表证未解,汗出不畅,恶寒。
无汗急性肾炎风寒水肿太阳伤寒
查看详情 →
62岁男性,发热6天,午后体温波动在38.6℃,口渴喜冷饮,无汗,咳嗽痰多黄稠,舌红苔黄,脉弦滑。发热,肺热壅盛证,外感邪热,壅遏肺气,痰热内蕴。舌红苔黄,脉弦滑。
发热证肺热舌红苔黄脉弦滑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周岁,主要症状为高热咳喘、抽风不止。中医病名为温邪入营,证型为肝风内动。病因病机为温邪侵袭,入营动风。望诊见唇甲青紫,舌绛红无苔,指纹深红弯曲粗,已出命关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高热无汗,神昏不醒,呼吸急促。切诊见脉数,脉搏130次/min。
高热无汗重症肺炎心力衰竭抽风时发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2岁,女性。发热咳嗽,周身疼痛,体温39.2℃,头痛,无汗,咳吐痰,右胁痛。舌苔薄白,脉象浮滑数。中医辨证为内有伏火,风寒外袭,肺气失宣,属外感咳嗽。病因病机为风寒外袭,皮毛束闭,肺气失宣。
外感咳嗽肺热风寒右胁痛
查看详情 →
男,46岁,受凉后头痛、鼻塞、寒战,伴双侧鼻孔出血2天。风寒束表,阳气怫郁之感冒兼鼻衄。面色正常,苔薄白,脉浮紧数。头痛,鼻塞,怕冷,无汗,自觉有凉风吹背,不渴,纳眠正常。
风寒感冒阳气怫郁鼻衄
查看详情 →
患者腿痛,不红不肿,无明显病因,脉细濡稍数。辨证为湿热。舌象未提,面色未提,声音未提,气味未提,病史未提,脉象细濡稍数。
湿热证肝肾伏热脚膝无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5岁,男性。腹部大手术后高热不退,咳嗽、呕血、便血九天。发热恶寒、无汗,咳嗽痰黄,心烦口渴不引饮,呕血便血,精神衰惫,形体消瘦,气短息微,说话无声。舌质淡,苔黄腻,脉数而濡软。中医诊断为正虚邪盛、内热郁闭,肺失宣降。
术后感染肺热郁闭气阴两伤内热郁闭
查看详情 →
彭某,53岁,发热恶寒,无汗,身痛,咳嗽,病程2日。风寒咳嗽。脉浮紧。面色正常,舌苔薄白,声音低微,无特殊气味。问诊提示外感风寒,病位在肺卫。脉浮紧提示风寒束表。
风寒咳嗽外感风寒表证未解脉浮紧
查看详情 →
十指大腿麻木,发热无汗,风寒湿气,皮痹。面色正常,舌苔薄白,脉浮紧。
皮痹风寒湿气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岁,女性。主要症状为大便溏泻不止,发热不退。病程未明确提及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,证型为阴火上冲,病因病机为高热不退,烦渴不寐,中气下陷。望诊见舌红苔黄,指纹紫红。闻诊见尿少色黄而臊甚。问诊见身热39.5℃,四末厥冷,无汗,食少,口干不欲多饮,精神萎靡,入暮烦扰不宁,稍睡即醒,不欲盖被。切诊见脉象未明确提及。
高热不退阴火上冲泄泻不止脾阳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0岁,女性。主诉咳嗽5天。主要症状包括恶寒发热、鼻塞流涕、咳嗽频发、痰多带黄、胸脘满闷、身体酸痛、无汗、纳少、口渴不多饮。舌质红,苔边白中黄厚腻,脉浮滑数。辨证为风寒外束,湿热内蕴,肺卫不宣。二诊时症状减轻,仍咳嗽,痰多稠黏,胸闷脘满,小便黄,舌质红,苔黄滑根厚,脉滑数。
咳嗽风寒湿热胸闷
查看详情 →
20岁,头痛、吐泻,病程未明确提及。头痛、头身疼痛、发热恶寒、无汗、腹部微痛、泻水样便、胸脘逆满、恶心呕吐。舌苔薄黄。脉浮而长。浮则太阳,长者阳明,二阳合病。寒邪郁闭,表不解,内迫阳明,胃肠功能紊乱,升降失常。浊气不降则呕,清气不升则利。
头痛吐泻寒邪郁闭胃肠功能紊乱
查看详情 →
15岁女性,头痛,形寒身热,肌肤干涩无汗,泛恶欲呕,腹部阵痛,舌苔垢厚,脉细弦滑。诊断为饮食内伤,暑邪外束。二诊时症状减轻,大便已通,小溲不畅,腹痛气坠,舌苔未化,脉弦滑。暑邪渐解,积滞未化。
无汗头痛形寒身热肌肤干涩
查看详情 →
25岁女性,产后几日出现头痛、一身痛,发热39.5℃,无汗,恶寒重,烦渴欲饮冷,面赤,口苦咽干,头昏痛,咳吐黄痰,小便频数,大便数日未行。脉浮洪数有力,舌黄厚干燥无津。辨证为太阳伤寒证、少阳证、阳明证,邪入阳明之腑,脉浮表证未解。
壮热无汗产后感冒太阳伤寒证少阳证
查看详情 →
女,37岁。主诉多饮多尿、月经不潮、肌肤干枯、无汗、五心烦热、乳汁自溢、头昏目眩、腰膝酸软、烦躁焦虑、心悸乏力、夜寐不安。病程年余。中医病名消渴,证型阴虚津亏,病因病机为郁火内生、灼津伤阴、肾虚下夺。望诊肌肤干枯粗糙、舌质红、苔薄白。闻诊无特殊。问诊有口渴频饮、尿量多、停经、乳汁自出。切诊脉沉细。
无汗尿崩症阴虚津亏五心烦热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