尤某,男,38岁。身黄、目黄、小便黄,持续三个月。恶寒发热,头痛,肌肉关节酸痛,身无汗,口不渴。舌苔腻,脉浮数。病因属风寒外感,病机为表邪郁闭,营卫不调,肺失清肃,肝失条达,湿热内蕴,发为黄疸。
急性黄疸风寒束表湿热蕴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脉涩而短,重取而弱,遇劳身热,倦怠如沙病状。无汗症,病因久受湿伤且多年无汗。面色萎黄,舌苔白腻。声音低微,气味无特殊。问诊提示倦怠、身热、无汗。脉涩而弱。病属湿阻中焦,脾阳不运,肌肤玄府郁闭。
无汗症湿阻中焦脾阳不运肌肤玄府郁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0岁。胃痛彻背,连及两胁,饮食减少,大便不爽。病程3年。中医病名胃痛,证型脾湿内盛,病因病机脾湿内结,腐秽留滞。舌质舌苔无明显变化,脉沉取滞涩有力。
胃痛三年脾湿内结饮食减少大便不爽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2岁,女性。主要症状包括昏厥、肢厥、下痢、冷热如疟、项强、口渴、自汗、心悸亢进、四肢乏力、不饥。病程10日。中医诊断为冬温疟痰内伏症。望诊见舌苔腻黄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包括症状及病史。切诊见脉关尺沉细。
冬温疟痰内伏心悸亢进肢厥
查看详情 →
万姓男孩,发热无汗,咳嗽气喘,痰声如锯,喉部满布白点白块,四肢面目浮肿,小便短少,舌苔白黄,指纹紫红。中医病名:肺炎。证型:未明确。病因病机:未明确。望诊:面色浮肿,舌苔白黄。闻诊:无特殊描述。问诊:发热无汗,咳嗽气喘,痰声如锯,喉部白点白块,小便短少。切诊:指纹紫红。
发热无汗急性肺炎痰喘喉间白点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未提及,性别为女性。主要症状为昏塞、喉中涎响如锯、目瞑不知人、夜间谵语如见鬼状。病程为伤寒七八日。中医病名为热入血室,证型为热入血室,病因病机为经水方来,身热病作而自止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提及夜间谵语、经水适来,切诊未提及。
伤寒热入血室痰气上壅昏不知人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4岁,女性,发热40℃,全身发热疼痛,恶寒鼻塞,手足心热,烦躁不安,无汗出,腹胀气促,面色潮红。舌质红而干,苔黄,脉浮弦数。辨证为产后气血两虚,卫阳不固,风寒之邪乘虚侵袭,邪热内闭,耗伤阴液,热极生风,热扰神明。
产后发热气血两虚风寒外袭热毒内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发热,头痛颈强,遍身拘急。脉浮紧,沉取涩,左部尤甚。中医病名属感冒,证型为阴血不足,病因病机为阴血不足,不能作汗。面色正常,舌象未提及,声音正常,气味无特殊,病史未提及,脉浮紧,沉取涩,左部尤甚。
感冒发热头痛颈强遍身拘急阴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38岁,带下绵绵数月,头重如裹,腰痛,腿沉,动则自汗,下肢微浮肿,纳呆,便溏,带下色白如涕、无臭,肥胖,面色少华,舌质淡,舌体胖大边有齿印,脉沉缓。中医诊断为脾虚湿盛,卫阳不固,清阳不举,湿浊下注,任、带二脉失约。
脾虚湿盛卫阳不固清阳不升任带失约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78岁,女性。主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。夜间低热,体温37.8-38.2℃,清晨体温正常,偶有咳嗽,无痰,食欲差,乏力,夜眠差,大便不通。舌淡,苔厚腻,脉滑数。中医诊断阴虚内热。
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阴虚内热夜热早凉骨蒸劳热
查看详情 →
33岁 产后5日 恶寒 体温38℃ 鼻塞流涕 头痛无汗 四肢酸痛 少咳嗽 舌苔薄白 脉浮 产后发热 气虚外感风邪 外感风寒 气血俱虚 卫外之阳不固 营卫失和
产后发热气虚外感
查看详情 →
5岁女童,发热无汗,头颈微强,咽喉红肿,饮食减少,病程4天。咽喉红肿,发热持续,体温达40℃,不能言语,精神差,面色面白,舌苔薄白而润,脉沉细。外感寒邪,太阳受之,邪气内陷,形成太阳与少阴并病。
发热无汗喉痹外感寒邪太阳少阴并病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8岁。双乳至下腹皮肤局限性增厚,硬如皮革,伴心悸。病程较长。中医病名属硬皮病。证型为肺脾肾气阴不足。病因病机为先天禀赋不足,后天失调,肺气阴亏损,脾失健运,肾阴不足。望诊见面色红润,舌嫩有齿印、苔白厚。闻诊未见明显异常。问诊见咳嗽,痰多质稠,脐周及腰背出汗多,纳食、睡眠可,大便稍结。切诊见脉虚右大尺弱。
硬皮病肺气阴虚脾虚肾阴虚
查看详情 →
男,37岁,感冒咳嗽,支气管肺炎,气急咳嗽,胸痛,痰中带血,热盛,夜间谵语。高热无汗,咳嗽气急,咳痰铁锈色,胸胁痛,两颧绯红,烦躁。脉弦紧。面色晦暗,舌红苔黄,脉弦紧。
支气管肺炎热盛烦躁胸胁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1岁半,男性。高热不退,腹泻,水样便,嗜睡,咳喘,呼吸急促,腹满,咽红,两肺湿性啰音,叩诊浊音。体温38℃~40℃,呼吸36次/分。面色灰,唇干,舌红少津,苔薄白而干,指纹粗大而黯,直透三关。脉左沉数,右浮大。中医病名腺病毒肺炎,证型正虚邪实,病因病机为邪稽不解,肺胃大伤,浊痰上逆,肺窍阻塞。四诊见舌红少津,脉沉数浮大,面色灰,唇干,指纹异常,呼吸急促,腹满,咳喘,咽红,肺部湿性啰音。
腺病毒肺炎肺胃大伤正虚邪实痰阻
查看详情 →
男,47岁,发热4天。壮热,神志模糊,烦躁,口渴引饮,肌肤灼热无汗,微咳无痰。舌质深红而绛,舌苔干黄。脉数尚有力。风温,气营两燔,热闭心包。
发热气营两燔热闭心包神志模糊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1岁女性,经行头痛1年余,经期前左侧头剧痛,痛连眉棱骨伴干呕恶心,恶风畏寒,睡眠多梦。舌暗澹,苔薄黄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为经行头痛,辨证为冲督亏虚,瘀阻风扰。病因为流产后冲督任脉亏虚,外感风邪,经期冲督亏虚加剧,风邪上犯,阳亢瘀阻。
经行头痛冲督亏虚瘀阻风扰肝风上扰
查看详情 →
患者12岁,男性,发热9天伴关节疼痛5天。发热体温38.8~40℃,高热时有寒战,无汗,双膝右踝关节疼痛,头晕乏力,腹泻水样便,日行3~4次。精神反应较差,面色少华,唇红,舌质红,苔薄黄,脉数。咽部充血,双扁桃体Ⅱ°肿大,右侧颈部可扪及黄豆大小淋巴结。西医诊断风湿热,中医诊断痹证,证型风湿热痹。病机为风湿热邪侵袭,阻滞经络,气血运行不畅。
风湿热痹高热关节疼痛心悸
查看详情 →
15岁女性患者,主诉左侧手足麻木、酸痛、颤动,左手偏废,左腿麻木痿软,站立不稳,行走不便。中医病名偏枯,证型风中经络、营卫失调,病因暑热伤气,耗气伤津,致营卫失调,经络不通。望诊见舌红、苔黄,闻诊有口苦,问诊提示病程半月,切诊脉数。
暑热伤气营卫失调经络不通手足麻木
查看详情 →
13岁男性,右胁肋下疼痛,病程自1984年7月14日至7月30日。中医病名肝痈,证型湿热壅结少阳、厥阴之络,气滞血瘀,毒腐成脓,阳明热结。望诊面色苍白,舌质澹,苔白腻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有疲乏、纳减、发热、畏寒、无汗、腹痛、腹泻、纳呆、大便3日未行。切诊肝区压痛明显,肝肿大,脉象未提及。
肝脓肿湿热壅结气滞血瘀毒腐成脓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