晕厥+失眠

患者年龄29岁,女性。性情抑郁两月余。表情澹漠,情志抑郁,时时叹息,心烦易怒,心情悲伤,不欲饮食,夜寐时醒,失眠,多梦易惊。舌质澹,舌边瘀点,舌苔薄白,脉细弱。中医诊断郁证,证型肝气郁滞,痰热扰心。
抑郁症肝气郁滞痰热扰心胆虚怯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3岁。主诉心悸、乏力2月,加重1周。刻诊见心悸、胸闷、头晕失眠、畏寒肢冷、面色白、乏力肢软。舌澹苔白,脉沉细。中医诊断为心悸(心阳不振)。病因病机为素体虚弱,气血亏少,心脉失养,久病伤阳,阳气不足,失其温熙。
头晕失眠心阳不振气血亏少畏寒肢冷
查看详情 →
73岁女性,反复晕厥,近1周发作6次,发作前心悸,气短胸闷,头晕纳差。中医诊断晕厥,证型为宗气下陷,肾精亏虚。面色萎黄,舌淡苔薄,脉沉细。患者有冠心病、心律失常病史,ADL评分28分,Hachinski评分>7分,MMSE评分20分,提示认知功能障碍。既往有房颤病史,心气虚衰,心血不足,脾失健运,肾精亏虚,神明失养。
晕厥宗气下陷肾精亏虚心脾两虚
查看详情 →
女,35岁,经期腹痛伴晕厥3年余。月经先后不定期,经期延长,量多色淡。情志内伤,中焦虚寒,肝气乘脾。面色萎黄,口角流涎,舌淡苔白,脉弦缓。少腹拘急,痛引胃脘,得温按略减,心烦失眠,纳呆便溏。经期失血致肝血亏虚,阴不敛阳,冲气挟痰浊上扰神明。
晕厥经期腹痛肝气乘脾脾虚
查看详情 →
女,74岁,主诉气逆上冲、晕厥、胸脘堵憋、烦急、失眠多梦、口干苦、纳差、大便干,病程8年。中医病名未明确,证型为精亏脏躁,肝肾不足,心神失养,气逆上冲。舌苔白腻水滑,脉滑弦。病因为急郁而气,气逆上冲,长期情绪抑郁致气机不调,液亏脏躁,心肝失养。
脏躁肝肾不足心神失养气逆上冲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0岁,女性。主诉眩晕反复发作5年,伴一过性晕厥、心悸、失眠、胃纳不香、消瘦疲倦、面色萎黄。中医诊断眩晕(脾胃亏虚)。病因病机为脾胃亏虚,痰浊中阻。望诊见面色萎黄,舌苔白腻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眩晕、心悸、失眠、胃纳不香、消瘦疲倦。切诊见脉细。
眩晕脾胃亏虚痰浊中阻心悸不安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8岁,主诉头晕眼花、心慌气短、失眠健忘、腹胀纳差、腰膝痠软、畏寒肢凉、大便干燥。舌质澹,苔薄白,脉沉细。中医诊断为眩晕,证属脾肾阳虚,心神失养。病位在脾肾,病因病机为肾阳不足,心火不降,肾水不承,脾阳受损,运化失常。
眩晕肾阳不振心thn失养脾肾阳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59岁。主诉头晕耳鸣,头重如裹一月余。症状包括记忆力减退、疲乏无力、饮食减少、两目干涩、心烦易怒、失眠多梦、腰膝酸软、潮热盗汗、大便溏薄。中医诊断为眩晕,证属气血两虚,肝肾不足。舌质干红,苔少,脉弦细弱。病位在清窍,病机为脑髓空虚、清窍失养及肝肾功能失调。
心悸失眠眩晕肝肾不足气血亏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2岁,女性。主诉失眠7年余,伴有头晕、乏力、精神不振、情绪波动、思虑多。病程7年余。中医病名不寐,证型瘀血不寐、气瘀交困、阴阳失于条达。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,思绪纷纭,阳不入阴。望诊见舌紫满布,舌红苔薄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头晕、头胀、心烦、乏力、经量少、乳癖、晕厥。切诊见脉沉涩、沉取小弦、脉细缓。
顽固性失眠肝气郁结血瘀气机不畅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7岁,男性,主诉胸脘疼痛间作3月。主要症状为胸脘隐痛而闷,伴有灼热感及刺痛感,嗳气泛酸,恶心,口有异味,烦躁,出汗,失眠,易头昏,矢气多而臭,大便量少。舌象微红,苔薄白,中有裂,脉象细涩。中医病名为胸痹,证型为痰瘀交阻,病因病机为素体阴虚阳亢,复加情志不畅,肝气郁滞,津凝成痰,血行不畅,痰瘀交阻,痹阻胸阳,胃失和降。
高血压肝气郁滞痰瘀交阻心胃同病
查看详情 →
患者8岁,女性,主诉头晕痛、心烦欲吐、多梦失眠、大便秘结、口臭。病程较长,反复抽搐、晕厥。诊见两颊暗红,神情急躁,双眉紧锁,舌红、苔薄腻,脉弦数。症属阳痫。中医病名癫痫,证型阳痫,病因病机为痰火上扰,肝风内动。望诊见面色暗红,舌象红苔薄腻。闻诊无特殊描述。问诊见头晕痛、心烦、失眠、便秘、口臭。切诊脉弦数。
脑脓肿症状性癫阳痫肝火上炎
查看详情 →
男,47岁,胸脘疼痛间作3月,胸脘隐痛而闷,伴有灼热感及刺痛感,嗳气泛酸,恶心,烦躁,出汗,失眠,头昏,矢气多而臭,大便量少,舌微红,苔薄白,中有裂,脉细涩。中医病名:胸痛,证型:痰瘀交阻,病因病机:情志不畅,肝气郁滞,津凝成痰,血行不畅,痰瘀交阻,痹阻胸阳,胃失和降。面色正常,舌象微红,苔薄白,中有裂,脉细涩。
胸痹肝气郁滞痰瘀交阻胃失和降
查看详情 →
男,64岁,颈项不适,阵发性头痛、眩晕一年余,颈部活动失和,劳累、天阴加剧,发作时头晕目眩,周围物体旋转,心慌自汗,欲吐,耳鸣,四肢发麻,腰膝酸软。舌质红,舌体老敛,舌面少苔,脉细弦。证属肝肾虚衰,宗筋失荣,髓海失养。颈椎4、5、6有唇样增生,韧带钙化,脑血流图低平,椎-基底动脉供血不足,眼底动脉Ⅱ级硬化,血压22.7/13.3KPa。
颈性眩晕肝肾虚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筋骨失养
查看详情 →
五旬男,轻则两足及臂痹痛,严重时肝肾气上逆致晕厥,汗出不寐,齿痛龈露,夜卧阳事暴举,梦遗,面有油光。脉两手豁大,关前搏指。辨证为风消,病因平昔洪饮纵欲劳神,数十年服桂附纯阳之药,病机风消。小便清白,贮之变稠,面结腐皮。
失眠痹证风消肝肾上逆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5岁,女性。主诉头晕、乏力、胸闷、气短、形寒肢冷,病程半年,近半月加重,伴心烦失眠、晕厥。舌澹暗,苔薄白,脉迟缓,脉搏53次/分钟。诊断心气阳虚,升举无力,气滞血瘀。
失眠冠心病病窦综合征心气阳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17岁,男性。反复晕厥3年,加重2周。痫病,风痰夹火证。情志不遂,郁而化火,上扰清窍,肝火扰神,肝风内动,夹痰横窜,气血逆乱。舌红苔黄腻,脉弦数。神烦易怒,口干口苦,失眠多梦,咳黄黏稠痰,纳差,大便干结,小便黄。
失眠痫病风痰夹火证头痛
查看详情 →
71岁女性,发作性胸痛胸闷6年,加重10个月。胸痛胸闷,乏力气短,失眠多梦,纳差乏味,自汗多,大便秘结。面色晦黄,神志倦怠,体态偏瘦,声音低微,舌质暗澹,舌苔薄腻,脉弦细结。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,消渴,不寐,便秘,证属气阴两虚,湿瘀内阻型。
失眠多梦胸痹心痛气阴两虚湿瘀内阻
查看详情 →
高某,男,72岁。胸闷、心前区疼痛,甚则晕厥,伴头晕反复发作1年余。胸痹,证属气阴不足,阳气虚损。症见胸闷气短,心前区疼痛,心悸气短,失眠多梦,头晕微痛,面色皖白。舌质淡红而嫩,苔少,脉沉细。心电图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,24小时心电图心率34~46次/分,阿托品试验阳性。
胸痹气阴两虚阳气虚损
查看详情 →
女,35岁,头晕反复发作10年余,加重1周,血压低,80~85/55~60mmHg,夏季三伏天症状加重,时有视物旋转,恶心,面色苍白,不思饮食,睡眠欠佳,舌淡、苔薄白,脉沉弱。中医诊断眩晕,辨证气血虚弱、清窍失养。
眩晕气血虚弱清窍失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2岁,男性。主诉为晕厥3次,伴胸闷、心悸、乏力、失眠、夜尿多。病程1年。中医诊断为晕厥,辨证为心气亏虚证。舌质红苔白,脉弦平偶结代。辨证分析为忧伤过度,耗伤气血,心气虚,心脉失养。
失眠心气亏虚证气厥心悸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