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女性,48岁。右手指节疼痛3月,右肩及下肢酸痛,月经5月未潮,头昏头痛偏右。舌质澹红,舌苔薄白,脉细。病起冷水劳作,外感寒邪,筋脉拘挛,血虚寒凝,络脉痹阻。病机属本虚标实,以血虚寒凝,络脉痹阻为主。
痹证血虚寒凝络脉痹阻肝气郁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58岁。右膝疼痛,反复发作5个月。右膝肿热剧痛,有交锁感,不能伸屈,步履艰难。形体丰腴,纳食呆滞。舌质澹白,舌苔白腻,脉浮濡而涩。诊断为右膝关节内游离体。辨证为足三阴经亏损,气血不足,风寒湿气侵入,凝结不散。
气血不足鹤膝风肾阴虚肝肾不足
查看详情 →
王某,男,52岁。右侧肢体瘫痪,神志模糊,不能言语,吞咽困难。病程较长,1972年因蛛网膜下腔出血致偏瘫,1973年复发。舌苔薄白,脉细弦。辨证为肝气上逆,痰阻经络。
中风后遗症肝气上逆痰阻经络神志模糊
查看详情 →
张某,男,25岁。腰及尾骶处酸楚不适,左臀部下方肿疡破溃,疮面不红不痛。食欲不振,气短乏力。舌澹,苔薄白,脉沉细。中医诊断为骨疽,证属肾气虚损,气血留滞,阴毒结于内。病起于腰际,现于臀部下方破溃,阴毒流注所致。肿疡不红不痛,六脉沉细均是阴证表现。
气血不足骨疽肾气虚损阴毒结于内
查看详情 →
患儿10岁,女性,主诉指甲生长停滞1年,神困嗜睡,肢倦乏力,双膝关节冷痛,纳谷呆滞。面色萎黄,两目乏神,爪甲不长、薄脆色夭,舌淡苔白,脉细弱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,证型为肝脾两虚,肾气不足。病因病机为肝血亏虚,脾虚生化乏源,肾气不足,木少滋荣。
气血不足指甲不长肝脾两虚肾气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5岁,女性。反复关节疼痛46年,双手指关节、腕关节、膝关节疼痛,晨起僵硬,关节畸形,双下肢水肿,腰痛,纳可,大便煳状,口渴喜冷饮。颜面皖白,舌澹胖大,苔白腻,脉沉。中医诊断尪痹,证型湿热下注。体征见腕、膝、踝关节红肿热痛,双手指关节痉挛畸形,双下肢水肿(+)。辅助检查RF(+),抗“O”>500u,SR:57mm/h。
尪痹湿热下注关节畸形舌澹胖大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2岁。主诉不寐、头昏、耳鸣一年余。主要症状包括不寐、头昏、目眩、耳鸣、疲劳、心悸、多梦、烦躁、易怒、纳差、腹胀、大便次数多。舌质澹,苔白腻。脉象两寸沉细,左关弦大,右关沉,尺沉弱。中医诊断为心脾两虚。病因病机为心脾两虚,气血不足,心失所养,心神不安。
气血不足不寐心脾两虚
查看详情 →
吴某,男,65岁。右肩肿痛、活动受限2小时。右肱骨外科颈骨折。局部肿胀、压痛、骨擦音、异常活动。舌质澹红,苔薄白,脉沉弦。纳可,寐差。右肩无肿胀、疼痛,骨折临床愈合。
气血不足肱骨外科颈骨折瘀血阻络肝肾亏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9岁,男性。反复肢体水肿8年,加重1个月。水肿以腰以下为甚,乏力纳呆,脘腹胀闷,大便溏薄,小便量少。面色萎黄,舌澹,苔白腻,脉沉缓。中医诊断为水肿,证型为脾阳虚衰,病因病机为饮食不节,伤及脾胃,脾阳虚衰,水湿内聚。
水肿脾阳虚衰阴水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5岁女性,主诉发作性头晕4年余,加重伴双下肢乏力1个月。刻下症包括头晕、视物晃动、行走不稳、多汗、双下肢乏力、后背疼痛、口苦、口黏、纳呆眠差。中医诊断眩晕,证属肝肾阴亏,痰浊内蕴。望诊未详,舌象未提。闻诊见口苦、口黏。问诊提示纳呆、眠差。切诊未提脉象。病机为肝肾阴亏,痰浊内蕴,肝阳上亢,痰阻中焦,清阳不升。
气血不足眩晕肝肾阴亏痰浊内蕴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9岁,男性。主诉头晕头痛,说话不清,视物发花,下肢运动障碍。病程20余天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,证型为阴虚阳亢,风痰阻络。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,肝阳上亢,风痰阻络。舌苔白,脉沉细滑。现症见头晕、头胀、耳鸣、脸面及右手发麻震颤、目睛转动不灵活、左眼不能外展、双眼内收弱、舌麻语謇、右腿不能站立。检查见膝腱反射亢进,右大于左,右侧划跖试验阳性。
气血不足脑干脱髓鞘肝肾阴虚肝阳上亢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8岁,男性。主诉手脚发麻疼痛,乏力腿软,走路靠墙,手指震荡,小指不能靠拢,活动不灵,病程4个月。中医诊断为痿证。证型为脾热津亏,血虚生风。望诊未提及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提示四肢麻木无力,活动受限。切诊未提及。
气血不足末梢神经炎脾热津亏血虚生风
查看详情 →
23岁女性,主诉两目发困,眼珠颤动不适,视物模糊,眼睑下垂,左甚于右。脉细无力,舌质澹红,苔薄黄,面有愁容,眼睑稍松弛。中医诊断肝脾两虚,病因病机为肝血亏虚,目睛失濡,血虚生风,风走空窍,脾气亏虚,中气下陷。
目珠动摇眼睑下垂肝脾两虚
查看详情 →
16岁女性,两下肢软弱无力2年余。湿热浸淫,脾虚气弱,气血不能灌注。两下肢软弱无力,举步乏力,登楼上行难以支撑,腿足末端肌肉萎缩,两手臂乏力,形体渐胖,满月貌,肌肤有大量花纹,苔澹黄腻,边尖红,脉濡。
气血不足多发性肌炎湿热浸淫脾虚气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出现胸闷不通、左身不遂、肢体麻木无力、语言迟钝、头痛、困倦不欲睁眼。脉弦滑缓,舌苔白腻。辨证为风痰壅遏,机窍合宣,脉络痹阻。望诊见舌苔白腻,闻诊未见明显异常,问诊提示症状持续,切诊脉弦滑缓。病程较长,症状复杂,涉及风痰、脉络痹阻、机窍不宣。
半身不遂风痰壅遏痰湿内盛络道痹阻
查看详情 →
女,42岁;胃脘痞闷不舒5年,胃镜诊为萎缩性胃炎,伴贫血;胃脘痞满,食欲不振,食后腹胀,面色白,神疲乏力,口干思饮,口中乏味;胃阴不足,气血两虚;面色白,舌澹红少苔,脉沉细;胃脘痞满,食欲不振,神疲乏力,口干思饮,面色白,舌澹红少苔,脉沉细。
萎缩性胃炎胃阴不足气血两虚贫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39岁。主诉频发心悸、胸闷1周。现症包括心悸、胸闷、头晕、睡眠欠佳、疲倦、纳差、腰酸、小腿流胀、手心热。舌质黯红,苔薄微黄,脉细。中医诊断为心悸,证型为气血亏虚,心脉瘀滞,心神不宁。病因病机为气血不足,心脉瘀滞,心失所养,心神不宁,肝肾亏虚,脉络瘀滞,脾虚失运,阴血亏损,虚热内生。
心悸气血亏虚心脉瘀滞心神不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,体素丰肥,阳气虚弱,感受风寒湿邪成病。主症为寒热往来,头重而痛,遍体疼痛,呕吐,有汗。舌质红润,脉沉弦。诊断为阳衰风湿成痹,虚中夹实。阳虚风湿,脉象滑大,重按沉细而迟。身体疲软,筋骨酸痛,脉缓和,舌红润。身体沉重已轻,筋骨酸痛瘥,胃纳苏,大便溏薄,脚弱不能步履。脉缓和,舌澹红。病机为阳虚感受风寒湿邪,三气合而为痹。
气血不足痹证阳虚风湿筋骨酸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0岁,女性,主诉长期高血压,血压波动在190~210/130mmHg,主要症状包括头痛、头晕、眼花、心悸、食欲差、左侧肢体麻木,大便数日一解,小便黄。舌苔腻,脉象伏匿。诊断为肝阴暗亏,肝血不足,兼有风阳内动。望诊见舌苔腻,闻诊无特殊描述,问诊提及症状及病史,切诊脉象伏匿。
高血压肝阴不足风阳内动肝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2岁,女性。主诉腰痛3年,近期加重,仍可农作。腰椎间盘突出症。CT示L3/4、L4/5、L5/S1椎间盘突出。右大肠俞、秩边、承山压痛,直腿抬高左80°,右45°~60°。舌象未提及,脉象未提及。病程较长,属腰椎间盘突出症,病机涉及瘀血痹阻经脉,肝肾亏虚,气血不足。
腰椎间盘突出症气血瘀滞肝肾亏虚筋痹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