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岁男性,下肢瘫痪,不能起立行走,病程半年。痿躄,病机为阴虚内热,阳明有热。面色光泽,肌肉尚丰,食欲良好,脉数而无力。
温热病肾阴虚阳明热脉数无力
查看详情 →
58岁男性,左足跟痛持续2个月,近半月加重,痛如烧灼,影响行走,骑车亦感轻度疼痛。左足无明显肿胀,压痛以跖筋膜止点为重,跟骨两侧轻度压痛。诊断为跖筋膜炎。病属“伤筋”,病因病机为劳损致气血凝滞,筋脉不利,郁而成结。局部怕冷,痛以足跟底部之中部为主。
跖筋膜炎气血凝滞筋脉不利风寒湿邪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78岁,女性。突发双下肢不能行走1周。主症为双下肢不能行走,心烦口渴,喜饮水,咳嗽咽干,食欲不振,精神、睡眠差,大便偏干,小便短。舌质偏红,苔薄黄,脉细数。中医病名为痿病,证型为肺热津伤,阳明失润。病因病机为肺热伤津,津液不能输布,筋脉失养。望诊见舌质偏红,苔薄黄。闻诊无特殊描述。问诊见心烦口渴、咳嗽咽干、食欲不振。切诊见脉细数。
痿病肺热津伤阳明失润心烦口渴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4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为感冒发烧、畏寒怕冷、咳嗽、胸胁疼痛,病程2月余。中医诊断为痿软证。舌红苔微黄。体格中等,营养一般,神志清楚,饮食欠佳,二便正常。体温36.5℃。神经系统检查示痛觉、触觉减退,肱二头肌、肱三头肌、桡骨膜反射迟钝,膝、跟腱反射0级,肌张力低下。病因为热证感冒,治疗不当,余热未清,伤及肺胃之津,筋脉失于濡养。
痿软证肺胃津伤脾虚肾阴虚
查看详情 →
21岁男性,左膝部肿胀疼痛3天,活动受限。左膝部肿胀,局部压痛,侧方挤压试验阳性,浮髌试验阳性。左膝关节正侧位片示骨质增生异常。创伤性关节炎。气滞血瘀,经络痹阻,脾虚湿盛,水湿滞留。面色正常,舌象未提。声音未提,气味未提。症状包括肿胀、疼痛、活动受限。脉象未提。
创伤性关节炎气滞血瘀湿盛筋伤
查看详情 →
二十岁,秋寒热咳嗽,足跗浮肿,腿股大肉已尽,脚垂纵缓废弛,形羸发脱,脉细数。中医病名痿证,证型肺热叶焦,病机肺津肺气损伤,脾胃虚弱,土不生金。望诊形羸发脱,舌象未提。闻诊未提。问诊秋寒热咳嗽,足跗浮肿,足不能移,肌肤益削。切诊脉细数。
肺热叶焦痿证肺津损伤脾胃虚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57岁。主要症状为头痛、心悸、四肢麻痹乏力、排尿困难、胸膈拘急、短气似喘。病程5日。中医诊断为热痿。病因病机为暑邪深伏阳明。舌质深红,苔黄燥,口秽喷人,脉数,左弦劲,右滑大。面色赤,神清,全身瘫软,肌张力降低,腱反射消失。
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暑邪伏于阳明热伤津液宗筋失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4岁,女性。小腹胀痛,尿频、尿急、尿时灼痛,病程较短。中医病名:热淋。证型:湿热郁结,膀胱气化功能失调。病因病机:湿热内蕴,膀胱气化不利。舌质红,苔黄。脉滑数。下腹部压痛,尿色黄而浑浊,白细胞(++),红细胞(十+)。
急性膀胱炎湿热郁结热淋尿频
查看详情 →
37岁男性,左侧颈项强痛,活动受限12小时,病程12小时。落枕。左侧颈项酸楚强痛,向肩背、上肢扩散,不能俯仰及向右侧回顾。舌淡,苔薄白,脉弦细。天柱穴周有自发痛、压痛。
落枕肝气郁结风寒外袭经气阻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未提及,性别未提及。主要症状包括下利、四肢不仁、苔腻、脉息虚大。病程未提及。中医病名为阳虚肢痿,证型为阳虚失养,病因病机为阳虚失养,不能束骨而利机关。望诊见苔腻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下利、四肢不仁,切诊见脉息虚大。
阳虚肢痿脾胃气虚温肾通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4岁,女性。主诉左下腹皮下肿物10天,症见左下腹皮下肿物不痛不痒,咽干,食欲不振,时有胸闷,大便干。检查见左腹股沟有两个豆粒大小肿物,触痛。诊断左腹股沟淋巴结炎。舌象未见描述,脉象未见描述。
左腹股沟淋巴结炎痰核咽干大便干
查看详情 →
患者行走时每步偏向一侧,持杖亦不能保持直线。筋软不能束骨,肝木过旺,需金以克之。舌象、面色、脉象未提及。中医病名为筋痿,证型未明确,病因病机为肝木过旺,需补肺金以制之。
筋痿肝木过旺肺金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6岁,男性。腰痛,活动受限6小时。直腰强迫性体位,活动受限,L5~S1间压痛,腰部局部压痛,双侧腰部肌肉紧张。舌红,苔薄黄,脉弦紧。中医诊断为急性腰扭伤,证属气滞血瘀。
急性腰扭伤气滞血瘀腰痛活动受限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头身振摇,手足瘈疭。脉象浮虚兼涩,浮为气虚,涩为血伤。病因忧思劳郁,阳明损甚。病机阳明为气血海,主束骨而利机关,气血不充则筋脉失养,动惕不宁。
头身振摇手足瘈疭气虚血伤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3岁,男性,主诉右侧胁肋部疼痛2月余。右侧胁肋部疼痛,局部皮肤色红,疼痛放散至腹部及背部。舌淡,苔薄白,脉细弦。中医诊断胁痛,辨证为热邪滞留、孙络不通。
带状疱疹热邪滞留孙络不通胁痛
查看详情 →
男,43岁,右下肢膝部以下肌肉萎缩20年余,大腿肌肉亦开始萎缩,右腿无力,右半身发凉,痛无定处,右侧牙咀嚼无力,行走欠利。舌淡红,中有裂纹,边有齿痕,苔薄,脉弦细。痿证,气血亏虚。舌淡红,中有裂纹,边有齿痕,苔薄,脉弦细。
痿证气血亏虚脾胃虚弱筋骨失养
查看详情 →
张某 男 11岁 双手活动不利 右下肢软弱无力 病程11年 痿证 脾肾亏虚 面色苍白 舌淡苔薄 脉沉细 双拇指内屈于掌心 无功能 右足行走时足尖不能离地 易摔跤 痿证属脾肾亏虚 治疗以补益脾肾 疏通经脉为主
痿证脾肾亏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5岁,女性。双膝关节疼痛4年,加重半个月,晨起或久坐后膝僵硬,活动可缓解,遇寒或劳累加重。双膝关节肿大、内翻畸形,膝内侧压痛明显,浮髌试验(-),挺髌试验(+),髌骨研磨试验(+)。舌质澹红,苔薄白,脉沉细无力。X线片示双膝关节退行性变,关节边缘硬化及大量骨赘形成,关节间隙变窄,髌骨关节间隙基本消失。中医诊断为膝痹,证型为肝肾亏虚,风湿痹阻。病因病机为肝肾亏损,慢性劳损,筋骨失养,风寒湿邪侵袭。
膝痹肝肾亏虚风湿痹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39岁。四肢痿软无力1年,近2个月加重。四肢近端肌肉感觉障碍,腱反射减低,无病理反射。诊断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。中医病名痿证,证型脾肾虚衰,气血不足。病机脾肾虚衰,气血不足。面色萎黄,舌淡苔白,脉沉细无力。神倦乏力,四肢不温,腰膝痠软,月经量少,大便溏薄。
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脾肾虚衰气血不足四肢痿软
查看详情 →
12岁女性患者,左下肢萎软,左腿抬动不能,站立后不能移步,病程自1岁起。中医病名:小儿麻痹后遗症。证型:未明确。病因病机:未明确。面色正常,舌象未提。言语流利,无特殊气味。左腿萎软,中向外翻,细瘦无力,膝腿反射迟钝。脉象未提。
小儿麻痹后遗症筋脉失养肾虚气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