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后五旬,体虚不复,面色苍白,夜不安寐,不能纳谷,呕吐,大便泄泻,虚汗自出。右濡软,左虚弦,苔白腻。心营失养,脾胃两伤。营卫不和,心神不安,脾胃运化失常。肺胃之气失于和降。心悸不安寐。面色苍白,苔白腻,苔腻。脉濡软,左虚弦。
产后蓐劳心营失养脾胃两伤营卫不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8岁女性,主诉心悸、头晕、喉间有痰,病程十余年。中医诊断心悸,证属心阳不足,痰瘀交阻。望诊见舌红苔薄黄且干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稍劳则汗出,大便略稀,胃纳一般,精神尚可。切诊脉细而小数。
心阳不足痰瘀交阻心悸
查看详情 →
女,64岁,胸闷咳嗽4年,加重10天。肺癌。肺阴亏虚,痰瘀互结。面色晦暗,舌苔腻,脉沉。舌淡红,脉数。舌淡,脉细。
肺癌胸水气喘疲乏
查看详情 →
男,45岁,乏力纳差、上腹不适6月,加重伴身、目、尿黄1月。黄疸,气阴亏虚、湿热内蕴证。面色暗黄,舌暗红、苔黄腻,脉细弱。重度乏力,胸闷气急,纳呆,食入即吐,轻度腹胀,口干,身、目深黄色,尿黄,大便每日4~5次,右肺底呼吸音低,移动性浊音阳性,双下肢水肿。总胆红素423.7μmol/L,结合胆红素245.8μmol/L,谷丙转氨酶1200U/L,凝血酶原时间18.9s,B超提示右侧大量胸腔积液。
肝炎后肝硬化肝衰竭气阴亏虚湿热内蕴
查看详情 →
女,49岁。双手遇冷变白变紫10年,口干眼干3年,胸闷气急半年。肺痹,寒湿痹阻,痰瘀阻肺。舌淡苔薄白,脉沉细。双手皮肤变硬,口眼干燥,胸闷气短,活动后气急,时有咳嗽,少量咳痰,大便偏稀。
系统性硬化干燥综合征间质性肺病肺痹
查看详情 →
19岁男性,持续高烧36天。舌质淡苔薄白,脉弦数。中医诊断少阳、阳明证。体格检查体温40.1°C,脉搏100次/分钟,面色白净,舌象淡苔薄白,脉象弦数。血常规白细胞24000/mm³,血沉136毫米/小时,血中曾两次找到狼疮细胞。无特殊病史,既往体健。
高烧少阳证阳明证舌质淡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1岁,女性,主诉心烦、失眠半年。病程半年。中医病名不寐,证型心阴不足,阴阳失调。主要症状包括入寐难、易惊醒、心烦、头晕、乏力、注意力下降、纳呆。舌淡红,苔白,脉弦。辨证为思虑过度致心阴不足,心阳失养,阴阳失调。
心阴不足失眠心烦舌淡红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2岁,女性。主诉腰背痛1年余,加重伴四肢酸痛4个月。中医诊断痹证,证属气血亏虚,营卫不和。面色萎黄,形体消瘦,舌体胖有齿痕,苔白,脉细缓。腰背有压痛,双下肢麻胀,屈伸不便,食纳差。病机为气血亏虚,营卫失和,经络不畅,肌肤失养。
痹证气血亏虚营卫不和经络闭塞
查看详情 →
女,71岁,心悸、胸闷5年余。胸痹,气阴两虚。舌暗,苔薄黄,脉弦缓。面色无华,舌暗红,苔薄黄,脉缓和有力,舌澹,苔薄黄,脉弦缓,舌暗,苔黄润滑,脉弦缓。
胸痹气阴两虚脾胃虚弱肝脾肾失调
查看详情 →
刘某某,男,40岁。主诉大便稀溏5年余,每天2~4次,黎明腹泻,脐腹疼痛,泻下不消化食物,粪质稀薄,偶夹黏冻,泻后腹痛缓解,怕冷,腹部喜暖,食欲不振,腰膝酸软,尿可。舌质淡,苔白,脉沉细。中医病名泄泻,证型脾肾阳虚,兼夹积滞,病因病机脾肾阳虚,兼夹湿热或食积。望诊舌质淡,苔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腹泻、腹痛、怕冷、腰膝酸软。切诊脉沉细。
泄泻脾肾阳虚肾阴虚五更泻
查看详情 →
男,39岁,左下肢疼痛,行动困难,病程未明。外伤史,无脉症。脉沉细,右脉似有似无,恶心不欲食,肩背胁肋痛不可忍,胸胁满不欲食。舌象、面色、气味、声音未提及。
左下肢疼痛行动困难外伤胁肋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2岁。主诉小腹胀痛不适2月余。病史中提及月经先期,经前乳房胀痛、少腹疼痛加剧,经色黯红,量中,经质稀,挟少量血块,经后腰酸、疲乏无力、夜寐不安。面色萎黄,双颊浅褐色斑,大便干。中医辨证为肾阳不足,气血瘀滞。舌黯淡、苔略腻,脉细。病程较长,涉及慢性盆腔炎、卵巢囊肿、子宫肌瘤。
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月经先期气血亏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1岁。纳差、乏力、腹胀反复发作3年,腹大、尿少1周。面色萎黄,神疲乏力,四肢虚浮,懒言少气,腹部胀满,腹大如鼓,肠鸣便溏,双下肢浮肿,按之凹陷。舌澹胖,边有齿痕,苔白腻,舌底脉络纡曲。脉弦细缓。肝硬化腹水。臌胀。肝郁脾虚,气滞水泛。
肝硬化腹水肝郁脾虚气滞水泛脾虚阳弱
查看详情 →
女,40岁,下腹部持续疼痛伴发热20天。下焦蓄血,瘀热互结。面色晦暗,舌质紫暗,苔黄腻。发热,恶寒,恶心呕吐,全腹疼痛加剧,下腹部压痛明显,可触及硬包块。脉弦数。
下焦蓄血瘀热互结盆腔脓肿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0岁,男性。主诉眩晕、耳鸣2年,加重3日。眩晕耳鸣,头痛且胀,情绪波动时加重,面时潮红,性格急躁。舌质红,苔黄,脉象弦数。中医病名属瘀血阻窍证,证型为血络失和,阴阳失衡。病因病机为肝郁化火,火热挟气血上冲,阴虚不能制阳。
眩晕耳鸣头痛头胀肝郁化火阴虚阳亢
查看详情 →
患者产后肢体麻木,四肢拘急,两手大指尤甚,发热无汗而恶寒,病程反复,每数日一发,发于午后,解需得汗。六脉微涩而沉。面色正赤,唇焦口干,口噤舌麻,呻吟烦躁。中医诊断产后中风发痉。病因属分娩去血过多,病机为血虚风动,阳气亦虚,筋脉失养。舌麻,脉微涩而沉。
产后中风血虚发痉肢体麻木四肢拘急
查看详情 →
男,57岁,身体消瘦乏力,面色晦暗,巩膜黄染,腹胀纳呆,恶心呕吐,大便溏泻,小便深黄,低热,舌质红,苔白滑,脉弦滑稍数,谷草转氨酶升高,总胆红素升高,B超示肝弥漫性改变,脾厚,少量腹水,肝胆气郁,湿热蕴藉,湿重于热,脾胃湿热所困,运化受阻,舌质红,苔白滑,脉沉弦滑,体温无明显变化,湿热中阻,脾胃升降失调,木郁土壅,脉沉弦,舌红苔薄,总胆红素升高,转氨酶升高,黄疸,湿热疫邪,肝旺乘脾,脾胃不和,湿邪阻滞,郁而化热,湿热毒邪弥漫三焦,胆汁不循常道,肢体、面、目黄染,小便短赤,腹胀,大便秘结,血瘀血热。
肝硬化湿热蕴藉脾胃湿热肝胆气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2岁,主诉胃脘部疼痛3年,近半月加重,伴胀满、恶心、呕吐,食入即吐。腹痛拒按,畏寒,四末不温。舌澹,苔白根腻,脉滑无力。证属脾胃虚弱,痰饮内停,胃失和降。二诊见腹胀痛及恶心呕吐减轻,仍畏寒,舌澹,苔白根腻,脉滑无力。三诊症状缓解,仍乏力倦怠,大便溏,舌澹,苔白,脉弱。四诊症状基本消失,仍轻度乏力,舌澹红,苔白,脉弱。
胃脘疼痛脾胃虚弱痰饮内停胃失和降
查看详情 →
任某,男,10岁,头痛四五年,近20多天颈项酸、目酸,摇头。肝风内动。面色苍白,舌淡苔薄,脉弦细。头痛、颈项酸、目酸、摇头。脉弦细。
肝风内动头痛颈项酸目酸
查看详情 →
5岁男童,反复哮喘3年余,形体虚胖,面色少华,少气懒言,汗出较多,动则尤甚,纳谷欠馨,大便时干时溏,舌质澹,苔薄白略腻,脉细。哮喘,缓解期,肺脾肾虚,营卫失和。面色微红,舌质澹,苔薄润,脉沉细无力。
哮喘肺脾肾虚营卫失和肾阳虚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