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岁7个月女童,消瘦1个月,发热、咳嗽1日。发育、营养欠佳,极度消瘦,皮肤干燥苍白,皮下脂肪消失,方头,囟门未闭,肋骨串珠,“O”型腿,角膜干燥溷浊畏光,大阴唇及下肢凹陷性水肿,两肺呼吸音粗糙,有散在细湿啰音,心音钝,红细胞总数低,血红蛋白低,白细胞总数高,中性粒细胞比例高。面色青滞,形瘦,面浮四肢肿,便泻腹胀,口糜,两目畏光,咳逆,声嘶哑,发热,肢冷无神,不思饮食。舌质肿胀而硬,齿龈出血,眼闭不睁,腹泻日九次,脱肛水肿,牙龈出血,咳逆声哑,烦躁无神,潮热,舌质缩小变软,精神食欲好转,仍有潮热,咳逆声哑,泄泻,水肿退,仍咳、泻、脱肛,午后低热,两目畏光,左有斑翳,大便次数减少,半干带黏液,体温正常,足微水肿,微咳声哑,盗汗,大便正常,时有微热,咳嗽痰多,声音嘶哑,羸瘦汗多。Ⅲ度营养不良,维生素AD缺乏性佝偻病,支气管肺炎,蛔虫症,Ⅱ型肺结核。中医病名包括疳疾、肺炎、佝偻病。证型包括脾肾阳虚、津液下夺、虚火上浮、阴阳两虚、肝脾不调、脾肺两虚、湿痰凝滞、肝阴不足、脾肺气虚、津液枯藁、营卫不调、脾肺虚损。病因病机包括小儿体气素弱,病经日久,邪陷三阴,阳弱津枯,脾肾阳虚,津液下夺,虚火上浮,阴阳两虚,肝脾不调,脾肺两虚,湿痰凝滞,肝阴不足,脾肺气虚,津液枯藁,营卫不调,脾肺虚损。
营养不良支气管肺炎佝偻病蛔虫症
查看详情 →
赵某,女,42岁。经行少腹胀痛6年余,畏寒,腰膝下及少腹均凉,月经先期,经行初期恶心呕吐,纳差,少腹痛甚,白带少许,睡眠一般。舌质微紫黯,苔白薄,脉细缓。证属阳虚气弱,寒凝胞宫,气滞血瘀。
气不摄血子宫腺肌症阳虚气弱寒凝胞宫
查看详情 →
李某,男性,43岁。间断皮肤和牙龈出血1年余,肢倦乏力,头晕,五心烦热,夜间盗汗,间歇性鼻衄,面色少华,皮肤散在出血点,瘀斑。舌质嫩红,苔薄黄,脉沉细。辨证为阴虚火旺,气不摄血,瘀血阻络。
气不摄血血证阴虚火旺瘀血阻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7岁,咯血色紫红,畏寒无热,大便艰滞。脾不摄血,冲气上逆,虚寒咯血证。舌澹苔薄,脉软弱。舌红苔薄,脉软缓。舌色澹红,脉弦滑。舌色澹红,脉软缓。脉缓和。
咯血脾不摄血虚寒证失寐
查看详情 →
男,39岁。胃脘部钝痛冷凉,喜按喜温,午后及晚间加重,脘腹胀满,嗳气泛酸,食欲不振,畏寒怯冷,倦怠懒言,睡眠不佳,大便色黑溏,隐血强阳性。形体偏瘦,面色晦黄,舌质淡苔白润,脉弦缓。阳气不振,中焦虚寒,气不摄血。脘腹胀满,胃痛冷凉,畏寒,便血,舌淡苔白,脉弦缓。
气不摄血胃溃疡胃壁脱垂中焦虚寒
查看详情 →
患者17岁,男性,反复肌衄1年余。面色澹黄无华,舌质澹嫩、苔薄白,脉细弱无力。中医诊断为紫斑,证型为气不摄血。病程1年余,初诊时双下肢及躯干部出现紫红色斑点,逐日加重。
气不摄血紫斑血小板减少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8岁,女性。主诉周身密布出血点2天。病史提示系统性红斑狼疮,血小板严重降低。舌红,苔少色黄,脉弦滑数。血常规示血小板1×10⁹/L。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,血分热毒炽盛。舌暗红,多细裂纹,苔薄黄而干,脉细。舌红体暗,有裂纹,少苔,脉细弦滑。舌暗尖红,稍有点刺,苔薄白。血小板67×10⁹/L。舌红苔白,脉细缓。
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分热毒气分热舌红苔白
查看详情 →
39岁,已婚,行经超早、量多色澹,胸闷心宕,腰酸肢楚,精神疲乏。阴虚火旺经水先期。面色萎黄不华,颧部稍有澹红,舌质红苔微黄,舌尖有细微碎痕,脉虚细而数。
经水先期阴虚火旺血热气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16岁,男性,病程3年余。主诉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,反复发作,服中药补剂则增重。症见鼻衄齿衄,口苦咽干,心烦急躁,夜寐梦多,便干溲赤。舌红,苔黄根厚。脉弦滑细数,按之有力。诊断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。病机为血分郁热,热伤其血,瘀阻脉络。
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血分郁热血热妄行肝胆郁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,女性,主诉月经持续20余日未止,血量增多有血块,少腹疼痛,腰痛,头目眩晕,手心发热,面黄不泽。舌质淡,无苔,脉五部沉弱,右关洪大。中医诊断为经行如崩,证型为中气不摄,冲任不固,气血两亏。望诊见面色萎黄,舌淡无苔。闻诊未见异常。问诊提及月经异常、腰痛、眩晕、手心发热。切诊见脉沉弱,右关洪大。
经行如崩中气不摄冲任不固气血两亏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2岁,女性。主诉左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,已大出血四次,视力随出血或吸收而大幅度减退或恢复。眼胀发痰,咽干,耳鸣,盗汗,夜烦不寐,饮食如常,二便调和,月经正常。舌苔白,舌质紫暗,脉沉细数。中医诊断证属肝气横逆,虚火上冲,血热妄行,溢于络外。
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肝肾阴虚血热妄行肝气横逆
查看详情 →
孕妇 六月 下血不止 脉左寸沉微而涩 右寸数大而滑 左关微涩 右关浮大 两尺弱甚 气有余血不足 眩晕不能立 血漏 胎漏 阴虚不足 阳气偏盛
胎漏阴虚阳盛虚火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2岁女性,主诉便血四载,伴头晕、耳鸣、心悸、周身乏力、夜寐多梦、月事不调。舌苔黄而不华,脉象濡软。诊断为便血,病机属心脾失调,气血亏虚。脾阳不健致血不循经,心血不足致心悸梦多,月事不调。
便血心脾失调心血不足脾阳不健
查看详情 →
39岁,月经先期,量多色澹,胸闷心宕,腰酸肢楚,精神疲乏,面色萎黄不华,颧部澹红,眼睛无神,脉虚细而数,舌质红苔微黄,舌尖有细微碎痕,阴虚火旺经水先期
气不摄血月经先期阴虚火旺血热迫血
查看详情 →
28岁女性,月经失调,经期延长,经量不稳定,夹血块,少腹隐痛,面黄少华,肢倦乏力。舌淡红,苔薄白,脉细弱。病因病机为环阻气滞,瘀热内蕴,冲任受损,气血两亏。中医病名为月经失调,证型属瘀热夹虚。B超示子宫增大,宫内置环,液性暗区。血常规示贫血。
月经失调瘀热内蕴冲任受损气血两亏
查看详情 →
女,29岁,月经量过多,持续半月有余。面色苍白,舌淡,脉细弱。月经来潮前行经半月不去,量多形如流水,色澹红,伴随头晕、心悸、气短、精神困倦、食少、身出虚汗。心脾两虚,劳伤脾气,中气不足,气不摄血,冲任不固。
气不摄血月经过多心脾两虚中气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62岁。主诉言语错乱不清3个月。病史有高血压病史6年余,出血性脑血管意外,遗有言语错乱不清,颈项板滞,动作迟缓,反应迟钝。头颅CT示脑出血。中医诊断中风(中经络)恢复期。舌质胖、淡红,苔薄白,脉弦。辨证气虚血瘀。患者男性,57岁。主诉头晕1周。病史有下肢乏力,入暮抽搐,两眼睑浮肿,口干,下肢肿,胃纳欠佳。舌红苔薄白且干,脉弦。
中风中经络气虚血瘀肝阳上亢言语不清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9岁,男性。主诉右眼前黑影遮挡,视物变形,视力下降。原有高度近视,玻璃体液化及混浊。自觉眼干涩,食少,面色少华,身体瘦弱。舌质淡有齿痕,苔薄白。脉细缓。右眼黄斑区有红色出血斑,光反射消失,视网膜呈高度近视改变。左眼视网膜呈高度近视改变,黄斑区光反射存在。中医诊断为脾气虚弱,肺气不足,气不摄血。
高度近视气虚血不摄脾虚肺气不足
查看详情 →
16岁男性,面色萎黄,鼻衄,全身点片状瘀斑,病程未明确。再生障碍性贫血,气血双虚、气不摄血。六脉弦细数,舌质淡、肥大有齿痕,苔薄白而腻。
气不摄血再生障碍性血虚气血双虚脾肾两虚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35岁,月经不调十个月,经水量多,经潮无定期,经期淋漓五七日至十余日,三次血崩,腰尻酸坠,头昏心悸,面色萎黄,四肢无力,下半身发凉,口不渴,纳谷无味,脉细稍弦,舌稍胖苔薄。中医诊断为崩漏,证属中气不足,清阳下陷,气不摄血。望诊见面色萎黄,舌稍胖苔薄。闻诊无特殊。问诊见月经异常、腰酸、头昏、乏力、畏寒。切诊见脉细稍弦。
气不摄血崩漏中气不足清阳下陷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