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岁7个月女童,消瘦1个月,发热、咳嗽1日。发育、营养欠佳,极度消瘦,皮肤干燥苍白,皮下脂肪消失,方头,囟门未闭,肋骨串珠,“O”型腿,角膜干燥溷浊畏光,大阴唇及下肢凹陷性水肿,两肺呼吸音粗糙,有散在细湿啰音,心音钝,红细胞总数低,血红蛋白低,白细胞总数高,中性粒细胞比例高。面色青滞,形瘦,面浮四肢肿,便泻腹胀,口糜,两目畏光,咳逆,声嘶哑,发热,肢冷无神,不思饮食。舌质肿胀而硬,齿龈出血,眼闭不睁,腹泻日九次,脱肛水肿,牙龈出血,咳逆声哑,烦躁无神,潮热,舌质缩小变软,精神食欲好转,仍有潮热,咳逆声哑,泄泻,水肿退,仍咳、泻、脱肛,午后低热,两目畏光,左有斑翳,大便次数减少,半干带黏液,体温正常,足微水肿,微咳声哑,盗汗,大便正常,时有微热,咳嗽痰多,声音嘶哑,羸瘦汗多。Ⅲ度营养不良,维生素AD缺乏性佝偻病,支气管肺炎,蛔虫症,Ⅱ型肺结核。中医病名包括疳疾、肺炎、佝偻病。证型包括脾肾阳虚、津液下夺、虚火上浮、阴阳两虚、肝脾不调、脾肺两虚、湿痰凝滞、肝阴不足、脾肺气虚、津液枯藁、营卫不调、脾肺虚损。病因病机包括小儿体气素弱,病经日久,邪陷三阴,阳弱津枯,脾肾阳虚,津液下夺,虚火上浮,阴阳两虚,肝脾不调,脾肺两虚,湿痰凝滞,肝阴不足,脾肺气虚,津液枯藁,营卫不调,脾肺虚损。
营养不良支气管肺炎佝偻病蛔虫症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7岁。主诉胃痛4小时。病史3年,症状包括胃痛、不思饮食、面色萎黄浮肿、指甲无华、大便柏油样。中医诊断胃脘痛,证型脾不统血。病因病机为脾虚失运,气血生化乏源,固摄无力致出血。望诊见面色萎黄浮肿、指甲无华。闻诊未提。问诊包括胃痛、不思饮食、大便柏油样。切诊未提。
胃脘痛脾不统血脾虚便血
查看详情 →
19岁男性,反复鼻衄,面色萎黄,四肢清冷,精神萎顿,大便干结,鼻血龈血时流,舌苔薄白,脉迟细。先天不足,气不摄血,络伤血溢。辨证为先天不足,气不摄血,络伤血溢。面色皖白,唇口淡白,舌苔薄白,脉迟细。
再生障碍性贫血先天不足气血双虚肾虚阳浮
查看详情 →
25岁女性,月经过多1年,经期7~8日,夹血块,腰腹痛,头晕,面不华,睡眠差,梦多,大便时干时溏,小便黄热,右下腹压痛。脉软弱,舌淡无苔。中医诊断为冲任不固,气血失调,流血过多,五脏失营。妇科内诊子宫后位,质软圆滑,无压痛,宫颈下唇少许糜烂。病机为气血不足,冲任不固,经血失约。
月经过多冲任不固气血失调脾胃虚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1岁,男性,突发呕血,呕血量约300ml,呕物为棕红色血水。面色晦黄无泽,面额汗出,精神萎靡,气短声微,舌澹、苔黄,脉虚微数。证型为饮食伤胃、湿热损络,劳倦伤脾、气不摄血。舌质澹、苔澹黄微干,脉细。
气不摄血呕血饮食伤胃湿热损络
查看详情 →
56岁女性,肛门便后肿物脱出、滴血五年,加重一周。肛门便后有物脱出,可自行还纳,大便干,射血,色鲜红,伴肛门下坠、头昏乏力、心悸、纳差。血常规示贫血。中医诊断内痔Ⅱ期,赘皮外痔伴静脉曲张性外痔。辨证脾气亏虚,气不摄血,伤及心气。肛周环形赘皮,齿线上粘膜充血隆起,肛管静脉曲张。
气不摄血内痔期赘皮外痔静脉曲张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,女性,主诉月经持续20余日未止,血量增多有血块,少腹疼痛,腰痛,头目眩晕,手心发热,面黄不泽。舌质淡,无苔,脉五部沉弱,右关洪大。中医诊断为经行如崩,证型为中气不摄,冲任不固,气血两亏。望诊见面色萎黄,舌淡无苔。闻诊未见异常。问诊提及月经异常、腰痛、眩晕、手心发热。切诊见脉沉弱,右关洪大。
经行如崩中气不摄冲任不固气血两亏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2岁,女性。主诉左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,已大出血四次,视力随出血或吸收而大幅度减退或恢复。眼胀发痰,咽干,耳鸣,盗汗,夜烦不寐,饮食如常,二便调和,月经正常。舌苔白,舌质紫暗,脉沉细数。中医诊断证属肝气横逆,虚火上冲,血热妄行,溢于络外。
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肝肾阴虚血热妄行肝气横逆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2岁女性,主诉便血四载,伴头晕、耳鸣、心悸、周身乏力、夜寐多梦、月事不调。舌苔黄而不华,脉象濡软。诊断为便血,病机属心脾失调,气血亏虚。脾阳不健致血不循经,心血不足致心悸梦多,月事不调。
便血心脾失调心血不足脾阳不健
查看详情 →
39岁,月经先期,量多色澹,胸闷心宕,腰酸肢楚,精神疲乏,面色萎黄不华,颧部澹红,眼睛无神,脉虚细而数,舌质红苔微黄,舌尖有细微碎痕,阴虚火旺经水先期
气不摄血月经先期阴虚火旺血热迫血
查看详情 →
陈某,女,30岁。牙龈反复出血多年,手足心黄,胃痛,唇干。木旺脾虚齿衄,木旺克土,气不摄血。手足心黄染已退,口唇干,舌澹,苔薄,脉右寸浮弦。舌澹红,苔少,脉缓。面色萎黄,舌淡,苔薄白。脉浮弦,脉缓。
牙龈出血肝火旺脾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0岁女性,主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年,形体虚浮,面色潮红,满月面容,肢体紫斑累累,尤以下肢为甚,神疲乏力,腰酸疼痛,视物昏花,纳食量少,口干不渴,夜难入寐,二便尚调。舌质暗红,舌边薄白苔,中部光剥无苔,脉弦细。证属气不摄血,肾虚瘀热。
气不摄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肾虚瘀热紫斑累累
查看详情 →
女,29岁,月经量过多,持续半月有余。面色苍白,舌淡,脉细弱。月经来潮前行经半月不去,量多形如流水,色澹红,伴随头晕、心悸、气短、精神困倦、食少、身出虚汗。心脾两虚,劳伤脾气,中气不足,气不摄血,冲任不固。
气不摄血月经过多心脾两虚中气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5岁,女性。主诉四肢散在紫红色斑点5个月。疲倦,睡眠不好,胃脘饱胀感,纳食减少。舌质稍红苔薄白,脉细缓。中医病名紫斑,证型气不摄血,心脾两虚。病因病机脾虚中气不足,气不摄血,血溢肌肤,脾虚运化无力,气血不足,心神失养。望诊舌质稍红苔薄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疲倦、睡眠不好、胃脘饱胀、纳食减少。切诊脉细缓。
紫斑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失眠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9岁,男性。水肿、蛋白尿、尿少月余。肾病综合征,急性肾衰竭,糖尿病。中医诊断肾水、急性肾衰、血证。证型脾肾气虚,气不摄血,血瘀湿阻。面色萎黄,舌淡胖有齿痕,脉沉细。尿少,蛋白尿,低蛋白血症,肾功能异常,血肿。
肾病综合征脾肾气虚血瘀湿阻急性肾衰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62岁。主诉言语错乱不清3个月。病史有高血压病史6年余,出血性脑血管意外,遗有言语错乱不清,颈项板滞,动作迟缓,反应迟钝。头颅CT示脑出血。中医诊断中风(中经络)恢复期。舌质胖、淡红,苔薄白,脉弦。辨证气虚血瘀。患者男性,57岁。主诉头晕1周。病史有下肢乏力,入暮抽搐,两眼睑浮肿,口干,下肢肿,胃纳欠佳。舌红苔薄白且干,脉弦。
中风中经络气虚血瘀肝阳上亢言语不清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8岁,女性。主诉月经期延长5年,经后水样带下伴腹痛2年余。病程较长,经期常淋漓10余天方净,经色黯夹血块,伴腹痛腹胀、大便不畅。舌质紫黯,苔黄,脉沉涩。中医诊断为经期延长、带下病、症瘕。证型为瘀热阻滞,肾脾亏虚。病因病机为瘀热内阻,肾脾不足,任带不固,气血失调。
月经失调瘀热阻滞肾脾亏虚肝气郁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6岁,女性,主诉反复胃脘部疼痛伴嘈杂泛酸1年,近3天解柏油样黑便,伴头晕乏力、四肢酸软。面色萎黄,舌质淡红,舌苔薄白,脉细数。证型为中气虚衰,气不摄血。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。
气不摄血胃脘疼痛黑便中气虚衰
查看详情 →
16岁男性,面色萎黄,鼻衄,全身点片状瘀斑,病程未明确。再生障碍性贫血,气血双虚、气不摄血。六脉弦细数,舌质淡、肥大有齿痕,苔薄白而腻。
气不摄血再生障碍性血虚气血双虚脾肾两虚
查看详情 →
12岁男性患者,主诉频繁咳嗽、吐脓痰三年,近十天咯血。咳痰黄粘,夜间盗汗,痰中带血,吐血量多。面色黄,舌苔薄白、质微红,脉弦细。辨证为热邪久蓄肺络,迫血妄行。病因为麻疹后肺络受损,热邪内蕴,木火刑金,致咯血。
支气管扩张肺热阴虚肝火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