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,67岁,呕血、黑便伴上腹部疼痛,病程未明确。胃小弯溃疡,中分化腺癌。呕血已止,间断黑便,胃脘隐痛,喜热饮,纳少乏力,形体消瘦,面色㿠白。舌质淡,苔薄白腻,脉细。辨证属脾胃气虚、痰湿中阻。
气不摄血胃溃疡脾胃气虚痰湿中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,男性,主诉大便下血,时发时止,病程四五年,近期发作剧烈,血色鲜红,量多,日五六次,伴肛门坠脱、头晕眼黑、气短心跳、食不甘味、面色苍白、身疲神倦,脉微无力。中医诊断为直肠、肛门出血,病因病机为身体素亏,气血运行不周,胃肠郁热,大便燥结,粪毒无由排泄,迫血下行,瘀潴肠内,灌注既满,一泻而下,反复出血。望诊见面色苍白,舌象未提及。闻诊无特殊描述。问诊见症状复杂,病史较长。切诊见脉微无力。
便血脾虚气血不足肠热
查看详情 →
34岁,产后月余恶露不绝,面色苍白,胸闷懒言,小腹隐痛,下肢发凉,恶露淋漓色澹夹白带,口澹无味,心烦,舌澹苔白,脉弦细无力。产后失血耗气,阳虚寒凝,气不摄血。
气不摄血产后恶露不绝阳虚寒凝脾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6岁,女性,主诉全身出血点及牙龈出血,病程两年。中医病名肌衄,证型未明确提及,病因病机为热毒内伏营卫,阴虚火旺,灼伤血络。舌红苔薄白,脉弦细。
血证阴虚火旺血不循经脾失统血
查看详情 →
赵某,女,42岁。经行少腹胀痛6年余,畏寒,腰膝下及少腹均凉,月经先期,经行初期恶心呕吐,纳差,少腹痛甚,白带少许,睡眠一般。舌质微紫黯,苔白薄,脉细缓。证属阳虚气弱,寒凝胞宫,气滞血瘀。
气不摄血子宫腺肌症阳虚气弱寒凝胞宫
查看详情 →
8岁男性患者,鼻衄持续2月余,双鼻反复渗血,身出紫斑此伏彼起,面色苍白,唇澹不红,下肢水肿,四肢不温,纳谷欠佳,气馁无力。舌澹苔白,脉搏虚芤。诊断为热郁于营,初为热迫血逆,继者气不摄血。气血两虚,脉来按之较前有力,面色转润,精神振旺,体力增强,肢浮消失,紫斑退黄。病因属阳气旺盛,火郁于营,迫血妄行。
鼻衄紫癜气血两虚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6岁,男性。主诉便血,大便呈柏油状,伴胃脘不适,纳谷欠佳。病程5年,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史。舌象淡,胖大有齿痕,苔腻根黄,脉沉无力。中医诊断为胃痛,证型为脾胃虚弱,统摄无权。
气不摄血十二指肠溃疡脾胃虚弱胃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2岁,女性,反复皮肤瘀点瘀斑伴月经量多四年余。主症为神疲乏力,四肢肌衄,齿衄,腰膝酸软,手足心热,月经量多,纳可口干,身热盗汗,心烦不眠。舌质红,苔薄,脉细而数。中医诊断为血证-紫癜(脾肾亏虚、血热伤络型),虚劳(脾肾亏虚型、气不摄血型)。病机为脾肾亏虚,阴虚血热,血热伤络,气不摄血。面色满月脸容,面部粉刺,四肢及腹部皮肤多处瘀点瘀斑。血小板减少,PAIgG、PAIgM、PAIgA增高。
脾肾亏虚血热伤络腰膝酸软手足心热
查看详情 →
37岁,经期延长,经血量多,经色澹红,质清稀,头晕乏力,面色不华,失眠,食少腹胀,舌淡红有齿痕,苔薄白,脉沉细弱,中气不足,脾失统血
经期延长经血量多中气不足脾失统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4岁,女性。月经周期29~31天,经量多,经色暗红,经期腹痛,白带量多似咖啡色,腰腹疼痛,B超示卵泡发育不成熟。舌红,苔黄腻,边有轻度齿痕,脉细而弱。诊断为湿热下注,气不摄血。男方年龄26岁,精液量2ml,精子密度低,活率差,B超未见异常,体重85kg,身高1.69米,腰酸痛,嗜睡,性生活规律。舌质暗紫,苔白,脉沉细。诊断为肾精不足。
气不摄血女性不孕男性不育湿热下注
查看详情 →
12岁男性,双下肢紫斑,点状对称分布,色紫暗,压之不褪色,乏力,心烦寐差,纳食不振。紫斑,证属心脾两虚、气不摄血。舌质淡稍暗,苔薄白,脉细。
气不摄血过敏性紫癜心脾两虚乏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9岁,女性,月经周期紊乱,经期延长,量少,伴血块及腹痛。舌澹红,边瘀点,苔薄微黄,脉细弦数。崩漏,气虚血瘀,气不摄血。舌象见瘀点、齿痕,脉细弦。
崩漏气虚血瘀肾气受损
查看详情 →
女,22岁,月经周期提前伴量多7个月。月经周期提前10天,经量增多,色澹质稀,神疲乏力,肢倦,小腹空坠,纳少,恶寒,大便溏,腰痠痛。脾气不足,气不摄血。面色澹,舌质澹嫩,苔薄,脉沉细。
气不摄血月经先期脾气不足脾肾两虚
查看详情 →
52岁女性,胃脘隐痛5年余,加重3天。胃脘隐痛,口泛酸水,纳呆,食后腹胀,柏油样便,大便潜血(++)。舌质淡,苔白腻,脉细。胃气壅滞,气不摄血。中医诊断胃脘痛。
气不摄血胃气壅滞肝胃不和
查看详情 →
35岁女性,月经周期22~26天,经期10天,经量特多,色暗红,伴头昏、心慌、纳差、寐不安神。证属心脾两虚,冲任不固。舌苔黄,脉弦软。
月经过多心脾两虚冲任不固气血双亏
查看详情 →
56岁男性,面色萎黄,神疲,舌红苔少,脉弦小,病程10余年,反复呕血,腹水中等,白细胞减少,红细胞及血红蛋白降低,血小板减少,脾肾亏虚,气血不足,气不摄血,血溢脉外,肝络壅阻,气滞血瘀,水湿停聚,病位在肝,与脾、肾相关。
气不摄血肝硬化脾肾亏虚气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王某 25岁 女性 月经先期,10天一行,经色微黯,全身乏力,头昏,心悸,失眠,经前微烦,口干渴,喜冷饮,食纳欠佳 舌质澹红,苔薄白尖红,脉沉细微数 中医病名:月经先期 证型:心脾两虚,阴虚内热,夹有血瘀 病因病机:心脾两虚,气不摄血,阴虚内热,血瘀
月经先期心脾两虚阴虚内热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32岁。主诉月经淋沥20天。症状包括月经过多、量少色澹质稀、腰腹隐隐作痛、小腹部下坠感、手足不温。舌澹,苔薄白。脉细弱。中医诊断为崩漏,证型为脾肾气虚,气不摄血。病因病机为脾肾气虚,气不摄血。
气不摄血崩漏脾肾气虚肾阳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5岁,女性,痛经2年,进行性加重,经前腹胀,月经当天腹痛加剧,月经量正常,色鲜红,有血块。舌澹黯,苔薄,脉弦涩。中医诊断症瘕(血瘕),辨证气滞血瘀证。子宫大小异常,宫内右前壁回声不均匀,成栅栏状。
痛经气滞血瘀证血瘕子宫腺肌症
查看详情 →
女,50岁,阳虚自汗,经常感冒,阴道大量流血,色澹红,质清稀,气短懒言,身倦乏力,四肢欠温,食欲不振,面色苍白,精神欠佳,语声低沉,脉沉细而弱,阳虚气弱,脾气下陷,气不摄血
气不摄血功能性子宫出血阳虚气弱脾气下陷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