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岁男性,主诉咳嗽、喘促6年,受凉诱发,症状包括恶寒、发热、咳痰黏稠、喘促有声、胸紧咽塞、夜不能卧。慢性病容,面色晦暗,精神疲乏,肌肉消瘦,喘息抬肩,张口呼吸,流清涕,四肢不温。舌质红,苔薄白而滑,脉浮滑。双肺布满湿啰音、哮鸣音。中医诊断外寒引动里饮,郁久化热。
支气管哮喘外寒引动里饮郁久化热肺气不利
查看详情 →
男,35岁,突发哮喘,胸闷气急,俯仰不能,仰卧不安,病程较长。实喘,气滞血瘀,肝风壅滞,木气犯金。端坐呼吸,息粗气喘,张口抬肩,喉中水鸡声,咯吐白色泡沫痰,四肢拘挛欠温,胸胁酸胀,唇甲微绀。舌淡紫,苔薄白,脉沉细弦有涩意。两肺满布哮鸣音。
哮喘气滞血瘀肝风壅滞
查看详情 →
年近三十,身大热,汗出,遍体红斑,咳痰带鲜血,口干,小溲短赤而数,脉浮数而促,舌鲜红多刺,苔微黄,秋燥症,肺热移于大肠,肺金受伤,燥气伤肺,伏暑内发,秋燥外搏
秋燥伤肺肺热移肠咽喉肿痛咳血
查看详情 →
男,53岁,咳喘年余,行动气急,难以平卧,痰多粘稠,中脘痛胀,难进干食,形寒畏冷,口渗清液,面浮,苔白腻,脉弦滑,X线示两肺纹理增多,辨证为湿痰中阻,上干于肺,肺胃不和。
痰喘湿痰中阻肺胃不和苔白腻
查看详情 →
75岁男性,咳嗽半月余,病程较长,每至秋冬受寒诱发。咳嗽频作,痰白黏稠量多,咳痰不爽,伴胸闷微喘。舌苔薄白,脉沉滑。辨证为内有伏饮,外受风寒,肺失宣降,上逆为咳为喘。中医诊断为痰实证。
咳嗽痰实证胸闷微喘
查看详情 →
40岁,男性,主诉气喘、便血、头汗冷黏、四肢厥逆、身倦乏力、微咳。温热病,证属阳微欲脱,病因病机为温热病误用寒凉药物,阳明病邪陷入太阴,热证转为阴寒。望诊见舌质光滑澹白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便血、气喘、身倦,切诊脉象散大。
温热病阳明病太阴病阳微欲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岁8个月,主诉发热3天,咳喘2天,加剧1天。中医病名肺炎喘嗽,证型毒热闭肺。病因病机为毒热闭肺。望诊见舌红苔黄而干,初诊时面色赤,复诊时面色略苍白。闻诊未明确描述。问诊包括发热、咳嗽、气喘、口干喜饮、大便干结。切诊初诊脉象未明,三诊见出汗稍多,舌红苔略黄而干,脉象未提。双肺听诊有水泡音,胸片示双肺支气管肺炎改变。
肺炎喘嗽毒热闭肺肺气闭塞津伤未复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36岁,右上腹持续隐痛伴阵发性加剧,畏寒、发热、呕吐,颜面浮肿,咳逆喘息不得卧,咯白色泡沫样粘痰,畏寒身重,胸腹胀满,食纳不进,尿少肢浮,舌苔白腻,脉沉细而弱,脾肾阳虚,饮邪内泛,复感外寒,饮邪又盛,外邪已解,阳气不振,水饮内伏
右上腹隐痛畏寒发热呕吐颜面浮肿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7岁女性,主诉咳嗽胸闷3年余,加重4天。平素性急易怒,形体丰腴,有石棉接触史。舌淡紫、苔白腻,舌下紫纹明显,脉弦滑涩。中医诊断肺痹,证属痰瘀阻络。影像学示双肺下叶蜂窝状改变及气管血管束纹理增粗紊乱,局部小叶间隔增厚,胸膜下磨玻璃密度影。
间质性肺病肺痹痰瘀阻络肝气郁结
查看详情 →
6个月男婴,咳嗽气喘5天,早产,营养欠佳。面色发白,舌澹苔薄白而润,指纹青紫。两肺痰鸣音。证属风寒闭肺。风寒外束,肺气失宣,痰热内蕴。咳声频作,有痰,呼吸略促。
风寒闭肺痰热内蕴肺气失宣指纹青紫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4岁,男性,主诉大量吐黄痰半年。中医诊断支气管炎,病程半年。主要症状为大量吐黄痰,咯吐费力,腹痛、腹泻、肠鸣,咽中如脔,动则气喘,心悸,平卧左侧胸部疼痛。舌澹红,苔白腻,脉弦滑软小数。病史包括乙肝大三阳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、早泄、阳痿、外痔。病因病机为湿热内蕴,阳明不降,虚实夹杂。
支气管炎痰热壅肺脾胃虚弱肝郁气滞
查看详情 →
51岁男性,气急胸闷发作加重两个月,支气管哮喘病史6年,秋冬季加重。咳嗽痰多色黄,喉间痰鸣,夜间为重,气喘胸闷,鼻塞涕多。舌质黯红,苔少津,有裂纹,脉细数。中医诊断哮病,证属痰热蕴肺证。两肺呼吸音粗,两肺闻及哮鸣音,血压160/100mmHg。
哮病痰热蕴肺肺热伤阴风痰阻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,女,23岁。主诉咳喘证,呼吸困难,胸闷憋气,胸胁疼痛,胃脘痞满,呕恶不思饮食,身体倦怠,不能平卧。两目黯黑,口唇发绀,苔白厚腻,舌质黯,舌尖有瘀斑,脉弦涩。中医病名咳喘,证型瘀血停胸,脾虚气滞。望诊面色黯黑,舌质黯,舌尖瘀斑,苔白厚腻。闻诊无特殊。问诊有呼吸困难、胸闷、胸胁痛、胃脘痞满、呕恶、倦怠。切诊脉弦涩。
自发性气胸瘀血停胸脾虚气滞胸闷纳呆
查看详情 →
57岁男性,咳嗽气喘,痰多,胸痛,咯血,自汗,舌澹胖齿痕,白厚腻,脉弦大有力。肺痨咳喘,证型为肺痨咳喘,病程长,长期服西药抗痨药及对症治疗,咳喘未见好转。舌澹红而干燥,白薄,脉沉弦细。
肺痨咳喘阴虚痰多
查看详情 →
58岁女性 哮喘反复发作10余年 阵发性气喘 胸闷咯痰色白黏稠 苔白腻 脉细滑 喘证 痰浊壅肺 外感内伤 痰浊阻肺 面色苍白 舌苔白腻 脉细滑
哮喘痰浊壅肺肺脾肾俱虚运化失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8岁女性,主诉清晨咯痰盈碗,痰如脓液稍黄,无腥臭。形体矮胖,面红如妆,舌色偏红,苔少。诊断为肺痿,病机为肺中冷又气津两伤。证型属肺中冷与气阴两伤。四诊见痰涎壅盛,气息方顺,痰液混涎沫,无明显咳嗽、气喘。精神状态及食欲正常。
肺痿气阴两伤肺中冷
查看详情 →
8个月男婴,发热咳嗽7日,气喘呕吐2日。体温39℃,呼吸急促有暂停,鼻煽,两肺散在湿罗音,心脏扩大,心尖搏动弥散,胸骨左缘第4~5肋间可闻4~5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,腹微胀,肝肋下2厘米,眼睑及下肢浮肿。中医诊断为呼吸衰竭,腑实气逆型。舌质红,苔燥,脉数大,指纹黯黑达三关。
支气管肺炎腑实气逆呼吸衰竭心力衰竭
查看详情 →
女,56岁,气喘痰多,胃常闷痛,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,证型为湿热交阻,病因病机为湿热交阻,上干于肺,清肃之令不行,肺气上逆。舌苔厚腻底白上层黄色。
气喘痰多胃闷痛湿热交阻肺气上逆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2岁,男性。主症为肝区胀满、腹胀乏力、恶心食少、头痛、眠差、小便少黄。病程7天。中医病名病毒性肝炎。证型湿热蕴蒸。病因病机湿热之邪入侵,内阻中焦,脾胃运化失常,湿与热结,郁蒸助热,热因湿而愈炽。望诊未提及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提及恶心食少、头痛、眠差、小便少黄。切诊未提及。
黄疸型肝炎湿热蕴蒸热重于湿湿重于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面赤身热,头痛,四肢关节疼痛,阳缩,气喘促。病程短,病情危急。中医诊断为内伤外感症。病因病机为内伤与外感并重。舌象未提,面色赤,脉象两手皆沉微,右脉浮滑。
气喘促梦遗内伤外感症面赤身热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