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滞+血瘀+肾虚+气滞血瘀

患者女性,54岁。右足跟疼痛3个月,逐日加重,夜间起床时疼痛不能踩地。舌淡黯有齿痕,苔薄白,脉沉。中医诊断为痹证,证属肾虚血瘀。病机为肾精亏虚,气血失调,气滞血瘀,外邪阻滞脉络。
肾虚血瘀足跟痛气血亏虚肝肾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7岁。主诉头痛伴呕吐1月。病程1月。中医病名脑瘤,证型肾虚瘀血阻络。面色晦黯,舌质紫暗,苔薄白,脉弦细。双目无神,低吟呻吟、语声低怯。头痛呈间歇性,多在下午、夜间发作,伴有呕吐、双眼困涩、口澹无味、不思饮食。
气滞血瘀脑瘤肾精亏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8岁,男性。主诉胸闷、胸骨后隐痛6年,近月加重,日发3~4次,每次持续2~5分钟。伴随头晕、气短、乏力、腰酸、畏寒、夜尿多、睡眠欠佳。舌体胖质暗,苔薄白。脉细。中医诊断为心肾两虚,气滞血瘀,胸痹心痛。
气滞血瘀冠心病心绞痛心肾两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52岁。主诉腰部疼痛不适半年,有间歇性跛行史。腰椎管狭窄症。腰椎退变,L4/5椎间盘膨出伴椎管狭窄。腰椎无明显侧弯,局部压痛不明显,直腿抬高双下肢80°,双下肢感觉无异常。病因病机属肾虚为本,风寒湿邪及闪挫损伤为标。
肾虚气滞血瘀腰椎管狭窄症
查看详情 →
刘老主张中西医结合,强调辨证与辨病统一,重视整体调治。辨证需结合现代医学诊断,如病毒性肝炎需辨湿热蕴结、肝郁脾虚、气滞血瘀或肝肾虚损等证型。注重辨证分型,如哮喘需区分过敏性与感染性,乙型肝炎需结合病与证进行治疗。强调有机结合,避免简单对应,重视病证结合在临床中的应用。
气滞血瘀肝肾虚损病毒性肝炎湿热蕴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9岁,男性,主诉右耳突聋,耳鸣尖细,日轻夜重,病程一周。舌暗红欠润,苔微黄,脉弦缓尺弱。辨证为经脉失调,气滞血瘀,血瘀有形,病邪未祛。舌澹红,中心有细裂,脉弦缓,尺脉仍弱。
气滞血瘀血瘀有形肾虚耳鸣耳聋
查看详情 →
27岁女性,主诉婚后三年未孕,伴心烦体倦、食少便溏、腰酸腹痛、月经不调、经量偏多、带下色黄质稠气秽。脉濡数,舌红苔黄腻。辨证为湿热下注,肝郁脾虚。妇科检查示慢性宫颈炎、慢性盆腔炎。二诊后带下及经量减少,他症同前。三诊时经来正常,炎症消失,心烦、食少、腰酸减轻,脉弦细,舌淡红苔白薄。病程三年,病机为肝郁脾虚,湿热下注。
不孕症肝郁脾虚湿热下注月经不调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62岁,尿频、尿急、排尿不尽感,夜尿频数,病程30余年,再发20余天。面色少华,舌质淡,苔薄黄腻,脉细。中医诊断为淋证,病因湿热毒邪侵犯下焦,病机为津液运行紊乱,热结膀胱,湿热毒邪久滞不散,气血运行不畅。
气滞血瘀肾虚尿路感染淋证
查看详情 →
王某,女,46岁,阵发性阴道抽痛3月余,发病时间于1978年6月底。阴道阵发性抽痛,涉及少腹外阴,疼痛剧烈,伴恶心呕吐、手足不温、肢体颤抖、昏厥。体形瘦弱,面色晦暗,精神萎靡,表情抑郁,舌质暗红、瘀点少许、苔少薄白,脉沉细弦。诊断为肝郁肾虚,气滞血瘀。
肝郁肾虚气滞血瘀围绝经期综合征气血双亏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3岁,男性。主症包括头晕目眩、时而晕倒、耳鸣耳塞、烦躁易怒、口干尿黄、胸闷憋胀向肩臂放射、短气心悸。中医病名属晕厥、胸痹,证型为肝阳上亢、气滞血瘀。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、肝阳独亢、气机不畅、心脉痹阻。望诊见面色红赤,舌质澹红、舌尖有黯点,舌苔白薄。闻诊声大气粗。问诊提示自幼嗜酒、形体肥胖。切诊脉弦硬,参差不齐。血压190/120mmHg。
气滞血瘀高血压冠心病胸痹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80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包括头晕、胸闷痛、心悸乏力、上肢麻木、进食少、睡眠差、大便溏。病程未明确提及。中医病名为心脾两虚,血脉瘀阻。病因病机为心脾两虚,气滞血瘀,血脉瘀阻。舌象为舌胖暗、苔白腻,脉象为脉细弦。体征包括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。
肾虚气滞血瘀头晕胸闷心悸乏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9岁,女性。主诉经行小腹胀痛,伴乳胀、胸胁胀闷、肛门下坠、抽掣性疼痛及性交痛。病程较长,有自然流产史。中医诊断为肾虚寒凝气滞血瘀。舌质暗红、边有齿印瘀点,舌下静脉曲张青紫,脉弦细。基础体温低,双相不明显。妇科检查示右侧附件包块,活动欠佳,有触痛。辨证为肾虚寒凝、气滞血瘀。
肾虚寒凝气滞血瘀痛经形寒肢冷
查看详情 →
20岁女性,闭经8个月,主诉闭经,病程8个月。月经初潮9岁,周期规律,2009年10月因情绪激动、劳累致月经停闭。纳食少,喜冷饮,手足心冷汗,眼周泛黑,大便干燥。舌质淡红,苔薄白,脉沉弦。辨证为肝肾两虚之闭经。舌质澹红,苔薄白,脉沉弦。舌质澹红,苔薄白,脉沉细。舌质稍绛,苔薄黄,脉弦。舌质偏红,苔薄黄腻,脉滑。病因病机为肝肾不足,精血亏虚,气机不畅,肝失疏泄。
闭经肝肾不足阴虚手足凉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0岁,女性,主诉结婚10年未生育。月经不调,超前错后,经期腹痛,月经色黯质稀,夹紫黑血块,量少期短,2天即净,白带甚多且稠,腰酸腿重,周身倦怠,夜眠欠佳,口苦咽干,渴喜凉饮,大便不利,小便黄短。面色嫩红。脉细数而滑,左尺尤甚。中医诊断为肾虚不固,湿热下注,气滞血瘀。病机为气郁伤肝,情志不舒,肝失条达,气血失调,冲任不能相资,久病入络,郁久化热,湿热之邪结聚胞宫。舌质转澹,诊脉细数无力,小腹作凉,隐隐作痛。
肾虚不固气滞血瘀不孕症湿热下注
查看详情 →
37岁女性,主诉子宫肌瘤病史2年,瘤体增大。中医诊断症瘕,证型肾虚血瘀。面色晦暗,舌质紫暗,脉弦细。病程2年,病机为肾虚血瘀,致瘀阻胞宫,形成症瘕。
肾虚血瘀气滞血瘀子宫肌瘤
查看详情 →
25岁男性,会阴部胀感伴小便频数近3年。主症为小便频数,少腹部、腰部胀感,口干。舌质尖红,苔中腻,脉缓。辨证为肾虚湿热阻滞下焦,气滞血瘀。中医诊断为淋证(湿阻下焦)。
肾虚气滞慢性前列腺炎湿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2岁,女性。神疲乏力,面色苍白,胸闷,纳呆,欲呕,大便溏泻,腰膝酸软。舌质淡黯,苔白腻,脉滑。证属气血亏虚,脾虚痰湿,肝肾虚损。舌质淡黯,苔白腻,脉滑。舌质淡,苔白腻,脉滑。舌质淡,舌苔薄白,脉滑。
肝肾虚损气血亏虚脾虚痰湿
查看详情 →
60岁男性,主诉脑血栓3个月,遗留右侧半身不遂、头晕、胸闷、心前区压痛、手麻木、记忆力减退、反应迟钝、双下肢无力。舌质胖暗瘀斑,苔白,脉沉细弦。中医诊断气虚血瘀。病因病机为肾虚气虚,肝风内动,风挟瘀血痰浊,阻塞经络。
气虚血瘀肾虚脑血栓肝风内动
查看详情 →
女,40岁,少腹痛及腰骶疼痛2年,加重1个月,带下如豆腐渣样,有异味,外阴痒,纳呆。舌质红,苔黄腻,脉弦缓。中医病名:少腹痛,证型:气滞血瘀,湿热交阻下焦。病机:气滞血瘀,湿热交阻下焦。舌象:舌质红,苔黄腻。脉象:脉弦缓。
气滞血瘀慢性盆腔炎霉菌性阴道炎湿热交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4岁,女性。主诉双腰骶部疼痛2年,伴晨僵,双膝关节疼痛。中医诊断为腰痛、嵴痹,证型为肾虚湿热,瘀血阻络。病程2年。家族史有强直性嵴柱炎。HLA-B27阳性,CT示右骶髂关节间隙增宽,骨质破坏,密度增高。舌象未提及,脉象未提及。
肾虚湿热强直性嵴柱炎瘀血阻络腰痛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