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50岁,男性,主诉胃脘胀满、疼痛14年,加重5个月。中医诊断胃脘痛,病程长,属慢性萎缩性胃炎。舌质紫暗,胃络瘀血明显。胃脘隐痛,食后刺痛,剑突下压痛。脉缓,血压14/8kPa,体温正常,呼吸平稳。胃镜示胃窦粘膜红白相间,血管显露,病理提示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。病机为郁热阴伤,气滞湿阻络瘀,属虚实挟杂。
慢性萎缩性胃炎胃脘痛肝气郁结脾胃虚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5岁,男性,腹部胀满伴腹水3个月余。面色白光白,舌质淡,舌体肥大,苔白腻,脉弦滑。腹部胀大而软,有移动性浊音,腹围85cm。肝脾失调,气滞湿阻,脾虚为主。肝硬变合并腹水。肝区密集小波,可见分隔波,脾厚7cm,腹水少量。黄疸指数100μmol,血清白蛋白2.9g,球蛋白3.35g,麝香草酚20U·L-1以上。鼻及两颧部有蜘蛛痣,脾在胁下3cm,质硬。
气滞湿阻鼓胀肝脾失调脾虚
查看详情 →
14岁女性,上腹部阵性剧痛3天。胆道蛔虫,虫积腹痛。病因病机为饮食不洁,脏腑虚寒,气滞湿阻肠腑,郁久生热生虫。面色苍白,唇淡,舌质澹红,苔薄白。脉沉细,微数。腹痛时作时止,痛时有条索状包块,起伏不定,口渴,便干,尿黄,有吐虫便虫史。
虫积腹痛肝胃气痛蛔厥
查看详情 →
腹痛滞下,脉滑数。中医病名属痢疾,证型为气滞湿阻。面色晦暗,舌苔黄腻,脉滑数。患者有里急后重感,病程未提及。
气滞湿阻腹痛滞下脉滑数
查看详情 →
女,69岁,腹痛腹胀2周。腹痛。脾虚肝郁,气滞湿阻。面色萎黄,舌质偏暗,舌苔白腻。声音低微,无特殊气味。腹胀满,小便不利,大便欠畅。脉弦滑。
气滞湿阻腹痛腹胀脾虚肝郁湿热蕴结
查看详情 →
女,30岁,胃脘胀痛5年余,食后加重,现不食亦胀。胃脘满闷胀满,口淡黏腻,纳差食少,食后不化,形体消瘦,倦怠乏力,面色萎黄,舌质胖淡有齿痕,苔厚腻,脉濡缓稍弦。中医诊断为胃脘痛,证属脾胃气虚、气滞湿阻。
气滞湿阻胃脘痛脾胃气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5岁,男性。反复腹泻2年。腹胀痛、腹泻4~6次/日,伴黏液及鲜血,肠鸣矢气,低热,神疲乏力,胃纳差,形体消瘦,面色白而无华,舌澹,舌苔黄腻,脉细数。诊断属脾虚气弱,兼气滞、湿热。病程长,病情反复,伴手术后瘘口及黏液血便。
泄泻脾虚气弱气滞湿热低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6岁女性,主诉食欲不振、胸闷嗳气、面目发黄、大便灰白色而稀。既往有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病史。现症见头晕、疲乏、纳呆、中脘胀痛、失眠多梦、大便溏、小便黄。体型消瘦,神疲懒言,面色黧黑萎黄,双目全身发黄,呈现深绿色。脘腹胀满,右肋下隐痛,纳减,腹部及下肢轻度浮肿。口干不喜多饮,月经不规则,量少血淡。舌尖红,苔白腻略干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为黄疸,辨证为肝郁气滞,郁结酿成湿热。
黄疸肝郁脾虚湿热内生气阴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0岁。反复腹痛、解黏液脓血便2年余,加剧1月。左下腹痛,排便欠实,日行1~2次,时有薄冻及少量脓血,便后腹痛可减,无里急后重,不发热。舌质红,苔根薄黄腻,脉细弦。证属脾胃虚弱,运化失司,湿热蕴肠,气机不畅,络脉损伤,血溢于外。
溃疡性结肠炎脾胃虚弱湿热蕴肠气机不畅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6岁,女性。主诉胃脘右胁部胀闷疼痛,病程5年,近5天加重。主要症状包括胃脘右胁部胀闷疼痛、连背痛、恶心、呕吐、口干口苦、大便3日未行、脘部怕凉喜暖。中医诊断为胃脘痛,证型为胆胃不和证。辅助检查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,胆囊炎并胆结石,胆总管扩张。舌质澹红,舌苔黄腻,脉弦。
胆胃不和证脾胃虚寒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病程十六年,晨起面浮,恶心厌油,腹胀纳少。舌淡胖,苔白厚腻。诊断为脾阳不足、气滞湿阻。
气滞湿阻肝炎反复发作脾阳不足面浮
查看详情 →
17岁男性,全身浮肿,腹部膨隆,脐部凸出,青筋暴露,胸闷气喘,腹胀纳呆,畏寒肢冷,尿少腹痛,面色白,舌红苔黄腻,脉沉细滑。中医诊断水肿并发鼓胀,证型为脾肾阳虚,气滞湿阻,水湿浸渍。病程未明确。
气滞湿阻水肿并发鼓胀脾肾阳虚水湿浸渍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1岁。主要症状为左侧头面部及左上肢麻木、瘙痒、无力。病程自1997年2月初起。中医诊断为不仁,证型为气虚血瘀、气滞湿阻、经脉失养、肾精亏损。舌质澹暗,苔薄黄而腻。脉沉细。
高颈段嵴髓病气虚血瘀经脉闭阻肾精亏损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52岁。主诉小便不利,色微黄,尿检有少量红、白细胞,无蛋白。伴腰痛、口干、心慌。舌红,苔薄微黄。脉沉细。中医诊断为湿热下注,兼有阴虚。病机为湿热蕴久伤阴,湿热与阴虚交错。二诊时小便渐畅,腰痛仍存,舌红苔薄少,脉沉细。诊断为肾阴不足,湿热未尽。
慢性肾盂肾炎小便不利肾阴不足湿热下注
查看详情 →
24岁女性,右少腹时或疼痛,病程未提及。疝瘕,气滞湿阻。面色正常,舌苔薄白,脉弦滑。症状以右少腹疼痛为主,病机为气滞湿阻。
气滞湿阻疝瘕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8岁,男性。身目尿黄,胃脘痞满,右胁胀痛不适,乏力,大便溏,小便黄。皮肤粘膜、巩膜黄染,肝掌、蜘蛛痣阳性,舌质暗,边有齿痕,舌下静脉曲张,苔薄白腻,边有白涎,脉弦滑。中医诊断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,证属肝郁脾虚兼瘀。病因病机为湿热疫毒蕴于中焦,肝失疏泄,气机不畅,血行郁滞。
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瘀热蕴结湿热内阻
查看详情 →
男,63岁,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史8年,胃脘胀满堵闷加重。郁热气滞湿阻络瘀。舌质紫暗,边尖有瘀点,苔黄腻,脉细涩。
慢性萎缩性胃炎郁热气滞湿阻络瘀气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47岁男性,反复胃脘疼痛4年余,伴大便干结不畅。脾胃不和,气滞湿阻。舌苔腻,脉弦细。病因病机为脾胃不和,健运失司,蕴生湿浊,阻滞气机。
气滞湿阻胃脘痛脾胃不和苔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6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为腹胀、腹围增大、双下肢水肿。病程2周。中医诊断为鼓胀病,证型为气滞湿阻。面色晦暗,舌红苔薄腻,脉弦细。腹胀腹大足肿,食后腹胀,夜寐欠安,尿赤短少,大便黄软。病机为气滞湿阻,脾肾阳虚,水湿不化。
气滞湿阻鼓胀病脾肾阳虚肾功能异常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74岁,女性。主诉胃脘胀痛1年,伴嗳气、头晕头胀、颈项胀痛、腰背疼痛、大便稀溏。舌稍红,苔薄澹黄腻,脉细弦。中医诊断为胃痛、眩晕,证型为脾胃虚弱,气滞湿阻,肝阳上亢。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,气机郁滞,湿浊内生;肾虚腰府失养;肾虚水不涵木,肝阳上亢。
气滞湿阻胃痛眩晕脾胃虚弱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