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血不足+脾胃虚弱

患者年龄36岁,男性。主诉中脘隐隐作痛,遇饥寒则病势加重,得食则减,遇暖即舒。面色萎黄,舌澹苔白腻,脉沉软弱。中医病名为中焦虚寒,证型为中阳不足,气分又虚。病因病机为中阳不足,气分又虚,中焦失温,气血不足。
脾胃虚弱中脘隐痛中焦虚寒中阳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9岁,女性,剖宫产术后10日,乳少。情绪抑郁,时时欲哭,饮食少。舌淡红,苔薄白,脉弦。辨证为肝郁气滞。
气血不足脾胃虚弱产后缺乳肝郁气滞
查看详情 →
6岁男性,腹胀、腹痛、便泻持续2月余。面色萎黄,肌肉消瘦,腹部膨胀,叩诊鼓音,大便不消化食物,味臭。脉弦细。病因属食积,因过食损伤脾胃。病机为脾失健运,停聚不化。
脾胃虚弱食积腹胀便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未提及,性别未提及。主诉为胆石症,病程3年,反复发作。中医病名为胆石症,证型未明确提及。病因病机为峻攻误下,中气大伤,脾胃失常,气血生化乏源,营阴被劫,血不养肝。望诊见面色萎黄,两目乏神。舌象为舌质澹红,苔薄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右胁隐痛,呃逆频作,纳谷呆滞,脘闷腹胀,大便溏薄,精神萎靡,体倦乏力,胃纳转佳,腹胀减轻,便已成形,右胁仍有隐痛,噫气时作,小腹胀满,大便溏,矢气转频,手足欠温。切诊见脉沉细尺弱,脉沉细弱,脉沉细。
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胆石症肝脾两虚
查看详情 →
19岁男性 反复四肢瘀斑2个月,伴蛋白尿1个月 精神不振,面色苍白,四肢散在陈旧瘀斑,眼睑微肿 舌淡红,苔白,脉弦细 中医病名:血症(肌衄、葡萄疫、发斑) 证型:血热妄行,脾肾两虚,湿热内蕴 病因病机:先天禀赋不足,饮食不当,劳逸不适,外感热毒之邪,脾胃虚弱,气血生化不足,脾不统血,热毒伤及血脉 望诊:面色苍白,舌淡红,苔白 闻诊:未提及 问诊:精神不振,眼睑微肿,尿蛋白+++,红细胞++ 切诊:脉弦细
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血症脾肾两虚
查看详情 →
女,42岁,不寐多梦反复5年余,食少纳呆,乏力倦怠。形体消瘦,双目无神,舌质淡、苔白,脉细弱。证属脾胃虚弱,病机为胃不和则卧不安,受纳运化障碍,气血生化乏源,心神失养。
脾胃虚弱气血不足不寐多夢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78岁,女性。反复头痛头晕20年余,加重15日。面色萎黄,四肢麻木,气短懒言,纳呆。舌质澹黯边有齿印、苔白。脉沉细涩。血压175/66mmHg。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弱,气血不足,络脉瘀阻。
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原发性高血压络脉瘀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,男性,病史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0余年。主诉胃部疼痛,喜按,面色苍白,精神萎靡,疲倦,食欲不振。脉细软,舌少苔。中医病名属胃痛,证型为脾胃虚弱,气血不足。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,气血亏虚。望诊见面色苍白,舌少苔。闻诊未见特殊。问诊见胃痛、疲倦、食欲不振。切诊脉细软。
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十二指肠溃疡胃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16岁,男性。主诉耳前瘘管流水1周。病程较长,先天即有耳前瘘管,3岁起因腹泻导致瘘管溢脓。体瘦面弱,纳呆食少,便溏,四肢倦怠,面色萎黄。舌淡,苔白。脉缓弱。中医诊断为耳前瘘管,证型为脾胃虚弱,气血不足,邪毒困结。
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耳前瘘管邪毒困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15岁,女性,胃脘疼痛反复发作10余年,加重2周余。面色萎黄,形体消瘦,胃痛遇冷加重,恶心呕吐,纳差,大便偏干。舌淡,苔白,脉细弦。脾胃虚弱,胃失和降。慢性浅表性胃炎。
胃脘痛脾胃气虚胃失和降大便干燥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0岁,女性。主诉结肠癌术后20天,上腹部隐痛、胀满1周。中医诊断为胃痞、胆囊炎。临床表现包括上腹部隐痛、胀满,进食后加重,食欲不振,乏力,睡眠差,大便每日2~3次,质软,无血和黏液,时有头晕、心慌。脉弦无力微数,舌质暗红,苔白腐,形体消瘦。下腹可见腹部切口,剑突下正中有条索状物,触痛,左天枢压痛,向下腹放射。胆囊压痛阳性。后续病程中出现右胁部隐痛、化疗后恶心、呕吐、胃部灼热、咽干、腹胀、睡眠欠佳、下肢麻木发凉、大便稀带黏液等表现。脉弦,舌质暗红或澹红,苔白厚腻或白腐。
结肠癌术后胃痞胆囊炎腹胀
查看详情 →
何某,29岁。小产3次,每孕1月余而殒,月经多推迟5~8天而至,经色暗红,夹少量血块,口干,梦多寐差,面部及背部痤疮,白带色黄,脘腹疼痛,大便溏泄每日4次。舌质暗红,无苔,镜面舌,脉细数。滑胎(习惯性流产)。肝肾阴虚、气血不足、任冲系胎无力。面色暗红,舌无苔,脉细数。口干,梦多,大便溏泄,月经推迟,经色暗红,痤疮,白带黄。脉细数。
气血不足脾胃虚弱滑胎肝肾阴虚
查看详情 →
16岁男性,耳前瘘管流水1周,先天禀赋不足,病程较长。耳前瘘管,舌澹,苔白,脉缓弱。脾胃虚弱,气血不足,邪毒困结。面色萎黄,体瘦面弱,纳呆食少,便溏,四肢倦怠。左耳门前上方瘘管,管口色黑微硬,挤压有稀薄脓液,轻臭。
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耳前瘘管邪毒困结
查看详情 →
4岁男童,脘腹胀满,厌食不玩,面黄肌瘦,神疲体倦,便溏。舌质澹,苔薄白,脉弦滑无力。素体虚弱,脾胃虚弱,饮食不节,损伤脾胃,脾虚失运,气血生化不足,脾虚不能荣养四肢肌肉。辨证为食积证。
脾胃虚弱气血不足食积证脾失运化
查看详情 →
男,47岁。胃痛多年,脘痛隐隐,饱胀不思食,神疲肢软,少气懒言,畏寒肢冷,大便色黑如柏油状,小溲清长。舌淡苔白,脉迟缓。中医诊断为脾气虚衰,胃失温煦,血失统摄。
气血不足胃痛便血脾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8岁,主要症状为经行错后、量少、色泽暗澹、少腹及胸胁胀闷、经将行时胀痛、性功能减退、乳房萎缩。中医病名属“阴萎”,证型为肝失条达、气血不和。病因病机为肝失疏泄、气血不和。望诊示舌苔薄白,闻诊未提及,问诊示症状描述详尽,切诊示脉象沉细、细缓、略浮。
经行错后肝失条达气血不和性功能减退
查看详情 →
女,42岁,主诉大便排出不畅10年,加重1年。大便干结如羊粪,5~7天一行,排出费力,头昏,乏力,纳呆,月经量少色淡延期,面色萎黄。舌质淡红,苔薄白,脉细。中医诊断脾胃虚弱,气血不足,肝肾亏虚。
脾胃虚弱气血不足便秘肝肾亏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1岁,女性。主诉全身乏力、纳呆、思睡1个月。病程1个月。中医病名虚劳,证型脾胃虚弱,气血不足。望诊舌澹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纳呆、口澹无味、思睡、大便干结、小便少。切诊脉沉弱。
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虚劳纳呆
查看详情 →
女,22岁,心慌、胸闷、头晕、气喘、易汗出、烦躁易怒、口干、纳差,病程2年。舌红,苔黄,舌边齿痕,脉细弦。证属脾虚湿热。
气血不足心悸脾虚湿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,67岁。右眼上睑下垂伴复视1个月余,加重3日。右眼上睑下垂,抬举无力,须用手拨开视物,眼球运动受限伴复视。舌质红,苔白,脉沉细。中医诊断:上睑下垂,气血不足证。舌质红,苔薄黄,脉沉细。病机为气血不足,眼睑失于濡养,脉络不通。
气血不足上睑下垂脉沉细复视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