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68岁,男性。主诉行走不稳,双手震颤6年,伴语言不畅加重1周。中医诊断颤证、气血不足型,癃闭。病因病机为气血不足,筋脉失养,虚风内动,膀胱气化不利。体征见右眼睑下垂,双手搓丸状震颤,肌张力增强,腱反射亢进,霍夫曼氏征阳性,指鼻试验阳性,跟膝胫试验阳性,面色皖白,语言低弱,言语不清,吞咽困难,小溲不畅,纳差,多汗。舌象未提,脉象未提。
气血不足帕金森病虚风内动膀胱气化不利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孕周十三月,不产。脉象微结。中医病名:胎死不下。证型:气血亏虚。病因病机:气血不足,脉细微而结,气血亏损,胎元失养,以致死胎。面色苍白,舌象未提及。声音、气味未提及。病史:孕十三月不产。脉象微结。
气血亏虚胎枯色白
查看详情 →
68岁女性,左手臂逐渐肿胀连及指节,麻木不仁,皮肤太硬,病程15年。舌苔薄,脉弦。证型为气血不足,脉络阻塞,水湿泛溢肌肤。
气血不足乳腺术后水肿脉络阻塞水湿泛溢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93岁,左小腿昼凉夜热,热甚时需浸冷水缓解,热处作痒、钻痛,夜间需将左脚伸出被外。唇赤,口干不欲饮,纳少,大便溏软,尿频量少,舌红边有瘀斑,脉结代。中医诊断为心主血脉中蕴有瘀热而下流于阴分。舌红边有瘀斑,脉结代。
气血不足小腿灼热口干不欲饮舌红瘀斑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3岁,男性。乏力,活动后气短、心悸,腰膝酸软,怕冷,偶有皮肤瘀点。病程自2000年11月起,持续多年。中医病名:精亏阳虚。证型:精亏阳虚。病因病机:先天禀赋不足,肾精亏虚,后天脾胃受损。舌澹白、苔薄白边有齿痕,脉沉细。舌澹红,苔薄白,脉沉细。
气血不足再生障碍性贫血精亏阳虚肾精亏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0岁,男性,主要症状为四肢末梢感觉异常,行走两腿无力,病程自1993年6月起。中医病名为痿证,证型为阴阳营卫气血俱虚,病因病机为邪气内侵。舌象红苔白,脉象大无力。患者神情沮丧,四肢无力,肌肉萎缩,末梢无痛觉,腰膝酸软,遗尿,头晕,自汗出。
筋脉弛缓气血俱虚肾中阴阳虚外邪侵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8岁,男性,病程四年余。主要症状包括神疲形瘦、腰酸、阳萎、头晕、口干、臀部小疖疼痛。中医诊断为消渴。舌质澹尖红,苔薄腻,脉细弱略数。
气血不足糖尿病消渴肝肾阴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8岁。右手指节疼痛3月,右肩及下肢酸痛,月经5月未潮,头昏头痛偏右。舌质澹红,舌苔薄白,脉细。病起冷水劳作,外感寒邪,筋脉拘挛,血虚寒凝,络脉痹阻。病机属本虚标实,以血虚寒凝,络脉痹阻为主。
痹证血虚寒凝络脉痹阻肝气郁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4岁,男性。右眼内眦及上眼睑皮癣1年,加重半年。双肘关节及尾骶部皮损2年,色红,瘙痒,神经性皮炎病史。舌红,苔薄白,脉细数。中医诊断为牛皮癣(血虚风燥)。病因为工作紧张,气血损伤,血虚生风,风热郁阻肌肤。
牛皮癣血虚风燥睡眠差大便干燥
查看详情 →
女,60岁,反复眩晕伴耳鸣6个月余,加重1周。眩晕头颈右转时加重,耳鸣,胸闷气短,疲劳乏力,视物模糊,腰膝酸软,面色无华,食欲不振,睡眠欠安,大便稀溏。舌暗红苔薄白,脉弦细。眩晕,证属肝肾阴虚,髓海失养,气血不足,脾胃虚弱。颈椎第5-7棘突旁压痛,肌肉僵硬,旋颈实验(+)。颈椎CT示生理曲度变直,颈5-7椎体后缘增生,钩椎关节增生,椎间隙变窄,椎间盘轻度膨出。
气血不足眩晕肝肾阴虚脾胃虚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7岁。左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术后2年,间断性疼痛感。右乳腺钙化,BI-RADS分级3级。舌质澹,苔薄白,脉缓。辨证为冲任失调。舌质澹,苔白,脉细、沉细、缓。病机为冲任失调、瘀血阻络。
气血不足乳腺癌冲任失调瘀血阻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57岁。头晕、头痛多年,近1个月加重。视物不清,头昏沉,左拇指麻,左上肢疼痛,背部僵硬,面部无光泽。面部色暗,背部压硬,颈椎X线示钩椎关节增生、棘突左偏、项韧带钙化。中医病名颈椎病,证型未明确,病因病机未详细描述。望诊面色暗,舌象未提。闻诊未提。问诊示头晕、头痛、视物不清、麻木、疼痛、背部僵硬。切诊背部压硬,颈椎异常。
气血不足颈椎病椎管狭窄肝阳上亢
查看详情 →
徐某,男,68岁。主诉帕金森氏病5年,双足僵硬疼痛,压之疼痛明显。病程5年。中医病名震颤麻痹。证型肝阴不濡、肝血失养、寒湿痹阻络道,瘀久化热,肝肾阴亏,水不涵木,肝风内动。望诊舌质红,苔少,舌质澹红,舌苔少,舌质略红,中有裂纹。闻诊无特殊描述。问诊双下肢僵硬疼痛,四肢轻度震颤,头晕腰痛,大便干燥,夜尿多,大便仍干。切诊脉沉滑,脉弱滑,脉沉弦细,脉沉缓。
气血不足帕金森氏病肝肾阴虚肝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26岁女性,主诉心慌、乏力、口干、大便稍结,末次月经3月21日,孕两月余,头昏、胸闷、呕吐甚。舌质红暗,舌苔灰黄,舌边有齿印,脉右沉弦滑数,左沉细软。诊断为妊娠恶阻,证型为脾虚湿阻,日久化火伤阴。
妊娠恶阻脾虚湿阻气阴双亏内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,男性。主诉为大便下血,血色鲜红,每日出血量约4~5ml,病程约5年。中医诊断为湿热内蕴,血分有热,气血不足。面色苍白少华,舌质红苔白,脉濡数。大便时结而血出淋漓,肛门灼热隐痛,心烦少寐,食纳不佳,倦怠腿软,口干思饮。
气血不足内痔湿热内蕴血分有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2岁,主诉胃脘痛及阳茎不举,病程一年。中医病名为胃痛,证型属胃病日久,阳明亏伤,脾胃失健,气血不荣。望诊见舌淡苔少,切诊见脉缓弱。伴随症状包括纳少乏力、气少神疲、形体消瘦。病机为阳明亏伤,脾胃失健,气血不荣。
气血不足胃痛阳痿脾虚
查看详情 →
女,25岁,不食、不语、不动、眼不睁,持续半年。神志病,心脾两虚,跷督型。面色苍白,舌淡,脉沉细。目直视不转睛,牙关紧闭,形体消瘦,木僵状,二便不能自控,对光反射正常。
心脾气血不足神志病心脾两虚跷督型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0岁,男性,咳喘反复三十余年,加重伴心悸浮肿十年余。咳喘气短,痰多白沫,胸闷心慌不能平卧,唇甲青紫,胃脘胀满,纳少口干,尿少便溏。舌暗稍胀,苔白薄腻,脉沉细弦有力。中医病名属喘证、水肿,证型为寒湿伤脾、痰浊阻肺,病久正虚、气血不足。病机为寒湿内蕴,痰浊阻肺,脾虚失运,气血亏虚。
肺心病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心悸
查看详情 →
张某,男,25岁。腰及尾骶处酸楚不适,左臀部下方肿疡破溃,疮面不红不痛。食欲不振,气短乏力。舌澹,苔薄白,脉沉细。中医诊断为骨疽,证属肾气虚损,气血留滞,阴毒结于内。病起于腰际,现于臀部下方破溃,阴毒流注所致。肿疡不红不痛,六脉沉细均是阴证表现。
气血不足骨疽肾气虚损阴毒结于内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58岁。右膝疼痛,反复发作5个月。右膝肿热剧痛,有交锁感,不能伸屈,步履艰难。形体丰腴,纳食呆滞。舌质澹白,舌苔白腻,脉浮濡而涩。诊断为右膝关节内游离体。辨证为足三阴经亏损,气血不足,风寒湿气侵入,凝结不散。
气血不足鹤膝风肾阴虚肝肾不足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