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年龄20岁,男性。突发呕血,病程急骤。中医病名呕血,证型肝气横逆,病因病机为酒戕脾胃,暴怒伤肝,木火乘土,火载血上。面色惨白,牙关紧闭,昏不识人,脉沉伏不显,身逆冷不温。舌苔黄。
气随血脱呕血肝气郁结脾胃受伤
查看详情 →
27岁 女性 头晕目眩 胸闷心悸 泛泛欲吐 昏厥 恶露不多 指头麻木 手指抖动 面色皖白 声音低微 全身酸软无力 头目昏暗 耳鸣作响 按脉虚细无力 舌澹少苔 产后出血过多 血少气弱 血液不能正常供应指梢及脑部 血亏气弱 冲任受损 血亏气弱 脾应中宫属土 为气血之泉源
气随血脱产后血晕血亏气弱心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34岁。主诉指尖、皮下瘀点半年。病程半年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,证型为气虚血少,摄血无力。病因病机为气虚血少,血失统摄。面色淡白,舌淡苔白,脉沉细。症状包括指尖瘀血点、牙龈渗血、月经量多色淡。体征有腰酸乏力,纳食一般。
血小板减少气虚血少崩漏衄血
查看详情 →
32岁男性,主诉肝癌术后,腰酸脚软、步履沉重、疲困。舌淡红齿印,脉沉细弱。中气下陷,脾肾阳虚。面色萎黄,舌象淡红有齿痕,脉象沉细弱。病程较长,有肝癌术后及化疗史。病因病机为正气先溃,气随血脱,气血耗伤。
肝癌术后中气下陷腰酸膝软疲困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17岁,女性。月经过多已3年,14岁因剧烈运动致月经淋漓不止,持续5个月,后停经5个月,周期40~60天,末次月经量多伴大血块。头晕目花,心慌失眠,倦怠无力,口干纳差。面色苍白无神,舌苔薄白尖刺,脉细微数。中医诊断气随血脱型崩漏。病因为劳伤气血,损伤冲任,气血两虚,气从血脱。
气随血脱崩漏气血两虚冲任不固
查看详情 →
女,40岁,行经二日突然大出血不止,夹紫黑色血块,动则更甚,面色白,气短喘促,神疲言微,头晕心悸,全身痛楚浮肿,唇爪澹白,舌质淡、苔白,脉细弱,沉取左关微弦。崩漏,怒伤血络,血不归经,气随血脱。
气随血脱崩漏血不归经肝不藏血
查看详情 →
女,18岁,月经紊乱,经血淋漓不净4个月。月经时多时少,绵绵不断,色暗,夹有血块,腰痛,小腹下坠,白带多,口干思饮,手足心热,大便偏干。舌尖红,脉弦滑。阴虚火旺,热扰冲任。舌胖澹,脉沉细滑。舌澹红,脉沉细。脉弦滑。
月经紊乱阴虚火旺冲任不固血海受扰
查看详情 →
患儿8岁,女性,主诉双鼻孔流血不止,病程半小时。中医病名鼻衄,病因病机暑热伤络,热邪上炎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鼻衄、血自咽喉而下,切诊未提及。
鼻衄暑气上炎热伤脉络惊风
查看详情 →
13岁男性患者,主诉高热寒战、鼻衄、柏油样便,病程2个月。中医病名白血病,证型气阴两竭,病因病机为邪毒炽盛,入营动血。面色萎黄虚浮,唇指白如麻纸,舌光绛无苔而干,脉浮弦搏指,一息七至以上。症状包括眩晕、纳呆、五心烦热、自汗、心动震衣、目失神。病情变化出现胃寒、泄泻、腰困、脐下筑动、泛酸、喉中痰鸣、畏寒、下肢发凉,脉浮尺虚,舌白腻。后期血红蛋白及白细胞数值改善,终因误食西瓜致病情恶化。
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气阴两竭胃气来复肾命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产后大出血,消瘦无力,毛发渐脱。面色皖白,烦躁肢冷,肌肉消瘦,体弱神疲,少气懒言,语声低微,喜卧嗜温,阴冷经闭,舌质澹,苔薄白,脉沉迟。证属气随血脱,气血不复,日久伤阳,五脏损。病位主要在肺、脾、肾,以肾阳虚为主。
产后大出血气血两虚脾肾阳虚肺气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未提及,性别未提及。主要症状为胸痞、内热、白带未止。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未明确,证型未明确,病因病机为肝阴不足,脾土已困。望诊见舌苔微白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胸痞、内热、白带未止,切诊见脉形虚弦带数。
肝阴不足脾土已困胸痞内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8岁,女性。左髋部肿痛、活动受限3天。形体消瘦,腹部胀满,有多年功能性便秘病史。望诊见少神、身热面红、腹满腹胀、腹中坚实、疼痛拒按、纳呆、口渴、痛苦面容。舌质紫黯,苔黄厚而腻。脉弦数。左股骨颈头下型骨折,兼功能性便秘。病机为外伤卧床致胃肠蠕动减退,气血亏虚,津液不足,肠失濡润。
骨折便秘血虚肠燥脾肾两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1岁,女性,月经紊乱,周期23~50日,经期延长,量时多时少,夹血块,淋漓不净,头晕乏力,舌澹胖边瘀点,苔薄,脉细弦。崩漏,气虚血瘀证。舌澹胖边瘀点,脉细弦。
崩漏气虚血瘀头晕乏力舌澹胖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1岁。主要症状为月经量多,经期延长至10余天,疲乏无力,面色萎黄,夜寐梦多。病程3年余。中医病名为症瘕,证型为肝胆郁热,血分瘀滞,后转为络脉瘀阻,气分不足,脉象濡滑,舌白苔腻。望诊见面色萎黄,舌红苔白。闻诊未提。问诊见月经异常、疲乏、夜寐梦多。切诊见脉象弦滑、濡数、濡滑。
多发性子宫肌瘤血分瘀滞气分不足夜寐梦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38岁。主要症状为颈部肿物坚硬如石,推之不移,面色萎黄浮肿,头晕目眩,心悸气短,精神疲惫,腰嵴重坠疼痛,吞咽困难,形体消瘦,纳少。病程较长,病史显示自1992年起渐现乏力、发热、腰痛,病情逐渐加重。中医病名为失荣,证型为痰瘀互结,病因病机为痰瘀互结,凝结于颈部,日久营阴暗耗,气随血脱。望诊见面色萎黄浮肿,唇舌色澹白,苔面干燥。闻诊无特殊描述。问诊见头晕、心悸、气短、乏力、吞咽困难。切诊见脉虚数。
颈部肿物痰瘀互结贫血形体消瘦
查看详情 →
男32岁,脑出血后活动功能障碍,全身瘫软,四肢肌肉萎缩,静卧不语,时而抽搐,进食量少,大便溏泄。舌红嫩,苔薄白,脉细。痿证,肝脾肾亏虚,瘀血阻滞。病因病机为高空跌落致头部损伤,清窍被阻,脾虚不养肝肾,血滞络脉。
痿证气血两虚瘀血阻络脾肾亏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2岁女性,主诉黑便3天,伴头晕乏力。面色苍黄,舌质红苔黄腻,脉细数。中医诊断血证、远血(湿热蕴结肠胃)、便血(气虚夹瘀热)、脱证(气不摄血、热迫血溢)。西医诊断上消化道出血、失血性休克。舌质淡白苔黄腻,脉细数,血压低,血色素低,心率快,体温升高。
失血性休克气不摄血热迫血溢湿热蕴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7岁,女性。头晕乏力,阴道流血不止2月余。面色白,舌澹少苔,脉细数。头晕,体位改变尤甚,阴道流血色澹有凝块,牙龈渗血,乏力肢软,腹胀纳差,口干不欲饮,大便溏。中医诊断为虚劳,证属气血两虚,气不摄血,肾精亏虚。病因病机为先天禀赋不足,脾肾两虚,多子多产耗气伤血,气随血脱,因虚致病。
气血两虚气不摄血肾精亏虚脾肾两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近半百,月经不规则,经期延长,此次大出血,伴有下腹痛,心慌,面色苍白,语言低微,手指头发冷,腹痛喜重压按。崩症(暴下血)。气血两虚,气随血脱。面色苍白,舌淡,脉细弱。神志清楚,语言低微难续。腹痛喜重压按。
气随血脱崩症气血两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6岁,女性,产后少腹部疼痛,病程较长。精神倦怠,头晕耳鸣,面色苍白少华,心悸气短,少腹隐痛喜按,大便前干后软。舌淡苔薄白,脉细弱少数。辨证为脾胃虚寒证。
产后腹痛脾胃虚寒气血两虚冲任不固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