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4岁 男性 消化不好 口干 上下气不通 大便干燥如球状 矢气少 舌红无苔少津 脉沉细涩 肝胃不和 气郁 肝气郁滞 脾胃功能失调 舌正红无苔 脉沉弦细 舌正无苔 脉缓和 脉沉弦细
津液不足肝胃不和气郁脾胃失调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0岁,女性。胸膺部作痒,干咳少痰,咳声重浊,口鼻干燥,咽痛,时感恶心。舌红,苔薄白少津,脉浮细。外感风寒,营卫失调,肺卫郁闭,肺失宣肃,肺气上逆作咳。当秋凉燥当令,肺卫郁闭化热,肺热内蕴,化热不久。
津液不足咳嗽肺热口干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82岁,女性。主诉便秘1周,腹痛、腹泻2天,加重伴头颅颤动半小时。刻诊见大便干燥,肛门下坠,腰痛,头晕,纳差,下肢凉,小便不利。舌澹红苔白,脉沉滑。中医诊断为便秘,证型为阳虚证。病机为阳虚则阴寒凝滞,津液不足,大肠传导失常。
便秘阳虚证肾阳不足阴寒凝滞
查看详情 →
30岁女性,婚后3年未育,气短乏力,头晕头重,口干黏腻,形体肥胖。舌胖黯红,苔白根滑腻,脉弦滑。中医诊断不育症,证型为痰浊湿邪阻滞证。
不育症痰浊阻滞湿邪内生气短乏力
查看详情 →
妊娠妇女,小便淋沥不通,病程三昼夜。中医病名:血淋,证型:脾阴耗损,燥火旺盛。面色萎黄,舌苔薄黄,脉象肺脉独大,余脉虚涩。口渴引饮,饮后尿少,涩痛异常。气化不及州都,肺脉火盛,金被火制。
津液不足妊娠血淋脾阴耗损燥火旺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8岁,女性。主诉口渴多饮,双下肢麻木不适。既往有2型糖尿病病史10余年。舌红少苔,脉细数。中医诊断为消渴病,病机为阴虚为本,燥热为标,久病成瘀,气血运行不畅,肢体失于濡养。
消渴病阴虚燥热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7岁,男性。主诉高热不退,大便干结难下,躁扰不安,汗出恶热,面赤口渴,饮不解渴,肢倦神疲。证型为胃热证,病因病机为暑热内盛,伤津耗气,邪入阳明。望诊见舌质红,苔干黄。闻诊无特殊描述。问诊见高热、烦渴、汗出、大便干结。切诊见脉虚大有力。
胃热证暑湿伤津邪热内陷气阴两伤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9岁,女性。夜尿多,夜间起夜3次以上,腰酸乏力,怕冷,黎明前发热。舌淡紫胖,少津,苔少,脉细滑。中医诊断为肾阳虚,病机为阳虚阴寒盛,肾阳虚弱,不能固摄膀胱,致夜尿增多,黎明发热为阳气抗争表现。舌象提示津液不足,脉象细滑反映阳虚内寒。
肾阳虚阳虚阴寒夜尿频黎明发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72岁,主诉大便干结5年,常服养阴润肠药。大便仍干结,小腹不适,睡眠不实,易惊醒。舌正无苔,脉右沉细涩,左沉弦细微数。中医诊断为虚秘,病机为肠液不足,转输力弱。舌象正无苔,脉象右沉细涩,左沉弦细微数。病程5年,无明显外感或内伤七情记载。
津液不足便秘成球状脾肾两虚运化力弱
查看详情 →
64岁女性,头晕胸闷,口干乏力,病程两年。证属脾失健运,生化乏源,精气不升,津液不得上润,肾阴不足,封藏失职。证见头晕乏力,口渴欲饮,入夜为甚,纳食较多,小便频数,动则气短,肢体消瘦,胸闷欠畅,精神倦怠。舌苔薄腻,舌微红,脉细无力。
津液不足消渴脾肾亏虚虚火上炎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5岁,女性。主诉头晕目眩、性格变异、智力轻度障碍、记忆力减退、反应迟钝、视物昏花、少言不语、口角流涎、哭笑无常、口干口渴、心悸气短、失眠多梦、大便干结。中医辨证属痰热上蒙,清阳之气不升,津液不足,脑失所养。舌象少神,脉象未提及。心电图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,颈椎摄片示颈椎退行性病变,脑血流图示血流缓慢,供血不足。
头晕目眩痰热上蒙肝肾阴亏清阳不升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3岁,男性。主诉吞咽困难,反复发作三年。中医病名结核性纵隔炎、纵隔结核性淋巴结炎。辨证气机受阻,痰湿内结。舌苔白腻,脉弦细。
津液不足结核性纵隔炎痰湿内结气机受阻
查看详情 →
女,11个月,痧后质耗,感受暑热,体温39.5℃,上渴下消,便泄不化,形体消瘦,肤灼汗少,舌红苔薄。暑盛津伤,上渴下消,肤灼汗少,舌红苔黄。面色无华,舌红苔薄,脉数。体温39.5℃,便溏,小溲短少,胃纳不佳。
津液不足痧后体虚暑热内盛便溏溲少
查看详情 →
刘某,女,41岁。口渴喜饮、多尿3年。口渴引饮,尿频量多,小便清长,头晕耳鸣,腰膝酸软,神疲乏力,形体消瘦,大便干结,舌红少苔,脉象细数。气阴两亏。病机为气虚津亏,肺气虚不布津,肾阴虚开阖失权。
津液不足消渴气阴两虚肾阴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产后流血较多,头眩目花,面色萎黄,大便排出困难,近三日未便。舌质澹而有薄苔,脉象细涩。证属血枯肠燥。病因病机为产后气血暴虚,津液不足,肠间干燥,传送乏力。
产后大便难血枯肠燥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6岁,女性,主诉头痛、头昏沉、记忆力下降,病程5-6年。头痛以前额为主,头昏沉,记忆力下降,口渴,大便偏干,小便略黄,睡眠稍差,多梦。舌红,舌苔薄黄、中后部略厚,脉沉滑有力。中医诊断阳明头痛,腑气上犯经脉。
津液不足阳明头痛腑气上犯阳明浊气
查看详情 →
女,31岁,便秘伴腹胀6日。便秘,平均2~3天一行,剖腹产后6日未大便,排出少许粪块,干如羊屎,仍腹胀。恶寒重,发热轻,头痛如裹,腹胀,食欲差,呃逆,嗳气,乳汁少,脾气暴躁。舌淡红,苔薄白。脉弦细,尺脉尤弱。便秘(气血虚弱兼风寒证)。气血虚弱,外感风寒,肠道失润,糟粕干结,肠腑无力推动。
津液不足便秘气血虚弱风寒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舌色紫肿,苔厚腻黄,身面赤色,龈肿疼痛,膈间痞闷,饮亦难下,肢体抽搐,腹痛,卧则神昏,坐起则清,脉洪弦而兼滑数。中医病名为湿热瘀,证型为湿热内蕴、痰瘀互结,病因病机为暑湿内蕴,肝气素郁,肺胃多痰,升降失常,邪气壅塞,湿热上熏。望诊见舌紫肿、面色赤,闻诊无特殊,问诊见腹痛、痞闷、抽搐、神志异常,切诊脉洪弦滑数。
湿热瘀阻痰湿血瘀火热伤津湿邪滞留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53岁。恶心呕吐反复发作4个月,加重4天。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史1年。恶心、呕吐、胃脘隐痛、嘈杂、嗳气、乏力、口干口渴、大便秘结、小便量少色黄。舌质红,苔黄,脉滑数。呕吐病,胃阴亏虚,通降失职。
胃阴亏虚津枯肠燥腑气不通胃气上逆
查看详情 →
阴虚血燥,经行颇多,口干津液不能上泽。弦滑而数脉。面色无华,舌红少苔。经行量多,口干。脉弦滑而数。
口干津液不足阴虚血燥经行过多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