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3岁女性,婚后10年不孕,痛经剧烈伴呕吐,月经量少色暗有血块,腰腹冷痛,双腿痠软无力,四肢不温。舌质澹,苔薄,舌下络脉青紫,脉沉弦。肾气不足,寒凝络阻。初潮14岁,经期4天,周期30~37天。病机为肾气不足,寒凝络阻。
不孕肾气不足寒凝血瘀输卵管阻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8岁,男性,主诉右侧腰痛1年,劳累后加剧,伴恶心、尿频、尿赤、少腹坠胀。中医诊断为肾虚湿热下注,病机为肾虚致湿热结为砂石,损伤阴络。望诊见舌黯澹,苔薄黄;闻诊无特殊;问诊提示病程较长;切诊脉沉细。
腰痛湿热下注肾虚结石
查看详情 →
王某 男 40岁
主诉会阴部胀痛、尿频尿急一月余
舌质偏黯,舌苔中后部黄腻
脉弦有力
前列腺压痛,中央沟变浅
尿频尿急,尿后滴沥,大便后白浊流出
尿道及龟头作痒
睡眠差
EPS常规示WBC 5~10/hP,卵磷脂小体少量,ph值7.0
中医病名:前列病
证型:湿热瘀阻
病因病机:湿热下注,瘀阻络脉
前列腺炎湿热下注气滞血瘀
查看详情 →
70岁男性,主诉前列腺肥大6年,小便淋漓不畅,伴腰痛乏力、烦躁、小腹胀急。面容急性病容,面色黑滞少华,舌质红、苔微黄薄腻,脉弦细数。辨证为肾虚血瘀癃闭。
前列腺肥大肾虚血瘀癃闭腰痛乏力
查看详情 →
73岁男性,动则气急伴咳嗽咯痰1月余。主症为活动后气急、咳嗽、痰多、纳差、神疲乏力、大便欠畅、夜尿频。舌质紫暗、苔薄,脉小滑、尺脉弱。中医诊断为肺肾两虚,密毒内结,清肃失司。
肺肾两虚密毒内结清肃失司气急
查看详情 →
35岁男性,腹胀,身倦乏力,消瘦,下肢浮肿,病程3年。肝硬化腹水,脾虚失运,气虚血滞,水湿内停。外貌消瘦,肝大质中偏硬,腹水征明显,腹壁静脉怒张。谷丙转氨酶升高,麝香草酚浊度试验异常,血沉增快。舌象、脉象未提及。
脾虚湿阻脾虚失运气虚血滞水湿内停
查看详情 →
胸痹 舌苔薄腻 舌质有紫气 脉弦细 气短 当脘间觉气攻 小溲尚有余沥 舌澹红 脉濡 痰浊夹瘀阻滞心脉 气机滞郁 心气不足
冠心病痰浊夹瘀心气不足气机滞郁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55岁,两膝关节疼痛3年,左膝肿胀2月余。舌红、苔黄腻,脉滑数。膝痹,湿热痹阻型。面色正常,舌红苔黄腻,脉滑数。关节肿胀,活动受限,疼痛明显。
膝痹湿热痹阻舌红苔黄脉滑数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5岁,主诉颈肩部疼痛伴左上肢发麻一年余,加重一周。中医诊断颈痹,证型寒湿型。舌象淡胖,苔白腻,脉滑。查体左侧颈4~6椎旁压痛,颈椎间孔挤压试验、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和压头试验均阳性。辅助检查颈部X线片显示颈椎4~7退行性改变。
颈痹寒湿肝肾亏虚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35岁,剖宫产后乳少8天。双侧乳房柔软,无胀感,乳汁量少质清稀,动则汗出,入夜尤甚,神疲乏力,心烦心悸,夜寐多梦,饮食减少,口干,舌质红苔少,脉细弱。证属气阴两虚。病程41天,因感冒诱发急性肺炎后乳汁渐减。
乳少气阴两虚心烦心悸
查看详情 →
男,74岁,腰痛,双下肢浮肿,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,肾性高血压,肾精亏虚,肾络不畅,面色晦暗,舌淡苔白,脉沉细,病程较长。
肾功能不全肾精亏虚肾络不畅肾性高血压
查看详情 →
58岁男性,腰酸,眼睑肿,怕冷,皮肤瘙痒,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肾劳,证型脾肾气虚,湿瘀内停。舌黯红,苔薄白腻,脉细弦。
肾劳脾肾气虚湿瘀内停肾络损伤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2岁,女性。主诉睡眠欠佳、记忆力减退两年。现病史显示入睡难、早醒、记忆力差、精神不集中、舌欲舔齿、耳鸣、胸闷、太息、气短身倦、口苦涩臭、胃脘痞满、嗳气纳呆、月经错后、少腹痛、两乳胀、口渴、大便干。舌尖偏红,苔白根微黄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郁病,证型为肝郁气滞,脾胃不和。
抑郁症郁病肝郁气滞脾胃不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7岁。主诉喘息气急半年,颜面上肢浮肿,消瘦。中医诊断肺积,证型痰瘀互阻。舌体中等,质暗红,两侧大片瘀斑。脉沉细弱,后转为细涩。面色青黄,唇紫,舌体胖,苔白腻。病程较长,伴有肺癌纵膈转移,上腔静脉综合征。
肺积痰瘀互阻面色青黄舌体胖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4岁,女性。右下肢丹毒,内侧近踝部红肿热痛反复发作30余年,同侧肢体静脉曲张。右下肢静脉曲张,内侧近踝部皮肤紫暗红肿,局部发热,压之疼痛并有硬结。舌暗红,苔薄黄,脉滑。辨证为湿热下注,瘀阻脉络,气血不通。二诊时局部红肿已消,皮肤色素沉着,上侧边缘有硬结,压痛,舌红苔薄白,脉沉细缓。辨证为湿热毒邪渐清,瘀血闭阻脉络未净。
丹毒瘀血湿热静脉曲张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32岁。产后半月出现右侧乳房红肿疼痛,伴头晕、纳差、大便干。产后气血虚弱,阳明蕴热与肝经之气互结,经络阻塞。舌质红、苔薄白,脉弦细。病程短,属乳痈,病因病机为产后气血不足,湿热毒邪侵入乳络,气血壅滞。
乳痈气血虚弱气阴两虚阳明蕴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2岁,女性。主诉少腹胀痛,触有硬块,两乳作胀,腰骶酸楚,经期超前,色紫有块,带下量多,色如茶汁,气味腥秽,头晕目眩,口苦咽干,小溲赤热,阴痒。舌苔略黄厚腻少津,舌质暗紫。脉沉弦略数。中医诊断为肝经湿热证,病机为湿热下注,痰瘀阻滞胞脉。辨证为肝经湿热下注,痰瘀阻滞胞脉。
肝经湿热带下瘕聚痰瘀阻滞头晕目眩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4岁。主诉胃脘胀痛7年,反复发作,加剧3天。胃脘胀痛,餐后加重,日晡时疼痛加剧,痛作时感潮热,似有微汗。舌质澹,舌边尖红,苔薄白、后半薄黄。脉弦。辨证为肝胃气机郁滞,郁而化热,足阳明胃经经气不通。中医病名胃脘痛,证型肝胃郁热型。
胃脘痛肝胃郁热气机郁滞经气不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6岁,女性,主诉腹痛下痢,便中带血,每日五六次,里急后重,食欲不佳,口干,恶心,病程十余日。苔腻薄黄,脉沉数。诊断为湿热积滞肠中。二诊见脉沉弱,病情改善,但乳汁不足。三诊脉象沉,乳汁渐足。
腹痛下痢便中带血湿热积滞里急后重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经事期二三月一行,低热,经前两乳胀痛有结块,经后色紫有块,1日即净。脉濡弦。经事逾期未行,伴面、肢微浮肿,两乳头胀痛,前一度有低热。中医病名属月经不调,证型属肝气郁结,病因病机为肝郁气滞,气血不畅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经期异常、低热、乳胀痛、浮肿,切诊脉濡弦。
经血不调肝郁血虚气滞血瘀痰湿阻络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