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,55岁,主诉咳嗽、气短、耳鸣,胸部、背部、皮下有气体,病程2天。中医病名:皮下气肿。证型:未明确。病因病机:未明确。舌红、苔澹白,脉沉。按压皮肤作响,如塑料泡沫之声,颈部、背肩部及全身有气,两上肢至肘、左脘部气体甚重,气短、咳嗽、痰多,咳则左胁痛难忍,不能平卧,卧则气喘。
气管炎哮喘皮下气肿气短
查看详情 →
男,41岁,主诉两乳晕部结块一年,呈椭圆形,压之疼痛。初步诊断为男子乳疬。体征见两乳晕部结块大如鸡卵,皮色不变。二次诊断见遗精、腰酸、右眼眶黧黑、舌红少苔、脉弦。中医病名男子乳疬,证型肝虚血燥,肾虚精怯。病因病机为气滞痰凝或肾气不充,肝失所养。望诊见眼眶黧黑,舌红少苔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遗精、腰酸。切诊见脉弦。
男子乳疬肝虚血燥肾虚精怯气滞痰凝
查看详情 →
6岁女性患者,发热4天,咳嗽伴喘,夜间体温39℃以上。精神委靡,面色发灰,唇干苔黄厚、舌绛,脉数。肺部体征示右侧后背下部叩诊浊音,呼吸传导性增强,肺两侧可闻多量细水泡音。中医辨证为肺气郁闭,热入阴分。舌绛、苔黄厚、脉数。肺部X线示右肺下部小片状阴影。
病毒性肺炎肺气郁闭热入阴分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60岁。主诉心悸心慌,伴胸闷间发6年。主要症状包括心悸心慌、胸部憋闷、气短、头晕头胀、睡眠不好、疲倦、手脚冷、口澹不干。舌质黯红苔薄黄,脉迟缓(45次/分)。中医诊断为心悸、胸痹,证型为心肾阳虚,寒凝心脉。病因病机为阳气亏虚,心阳不振,寒凝心脉,气血失养。
心悸胸痹心肾阳虚寒凝心脉
查看详情 →
刘某某,46岁,剑突下疼痛连及两胁,心下灼热,柏油样大便,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及瘀血块,眩晕昏倒,面色苍白,肢冷,自汗。气逆火旺,迫血妄行之呕血、便血。面色苍白,舌象未提及,声音低弱,气味未提及,症状描述包括呕吐、便血、眩晕,脉象未提及。
呕血便血肝火犯胃
查看详情 →
患者,女,46岁。背部粟米样颗粒红疹,手发脓疱,瘙痒,破溃流黄水,身热,夜寐不宁,便干溲黄。舌苔白尖边红赤,脉弦细而数。证型为湿热内蕴,风邪束表,郁而为毒,气血俱病。
热疮湿热内蕴风邪束表气血俱病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3岁,男性。主诉为皮肤潮红、干燥脱屑,痒感剧烈,病程3个月。中医病名为剥脱性皮炎。病因病机为误用药酒外搽,灼伤肌肤,热伤津血。望诊见皮肤基底潮红,触之灼热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口渴喜冷饮,小便色黄,尿有热感,大便秘结。切诊见脉象未提及。
剥脱性皮炎内热炽盛肌肤干燥舌质转淡
查看详情 →
高某,女,33岁。月经过多,皮肤紫癜数年余。面色萎黄,疲乏,胃纳尚可,二便自调。舌苔薄,舌尖红,脉细。血红蛋白96g/L,血小板14×10⁹/L。病程数年,伴有血小板减少及出血倾向。中医病名未明确,证型考虑脾肾两虚,血瘀。病因病机为脾虚失运,肾虚血瘀,气血亏虚。舌象舌尖红,脉细。病史中提及再障,但未明确中医病名。
月经过多血小板减少面色萎黄疲乏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未提及,主诉为白浊反复,病程较长。中医病名为淋证,证型未明确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提示白浊反复,病史提示曾患毒淋,治疗后症状减轻但易反复。切诊未提及。
毒淋气化不固遗精白浊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右膝骱骨缝筋膜损裂,瘀血凝结,肿胀作痛,不能动弹,形寒身热,胸闷纳呆,脉细弦数。右膝骱筋膜损裂,伤瘀渐化,作胀酸痛,胸闷头晕,大腑不行,脉细弦数,肝旺痰湿之体。膝骱肿势渐退,筋膜略见平复,损裂尚未凝结,酸痛虽减,不能履地,大腑行而未畅,脉象细弦。膝骱筋膜损裂渐见凝结,肿势渐退,瘀化未净,气血未通,不能履行,酸楚阵阵,运化不良,胃纳亦呆。右膝骱骨缝筋膜损裂,瘀血凝结,肿胀作痛,脉细弦数。
跌打损伤筋膜损裂瘀血凝结肿胀疼痛
查看详情 →
42岁,月经提前而至,持续半年余,量多色澹,心烦失眠,腰酸乏力,舌质红,苔微黄,脉细数。月经先期,阴虚火旺。舌澹红,苔薄白,脉细。
月经先期阴虚火旺心烦失眠腰酸乏力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26岁。眩晕、头胀、夜卧多梦、整夜不寐、胸腹不畅、多怒心烦、口苦、胃呆欲吐、欲哭、溺黄便燥、月经失常、色泽紫黑、量中等。眩晕、头胀、不寐。肝气郁结。情志不遂,肝郁气滞,少阳枢机不利,肝魂不潜。面红,两目淡青色、有神采,口唇青白,舌红苔薄白而滑。脉沉弦有力。
不寐肝气郁结少阳不达肝魂不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4岁男性,右膝外侧被撞后肿胀疼痛,不能行走。右膝内侧韧带压痛明显,侧向挤压试验阳性,X线未见骨折。舌澹、苔薄腻,脉弦细。筋脉受损,气血瘀阻。
右膝撕裂伤筋脉受损气血瘀阻脉弦细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32岁,周身红色丘疹团块,瘙痒剧烈,病程月余,口苦口渴,小便色黄,大便干燥。舌质红,苔黄,脉滑数。诊断为荨麻疹,辨证为肠胃热盛,蕴于肌肤,感受风侵。
荨麻疹肠胃热盛风侵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0岁,女性,病程半年,主要症状包括口渴恣饮、小便频多、面部发热而赤、头如冒火、大便干、阴痒、闭经1年。舌苔澹黄,脉数。辨证为血燥阴亏,气血双损,病机为燥热伤津、血中伏火、津枯不润、热伤肾阴、气血双损。
血燥阴亏气血双损虚热燥热伤津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8岁,女性,主诉月经持续半月,伴疲乏、心悸、面生红色疹点。舌红,苔薄黄,脉细。辨证为气血亏虚。
月经漏下气血亏虚
查看详情 →
女,47岁。主诉阴道出血20余天,发热2天。病程27年。再生障碍性贫血。气血两虚型发热。面色不华,爪甲色澹,舌苔薄白,舌质澹,脉细弱。阴道流血色鲜红,发热午后37.2~38.3℃,头晕,心悸,身倦,乏力,恶心纳呆。血常规示白细胞2.8×10⁹/L,红细胞2.4×10¹²/L,血红蛋白60g/L,血小板20×10⁹/L。
再生障碍性贫血气血两虚阴虚血小板减少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4岁,男性,胸腺瘤手术放疗后咳嗽4年。主要症状为咳嗽、偶有白黏痰、气喘、易疲劳、口干、夜寐差。舌淡,苔薄腻,脉细滑数。中医诊断为气阴两虚,热毒血瘀。病因为胸腺瘤术后放疗致肺部放射性损伤,属热毒伤阴,肺失宣降。
气阴两虚热毒血瘀放射性肺炎肺失宣降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8岁,男性。口渴多饮,善食易饥,疲倦,小便频多。舌质红苔中心黄,脉数大。中医诊断为消渴,证型为肺胃燥热,气阴两虚。病因病机为肺胃燥热,耗伤津液,气阴两虚。舌质红苔中心黄,脉数大。疲倦乏力,小便频多。舌质稍红苔中心澹黄,脉缓。舌红苔薄白,脉缓。舌质稍红苔薄微黄,脉细。
消渴肺胃燥热气阴两虚眼蒙
查看详情 →
女,31岁,主诉面部粉刺增多半年,经行前期加重。症状包括面部粉刺此起彼伏,红褐相间,瘙痒,部分有黑色脓,大便干红,带少色黄,能寐多梦。舌淡红、苔薄白,脉细。中医诊断为阴虚血热,面部孙络闭阻。
面部粉刺阴虚血热孙络闭阻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