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年龄53岁,男性。主诉情绪低落,食欲减退。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郁证,证型肝气郁结证。望诊面色少华,舌象淡苔中黄腻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情绪思虑重重,食欲减退。切诊脉象沉缓。
胆管细胞癌肝气郁结郁热证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9岁,男性,主诉尿血伴血块,病程较长。舌质暗红,舌边苔腻,脉弦细数。证属血瘀出血,兼热夹湿。尿血原因不明,伴口苦、脘胀、大便不爽。病史有左肾萎缩积水,曾有尿血史。
尿血血瘀湿热口苦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3岁,男性,主诉腰痛、小便带血、小便不利、腹胀、大便不通。左腰部微肿、压痛,舌黄厚,脉洪大,腹部膨隆、拒按。诊断为肾挫伤。三诊后血尿止,小便自利,腰部肿胀消失,出现失眠多梦、身软乏力,舌薄白,脉细弱无力。病因为外伤,病因病机为肾伤血瘀,气血失和,神不守舍。
肾挫伤血尿腰痛腹胀
查看详情 →
男,42岁。四肢皮下硬肿3年余,伴乏力,间断牙龈渗血7个月。中度贫血貌,四肢肌肉发硬,左侧肢体复合感觉障碍,腱反射减弱。血红蛋白63g/L,血小板18×10⁹/L,骨髓增生不良。舌质澹红、苔少,脉细数。中医诊断急髓劳,辨证髓枯温热。四肢皮下硬肿,乏力,牙龈渗血,贫血貌,肌肉发硬,舌澹红苔少,脉细数。
再生障碍性贫血髓枯温热急髓劳血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6岁,男性,主诉头痛、眩晕、全身不适,病程较长。神志昏迷,右假眼,左眼结膜充血,颈项强直,右半身弛缓性瘫痪,肌张力增高,腱反射亢进,巴氏征(+)。舌质干红少苔,脉沉弱而弦细。中医诊断为中风(中脏腑),证型为肝肾阴亏,风阳上亢,心窍痹阻。
中风肝肾阴亏风阳上亢心窍痹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7岁,男性,主诉头晕乏力1年。中医病名髓毒痨,证型毒瘀内阻,脾肾两虚。舌澹苔薄腻,脉沉。病程1年,西医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—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-2。
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毒瘀内阻脾肾两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31岁。主诉左眼沙涩、疼痛、畏光流泪、视物模糊8天。病程8天。中医病名: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——地图状角膜溃疡。证型:肝经风热。病因病机:肝经伏热,夹外邪,风热上炎于目。望诊:舌质红,苔黄。闻诊:未提及。问诊:左眼红痛,自购氯毒素滴眼剂治疗无效。切诊:脉弦有力。
角膜炎地图状溃疡肝经风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4岁,女性,主诉口干、乏力、大便每2天1次。舌象暗红苔稍干,脉象沉细,神疲形体消瘦。中医诊断消渴,辨证属脾肾两虚、郁热伤津之证。病史有糖尿病8年余。
糖尿病消渴肾精不足津液亏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2岁,女性。主诉经行不畅,月经先后不定期,眩晕烦躁,夜寐不酣,小腹凉,带下量多,腰酸,胸胁胀满,下连左少腹,上涉胸乳。中医病名月经不调,证型血虚肝郁,累及冲任,病因病机血虚为本,肝郁为标。望诊舌质淡苔白,闻诊未提及,问诊症状包括经行不畅、眩晕、烦躁、夜寐不酣、小腹凉、带下量多、腰酸、胸胁胀满,切诊脉弦关部甚,左寸小,右尺沉。
月经不调血虚肝郁冲任失调眩晕烦躁
查看详情 →
9岁男童,主诉风疹后紫癜复发,两下肢紫癜散布,纳谷一般,舌红苔薄腻,二便尚通。中医诊断紫癜病,辨证属风热夹湿。舌红苔薄腻,脉象未提。病程未明确,既往有过敏性紫癜病史。
紫癜病风热夹湿
查看详情 →
刘某,女,8岁。发热、嗜睡、呕吐、胃纳减、全身抽搐、两眼上翻、口吐白沫。暑温传里,气营两燔。面色红赤,舌红苔黄,脉数。发热、嗜睡、呕吐、抽搐、两眼上翻、口吐白沫。脉数。
暑温传里气营两燔热盛生风肝火上炎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3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为左侧半身不遂,上下肢疼痛,左手肿胀,言语迟涩。病程2个月。中医病名中风,证型气血亏虚,瘀阻脉络。舌苔薄白,脉沉细缓。
中风后遗症气血亏虚瘀阻脉络痰浊阻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36岁。主要症状为乏力、面黄、鼻衄、齿衄、肌衄、头晕、心悸、低热。病程较长,1988年确诊再生障碍性贫血,近3年病情恶化。舌淡,苔黄厚,脉细弱。中医辨证为肾阴阳俱虚。
再生障碍性贫血肾阴阳俱虚脾虚气血两虚
查看详情 →
女,22岁。面部痤疮,反复发作6年。舌红、苔黄腻。脉细滑微弦。血虚肝郁,郁而化热,湿热壅塞面部。
面部痤疮血虚肝郁湿热壅塞肝郁化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36岁,主诉头痛隐隐近10年,夜寐不谧,头胀痛以后脑部为甚。舌淡红,苔薄黄腻,脉尺沉弱。中医诊断为头痛,病机为肾虚为本,风邪上扰,脑络失利。病程较长,属内伤头痛。辨证为肾虚肝旺,风痰阻络。脉弦细,舌淡红,苔薄黄。
头痛肝肾不足风邪上扰痰阻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7岁。腰髋关节疼痛,背部僵硬,四肢关节热胀痛,行走不便,站立困难,面色皖白,恶风畏寒,乏力多汗。苔腻底白而面黄,脉虚细而涩。中医诊断为气血亏虚,寒湿痹阻。病因病机为气血两虚,筋骨失于温煦,卫表不固,寒湿之邪乘虚而入,郁久化热,痹阻筋脉。
强直性脊柱炎气血两虚寒湿痹阻筋骨失温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,20岁。主诉恶寒发热、咳嗽、咳痰、咽痛、头痛、四肢酸痛,后出现心悸、胸闷、寐差、纳食减少,症状加重伴发热、倦怠乏力、气短。中医诊断心悸,病机为温热邪毒未清,气阴两虚。舌红苔少,脉细弱。
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两虚湿热邪毒痰瘀
查看详情 →
张某,男,59岁。胃脘痛1年半,近期出现胃脘灼热痛,上脘穴压痛,烦渴饮冷,大便干燥,小便黄。舌质红干,边略黯,脉细数。辨证为温胃太过,耗伤阴液,久痛络瘀。喜食生辣,嗜酒,日久化火,灼胃作痛。屡进辛温香燥之药,化燥伤阴,痛久胃络瘀凝。
胃脘痛胃络瘀阴液不足胃火盛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26岁,主诉面部痤疮伴皮肤发红、变薄、糠秕状鳞屑,病程两月。中医诊断肺胃蕴热,宣泄于肤腠。证属阴液亏损,肤失濡润。望诊颜面、前额、两颧皮肤发红,毛细血管隐约可见。舌质红,苔少。脉象细数。自述遇热或阳光暴晒后皮损加重,伴有刺痒。
痤疮肺胃蕴热阴液亏损皮肤萎缩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15岁,女性。尿隐血(+),双膝关节疼痛,易感冒,动则多汗,胃不适,脘胀,偶有呕吐,睡眠差,面部痤疮密布,皮肤干燥粗糙、角化,脱发,二便调。舌淡略暗,舌尖红,脉弦滑。病久正气不足,损伤脾胃,湿热内蕴。面部粟粒状疹,皮肤干燥粗糙、角化,经行时腹痛,色红有血块。
系统性红斑狼疮脾虚湿热阴虚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