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年龄21岁,男性。主诉间断性无痛性便血3月。中医病名痔疮,证型风伤肠络。病因病机为风热之邪入侵,损伤肠络。舌红,苔薄黄,脉浮数。母痔区黏膜充血,隆起约花生米大小,右后可见明显糜烂、渗血。
痔疮风伤肠络便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出血持续,病程较长。痔疮为病因,血量较少而反复。面色萎黄,舌质淡,脉细弱。痔疮未愈,导致出血难止。
痔疮血热阴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9岁,女性。主诉痔疮作痛,便燥失眠。病程未提及。中医病名痔疮。证型湿热下注,心肾不交。病因湿热下注,心肾不交。舌质红,苔薄白。脉细。
痔疮湿热下注心肾不交便燥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未提及,性别未提及。肛红余年,盘肛溃烂,滋水淋漓,面色萎黄,神疲气促。中医病名:翻花痔疮。证型:阴气变虚,湿热瘀恋。病因病机:阴气变虚,湿热瘀恋。望诊:面色萎黄,舌光津液枯藁。闻诊:未提及。问诊:肛红、盘肛溃烂、滋水淋漓、面色萎黄、神疲气促。切诊:脉息细数。
翻花痔疮湿热瘀恋肾阴虚阴气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4岁。主诉痔肿疼痛合并肛门周围红肿,痛不可忍,两昼夜不食不眠,大便不下,发热烦渴。脉象弦紧,舌苔黄厚腻。体质身体壮实,脾气焦躁。诊断为痔疮急性发作。
痔疮急性发作大便不下肛门红肿痛不可忍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未提及,性别未提及。主要症状为经载色红、头晕目眩。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为脱肛痔疮。证型未明确。病因病机为中虚湿热所致。舌象为舌白,脉象为脉细。
痔疮脱肛湿热中虚
查看详情 →
李某,44岁,男性。主诉习惯性便秘多年,3~4日一次,严重时一周排便一次,伴肛门肿痛带血。舌质澹红,苔薄黄,脉弦。肛门检查见痔块及肛裂。中医辨证为火毒炽盛、血热肠燥。
痔疮热结便秘血热肠燥肛裂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3岁。主诉腰部酸痛1个月余。病程自今年11月起。中医诊断肾囊肿,证属肾虚湿蕴。主症腰部酸痛,带下色白量多,苔黄薄腻,脉细。舌质红,苔薄黄,脉细。病机为肾虚湿蕴,气血运行不畅,瘀血内结,湿瘀交阻于肾。
肾囊肿肾虚湿蕴湿热
查看详情 →
三十七岁,失音、咳嗽,病程十年。中医病名:失音,证型:肝肾阴虚,病因病机:肝肾久病,相火刑金。面色晦暗,舌红少苔,脉细数。问诊提示咳嗽时作,病史中提及伤风剂误用,病情发展涉及肺脏传大肠。
失音咳嗽肝肾久病相火刑金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9岁,主诉内痔便血,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内痔,证型未明确,病因病机未明确。面色萎黄,唇、甲、睑膜澹白,目光呆滞,脉芤,舌苔薄白,舌质澹。
内痔便血肾虚血瘀脉芤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出现痔疮初起症状,表现为肿胀疼痛。痔疮属肛肠疾病,病因为湿热风燥之邪流注大肠,气血瘀滞。面色正常,舌象未提。声音正常,气味未提。病程初起,无明显病史描述。脉象未提。
痔疮初起湿热风燥气血瘀滞肿胀疼痛
查看详情 →
痔疮 肠胃湿热 面色萎黄 舌红苔黄 脉滑数 痔疮病程较长 直肠肿物 疼痛便血
痔疮肠胃湿热
查看详情 →
70岁男性 反复肌衄伴乏力、心悸1个月余 舌淡红少津、苔薄黄腻 脉细弦 急劳 肾虚火热 气血亏虚 邪毒内侵 皮肤黏膜散在出血 乏力 心悸 口干 甜腻感 血常规示全血细胞减少 骨髓涂片示原幼细胞占26.5% 染色体检测示复杂核型
急劳肾虚气血亏虚热毒
查看详情 →
61岁男性,便血1年半,心悸气短,体倦乏力,腰痛。舌质红,白苔上覆澹黄苔,脉细稍数。中医诊断为痔疮、便血,属脾肾俱虚、阴虚火旺。舌质澹,苔白滑,脉弦。舌质黯,苔根部上覆澹黄苔,脉右弦、左稍弱。舌中苔黄腻,两边少苔且滑,脉沉细。病因病机为脾肾俱虚、阴虚火旺、寒湿内盛、肝气偏旺、湿热下注。
痔疮便血脾肾俱虚阴虚火旺
查看详情 →
男,41岁,腹泻6个月。舌体胖大,苔薄黄,脉沉。泄泻,湿热内蕴,脾肾两虚。晨起腹泻,伴肛门下坠感,偶尔肛门脱垂,偶尔便血,颜色鲜红。饮食不节时右侧腹痛,痛后即泻,为水样便。
泄泻湿热内蕴脾肾两虚肛门脱垂
查看详情 →
24岁男性,肛周瘙痒半月,肛周皮肤粗糙苔藓样变伴皲裂。舌澹红,苔薄白,脉濡细。中医诊断肛周湿疹,辨证血虚风燥型。
肛周湿疹血虚风燥
查看详情 →
32岁女性,痔血两年余,头昏、心累、气短、倦怠乏力、腹胀、食少、口苦、干呕,面色苍白无华,精神不振,唇舌淡,苔薄白腻,脉沉细无力。痔疮失血较久,血虚气耗,虚火上浮,胃气失和。
痔疮失血血虚气耗虚火上浮胃气失和
查看详情 →
67岁男性,痰中带血8个月,无明显不适,大便偶尔干结,脚底皮肤开裂,舌暗胖有齿痕,脉弦。糖尿病、冠心病、脂肪肝、白内障病史。面色浮红,舌暗胖有齿痕,脉弦。
糖尿病阴虚血瘀痰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1岁,男性。主诉大便欠畅1个月。病程1个月。中医病名便秘,证型术后阴虚内热。病因病机素体气阴不足,手术创伤致腑气失畅,阴液暗耗,虚火上炎。舌质红、苔薄白。脉细弦。
术后便秘阴虚内热气阴不足虚火上炎
查看详情 →
张某,男,30岁。反复口腔溃疡15年,外阴溃疡伴反复便血半年。面色无华,口唇色澹,周身倦怠乏力,时有腹胀腹痛。中医诊断狐惑、便血。辨证脾肾阳虚,温运失常,湿热内阻,灼伤肠膜。电子肠镜见回肠末端多发性溃疡,局部肠管略狭窄,扩张度差,肠道内大量血性积液。血常规示Hb88g/L, RBC290×10°/L, PLT305×10°/L, ESR34mm/h。
肠白塞病脾肾阳虚湿热内阻肠道溃疡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