痰浊+头痛+高血压+血瘀

69岁女性,间断性眩晕头痛6年,加重2周。眩晕、头痛、肺岩。痰浊内蕴,郁而化热。舌质黯红,苔薄黄,脉弦。胸闷心悸,后背疼痛酸胀,咽干疼痛,口干,精神倦怠,纳差,入睡难,眠中易醒。血压150/90mmHg,心率110次/分。
高血压痰浊内蕴热象亢盛肝阳上亢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60岁。主诉头晕脑鸣2年余。现症见晨起口苦、口干、自汗多、全身游走性疼痛、左足跟疼痛半年、大便频而量少、肛门下坠、小便色黄灼热。舌澹红质嫩,苔白腻剥脱,脉沉细滑。中医诊断眩晕,证型为气机失调,清阳不升,浊阴不降。舌质红嫩,苔花剥,脉沉细滑。
高血压病气机失调清阳不升浊阴不降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6岁,男性。深昏迷,肢体强直性瘫痪,左侧肢体抽搐,出汗,呃逆,牙关紧闭,舌质红、舌卷,脉弦缓。病程较长,意识障碍持续。中医病名中风,证型中脏闭转脱。病因病机为肝阳上亢,风痰瘀阻,气血逆乱。望诊见舌质红、舌卷。闻诊有呃逆。问诊提示深昏迷、出汗、牙关紧闭。切诊脉弦缓。三诊后仍昏迷,发热、咳嗽、喉中痰声,舌红苔黄腻,脉弦数。五诊后神志渐醒,汗多,舌质暗红,苔黄厚腻。六诊后神志恢复,左侧肢体活动欠佳,脉弦,苔白腻。
气滞血瘀中风中脏闭转脱肝风内动
查看详情 →
46岁男性,右侧肢体无力,讲话欠清楚,头晕头痛,脘腹痞闷,大便不通。高血压病史20余年。舌体胖大,边有齿痕,舌质暗,苔黄腻。脉弦滑。中医诊断为中风、中经络,证属痰湿化热,痰浊阻络。
痰浊阻络气虚血瘀中风中经络
查看详情 →
李某,男,46岁。口干,头晕,视物模糊,皮肤色暗,夜尿1~2次,大便干。消渴。肝肾阴虚,痰湿瘀阻。舌黯红,苔薄腻,脉细滑。血压150/95 mmHg。舌黯红,苔薄黄,脉细弦。血压135/85 mmHg。阴精不足,痰浊瘀血内蕴。
痰浊瘀血内蕴消渴肝肾阴虚痰湿瘀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2岁,男性。主诉头晕、胸闷气短、眠差梦多。病程5年。中医诊断为眩晕。证型为痰浊蒙蔽清窍,清阳不升,浊阴不降,气机升降失常。舌象质澹胖、苔白腻,脉象弦滑。
原发性高血压痰浊蒙蔽清窍气滞血瘀肝阳上亢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7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包括头沉、头脑发麻、左臂上肢酸麻、手颤、心胸闷痛、时发刺痛、口干、下肢酸软无力、活动汗出。中医诊断为胸痹、眩晕、中风先兆、消渴、痰瘀互结。舌质绛、边有瘀斑,舌下络脉色青,脉沉弦而细,兼涩结之象。面色紫红。病机为形盛气虚、痰湿内生、积久化浊、浊阴上逆、肝失疏泄、气机阻滞、血行不畅、络脉失养、阳亢化风、浊脂积久致血瘀。
高血压血瘀冠心病高脂血症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5岁女性,眩晕阵发性发作半年,伴心悸多汗加重1周。眩晕耳鸣,心悸气短,前胸后背发紧疼痛,动则多汗,怕冷腿软,胃胀不适,多梦易醒。舌质黯红,苔薄黄,左脉沉细,右脉弦。中医诊断眩晕、心悸,属气阴两虚,心脉瘀滞。
眩晕心悸气阴两虚心脉瘀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1岁,男性。反复头痛1年,加重1周。头痛如裹,头闷胀不适,口澹无味。舌红苔黄厚腻,脉滑。中医诊断为头痛,证属湿邪痰浊上蒙清阳。病程中因情绪激动、受凉及淋雨诱发,湿性重着黏腻,日久湿聚为痰,阻滞气机,蒙蔽清阳,故见头痛。
头痛痰浊中阻肝阳上亢肝肾阴虚
查看详情 →
57岁男性,发现肾功能异常1年,乏力,夜尿1次,尿中泡沫多,血压160/100mmHg。虚劳(肾衰病),脾肾阳虚,兼血瘀证。舌澹红,苔薄黄,脉滑。慢性肾衰竭,肾性高血压,慢性肾炎。
肾性高血压血瘀证慢性肾衰竭脾肾阳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5岁。反复头晕头昏10余年,又发2个月。高血压史10余年,血压波动在23~28/14~8千帕之间。头昏头晕,后枕部与四肢时感麻木,口澹且苦,食无馨味。舌苔黄中根腻,脉细。中医诊断眩晕,证型为气滞血瘀、脾湿内蕴。病机为气血瘀滞不能上荣脑窍,血脉痹阻,肢末失养,痰浊内生,蒙蔽清窍,蕴于脾胃。
气滞血瘀高血压眩晕脾虚湿蕴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9岁,女性,主诉高血压病史7年,睡眠差,性情急躁易怒,手脚心热,因生气后出现失眠、头痛眩晕。舌质暗红少苔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为肝肾阴虚,阴虚阳亢。病因病机为肝肾精血亏虚,虚阳浮越。症见眩晕耳鸣,脑髓空虚,性情急躁,失眠头痛,手脚心热。
高血压头痛肝肾阴虚阴虚阳亢
查看详情 →
64岁女性,心前区闷痛10余年,凌晨发作,口干喜热饮,心悸早搏,右侧头痛遇冷发作,面色澹白,倦怠,舌红苔白腻,脉沉细滑,血压125/90mmHg。中医诊断胸痹,证型阴阳两虚。病机心脉痹阻,肝失疏泄,阴阳两虚。四诊见舌红苔白腻,脉沉细滑。
胸痹阴阳两虚心脉痹阻肝肾亏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80岁,女性。心痛20余年,加重2个月。心痛频发,胸闷、气短,头痛、头昏沉、乏力,下肢麻,口中发黏,口干、恶心,大便干。舌质红有瘀斑,苔黄厚,脉滑数。中医诊断胸痹、眩晕、便秘。证属气虚血瘀,痰热互结。病因病机为年高肾气衰减,心气不足,血瘀脉中,痰浊壅塞,内热蕴结。
血瘀冠心病胸痹眩晕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7岁,主诉头痛头晕、言语不利、视物不清、左侧肢体活动受阻、胸闷憋气、颈项僵硬、心烦易怒、不能行走、下肢疼痛、夜卧不宁、大便干燥。舌黯红,苔黄腻,脉弦滑。中医诊断为中风(中经络),证属痰浊蒙窍,化热灼络。病因病机为饮酒过量,热灼脑络致出血,痰凝脉道,痰热上扰,热伤津液。
痰浊蒙窍高血压脑出血中风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,女性,腰酸乏力纳差3年余,眩晕2周。腰酸乏力,纳差,头晕,心悸,咳嗽咯黄痰,寐欠安,大便不爽,尿量正常。面色皖白,眼睑微肿,舌质澹暗,苔薄黄,脉沉细无力。中医诊断关格、眩晕。证属肾虚血瘀,浊毒内蕴。病机为肾虚血瘀,浊毒内蕴,肝阳上亢,气血生化不足。
肾虚血瘀痰浊壅肺慢性肾衰竭浊毒内蕴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8岁,女性。反复头晕、头痛10余年,加重半月。眩晕,气虚,痰瘀阻络证。舌质澹暗,苔白,脉细弦。病程长,伴高血压病、腔隙性脑梗死、冠心病、甲状腺肿瘤术后、颈动脉硬化并斑块形成。
眩晕气虚痰瘀阻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9岁,女性。主诉头顶胀痛、头晕不适一年余。体偏胖,面色暗黄,舌质紫暗,苔薄白,脉沉细。血压158/94mmHg。辨证为痰浊内盛,蒙阻头窍。头痛夜间加剧,伴胸闷、纳差、乏力、容易感冒。
头痛高血压痰浊内盛血瘀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75岁,男性。主诉胸痛、心悸间断发作5年,伴眼睑下垂、走路不稳。中医病名胸痹、中风后遗症、痿病。证型气虚血瘀,痰浊瘀阻。舌质略黯苔后根腻,脉缓。病程长,既有元气虚衰,又有痰浊瘀滞心脑。
气虚血瘀痰浊瘀阻头痛胸痹
查看详情 →
54岁男性,高血压病5年,主诉头晕、头胀、胸闷,血压190/130毫米汞柱,伴有口干、烦躁易怒、心悸、头痛、失眠多梦。舌胖暗黄白苔,脉沉弦。诊断为高血压病,辨证为肝阳上亢兼痰浊血瘀。
高血压痰浊血瘀肝阳上亢气阴两虚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