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,39岁,颈前左侧结肿3天,肿块直径4厘米,质硬,光滑,可随吞咽活动,同位素扫描为“冷结节”,诊断为甲状腺腺瘤,属中医“肉瘿”范畴,病因气郁、痰浊、瘀血蕴结,舌象、脉象未提及,其他四诊信息未描述。
痰浊甲状腺腺瘤肉瘿气郁
查看详情 →
男,51岁,反复咳嗽、胸痛、痰多、纳差、消瘦、神疲肢倦,病程8年。中医诊断石疽窜肺证。病因病机为脾虚痰浊瘀毒内停,流窜于肺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咳嗽、胸痛、痰多、纳差、消瘦、神疲肢倦,切诊未提及。
痰浊内停石疽窜肺脾虚痰瘀肺气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2岁。腰膝关节疼痛2年,加重1个月。类风湿关节炎。风寒湿痹,肝肾不足。面色苍白,舌淡苔白,脉沉细。腰膝关节疼痛,右膝关节疼痛明显,遇冷加重,热敷可缓解。血沉25mm/h,右膝关节骨质增生。
类风湿关节炎风寒湿痹肝肾不足
查看详情 →
张某某,男,68岁,心前区不适间作5年余,加重2个月。胸痹心痛病,脾肾亏虚、痰浊阻滞证。舌暗红,苔薄白,脉弦细。BP145/80mmHg。舌暗红,苔根部黄,脉弦。BP140/90mmHg。
痰浊阻滞冠心病脾肾亏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4岁,女性,遗尿多年,逐年加重,每夜遗尿1至2次。面色皖白,神疲乏力,舌澹苔白,脉沉缓。中医诊断为心肾阳虚,肾关不固。病因病机为肾气不固,阳不胜阴,元神不振。舌象澹白,苔薄白,脉沉缓。
遗尿心肾阳虚肾关不固脾肺气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4岁。主诉腹痛隐隐3月余。中医病名腹痛,证型气血虚弱,兼夹痰瘀。病因病机为素性抑郁,多思善虑,饮食不节,脾胃虚弱,气血生化乏源,痰瘀互结。望诊见舌澹胖苔薄黄或薄,闻诊无特殊描述,问诊见胃部隐痛、呃逆、恶心、发热、盗汗、月经不调、经血色黑有块、手足麻木、足趾变黑脱皮,切诊见脉细。
气血虚弱痰瘀互结热毒内蕴脾虚气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9岁,男性,主诉咳嗽、胸际不畅、咳痰臭浊带血、胸胁震痛、微喘、寒热、眠食不佳、小便深黄、大便干燥。舌苔黄厚,脉滑数。辨证为外感风寒,蕴热成痈。
咳嗽痰热胸闷气短
查看详情 →
3岁男性,主诉感冒后咳嗽半月余。咳嗽夜间加重,痰少色白不易出,纳差,大便2日一行。舌质偏红,苔薄白。中医诊断外感咳嗽,辨证表邪入里,肺失宣肃证。
感冒后咳嗽肺失宣肃表邪入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岁,主诉为顿咳,病程半月。主要症状为咳时气充于上,面红耳赤,涕泪交流,时时喷嚏,咳甚呕恶,涌吐痰涎,夜咳更重。舌苔厚白,脉象滑散,虎纹青澹。中医诊断为顿咳,病因病机为感染时邪病毒,浊痰阻塞气道,肺逆而成。
痰浊顿咳肺热气机阻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5岁,男性。主诉为咳嗽频作,病程半个月。主要症状为咳声不扬,痰白粘稠,口干喜饮。舌质稍红苔白,脉弦滑。中医诊断为风邪犯肺,肺失清肃,内蕴痰浊略有化热。望诊见舌质稍红苔白,切诊见脉弦滑。问诊见咳声不扬、痰白粘稠、口干喜饮。
痰浊化热风邪犯肺肺失清肃肺气不利
查看详情 →
庄某,女,52岁。言语失于流利,头面麻木3月余。舌质暗红,苔薄腻,脉细弦。右侧头面部麻木,偶有针刺样头痛,夜寐欠安。MRI示双侧基底节区小缺血灶。中医诊断为中风(中经络),病机为痰浊上扰,气血瘀滞,脑络不和。
痰浊上扰脑梗死中风气血瘀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18岁。主诉脑外伤术后发作性不省人事、肢体抽搐5年余。病程5年。中医诊断痫病。证型为痰瘀阻滞,肝风内动。舌黯红,苔少。脉沉弦。平时头晕胀痛,手心热,少语易怒。
痫病痰瘀阻滞肝风内动头晕胀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花甲,主诉痔血后出现腰酸痛、痰少咳、气喘,病程未明确。中医诊断肾虚不纳。病因病机为肾虚不纳,冲气上逆。望诊舌苔薄白,闻诊未提及,问诊提及痔血、腰酸、咳喘,切诊脉弦而虚软。
肾虚不纳虚喘腰酸足软冲气不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8岁,男性,主诉全身多发脂肪瘤5年,手术切除后复发增多。舌质红,苔厚腻,脉弦滑。证属痰气郁结,瘀血停着。性情急躁,喜饮酒及食肥甘厚腻之品。全身多发脂肪瘤,腰腹部多,四肢次之,质韧,无粘连。
脂肪瘤痰气郁结瘀血停着肝阳上亢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6岁,女性,失眠,纳呆,恶心,口干,阵发性全身不适,坐卧不安,心烦意乱,呃逆、吐白黏液,病程4~5年,绝经1年。更年期综合征。肝气郁结,痰浊内阻,胃气上逆。面色无华,舌苔白腻,脉弦滑。声音低弱,气味无特殊。问诊提示情志不畅,病史明确。脉弦滑。
更年期综合征肝气郁结痰热内扰心烦失眠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7岁,主诉吼喘14天,病程较长,反复发作。中医病名哮喘,证型热哮邪实。病因病机为痰浊化热,血行不畅,痰瘀互结,阻闭肺气。望诊见面色红晦,口唇干燥,色黯,舌澹紫苔白厚。闻诊无特殊描述。问诊见咳声锐,气促,痰壅,夜卧不宁,饮食减少,大便干。切诊见脉数有力。
痰浊化热哮喘痰瘀互结肺气耗损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65岁。主诉眩晕、头痛、咽疼、口干、耳鸣、尿赤,病程多年,近一周加重。面色泛红,舌绛苔少,脉弦细数。中医诊断为肝肾阴虚、肝阳上亢。病因病机为水不涵木、阴虚火旺。
眩晕肝阳上亢肾阴虚水不涵木
查看详情 →
37岁男性,间断胃脘部胀满疼痛半年,饭后加重,伴恶心、嗳气、口淡无味,便溏,舌苔白厚,脉沉。中焦虚寒,痰浊阻胃。
痰浊阻胃胃痛胃胀中焦虚寒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2岁,女性。主诉胸闷、心悸、气喘、夜间憋醒、不能平卧、痰多白色。病程20余天。高血压冠心病史多年。舌胖暗,苔白。脉沉细数,偶有结象。血压160/90毫米汞柱。胸痹,喘,气虚、心阳不足兼血瘀痰浊。畏冷、易出汗,疲乏无力,进食较少。舌胖暗苔白,脉弦细。血压150/82毫米汞柱。舌胖暗苔薄白,脉弦细。血压140/76毫米汞柱。
痰浊胸痹心脾两虚气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2岁。眩晕多年,劳累即发,时作时止,近5天发作加剧,如立舟之态,旋转不定,双眼不敢睁开,耳鸣,头重如蒙,头汗出,胸闷欲呕,胃中似饥非饥,嘈杂不安。体征见舌质澹胖、苔白稍腻,脉象濡缓。证属痰浊中阻,清阳不升。病因病机为痰浊蒙蔽清阳,湿邪阻滞中焦,脾阳不升。
痰浊中阻眩晕脾阳不升耳鸣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