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9岁男性,泄泻,痿证(脾胃虚寒),病程一年余,伴有纳呆、消瘦、低热、头晕呕吐、神疲乏力、下肢不用。面色萎黄而晄白,形体赢弱,皮肤干燥,肌肉瘦削,舌质淡红苔薄,脉沉细。腹部有多处手术疤痕,腹软无压痛,肠鸣漉漉,两膝反射、腱反射消失。低血钾,短肠综合征。
短肠综合征脾肾阳虚泄泻纳呆
查看详情 →
患者肥胖好饮,素性畏热,自汗如雨,四肢痿软,恶寒,小便短赤,大便溏结不调,饮食减退。中医诊断为痿病,证属肺热伤胃,胃土不足,肺金受损,水涸火盛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自汗、恶寒、便溏结、饮食减退,切诊未提及。病机为肺热伤胃,子母两虚。
痿病肺热胃土不足肾水亏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4岁,女性。腰背部反复酸痛5年余,加重3个月。神疲倦怠,面色苍白,胸背部轻度驼背畸形,胸腰段范围内嵴椎叩击痛明显,舌淡苔白,脉沉细无力。X线片示胸腰椎椎体普遍骨质疏松,胸椎11、12及腰椎1、2椎体有轻度楔形改变。诊断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。
骨质疏松症肾精亏损脾肾两虚腰背酸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2岁,男性,主诉眩晕耳鸣、倾倒欲仆、气短心慌、神倦懒言,病程1周,左肢偏枯、痿废不用,左手握力甚微,下肢不能移步,口舌微㖞,语言不清,初起神思昏愦。体征见舌澹胖,脉细迟弱,血压106/64毫米汞柱。中医诊断为上气不足、脑部缺血、血菀、巽旋无能。
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眩晕耳鸣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8岁,男性。腰嵴疼痛,两腿沉重,难以步履,足痿不能着地,行走酸软,久坐酸软加重,晨轻午后重,头面及四肢略肿。病程始于1967年冬,1970年冬加重。中医诊断为陈旧性外伤性脊髓出血。病因病机为久服膏粱厚味,湿热蕴蓄下焦,杖伤血瘀,脉络受损,热郁气滞,气血不行,肝肾内损,奇经诸脉虚。面色苍,脉虚。舌象未提及。问诊见饮食减少,病史较长。切诊见脉虚。
外伤性脊髓出血肝肾阴虚湿热蕴结气血瘀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5岁,男性。主诉右肩臂上举困难10个月,左肩臂上举受限8个月,两手臂酸木,两腿乏力,肩颈困累无力,气短。苔薄腻,脉细。证属脾虚气弱,痰瘀阻络,气血不能灌注。
运动神经元病脾肾亏虚湿热瘀阻气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8岁,男性。主诉高血压,偏瘫,左半身麻木无力,头晕,痰多,口涎外溢。病程5个月。中医病名中风。证型气血亏虚,痰瘀阻络。病因病机气虚血瘀,痰浊阻络。舌质澹红,苔薄白。脉弦数。血压180/100mmHg。
高血压气虚血瘀痰瘀阻络中风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,男性。主诉阳萎不举20年。病史显示初病之时举而不坚,病延日久阳事全废。临床表现见口淡涎多,头重肢困,大便溏薄不爽,形体肥胖,面色黄而虚浮,咽红而色暗。舌质淡嫩微紫,舌根苔白腻,脉象濡缓。辨证为积阴成形,阻滞阳气而致痿。病因病机为嗜烟酒、食肥甘,聚湿生痰,阻遏阳气,精微物质“抱阳而下”,积阴成形,滞于宗筋,压迫通道而成。
阳萎不举积阴成形痰阻阳气宗筋受阻
查看详情 →
男,34岁。面黄浮肿,头重胸痞,语言不能出声,下肢痿废不用,手足逆冷,目睛肮,形神呆木。寒湿侵肾,元阳衰惫,机灵失运,发为骨痿。脉迟而微,指下模糊,舌苔白腻。
下肢痿废面黄浮肿头重胸痞语言不出
查看详情 →
高姓叟,六旬以上,两腿乏力,眩晕,神昏健忘,病程渐进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,证型未明确,病因病机为内中风证之偏虚寒、肝过盛生风、肝虚极生风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乏力、眩晕、神昏健忘,切诊见脉象微弱无力。
两腿乏力眩晕神昏健忘内中风证
查看详情 →
2.5岁男童 左腿麻痹一年零七个月 纳少 大便不调 尿黄 面色黄白 舌苔白微腻 脉细滑缓 脾虚胃弱 气血不足 经络阻滞 肌肉失于濡养 左腿痿软 膝向前屈 脚尖着地 脚外翻 腿内侧弯 左腿较长一厘米
小儿麻痹脾虚胃弱气血不足经络阻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内踝重坠发斑,下焦痛,筋掣,腰窝左臂。病程较长。中医病名为痿废,证型属湿痹,病因病机为湿热溷处血络,下焦奇脉不流行,阴维受邪,久化热烁血,风动内舍乎肝胆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症状描述,切诊见右脉缓,左脉实。
痿废湿痹下焦痛血络瘀热
查看详情 →
女,23岁,高烧、呕吐、头痛,病程较长。脑膜炎后遗症,痿疾截瘫病。第十胸椎以下至两足触痛温觉丧失,两下肢强直性截瘫,小便失禁,大便干结,两脉缓弱。
脑膜炎后遗症痿疾截瘫肾阳衰微二便失司
查看详情 →
15岁男性,步履欠稳,不时跌跤,形瘦神疲,呈鸭行步态,翼状肩胛,胸骨微突,肌肉萎缩,腓肠肌肥大,蹲卧难起,手足痿废不用,舌苔白腻,脉微弦,左弱右强,诊断为痿病,证属肝肾两虚型。
痿病肝肾两虚肌肉萎缩步履艰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19岁,女性。主诉左侧偏瘫2个月余。病程较长。中医病名脱髓鞘病。证型湿热内蕴,痰瘀阻络。病因病机湿热蕴结,痰瘀互结,阻滞经络。望诊舌质澹红,苔白腻而微黄。闻诊无明显描述。问诊有头闷胀痛,耳鸣,口渴不欲饮,痰黄黏,恶心呕吐。切诊右脉滑数,左脉沉涩。
脱髓鞘病湿热内蕴痰瘀阻络肝郁气滞
查看详情 →
六旬媪,主症为四肢痿废,卧不能起,呼吸短气,病程因劳力过度而发。脉两寸微弱,两尺重按有根。诊断为痿证,病因属胸中大气下陷,不能斡旋全身。气虚为本,肺脾肾功能失调,致筋脉失养。
痿证气虚大气下陷短气
查看详情 →
13岁男性,全身冰凉,四肢无力,手不能握,脚不能站,行动需人扶持。病程自7月洗冷水浴后发病。舌红,苔薄黄,脉沉细。诊断为痿证,辨证为肝肾亏虚,筋骨痿废。肌肉瘦削枯萎,皮肤松弛,饮食欠佳,营养不良。
筋骨痿废痿证肝肾亏虚精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8岁。主诉颈部疼痛,伴下肢麻木无力半年。中医诊断嵇髓型颈椎病(痹证/气滞血瘀)。舌红,苔薄白,脉滑数。颈3~6棘突旁压痛,颈后伸、侧弯受限,膝腱反射亢进,Hoffman征(+)。X线片示颈椎曲度变直,椎间隙狭窄,骨质增生,椎管狭窄。MRI示C4~5椎间盘低信号,突向椎管,压迫硬膜囊和嵇髓。
颈部疼痛下肢麻木气滞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脚气水肿,肿消后痿软不能步履,舌澹白,脉濡缓,谷食衰少。病因湿热由外入内,由肌肉而入筋络,病机为络脉壅塞,气血凝滞,属湿痞。舌澹白,脉濡缓,湿性黏腻,病程缠绵。
脚气水肿痿证湿热浸淫络脉壅塞
查看详情 →
10岁男性,突发发热后两腿无力,继而下肢全瘫,上肢亦见无力,二便正常,时有汗出,形体消瘦,四肢疼痛,面色白无华,舌质澹,苔薄白,脉沉细无力。中医诊断为痿证,证型为精气亏损,脉络瘀阻。四诊见面色白无华,舌质澹,苔薄白,脉沉细无力。
四肢痿废痿证精气亏损脉络瘀阻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