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50岁,男性,主诉胸骨后梗阻疼痛反复2年,加重半个月。临床表现包括胸骨后梗阻疼痛、脘腹胀闷、剑突下灼热、纳食减少、大便稀溏不爽、便前腹痛。舌质红,苔黄腻,脉滑数。诊断为肝胃湿热,病因病机为肝气犯胃、湿热中阻。
肝胃湿热胸骨后疼痛脘腹胀闷大便稀溏
查看详情 →
女,43岁,间断双下肢紫癜伴血尿蛋白尿32年,加重2周。双踝周围紫癜皮疹刺痒,尿潜血++++,RBC 28.8/HP,疲乏,下肢乏力,咽喉不利。舌暗红,苔白,脉细弱。中医诊断紫癜,证属血热伤络,气虚夹瘀。病程长,外感反复,气虚卫外不固,风热疫毒侵袭,血热雍盛,损伤血络,离经之血为瘀。
紫癜肾血热伤络气虚夹瘀湿瘀互结
查看详情 →
男,57岁。右胁下胀,按之有癥块,推之不移,腰酸乏力,纳呆食少,尿黄短少,大便秘结。舌质暗,苔白腻,脉弦尺弱。肝郁血瘀,脾失健运,毒邪内阻,肝癥脾积。舌质暗,苔白腻,脉弦尺弱。舌质暗,苔澹黄,脉沉弦细尺弱。
肝郁血瘀脾积肝癌脾失健运气血失和
查看详情 →
魏某,男,32岁。上腹疼痛,吐酸、嘈杂,失眠,烦躁,头痛,头晕,记忆力差,体倦乏力。病程7年。面色面黄,体瘦,舌质红、苔黄而滑,脉细弱。脾气不足,肝经郁热。
吻合口溃疡肝经郁热脾气不足失眠烦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8岁,男性。主诉支气管扩张咯血反复不止。症状包括面色白、形体消瘦、精神委靡、多汗心悸。脉象虚大,舌象澹苔白。中医诊断为气阴两伤、脾虚中气不足、气不摄血。病因病机为出血过多导致气阴两伤,脾虚中气不足,摄血无能。
支气管扩张气阴两伤脾虚中气不足气不摄血
查看详情 →
27岁,劳伤咳血,病程未明,阴虚火动,口干唇燥,尿黄,午后颧赤,虚数脉,舌象未提,脉象虚数,内热减,咳血少,手足凉而不温,脉仍虚数,四肢温和不凉,脉象平,口不渴,无痛苦,西医诊断肺结核空洞,病机为阴虚火动,阴阳不和
肺结核空洞阴虚火动养阴补肺阴阳不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0岁,男性。主诉胃胀痛、嗳气、矢气、口干苦、大便色黑。病程未明确。中医诊断胃脘痛。证型肝气犯胃,肝郁化火。病因病机肝气郁结,横逆犯胃,肝胃郁热。望诊面色苍黄。闻诊无特殊。问诊有胃内灼热、头昏乏力。切诊脉弦数。舌红苔黄。
胃胀痛肝气郁结肝郁化火胃底静脉显露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6岁。溃疡病10多年,胃痛时作,吐血、黑便,胃下垂,幽门狭窄。胃痛多于下午及晚间发作,进食面食则胃脘作胀,夜寐不安,大便结如羊矢,尿赤量少。舌红中心苔黑,脉细数。胃痛属热证,病机为胃中热炽,灼伤血络,迫血妄行。舌红苔黑,脉细数,提示阴虚内热。
胃痛吐血阴虚热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0岁,女性。主诉停经42天,少量阴道流血3天。病程3天。中医病名胎漏,证型肾虚。病因病机肾气亏虚,封藏失职,冲任不固。舌体正常,舌苔薄白,脉沉细。
先兆流产肾气亏虚胎漏
查看详情 →
15岁女性,腹泻3月余,大便每日2~4次,便不成形,左少腹隐痛,饭后加重,月经延迟,经量不定。肠镜提示炎症性肠病待查,全消化道造影提示肠易激综合征。舌象未提及,脉象未提及,腹部叩击呈鼓音,中脘、天枢、胆明压痛阳性。诊断为结肠炎。病机属脾胃虚弱,运化失常,水湿内停,泄泻不止。
腹泻脾胃虚弱肠易激综合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30岁。主要症状为咯血、咳嗽痰红、咽喉干痛、神疲乏力。病程较长。中医病名为咯血。证型包括阳络受伤、心肾阴伤、木火上升、肺络受损、心阴未复、虚阳下潜、痰热内蕴。病因病机涉及阴虚生内热、肺肾阴虚、火清气降。望诊见舌苔薄净、薄腻、薄腻而黄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包括身热、咳嗽、咯血、神疲、乏力、纳食变化。切诊见脉弦滑、数、濡滑、微数、濡细。
咯血心肾阴虚肺络受损痰热内蕴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93岁,左小腿昼凉夜热,热甚时需浸冷水缓解,热处作痒、钻痛,夜间需将左脚伸出被外。唇赤,口干不欲饮,纳少,大便溏软,尿频量少,舌红边有瘀斑,脉结代。中医诊断为心主血脉中蕴有瘀热而下流于阴分。舌红边有瘀斑,脉结代。
小腿灼热口干不欲饮舌红瘀斑脉结代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5岁。主诉排柏油样便6小时。病程1天。肝硬化、胃溃疡病史两年。舌质红绛,苔白薄。脉数。中医诊断便血,证型热迫血溢证。病因病机为饮酒化湿生热,热毒炽盛于血分,热邪迫血妄行,导致便血。
肝硬化胃溃疡便血热迫血溢
查看详情 →
25岁男性,腰及尾骶处酸楚不适,病程2个月。主症为腰及尾骶处酸楚,左臀部下方肿疡破溃,疮面不红不痛。中医病名骨疽,证型肾气虚损,气血留滞,阴毒结于内。舌苔薄白,脉沉细,食欲缺乏,气短乏力。
腰椎结核骨疽肾气虚损气血留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7岁女性,主诉大便赤白黏冻脓血4年余。现症见大便带血,便中夹杂赤白黏冻,每天5次左右,里急后重,小腹坠胀疼痛。舌质稍红,苔薄黄,脉稍弦。中医诊断为痢疾,病机为脾胃虚弱,气血瘀滞,兼有湿热证。病程4年余,因饮食不慎致泄泻,反复发作,肠镜提示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,病理示升结肠重度慢性炎伴活动性炎。
慢性结肠炎脾胃虚弱湿热证气血瘀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,男性。主诉胃溃疡病史2年,呕血,量约100毫升/次,后又出现腹胀,吐血2次,计约250毫升。临床表现脘腹胀闷,吐血紫黯,口臭,大便色黑如柏油,面色苍白,烦躁。舌红,苔黄,脉细数。中医诊断血证,吐血。证型胃中积热型。
胃溃疡胃中积热血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1岁。反复双下肢紫癜3年,加重3天。双下肢皮肤散在紫红色紫癜,对称分布,高出皮面,压之不褪色。舌黯红,苔黄腻,脉滑。中医诊断为湿浊性紫癜,病机为湿热瘀浊互结。尿蛋白(+),尿潜血(十++)。无腹痛、腰痛及关节痛。二诊紫癜逐渐消退,尿蛋白(士),尿潜血(+)。三诊舌澹红,苔微腻,脉滑。四诊皮肤紫癜消退,尿常规正常,舌澹红,苔薄白,脉轻滑。病程缠绵,脾虚湿浊内生,蕴久化热,病理实质为湿、热、瘀。
湿浊性紫癜湿热瘀浊互结脾虚湿浊内生脾虚渐复
查看详情 →
二十岁女性,咳嗽,吐血,背胀,手心热。舌无苔而两边略带青紫,脉弦硬带浮。诊断为伏风闭肺,兼气夹瘀。
咳嗽吐血瘀热内阻热壅血瘀肺气不舒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7岁,男性。胃脘痛2年余。胃脘痛,空腹及夜间明显,泛酸,痛时掣及背心,大便难,纳差少食,乏力。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史。舌质澹红,苔白。脉细滑。中医诊断为胃脘痛,证属脾胃不和。病机为脾胃失调,气滞血瘀。
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不和证气虚致瘀阳虚致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28岁。主诉溃疡性结肠炎3年,现症见大便日3~7次,带血,消瘦,乏力。舌质暗红,苔白,脉细弦。证属脾虚湿滞,胃肠失调,络脉受损。
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滞胃肠失调络脉受损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