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女性,32岁。主诉肝脓肿引流术后不愈半年。症状包括纳呆食减、胃脘痞满痛、发热汗出、疲乏无力、口苦口干、头晕头痛、心烦。舌苔薄白,脉沉弦滑。辨证为肝郁气结,痰积不化。二诊后脉象转为沉弦缓,辨证为气血俱虚,气滞血瘀,湿郁不化。三诊辨证为肝胆湿热,外受风寒。四诊辨证为湿热蕴结。
气滞血瘀肝脓肿肝郁气结痰积不化
查看详情 →
64岁女性,心前区闷痛10余年,凌晨发作,口干喜热饮,心悸早搏,右侧头痛遇冷发作,面色澹白,倦怠,舌红苔白腻,脉沉细滑,血压125/90mmHg。中医诊断胸痹,证型阴阳两虚。病机心脉痹阻,肝失疏泄,阴阳两虚。四诊见舌红苔白腻,脉沉细滑。
胸痹阴阳两虚心脉痹阻肝肾亏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3岁,男性。主诉口干欲饮,涕少,无涕血,乏力肢软,言语无力,纳谷一般,夜寐一般。舌质偏红,苔薄少,脉细小。中医病名鼻咽癌,证型气阴两虚,痰瘀互结,毒热内蕴。病因病机热毒壅滞,气滞血瘀,痰热结聚。望诊舌质偏红,苔薄少。闻诊无特殊。问诊口干欲饮,乏力肢软,言语无力,纳谷一般,夜寐一般。切诊脉细小。
鼻咽癌气阴两虚痰瘀互结毒热内蕴
查看详情 →
赵某,52岁,右上背痛,颈项腰膝酸软,头晕目眩,四肢不举,筋脉弛缓,肌肉萎缩,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颈椎病,证型脾肾两虚。病因病机脾肾不足,气血亏虚,风寒入络。望诊未提,闻诊未提,问诊见症状描述,切诊未提。
颈椎病脾肾两虚风寒入络气血亏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8岁。主诉头晕、头痛,伴颈、肩胀痛1年,因加班加重。刻下症状包括精神萎靡、头目晕眩、行走恍惚、两眼懒睁、右颈疼痛不能转折、右肩至肘关节胀痛。舌嫩胖大水滑苔,舌根部腻苔,舌下络脉怒张纡曲。脉右寸浮大,双尺脉沉弦。辨证为颈筋劳损,枢机不利,脾虚水泛。辅助检查提示右椎-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,颈椎病。
气滞血瘀颈椎病脾虚水泛肝肾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8岁8个月,男性。反复关节肿痛8个月,左踝关节肿痛5天。关节肿痛,晨僵明显,乏力,纳差。面色萎黄,形体消瘦,舌澹红,边有齿痕,苔白腻,脉滑。中医诊断为痹证,辨证为着痹。病因病机为寒湿痹阻经络,兼有化热之象。病程较长,属虚中夹实证,湿邪偏盛,气滞血瘀,气血匮乏。
痹证着痹寒湿痹阻气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史某,68岁,头痛30余年,左侧颞部跳动性疼痛,伴失眠多梦,病程长。中医诊断为头痛,证属气滞血瘀。舌黯澹,苔白,脉弦细。头痛因肝气郁结,气滞血瘀,瘀血阻于脑络,久病入络,瘀血更甚,致疼痛加重,伴心脾两虚之症。
头痛气滞血瘀心脾两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5岁,女性,经期头痛近2年,伴经期乳胀、全身乏力、精神欠佳。月经周期7天,经期30天,量中等,色鲜红,无血块。现病史提示经前睡眠欠佳,大便干。舌红苔黄,脉弦滑。诊断为气滞血瘀,肝郁化火,病因病机为气滞血瘀,肝郁化火。二诊见月经未净,量中等,无乳胀,咽部不适,口干喜饮,精神欠佳,睡眠欠佳,舌红苔黄齿痕,脉76次/分,诊断为气滞血瘀兼有瘀热。
经行头痛气滞血瘀瘀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83岁。主诉胸闷,头晕,头痛,头胀,耳鸣,目干涩,怕热,偶胃胀,腿痛。舌黯苔薄白微腻,脉沉缓。中医诊断胸痹心痛,证属阴虚气滞夹瘀。病因病机为阴虚气滞夹瘀,瘀血阻络。
血瘀胸痹心痛阴虚气滞
查看详情 →
女,32岁,偏头痛2年,发作时眼煳,持续时间不一,近5天加重,右眼症状明显。右眼视力下降,眼底异常,左眼正常。胸闷,恶心,纳少。舌质红,边有瘀点,脉细弦。右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。肝郁气滞血瘀。面色正常,舌象红有瘀点,脉细弦。
偏头痛血瘀肝郁气滞胸闷
查看详情 →
60岁男性,糖尿病病史。主要症状为咳嗽、倦怠。病程自2011年12月起。中医病名:肺恶性肿瘤。证型:气虚痰瘀阻络。病因病机:痰瘀阻络。望诊:未提及。闻诊:未提及。问诊:咳嗽、倦怠。切诊:脉滑。头痛、咳嗽轻微、倦怠。脉滑。脑转移。
头痛右上肺癌气虚痰瘀阻络脾虚湿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6岁,女性。主诉左侧胁痛4年,近期因情绪诱发症状加重,伴颈部肿大。主要症状包括胁痛、头痛、心烦易怒、手足心热、食后胃部憋胀、饮食减少。体征见颈部甲状腺轻度肿大,脾脏轻度肿大。舌苔薄,脉沉弦。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、阴虚,病位在肝、脾,病机与情志失调、肝气郁结有关。
头痛胁痛气滞阴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16岁,男性,主诉头痛头晕半天。头痛头晕,病程半天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,证型为脑窍瘀阻。望诊见舌澹、苔白,切诊脉弦。主诉症状为头胀痛、昏重、头晕、恶心欲呕。体征见左侧头部缝合伤口,肿胀压痛,凹陷,CT示左顶骨裂缝骨折,颅骨内板凹陷,脑组织高、低密度混杂阴影。病机为脑窍瘀阻,瘀水互结。
头痛头晕脑挫伤瘀水互结舌淡苔白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7岁,男性,主诉头痛难以忍受,神志不清。病程较长,自1980年4月起病,持续1年未愈。头痛剧烈,神志恍惚,意识模糊,形体蜷缩,四肢厥冷,肌肤甲错,脉沉细微弱。舌质澹,苔薄白。病久伤正,阴阳气血俱虚,标实本虚,气滞血瘀。
蛛网膜下腔出血气血亏虚阳虚瘀血阻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58岁。主诉右侧肢体无力1月余。中医病名中风,证型中经络,气滞血瘀。舌象暗红苔薄白,脉象细涩。右侧上肢肌力3级,下肢肌力4级。伸舌居中,露齿右侧差。神情正常。
气滞血瘀气虚血瘀中风之中经络肢体麻木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7岁,男性,主诉间断性脓血便3年,加重1个月。腹痛喜按,腹泻每日2~3次,夹黏液脓血,血色鲜红,腹胀肠鸣,受凉后加重,胸闷纳呆,疲乏无力,夜眠欠佳。诊断为休息痢(溃疡性结肠炎),证属脾胃虚弱。舌质澹胖,苔薄白,脉濡;后诊舌质澹嫩,苔薄白,脉弦。病机为气滞血瘀,肠络阻塞,气血留聚,腑气不通,瘀久化热。
气血瘀滞休息痢脾胃虚弱肠络阻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39岁。主诉间歇性头痛、视物不清、月经量少、溢乳。病程自1990年2月起。中医病名包括头痛、胁痛。证型为气滞血瘀、肝胆湿热、肝胃不和。病因病机涉及气滞血瘀、肝胆湿热、肝胃不和。望诊见舌红、舌下瘀紫、苔黄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包括头痛头重、视矇、疲倦思睡、胁痛、胃脘饱胀、口苦、大便烂。切诊脉弦。
头痛气滞血瘀肝胆湿热肝胃不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8岁,女性。月经两年未来潮,经血量正常,血色暗红,有血块,50~60日一行。素来性情急躁易怒,经前乳房胀痛、乳头痛,经期胸闷气短,小腹刺痛,大便溏。舌暗有瘀点,苔薄白,脉弦。证属肝郁气滞血瘀所致继发不孕。
血瘀不孕症肝郁气滞性情急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6岁。左半身麻木,左侧口角歪斜50天。主症包括左侧口角歪斜、左半身麻木、右侧偏头痛、左手颤抖、肌肉跳动、腹胀、寐差、尿黄。舌黯红,脉沉弦。中医诊断为缺血性中风(中经络,恢复期)。辨证为肝风内动,血瘀络阻,后转为肝风内动,阴血亏虚,继为肝风内动,营卫不和,再为肝风内动,脉络瘀阻,最终辨证为肝肾不足,营卫失和,气滞血瘀,血虚寒滞,营卫失和。
血瘀络阻气滞血瘀缺血性中风肝风内动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2岁。主诉头痛18年,劳累或气候变化时加重,经期前后诱发,经色不鲜,量不畅,伴腹痛。中医诊断为气滞血瘀,冲任不调,内风旋扰清空。望诊见舌紫苔薄,切诊见脉沉涩。问诊提示经期症状明显,病程较长。
头痛气滞血瘀冲任不调肝气郁结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