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术+气滞血瘀

6岁女性患者,双膝关节肿痛4年,指、踝关节及足跟痛3年,腹部积块1年。双手指关节、手腕、双踝关节肿痛,活动困难,间断腹痛,不思饮食。神呆,记忆力差,颈部、腋下、腹股沟淋巴结肿大,双手指关节肿大呈梭形,双足跟肿,皮色不红,肝脾肿大,舌体大,质澹红,苔薄白,脉细数。中医诊断症积、痹证、痰核流注。先天不足,气虚气滞,痰瘀结于肋下,痰湿流注而见瘰疬、关节漫肿。
气滞血瘀肾精不足痰瘀阻络关节肿大
查看详情 →
74岁老年女性,左侧腹部疼痛4月余,难以转侧,时有针刺样或触电样疼痛,纳差不欲食,疲乏倦怠。舌质淡暗,苔白薄腻,脉沉细缓。术后损伤络脉,气滞血瘀。
气滞血瘀左肾切除术后腹部疼痛纳差
查看详情 →
患者乏力,大便干,舌质暗红,苔薄黄,脉弦细。中医病名恶核,证型脾虚肝郁、痰瘀互结。病因病机为脾虚肝郁,痰瘀互结。望诊见舌质暗红,苔薄黄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乏力、大便干。切诊见脉弦细。
气滞血瘀恶核脾虚肝郁痰瘀互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8岁。腹胀、尿少伴下肢浮肿1周。腹大坚满,小便量少,下肢浮肿,气促不能平卧,食欲不振,口渴不欲饮,面色黯黑。舌紫苔滑,脉细涩。腹部膨隆,青筋显露,叩之有移动性浊音。B超示肝前腹腔液性暗区,估计腹水900ml。肝功能异常,HBsAg阳性。诊断为慢性肝炎肝硬化,肝功能失代偿期。
气滞血瘀肝硬化腹水脾失健运水液内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3岁,女性。主诉食后做噎3个月余,进行性加重,胸骨后堵闷、灼痛,不能进食硬食,仅能进流食。中医诊断为气滞血瘀,痰气凝结客于下焦,聚而成痞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显示吞咽困难、胸骨后症状,切诊未提及。
气滞血瘀食道梗阻痰凝胸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2岁,女性。主要症状为右乳房发胀不适,自摸有包块,全身酸困难受,口干心烦,失眠多梦,多汗,不思饮食,大便干结。病程自1997年12月发病,至1999年7月发现骨转移。舌质红,苔薄黄,脉沉细弦滑而数。中医诊断为气阴两虚,心肝肾失调,气滞血瘀。病因病机包括气阴两虚、情志不遂、瘀血阻络。
气滞血瘀乳腺癌肝气郁结气阴两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,男性。右胁隐痛,恶心预呕,乏力困倦,脘腹胀满,纳差,小便黄,大便粘腻难解。饮酒史20余年。面色晦暗,舌质暗红,苔腻,脉弦数。中医诊断酒癖,证型湿热壅盛证。病因病机为湿热毒邪蕴郁肝脏,伏于血分,湿邪困阻肝经,气滞血瘀,湿瘀互结。
气滞血瘀酒癖湿热壅盛胁痛
查看详情 →
5天男婴,皮肤黄染2天,早产20天,大便灰白,小便如浓茶,腹胀,形瘦神疲,皮肤黄染,舌澹,苔薄黄而腻,指纹澹紫。中医诊断胎黄,辨证脾虚湿困、气滞血瘀。B超提示胆囊不显影,血总胆红素106.02μmol/L,直接胆红素71.82μmol/L,凡登白试验直接阳性。
气滞血瘀胎黄脾虚湿困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,62岁。腰腿痛2年,阴雨天加重,伴腰部冰冷,畏寒,手脚冰凉,健忘,听力减退,眼花,心烦,多梦,惊悸,偶心慌,气短。舌边有齿痕,舌暗少苔,舌下静脉(+),脉沉细。中医诊断为寒痹、胃痞病。辨证为脾肾阳虚,气滞血瘀。
气滞血瘀腰腿痛脾肾阳虚畏寒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5岁,男性。左足肿痛,功能障碍1天。左足肿胀、青紫,第3、4、5跖骨处压痛明显,扪及骨擦感。舌质黯红、苔薄黄,脉弦。左足第3、4、5跖骨中段斜行断裂,远折端向内下移位。
气滞血瘀跖骨骨折瘀血阻络肾虚
查看详情 →
女,42岁,小腹胀痛反复1月余,腰酸,白带量多清稀。湿热瘀阻下焦。面色晦暗,舌质红,苔黄腻。脉弦滑。子宫前位,活动度稍受限,压痛(+)。盆腔探及液暗区。
气滞血瘀慢性盆腔炎湿热瘀阻下焦湿热
查看详情 →
男,30岁,黄疸、高热寒战、休克,病程长短未提,湿热蕴结,邪恋少阳,邪入少阳,阳明余热,湿热交迫,刀刃所伤脉络受阻,气滞血瘀,瘀血倍积,胆汁通行受阻,皮肤发黄,面色晦暗,舌质红,苔黄腻,脉弦数,脉沉涩,上腹部绞痛,高热黄疸,疼痛不止,黄疸不净,午后排便不畅
气滞血瘀黄疸高热休克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4岁,女性。双乳房肿块疼痛1年余,月经前加重,经后减轻。情绪低沉,面色憔悴,额颊有黄褐斑片。双乳房外上象限可触及不规则扁平肿块,质地韧而稍硬,挤压痛明显。舌黯红有瘀斑、苔薄黄,脉弦。乳癖,气血郁结,冲任失调。病因病机为情志抑郁,肝气郁滞,气血失和,冲任失调,气滞血瘀,痰凝于乳络。
乳癖气血郁结冲任失调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7岁,男性。主诉腹胀、下肢水肿、胁痛、腹满、口苦咽干、失眠、便干。病程较长,有肝硬化腹水病史。面色黄,颊红,舌苔白黄,舌尖赤,脉弦滑。辨证为脾虚不健、水湿中阻、肝郁血瘀、阴虚内热、火热结肠。初诊时腹胀如鼓,腹围87cm,二诊后腹围减至76cm。脉象沉滑,舌苔黄腻,舌质尖边红绛。
气滞血瘀肝硬化腹水肝郁血瘀阴虚内热
查看详情 →
女,48岁,腹泻、腹痛反复发作1年,大便不成形,挟黏冻,左下腹隐痛,里急后重。舌稍暗,苔薄白,脉弦。慢性结肠炎,肝脾失调,肝旺乘脾,病久生瘀。
气滞血瘀慢性结肠炎肝脾失调肝旺乘脾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34岁。主诉月经长期不潮1年,伴胸部胀闷、两胁作胀、小腹刺痛、精神郁闷、烦躁易怒、小便黄、大便干、口绀唇紫。舌苔薄黄,舌边紫黯夹瘀点,脉沉弦而涩。中医诊断为肝郁血瘀,冲任失司。辨证为肝气郁结,瘀血阻滞,冲任失调。望诊见舌边紫黯夹瘀点,舌苔薄黄。闻诊未见明显异常。问诊见月经不潮、情绪烦躁、小便黄、大便干。切诊见脉沉弦而涩。
气滞血瘀月经不调肝郁血瘀冲任失调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2岁,男性。右上腹隐隐作痛,腹部胀满,头痛身热,发冷不出汗,倦怠乏力,口渴不欲饮,心烦欲呕,不思饮食,小便色黄,大便干燥。面色暗黄,双目结合膜黄色,全身皮肤黄染。脉细数,苔黄厚腻,舌边尖红。右上腹隆起,肌肉痉挛,可触及鸡蛋大小肿块,有明显触痛。背部嵴柱右旁第5~6胸椎横突处压痛明显。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,胆囊泥沙样结石。中医病名:胆囊炎。证型:未明确。病因病机:胆石瘀阻胆总管,胆汁返流,引起黄疸及全身症状。
气滞血瘀慢性胆囊炎胆囊泥沙结石肝胆郁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7岁。腹胀如鼓,饮食减少,形瘦乏力5年余。主诉腹胀纳呆,困倦无力,肝区疼痛。面色无华,舌质有紫斑,苔白。脉细弦。肝肋下3cm,质地中等无结节,脾肋下2cm,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。西医诊断门脉性肝硬化合并腹水。中医辨证肝脾失调,气滞血瘀。
气滞血瘀鼓胀肝脾失调脾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,女性,主诉胃脘胀闷不舒。病程10年,反复胃脘胀痛,情志不畅时加重。症状包括情志不畅、烦躁易怒、胃脘及两胁胀痛、纳差、吐酸、睡眠梦多、大便不畅。舌红苔薄,脉弦。中医诊断肝郁犯胃夹瘀血。病因病机为肝失疏泄,影响脾胃运化,导致气滞血瘀。
气滞血瘀胃脘胀痛肝气不舒情志不畅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4岁,女性。主诉2年未孕,未避孕,左附件巧克力囊肿,月经周期28~32天,经期7天,月经量中,色黯,有血块,痛经(+)。舌质紫暗有瘀点,脉弦紧。中医诊断气滞血瘀型。病因病机为气滞血瘀。
气滞血瘀不孕症月经不调痛经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