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56岁,男性。主诉腹部胀大膨隆如蛙状,气憋,双下肢浮肿,尿少色黄,口干,食欲差,形体消瘦,神疲不振。病程3个月。面色黧黄不泽,舌质暗红,舌体胖老,苔白粉,脉弦滑,尺弱。腹部膨隆,腹壁静脉曲张,移动性浊音(++++),肝脾触诊不清,双下肢凹陷性水肿。中医诊断为臌胀,证型为肝郁脾虚,气滞血瘀。病因病机为肝气郁滞,横逆犯脾,脾失健运,聚湿成痰,阻遏气机,气滞血瘀。
气滞血瘀肝硬化腹水肝气郁滞脾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1岁,男性,腰背部跌伤疼痛,活动受限5天。腰背部肿胀,第1腰椎棘突轻度后凸,压痛明显,椎旁肌紧张,不能竖立。X线片示第1腰椎呈楔形改变,压缩约1/3,椎间隙前宽后窄,生理曲度后凸。诊断为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。
气滞血瘀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33岁。主诉泌尿系结石病史多年,近期出现腰腹疼痛。腰酸胀,尿黄。舌黯澹,苔根黄腻。脉细滑。中医诊断为腰痛。证属湿热蕴结下焦,煎液成石,阻塞尿道。病机为湿热蕴结下焦,煎熬尿液,聚为砂石。尿常规示隐血(++),红细胞100/μl。B超示右侧肾盂积水,右输尿管上段条状无回声带。
泌尿系结石湿热蕴结腰痛排尿刺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7岁,女性,主诉经行半月不止,色红量多有块,小腹不胀不痛。舌尖红,苔中部白厚,脉沉细。诊断为阴虚血热妄行。复诊见神疲乏力,腿酸,小腹作痛,舌淡有齿痕,脉沉细。再诊见乏力、多汗、头晕、腰酸、纳差,舌质淡,苔白薄腻,脉细无力。诊断为气血亏虚,肾气不足,表虚不固。
气滞血瘀崩中漏下阴虚血热气血亏虚
查看详情 →
84岁男性,食欲减退,舌偏紫,脉细弦,舌质已不紫,苔根微腻,脉细滑,舌澹红,苔薄,脉细滑,按之弦。残胃溃疡(恶性可能),残胃炎伴胆汁反流,慢性轻度萎缩性胃炎伴部分腺体肠化。中气虚馁,夹有气滞、血瘀、痰饮,日久郁而化火,形成内痈。面色无明显描述,无明显气味及声音描述,病程近1月。
气滞血瘀残胃溃疡中气虚馁痰饮郁火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9岁,女性。双下肢反复红斑,消退后留有色素沉着,伴酸困不适。现红斑复现,伴低热及咽喉肿痛。双下肢胫骨中下段见红斑,中心性坏死灶,愈合后留白色凹陷性瘢痕。口腔黏膜充血水肿。舌质红,苔黄腻。脉滑数。中医诊断为梅核丹,证属血热瘀滞型。病因病机为情志不畅,气滞血瘀,复外感风湿热毒,瘀而化热,血热妄行。
气滞血瘀血热瘀滞风湿热毒咽喉肿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7岁,男性,主诉小便刺痛伴会阴作胀1周,加重3天,病程1周。中医病名属前列腺炎,证型为湿热蕴结下焦,气滞血瘀。病因病机为湿热蕴结下焦,气滞血瘀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提示小便刺痛、会阴作胀、腰腿酸软、神疲乏力,切诊脉象弦滑,苔象黄腻。病程中脉象转为弦细数,舌苔薄腻。
气滞血瘀慢性前列腺炎湿热蕴结脾肾两亏
查看详情 →
女,37岁,月经不调,每月错前7至10天,量少色紫黑有血块,经前两乳胀痛,右乳包块,少腹胀痛,下肢憋胀,头晕心悸,经后白带多少腹不舒。舌质暗,苔白,脉沉弦。辨证为气滞血瘀。宫颈重度糜烂,宫体略大质硬。
气滞血瘀月经不调肝郁气滞白带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10岁,女性。反复浮肿两年多。全身浮肿明显,皮肤绷紧,烦躁口渴,心悸气急,小便短赤,大便干结。舌苔黄腻,脉沉数。中医诊断水肿,证型湿热壅盛型。病因为病久正虚,阴水不退,阳气不振,累及脾肾,脾虚水湿泛滥,滋生湿热,热郁气滞血瘀,三焦气化不利。
肾病综合征湿热壅盛水肿脾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0岁,女性。腰部疼痛,活动困难6天。伴大便结、小便清、晚不眠。舌质黯、有瘀点,苔薄白。脉弦。L2椎体呈楔形改变,椎体压缩1/3,椎间隙变窄。诊断为L2椎体压缩性骨折。腰背肌紧张,广泛压痛,L2棘突处压痛、叩击痛明显,翻身困难。
气滞血瘀椎体压缩性骨折舌黯苔薄白
查看详情 →
刘某,男性,36岁。右侧腰部绞痛2日,加重5小时,疼痛向右下腹部放射,排尿不畅,伴恶心无食欲。舌质红、苔黄,脉弦。中医诊断石淋,证型肾虚血瘀。现症见舌质红、苔黄腻,脉弦。病机为肾虚血瘀,湿热下注,结石阻滞腰府。
气滞血瘀肾结石湿热蕴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4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为乏力、身目黄染、牙龈出血、纳少、口干少饮、口苦而黏、上腹胀满、大便时干时稀。病程较长,有肝炎病史,现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。面色晦暗,巩膜稍黄,舌暗红,苔黄腻,脉弦。中医诊断为肝积,证型为湿热蕴结,兼瘀血内结。病机为湿热瘀阻,肝脾失调。
气滞血瘀肝积湿热蕴结瘀血内结
查看详情 →
女,27岁,主诉发热、面部蝶形红斑、胸背脓疱疮、关节痛、心悸失眠、纳差、浮肿、闭经。病程半年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,证型为气阴不足、脾肾两虚、热毒内侵。舌质红苔厚微黄,脉沉细数。面部蝶形红斑,胸背部粟粒样脓疱疮,发热,关节痛,心悸失眠,纳差,浮肿,经闭。
气滞血瘀系统性红斑狼疮气阴不足脾肾两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7岁。主诉口眼干燥2年余,加重1周伴口腔溃疡。病程2年余,伴乏力2个月。中医诊断为肝肾不足、脉络失养、阴虚内热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包括口眼干燥、口腔溃疡、乏力,切诊未提及。病因病机为肝肾阴亏,阴虚火旺,热伤阴津,痰阻气滞,气滞血瘀,痰瘀交阻,痹阻关节。
气滞血瘀干燥综合征肝肾不足阴虚内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3岁,男性。主诉大便下血多年,伴胸骨及骨骼疼痛、胸闷、咳嗽、头痛、眩晕、耳鸣、精神疲乏、腹胀、食欲不佳、阳萎。病程长,自1962年起反复便血,1965年确诊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。慢性病容,面色晦暗,肝脾肿大,压痛明显。舌质暗红,苔薄腻而黄,脉沉弦有力,左脉沉细涩。诊断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,辨证为肝肾不足,气郁血瘀,湿热中阻,正虚邪实。
气滞血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肝肾不足湿热蕴结
查看详情 →
张某,46岁,胁痛、纳差、口苦、溲黄、齿龈渗血、夜寐梦多。早期肝硬化,病程3年。舌苔黄腻、舌质殷红,脉弦大。面色晦滞,巩膜微黄。中医诊断为湿热蕴结、肝胆疏泄失司,气滞血瘀、络脉痹阻。
气滞血瘀胁痛纳差口苦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6岁,男性,主诉黄疸、乏力、眩晕、纳差、脘腹胀满,病程约1年。中医病名肝硬化,证型阴虚火郁,病因病机为乙型肝炎演变,气滞血瘀,水停热郁,肝阴暗耗,肝气郁而化火。望诊见皮肤苍白带黄,目黄,蜘蛛痣多发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胃呆厌食,夜烦少寐,头晕耳鸣,口苦咽干,小便黄短,大便涩少,夹粘液,衄血持续2月。切诊脉弦细而涩,舌质暗红,边尖有瘀斑,苔薄黄干腻。
肝硬化衄血阴虚火郁气滞瘀血水液内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31岁。右胁下胀痛5年余。乏力嗜睡,面色黯红,二目轻微充血,口唇燥裂,时烦,胸脘闷胀,嗳气,口干口苦口臭,纳少,大便时干时稀。舌质紫黯,舌体胖大边有齿痕,苔黄厚腻乏津。脉沉细弦滑数。中医病名属肝病,证型为湿热郁遏,气滞血瘀,痰瘀凝聚。病因病机为长期饮酒致湿热内蕴,损伤肝脾,气血运行失调。
气滞血瘀右胁胀痛肝功能异常湿热郁遏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6岁。主诉阵发心悸、胸闷半年,伴胸痛、气短、胃胀、打嗝、眠差、小便灼热、手足发热、口干。舌红质干苔黄,脉细弱,脉代。中医诊断心悸,证属气阴两虚,气滞血瘀。舌下青紫,脉结代。病机为气阴两虚,气滞血瘀。
气滞血瘀心悸气阴两虚失眠
查看详情 →
4个月男婴,小便黄、大便灰白4月余,皮肤、巩膜黄染3月余。舌质澹红,苔薄白,指纹紫滞显露于气关。中医诊断为胎黄,证型为气滞血瘀。病因病机为先天禀赋异常,脉络阻滞,肝脏疏泄失常,气滞血瘀。
气滞血瘀胎黄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