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,消瘦,疲劳乏力,腰酸头晕,面色发黑,食欲不振,病程10年,慢性肾功能不全,肾虚湿浊,肾精亏虚,脾肾两虚,舌苔白腻,脉弦滑
慢性肾功能不全肾阴虚脾虚湿困气滞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4岁,女性。主诉右侧头部疼痛2周,病程3周。主要症状为右侧头部红斑、水疱,消退后仍持续抽痛,夜间加重。舌质淡,苔白中剥,脉细弦。中医诊断为气滞血瘀,经脉不畅。病因病机为血虚肝旺,湿热毒蕴,气血凝滞,经络阻塞。
带状疱疹血虚肝旺湿热毒蕴气血凝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未提及,主诉为全身多处青春痘6年余,病程长。中医病名为痤疮,证型未明确提及,病因病机涉及肺热、湿热、血热。望诊见面部潮红,舌质光红,苔白腐,面部及胸背部密集红色丘疹,伴白色粉刺样瘤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月经周期不规律,经期短,有血块,大便每日1次或1~2次,质稀或不干。切诊见脉弦或脉数。
痤疮肝火上炎血热气滞
查看详情 →
54岁男性,胃脘胀痛伴嗳气,食后加重,病程未明确。胃镜提示进展期胃贲门癌,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,十二指肠球炎,病理检查为贲门腺癌。脉象弦实有力,后转为沉细无力。
胃脘胀痛嗳气胃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,全身浮肿,腹水,体重下降,纳呆,出血淋漓,少腹胀痛,黄赤秽臭带多。中医诊断脾虚寒化。面色萎黄,舌上裂缝,舌中生薄白苔,舌见黄苔。脉象未提及。病程1年7个月。
宫颈癌脾虚寒化脾不统血气行水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3岁,男性。主诉胃脘部胀痛反复发作7年余,加重2月。胃脘胀痛、嘈杂泛酸、纳呆,近期消瘦明显。舌象暗红尖赤,舌体瘦薄少苔,脉象沉弦。中医诊断胃脘痛,虚寒化热型。病程长,因受凉、情志不遂而发作或加剧。胃镜及胃黏膜活检示慢性萎缩性胃炎,胃窦部黏膜局部增生。
胃脘痛虚寒化热舌瘦少苔脉沉弦
查看详情 →
60岁男性,后颈部肿痛3周余。毒热壅盛,气阴两伤。面色红,舌质红,苔白厚腻。脉沉缓弱,右脉沉弦。体温37.9℃,白细胞计数35.4×10°/L,尿糖阳性,空腹血糖278毫克/L。颈部明显肿胀,皮肤色红,质硬,中心有坏死区及脓栓,脓汁黏稠有臭味。
颈痈毒热壅盛气阴两伤代谢性酸中毒
查看详情 →
高某,40岁,男性。尿痛1个月余,尿道流血水,尿时痛,久坐加重,腰痛,背沉重。舌尖红,质暗,苔白厚,脉沉。证属湿热内阻,膀胱气化失调。
尿痛湿热内阻膀胱气化失调尿道流血水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8岁,男性,高血压病史十余年。主诉面紫目赤,头晕目眩,急躁易怒。舌暗苔白,脉弦劲。中医诊断为冲气上干,血循不畅。复诊见神昏不醒,痰涎壅盛,右侧偏瘫,舌苔黄腻,脉弦滑数。中医诊断为痰热内蕴,风阳上亢。
高血压冲气上干血循不畅痰热内蕴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5岁女性,主诉颜面部黄褐色斑片2年。病程2年,日晒后加重,经前斑色加深。性格内向,忧郁寡断,烦躁易怒。月经不调,经前乳房胀痛。体征为两颧部黄褐色斑片,境界不清,表面光洁无鳞屑。舌质黯红,苔白,脉弦。中医诊断黧黑斑,辨证肝郁气滞,阴虚血燥。西医诊断黄褐斑。
黄褐斑黧黑斑肝郁气滞阴虚血燥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70岁,男性。主诉胃癌术后1个月,胃脘胀闷不适,时嗳气,乏力,口干,食欲尚可,大便微干。中医病名胃癌,证型胃脘瘀血证。病因病机热毒郁内,血伤肉腐,瘀血内结。望诊面色萎黄少华,形体消瘦,舌红绛,黄腻苔。闻诊无特殊。问诊无特殊。切诊脉沉弦。
胃癌瘀血内结余邪未清正气虚
查看详情 →
安某,女,30岁。双下肢水肿,少尿,腰困,咳嗽痰多,乏力,小腹下坠且凉,带下色白量多。狼疮肾炎。脾肾亏虚,瘀血内阻证。面色苍白,舌淡苔白,脉沉细。尿蛋白(++++),红细胞增多,抗SSA抗体(++),抗rRNP抗体(++),ds-DNA(+)。血沉增快。白带量多色白,阴痒,尿常规异常。
狼疮肾炎脾肾亏虚瘀血内阻下焦湿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54岁。胃脘胀痛伴呃逆6年,加重1月余。面色无华,形体消瘦,腕部肌肉瘦削,舌体胖,质澹绛,苔薄白,脉沉弦。胃脘虚寒化热证。胃脘胀痛,食后尤重,嗳气,大便稀,口微干。贲门水肿,血液流动迟滞。三部脉皆弦实。进展期胃贲门癌,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,十二指肠壶腹炎。
胃癌待删胃脘虚寒化热证脾胃虚弱胃气衰败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岁,右髋部酸痛6个月,渐进性加重,伴潮热、盗汗、胃纳差、消瘦,体重由35kg降至27kg。右髋部疼痛放射至右膝,局部肿胀,活动受限。面色苍白,舌澹,苔薄白,脉沉细。右髋关节压痛,活动受限。X线示右髋臼骨质模煳,股骨头见死骨。诊断为骨痨(右髋关节结核)。
骨痨肾阴虚气血两虚阴虚内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3岁,女性。主诉咽痛,右扁桃体I°,有脓性分泌物。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为咽炎,证型为热毒壅滞。望诊见舌澹紫,苔薄或薄白,边齿印。闻诊未提。问诊包括咽痛、口腔溃破、心悸、便干、经行腹中痛。切诊示脉细滑。
咽炎热毒壅滞咽痛便干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6岁。主诉倦怠乏力、胸胁不舒、口苦咽干、饮食差、睡眠欠佳、月经已停。病程自2005年5月起,血小板减少,反复发作,曾行脾切除术。舌质红、苔澹黄,脉细数。中医诊断为肝脾虚损,疏泄不及,统血失权,血不归经,瘀滞化热。体征见皮肤针尖样紫癜,形体中等,郁郁寡欢。
血小板减少肝脾虚损瘀滞化热疏泄不及
查看详情 →
男,51岁,高热,口腔灼热疼痛,全身皮肤红斑、水疱,尼柯氏征阳性。体温39.1℃,精神萎靡,脉洪大数,舌质红微绛,苔黄腻。内蕴湿热,复遭药毒,扰入营血。皮肤弥漫性红斑,表皮松解,水疱,创面暴露,口腔黏膜糜烂结脓血痂。
内蕴湿热药毒营血气阴两伤
查看详情 →
任某某,女,52岁。少腹坠胀,掉茄带年余,小便热赤,白带多且腥臭,口苦,不欲食,大便干燥,阴道脱垂。舌质略红,苔白腻兼黄,脉沉弦。中医病名:阴挺。证型:湿热下注,迫胞外出。病因病机:湿热下注,肝胆火旺。望诊:舌质略红,苔白腻兼黄。闻诊:白带气味腥臭。问诊:少腹坠胀,小便热赤,白带多,口苦,不欲食,大便干燥,阴道脱垂。切诊:脉沉弦。
阴挺湿热下注气陷肝经火旺
查看详情 →
患者,女,12岁。稍一触冒风邪即喷嚏咳嗽不已,病程3年余。形体虚弱,面色不华,恶风自汗,少气懒言。鼻流清涕,喷嚏不绝,口澹乏味,纳谷不馨。大便鹜溏,舌质澹,苔白薄,脉虚细无力。脾肺不足,气血两虚。面色不华,舌质澹,苔白薄,脉虚细无力。
变应性鼻炎支气管炎脾肺不足气血两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4岁,男性,黏液脓血便反复发作2年余。主症为大便日行4~5次,稀便夹鲜血及黏液,肠鸣,左下腹隐痛,肛门坠胀,纳谷不香,畏寒怕冷。体格检查示形体消瘦,面色少华,舌质红,苔薄黄微腻,脉细弦。中医诊断为久痢,证属湿热蕴肠、脉络受损。辅助检查示溃疡性结肠炎(E3活动期)。
溃疡性结肠炎湿热蕴肠脾虚肝脾不调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