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岁男童,素体虚弱,1周前外感后突发小腿肿痛,活动不便,伴高热、纳差。右小腿漫肿至膝,局部红肿热痛,活动受限,不能着地行走。面色无华,身热,时有寒战,呻吟。舌白尖红,脉细数。中医诊断为右胫骨急性化脓性骨髓炎,属骨痈疽范畴。病因病机为外感寒邪,正气不足,邪毒内陷,壅遏经络,气血不畅,郁而化热。
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湿热毒郁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37岁。反复口腔及外阴溃疡6年余。病程长,遇劳累、紧张、月经期加重。口腔及外阴多处溃疡,表面被黄膜,周边略红。舌苔白微腻。左脉弦缓,右脉沉缓软。中医诊断为狐惑病,辨证为阴阳失调、气血失和。
口腔溃疡外阴溃疡阴虚火旺气血失调
查看详情 →
男,45岁,右肩胛区疼痛,恶寒发热,头痛身楚,四肢乏力。痈,湿热火毒内生。舌苔薄白,脉弦滑。患部光滑红肿,结块6×6cm²,焮热肿痛。
右肩胛区疼痛湿热火毒红肿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83岁,主诉双下肢浮肿1年余,阴囊潮湿,易紧张。舌红苔白,脉沉。证属湿毒伤肾,气化失常。既往史有高血压。二诊舌红苔白,脉沉。三诊舌质稍暗,苔薄白,脉沉细。
阴囊潮湿下肢浮肿湿毒伤肾气化失常
查看详情 →
女,56岁,心悸、气短、乏力、头晕5个月,周身乏力,手颤,盗汗,口干,水肿。中医病名髓毒劳,证型气阴两虚。舌质紫,苔薄白或白,脉沉细。血常规示白细胞1.7×10⁹/L,血红蛋白41g/L,血小板24×10⁹/L。西医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。
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气阴两虚阴虚发热心悸气短
查看详情 →
54岁男性,主诉心胸憋闷,病程近1个月,阴雨天加重,伴痰多气短,肢体沉重。中医诊断胸痹,证型为痰浊闭阻。舌象未提及,脉象未提及,面色未提及,声音气味未提及,病史有冠心病。
冠心病胸痹痰浊闭阻
查看详情 →
女,47岁,足趾麻木,心慌,胸闷,口干,腰酸痛,眼干涩,舌偏红,苔薄,脉细,心肝肾三脏阴血亏虚,精气不足,脾运失健,湿邪内扰,本虚标实。
高血压阴血亏虚精气不足脾运失健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5岁,男性,主诉阴茎红肿痛、溃疡流脓,病程1个月。中医病名软下疳,证型湿毒下注,火郁结肿。望诊面色晦暗,舌暗红苔黄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有小便灼热刺痛、尿频急、阴茎肿痛、口干苦、纳差、心烦、眠差、大便干、溲赤。切诊脉弦数。
软下疳湿毒下注火郁结肿肝督肾三经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5岁,女性。主诉为肛门下坠、脓性排泄物、大便带血,病程自1994年起,反复发作至今。舌紫暗,苔薄白,脉沉。证属热毒内蕴,中气不足。
溃疡性结肠炎热毒内蕴中气不足肛门下坠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三十岁以上。主要症状为夏月热病后患颐毒,积日不消,气息奄奄,饮食少思,大便不禁。中医病名为颐毒。病因病机为阳气衰、肠胃虚。望诊未提及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提示饮食不入、大便滑利。切诊脉息如无似有,细而微。
夏月热病颐毒未消肠胃虚阳气衰
查看详情 →
患者主诉穿腮毒内外破溃,四围肿硬不消。中医诊断为肝郁挟痰,凝结少阳阳明之络。舌象未提及,脉象未提及。病程缠绵。
发颐肝郁挟痰气血虚毒邪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8岁。胃脘疼痛,食物入口即吐,夜难成寐,时时汗出,口干口苦,腹胀体颤,耳鸣,形瘦,小便灼热,大便干结,约7、8日1行。舌体胖大,舌质暗红,苔微黄腻,脉弦数。上腹部可摸及包块,质地稍硬,有压痛。中医病名胃癌,证型气滞血瘀,痰凝湿聚。望诊舌体胖大,舌质暗红,苔微黄腻。闻诊无特殊。问诊有胃脘疼痛、食物入口即吐、夜难成寐、汗出、口干口苦、腹胀、耳鸣、形瘦、小便灼热、大便干结。切诊脉弦数。
胃癌气滞血瘀痰凝湿聚舌体胖大
查看详情 →
男,56岁。主诉咳嗽、咯血、夜间气不足息、饮食骤减、腹痛、腹胀、大便稀溏、小便色黄。病程较长,有肺结核病史。形体羸瘦,面色暗黑,头发皮肤干枯,舌体瘦小,尖边稍红,苔薄黄燥,脉弦细数。中医诊断肺痨,证型脾肺两亏,虚火内炽。
肺痨脾肺两亏虚火内炽
查看详情 →
57岁男性,间断性腹痛、腹泻15年,加重5天。腹痛、腹泻,大便每日7~8次,黏液血便,质稀,排便不尽感,肛门下坠感。舌质澹,苔白厚,脉弦细涩。肠镜示降结肠、乙状结肠、直肠黏膜充血、水肿,血管模煳,散在出血点。中医诊断肠澼(脾虚湿蕴夹瘀)。病机为脾虚湿蕴,气血瘀阻,肠络受损。
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蕴夹瘀湿热内蕴气滞血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7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为发作性眩晕3年余,伴神疲乏力、记忆力减退、性格改变、腰疼、性欲淡漠、阳痿。病程较长。中医病名为眩晕,证型为痰阻血瘀,气机失调。望诊见面色萎黄而暗,舌红而暗有瘀斑,苔薄白。脉弦细数。
眩晕痰阻血瘀气机失调肝肾阴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左腿骨堕跌折断,骨峰刺破肌肉,伤及二月,骨骼未凝,伤口不敛,流脓不止。腿膝漫肿,纳呆神疲,脉象濡软。受伤过剧,正气大亏。骨断皮破日久,正气大耗,气血失和,运化较弱,尺脉少力。骨骼接续后骨髓未充,气血未通,伤口未敛,腿膝无力。
四肢骨折气血不足脾虚湿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0岁,主诉出血淋漓不断,少腹胀痛如锥刺,黄赤相杂之秽臭带多,纳呆,体重下降明显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,证型未明确提及,病因病机提及七情内伤,肝气久郁,化火化毒,结于胞宫,久病攻多,放疗损伤,胃气近败。舌象舌淡而干,舌中裂纹,中心无苔区。脉象未提及。
宫颈癌肝气郁结脾不统血脾胃虚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逾四十。胸部长有疮疡,疮成漏,每日流出脓液约一碗。中医病名漏疮。病因病机为疮疡溃烂成漏。望诊未提。闻诊未提。问诊提及饮食如常。切诊未提。
漏疮肺热壅盛脾胃虚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2岁,主要症状为月经提前并淋漓不净,病程自1955年3月起,持续约3年。中医病名为月经不调,证型为湿滞奇经,冲任失调。望诊见舌象白,闻诊未提及,问诊提示赤白带下、腰酸、腹痛,切诊脉象细。病机为湿滞经脉,冲任失调。
宫颈鳞癌湿热蕴结冲任失调月经不调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,女性,主诉阴道有物下坠感1年,劳累、咳嗽或蹲位时加重,伴疲劳乏力、身倦懒言、腰痠。子宫脱出,子宫颈红肿,有黄色分泌物。舌质澹,苔薄白,脉沉缓。舌质红苔薄,脉弦缓。舌质红苔薄白,脉弦细。中医病名阴挺,证型脾肾两虚、中气下陷、湿热下注。病因病机为多产劳累伤气,中气不足,肾气系胞无力。面色萎黄,舌象澹、红,脉沉缓、弦缓、弦细。
子宫脱垂脾肾两虚中气下陷湿热下注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