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女性,57岁。主诉腰腹部畏风寒一年,深夜及冬季加重。病史提示2012年受寒后出现腰骶部紧冷痛,恶寒,腹部冷感,寒从内发。舌象淡胖有齿印、质暗红、苔薄白,脉沉细。诊断为腰痛,辨证为脾肾阳虚,气虚血瘀。
腰痛脾肾阳虚气虚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3岁,女性,主诉闭经3月。月经推后,量少色暗,夹血块,痛经,带下量少,小腹胀闷,胸胁刺痛,体倦乏力,腰酸肢凉,毛发旺盛,纳可眠差。BMI26.17,胰岛素水平升高,B超示右卵巢多囊样改变。中医诊断闭经,证型为先天不足,血行乏力,瘀阻胞络。舌象未提及,脉象未提及。
闭经先天不足血行乏力瘀阻胞络
查看详情 →
男,51岁,头胀痛2天,头痛,肝阳上亢挟瘀,脾虚痰瘀,面色澹红稍暗,舌中根黄腻、边有齿痕,脉沉弱,倦怠,胃脘部轻度胀闷不适,恶心欲吐,纳谷不香,夜眠差,大便稍溏。
头痛肝阳上亢脾虚挟痰痰瘀
查看详情 →
26岁男性,头晕乏力,烦躁易怒,夜寐不安,病程未明确。舌质红,苔黄腻,脉弦细。血压150/100毫米汞柱,尿蛋白+。中医诊断阴虚阳亢型。病机为阴虚阳亢。
慢性肾炎阴虚阳亢高血压舌红苔黄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5岁女性,主诉头晕、胸闷、心悸、乏力、夜寐欠佳,病程30余年。中医诊断为眩晕,证型为肝肾两虚、肾阴不足、肝阳上亢、气虚血瘀。病因病机为肾阴不足,水不涵木,肝阴不足,肝阳上亢,阳失斡旋,心阳不振,气血运行不畅。望诊见面色晦暗,舌淡胖有齿痕。闻诊无特殊。问诊见畏寒肢冷、胃纳一般、大便溏薄、思虑多、夜寐欠佳。切诊见脉细缓。
高血压肝肾两虚肝阳上亢胆气郁结
查看详情 →
周某,29岁,闭经1年。月经规律,周期28~29天,末次月经2014年10月25日,月经量中,色红,血块少,痛经(-),经前乳房胀痛。形体消瘦,面色萎黄无华,舌暗苔薄白,边有瘀斑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闭经,辨证肾虚肝郁血瘀证。B超示子宫内膜薄,宫腔镜未见黏连,性激素六项未见异常。
闭经肾虚肝郁血瘀腰酸小腹坠胀
查看详情 →
25岁女性,反复痛经十余年,月经量少,颜色暗,夹血块,舌暗红,苔薄黄,脉弦细。诊断为痛经,辨证为气血两虚,瘀血内阻,病因先天禀赋不足,阴血虚少,血虚而涩。二诊脉沉细,三诊月经周期7日净,腰腹痛减轻,舌暗红,苔薄黄,脉沉细。
痛经气血两虚瘀血内阻
查看详情 →
10岁,主诉慢性肾炎3年,小便蛋白(+++),面色皖白,面浮脚肿,精疲力倦,舌澹苔白,脉象虚大,诊断脾肾阳虚。
慢性肾炎脾肾阳虚蛋白尿水肿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出生年份1943年,主诉双膝疼痛五年,阴雨前、久坐时加重,X线示骨质增生。中医诊断为肝肾亏虚。症状包括双膝内侧压痛、双踝隐痛、屈膝受限、左臀部及左腿酸胀。舌苔薄白,脉象未提及。病程五年,属肝肾亏虚证,病因病机为肝肾不足,筋骨失养。
骨性关节炎肝肾亏虚
查看详情 →
18岁男性,主诉发作性神志不清、四肢抽搐伴头昏痛半年余。发作性神志不清,四肢抽搐,头目胀痛,头昏恶心,倦困乏力。头目胀痛,头重昏蒙,恶心欲呕,身困纳差,形体虚胖。舌体胖大,边有齿印,质淡,苔白腻。脉沉细数。颅脑水瘀证。
颅脑水瘀证头目胀痛头昏恶心舌白腻
查看详情 →
产后六日,遍体疼痛,感觉寒冷如疟疾,伴有昏闷。六脉时有歇指,左中指、右无名指微带黑色,舌下紫黑,提示兼有痧症。
产后痧症遍体疼痛寒热昏闷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8岁,男性。主诉婚后2年不育,头昏疲乏,口渴喜饮,不耐劳累,会阴部胀痛,牵引小腹,左侧睾丸胀痛,梦遗,夜尿多,小便频数。舌质红,苔黄腻,脉弦滑。中医诊断为湿热型。病因病机为湿热蕴结下焦,膀胱气化失司。
不育症湿热下注肝肾亏虚阴虚化热
查看详情 →
60岁女性,主诉子宫内膜癌术后伴间断腹泻11年。乏力,大便质稀次数多,伴腹痛、里急后重、肛门灼热、便血、下肢水肿、入睡困难。舌体胖大,舌质紫暗,边有瘀斑瘀点,苔黄腻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泄泻,证型肝郁脾虚,湿热瘀阻证。病因病机为久病脾虚,湿热内蕴,气滞血瘀。
泄泻肝郁脾虚湿热瘀阻脾虚
查看详情 →
女,52岁,右眼视物模糊半月余。络瘀暴盲,证属气滞血瘀水停证。舌红、苔薄黄,脉沉细。眼底检查示右眼视乳头充血水肿、颞上支静脉旁出血、渗出,黄斑中心凹反光可见。病程半月。
络瘀暴盲气滞血瘀水停气阴两虚血瘀痰凝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3岁,女性。主要症状为手足心热,月经量少。病程2年。中医病名不孕症,证型阴虚火旺。病因病机为素体阴血不足,阴虚内热,热伏冲任。望诊见舌质红,舌苔少,薄黄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包括月经量少、手足心热。切诊见脉沉细略滑无力略数。
不孕症阴虚火旺月经量少手足心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岁,主要症状为发热、面部及下肢水肿、呕恶、小便短涩而痛、精神萎靡,病程较长。中医病名为阳水,证型为脾阳为湿所困,兼触风邪,蕴而化热,肺失通调水道。望诊见面色黄暗、舌苔黄腻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发热、水肿、呕恶、小便异常,切诊见脉浮数、脉沉数、脉沉细无力。
肾病综合征脾阳虚衰脾肾两虚水湿内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病程2年余。主诉面黄、乏力,渐加重,伴自汗、头晕、精神欠佳。舌红,苔黄,脉细。中医诊断虚劳(肾阴阳两虚)。病因病机为久病耗气伤阳,阳损及阴或耗血伤阴,阴损及阳,终致气血双亏,阴阳两虚。体征见全身皮肤黏膜无出血点,纳食一般,时感口渴,眠可,二便调。实验室检查示血常规异常。
再障肾阴阳两虚气血双亏脾胃虚弱
查看详情 →
32岁,经行腹痛,经量少,经色暗,夹血块,经前乳胀,腹坠感,舌质澹暗,苔薄白,脉细弦,痛经,气滞血瘀,经行腹痛,经色暗,夹血块,舌质澹暗,脉细弦,经前乳胀,腹坠感,脉细涩
痛经气滞血瘀腹痛经量少
查看详情 →
20岁女性,主诉经前腹痛加重,经期错后,经量少有血块,喜温。舌质澹红,苔白,脉沉细。诊断为痛经,证属气滞血瘀、冲任虚寒型。
痛经气滞血瘀冲任虚寒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9岁,女性,主诉阴道淋漓出血,病程20天。中医病名老年经漏,证型气虚血滞。望诊面色萎黄少华,舌质淡嫩,舌苔薄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阴道出血色淡红,量不多,无腹痛,无血块,寐食一般,二便正常。切诊脉虚细。
老年经漏气虚血滞肾功能失调脾肾两虚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