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3岁男性,主诉心前区针刺样疼痛,病程较长。面色晦暗,舌质紫暗,苔白厚,舌体大有齿痕,脉沉细数。中医诊断为胸痹,病机为痰瘀毒邪阻络。
冠心病痰瘀阻络胸痹心痛
查看详情 →
周某,29岁,闭经1年。月经规律,周期28~29天,末次月经2014年10月25日,月经量中,色红,血块少,痛经(-),经前乳房胀痛。形体消瘦,面色萎黄无华,舌暗苔薄白,边有瘀斑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闭经,辨证肾虚肝郁血瘀证。B超示子宫内膜薄,宫腔镜未见黏连,性激素六项未见异常。
闭经肾虚肝郁血瘀腰酸小腹坠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6岁,女性。主诉结婚7年未生育,月经错前,经量多,色紫暗,有血块,少腹痛,头痛,胃及小腹阴道灼热感。病程7年。中医病名为不孕症,证型为血热。病因病机为血热。望诊见舌质红,苔白厚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月经异常、疼痛及灼热感。切诊见脉象细数。
先期月经经量多血块多少腹痛
查看详情 →
27岁女性,月经紊乱,经量减少,色淡或黯,有瘀块,小腹疼痛拒按,病程6个月。舌紫或见瘀点,脉弦涩。中医诊断气滞血瘀。舌象紫或见瘀点,脉弦涩。
月经先后不定期气滞血瘀肾气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出生年份1943年,主诉双膝疼痛五年,阴雨前、久坐时加重,X线示骨质增生。中医诊断为肝肾亏虚。症状包括双膝内侧压痛、双踝隐痛、屈膝受限、左臀部及左腿酸胀。舌苔薄白,脉象未提及。病程五年,属肝肾亏虚证,病因病机为肝肾不足,筋骨失养。
骨性关节炎肝肾亏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9岁,男性。主诉血尿4年。腰时有酸痛,心烦,手足心热,大便干。舌红赤,苔薄黄。脉弦细数。中医诊断尿血。证属肾阴亏虚,瘀毒内阻。尿蛋白(++),潜血(+++)。
尿血肾阴亏虚瘀毒内阻
查看详情 →
产后六日,遍体疼痛,感觉寒冷如疟疾,伴有昏闷。六脉时有歇指,左中指、右无名指微带黑色,舌下紫黑,提示兼有痧症。
产后痧症遍体疼痛寒热昏闷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8岁,女性。主诉倦怠乏力,手足心热,口干不欲饮,纳可,便调,月经量少色暗,双下肢轻度浮肿。舌红苔白,脉沉细涩。中医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。辨证为气阴两虚,风毒瘀滞。病程半年。尿蛋白+++,多次化验尿蛋白++~+++。
慢性肾炎气阴两虚风毒瘀滞脾肾不足
查看详情 →
女,52岁,右眼视物模糊半月余。络瘀暴盲,证属气滞血瘀水停证。舌红、苔薄黄,脉沉细。眼底检查示右眼视乳头充血水肿、颞上支静脉旁出血、渗出,黄斑中心凹反光可见。病程半月。
络瘀暴盲气滞血瘀水停气阴两虚血瘀痰凝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5岁,男性。眩晕3个月,自觉周围景物旋转,不敢睁眼行走,无呕吐。胃脘不适,饮冷受寒则痛,畏食苹果、花生米及不易消化之物3年,活动后胸闷气短。头颅CT未见异常,心电图示心肌供血不足,血压17.29/13.3KPa。诊断为眩晕、胃脘痛。眩晕伴胃脘痛与受寒有关,得热则减。
眩晕肾阳虚胃痛寒邪内侵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31岁,主诉结婚7年未孕,病程7年。性情抑郁,腰骶酸痛,经前小腹发胀,基础体温单相。舌质正常,脉沉细。月经周期4/28-34天,量中,痛经(-),末次月经4月20日,孕0次。妇科检查正常。证属肾虚肝郁。
不孕症肾虚肝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9岁。主诉头昏、头痛、乏力、恶心、腹胀、纳呆食少,双睑及双下肢浮肿3年,反复受凉后加重。尿蛋白(+++),Bun:15.9mmol/L,Scr:452μmol/L。SPECT示肾小球减少,同位素肾图示双肾损伤图,动态血压示高血压。中医诊断水肿。中医辨证肾阴阳两虚,痰瘀水毒互结。望诊面色腊黄,舌质淡紫暗,有瘀斑,苔黄腻少津。闻诊咽部充血。问诊有恶心、腹胀、纳呆食少。切诊脉沉细涩。
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不全肾阴虚肾阳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86岁。主诉心悸伴下肢浮肿数日。精神萎软乏力,动则气促,下肢浮肿,畏寒肢冷,胸闷不舒,小便量少。舌淡,苔薄白,脉沉细而迟。中医诊断心水。证型宗气不足,心阳式微,水湿内停,夹有瘀血。
慢性心功能不全宗气不足心阳式微水湿内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岁,主要症状为发热、面部及下肢水肿、呕恶、小便短涩而痛、精神萎靡,病程较长。中医病名为阳水,证型为脾阳为湿所困,兼触风邪,蕴而化热,肺失通调水道。望诊见面色黄暗、舌苔黄腻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发热、水肿、呕恶、小便异常,切诊见脉浮数、脉沉数、脉沉细无力。
肾病综合征脾阳虚衰脾肾两虚水湿内停
查看详情 →
32岁,经行腹痛,经量少,经色暗,夹血块,经前乳胀,腹坠感,舌质澹暗,苔薄白,脉细弦,痛经,气滞血瘀,经行腹痛,经色暗,夹血块,舌质澹暗,脉细弦,经前乳胀,腹坠感,脉细涩
痛经气滞血瘀腹痛经量少
查看详情 →
女,36岁,主诉点滴状银屑病,病程1个月,皮损分布身半以上,基底潮红,鳞屑薄,瘙痒明显,搔后出血点,月经来潮时皮疹加重。头皮、四肢见散在点滴状斑疹,鳞屑覆盖,出血点。舌苔薄,脉搏96次/分。邪热蕴阻肌腠,经临皮疹加甚。
银屑病邪热蕴阻经临加甚瘙痒明显
查看详情 →
女,48岁,头昏沉2年,头晕目眩7天。面色浮红,舌质紫黯,舌尖赤,苔薄黄腻,脉弦滑。证属肝肾阴虚阳亢。神疲乏力,动则诸症加重,恶心呕吐,失眠少寐,口干夜渴。BP 24.0/16.0kPa。复诊后面色晦黯,舌质淡紫,苔薄白腻,脉沉细。辨证为气虚清阳不升,痰浊上逆。
高血压肝肾阴虚气虚清阳不升痰浊上逆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6岁,主诉痛经,经后腰酸肢麻,神疲嗜睡,纳呆便溏,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未明确,证型为肝脾气滞,气血两虚,阴血素虚,肾气渐衰,肝肾不足,血瘀气滞,冲任气滞。望诊见舌淡红,边有齿痕,苔薄黄腻;闻诊未提及;问诊见经水异常,纳呆便溏;切诊见脉短而弦,脉弦细,脉细软,脉弦。
痛经气血两虚肝脾气滞脾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月经后期来潮10年,经期2~5个月,量少,末次月经2004年5月底,1天净,量极少。腰酸,全身乏力,疲倦,精神欠佳,白带色黄,大便1日1行。舌红苔薄,齿痕,脉沉。二诊舌红苔灰黄,齿痕,脉沉软。三诊舌红苔灰,齿痕,脉滑弦。四诊舌红苔灰,齿痕,脉滑弦。中医诊断为气血不足,脾肾阳虚。病机为脾肾阳虚,气血不足。
月经后期气血不足脾肾阳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57岁。主诉腰腹部畏风寒一年,深夜及冬季加重。病史提示2012年受寒后出现腰骶部紧冷痛,恶寒,腹部冷感,寒从内发。舌象淡胖有齿印、质暗红、苔薄白,脉沉细。诊断为腰痛,辨证为脾肾阳虚,气虚血瘀。
腰痛脾肾阳虚气虚血瘀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