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女性,48岁。反复头痛、眩晕近10年,逐渐加重1年余。主证为眩晕,中医诊断为阳虚血瘀证。症状包括头剧痛、昏眩、头项强硬、手足厥冷、全身水肿、四肢麻木、心悸气喘、呼吸困难、食欲不振、大便先秘后溏、经期紊乱、色黯黑、血块多。舌质黯淡,苔白滑浊腻,脉微细。面色苍白,眼胞双颧水肿,眼圈乌黑。
梅尼埃病阳虚血瘀证脾肾阳虚
查看详情 →
女,42岁。头痛阵作,头目昏眩,腰痠腿软,口干目煳,咽中常有痰。肝肾阴虚,水不涵木,肝阳上亢,木火上扰。面色红润,舌淡红,脉弦细。既往有脑膜瘤病史,曾行开颅手术,残留病灶经治疗后缩小。
头痛眩晕腰酸口干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逾四旬,畏寒战栗,发热得汗始解,嵴背拘疼,腰膝软弱,饮食不进,肠鸣作泻,心虚惊悸,胸肋气胀,畏风畏热,头眩目昏,月信愆期。中医诊断为气郁病。证属肝气有余,火与元气不两立,肺受火邪,气郁不行,脾胃不和。望诊未详,闻诊未详,问诊见寒热往来、战栗出汗、肠鸣作泻、心虚惊悸、胸肋气胀、畏风畏热、头眩目昏、月信愆期。切诊见左寸、左关、右寸、左尺脉失其升降之常,惟脾肾二脉平和。
头眩目昏气郁病肝气有余肺受火邪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未提及,性别为女。主要症状为头目昏花、眩晕欲仆、心悸怔忡、两足痿弱、肌肤浮肿、面赤足冷、恶见日光、痰涎凝郁、下肢痿弱、足跗浮肿、失眠怔忡、烘热足冷。病程未明确提及。中医病名为眩晕,证型为阴阳两虚,病因病机为肝肾下虚,虚阳上扰。望诊见舌澹灰而腻、澹灰、澹霉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症状描述及病史。切诊见脉弦涩不畅、弦涩、尺脉细软无神、濡涩。
眩晕昏花肝肾两虚心悸怔忡两足痿弱
查看详情 →
男,31岁。左目昏暗,视惑,视大为小,视直如曲,头痛绵绵,耳鸣重聪,神疲倦怠。烦劳伤中,冲和之气不能上升。舌赤,脉细数。
左目昏暗视惑视大为小舌赤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0岁,男性。头部隐隐作痛,颈项强直,右肢活动不便,上肢僵硬,下肢肌萎缩,两目昏花,心烦腹满,大便七日未行。舌质红苔薄白,脉细数。证属肝肾不足,兼腑气不通。舌质红,苔薄白,脉细数。
目昏头痛颈强肢瘫
查看详情 →
女,64岁,大便每日二十余次,持续2月余。胸闷、心累、气短乏力,口苦、咽干不欲饮,头目昏眩,恶心欲呕,腹胀满不舒,大便一日20多次,虚坐努责,饮食尚可,小便正常,形体偏瘦,面色萎黄少华,神情抑郁苦闷,舌质淡苔白润中淡黄,脉弦缓而弱。辨证为少阳枢机不利,开合失序,传化失常。
大便freq少阳郁热胃肠不适虚证便秘
查看详情 →
56岁男性,长期心慌心悸、气紧、头部昏晕、视物昏花、腰酸腿痛、小便量少、睡眠欠佳、手指发麻。脉浮弦有力,舌质干红,中有微黄腻苔。中医诊断为心痹,证属心、肝、肾三脏阴液亏损,心肝阳上亢,兼有湿热。
心痹心阴不足肝阳上亢肾阴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11岁,女性。主诉双眼日趋昏暗不清,视近清晰,病程年余。主要症状包括眼困胀疼痛,用目过久加重,伴口苦、夜睡易惊多梦。辨证为肝虚风热型。舌质澹红尖有红点,脉象未提及。视力远0.5,近1.5,屈光-1.00D,眼底正常。二诊舌质薄红,视力改善。三诊视力恢复正常,症状消失。
近视肝虚风热血虚肝风内动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50岁。主诉头晕面热、两目昏花、视物不清、口干不欲饮、胸胁胀痛、胸闷善太息、脘腹胀满、饮食减少、心烦失眠。舌暗红苔薄,脉弦细而数。证属肝气郁结,肝阴不足。
目昏花头晕面热肝阴不足肾阴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6岁,女性。主诉发热一周,伴头目昏沉、体倦乏力、双下肢沉重、手心发热、纳差。舌淡,苔薄黄,脉沉细无力。中医病名发热,证型中气不足,气虚清阳不升,阴火上乘。病因病机为外感后误用发汗,致内伤中气,清阳不升,浊阴上犯。望诊舌淡,苔薄黄。闻诊未提。问诊见发热、头目昏沉、体倦乏力、手心热、纳差。切诊脉沉细无力。
头目昏沉发热中气不足清阳不升
查看详情 →
女,27岁,主诉分娩后流血颇多,近数日三次流血,量多色鲜,伴有身热、鼻衄、头目昏眩、乳少腹痛。脉浮弦而数,舌红苔糙。诊断冲脉虚损,阴虚血热。病因病机为产后肾阴不足,虚热扰动冲任。
头目昏眩产后崩漏阴虚血热冲脉虚损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55岁。主诉双足趾及双手指关节疼痛2年余,伴头重身困、腰冷肢软、胃脘隐痛、食欲不振、恶心欲呕、腹部胀满、大便溏薄臭秽、小便黄赤。舌质澹,苔黄白相间,异常厚腻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为脾肾阳虚,湿热瘀血阻络。体征见双足趾及手指关节肿大、畸形、僵硬、压痛显著,无发红发热,未见痛风石。血清尿酸升高。
痛风脾肾阳虚湿热瘀血关节肿痛
查看详情 →
丁某,男,40岁。头痛头晕10天。两侧头痛,入睡困难,急躁,饮食二便可。舌质暗,苔黄腻。脉弦细。中医诊断眩晕,证型肝阳上亢。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,水不涵木,阳亢于上。舌质暗,苔黄腻,脉弦细。
高血压肝阳上亢肝肾不足痰浊中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4岁,暴怒后左半头痛且鸣。左脉弦急,右脉缓。诊断为肝阳上冒。面色未提及,舌象未提及,声音未提及,气味未提及,症状描述包括头痛、头鸣,病史未提及,脉象左弦急,右缓。中医病名头痛,证型肝阳上冒,病因病机肝阳上冒。
目昏花肝阳上冒肝风内动肝肾阴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,女,68岁。主诉高血压病史,曾昏倒,左侧手足不利,近日再昏倒,人事稍苏,言语謇涩,胸闷,口角流涎,手足微掣动,左侧面颊及头部按压痛或麻木。面色潮红,舌质红,苔干黄,脉弦滑而促。诊断为痰热内蕴,阻于手足厥阴心肝两经,属类中风实证。
高血压痰热内蕴肝风内动心肝经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岁,女性。主诉双睑下垂半个月,伴白眼时翻,磨牙,夜寐不安,盗汗,口干,舌质红。中医病名重症肌无力眼肌型,证属肝不主筋。望诊见舌质红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口干、夜寐不安、盗汗,切诊未提及脉象。病因病机为肝阳上亢化热,肝经虚热迫阴液外出,阳亢生风。
重症肌无力肝阳上亢阴虚内热舌质红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2岁,女性。月经量多,淋漓十余日,色或深或淡,月经周期紊乱,心悸,睡眠不安,面色萎黄,贫血貌,动则气短,头目昏花。证属血虚肝旺,肝血失藏,脾不统血。面色萎黄,舌偏淡,脉细弱。心悸,睡眠不安,月经量多,周期紊乱。脉细弱。
月经不调血虚肝旺肝血失藏脾不统血
查看详情 →
女,32岁,右项淋巴结核,右腮肿瘤,痛引右耳及头部,两目昏花,精神衰惫,病程2月。中医诊断为阴寒中于少阳,络道瘀积而成肿瘤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见症状描述及病史,切诊见脉微弱无阳,六脉皆虚,脉仍微弱。
淋巴结核肿瘤气血两虚阴寒中于少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5岁女性,主诉发作性头目昏沉1月。症状包括头目昏沉、汗出较多、头痛、眼花、纳呆、口苦、咽干、身困乏力、心烦易怒、腰痛、下肢放射性疼痛、大便稍干。血压140/90毫米汞柱,脉细濡、稍滞涩、寸脉稍大,舌质暗红、舌苔白腻。中医诊断眩晕,辨证脾湿肝郁,胆胃上逆,肺气不降。
眩晕脾湿肝郁胆胃上逆肺气不降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