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年龄61岁,女性。双目疼痛、干涩半年,夜间尤剧,视物模糊。双目疼痛、干涩、视物模糊、白睛红丝隐现、两胁胀满、乏力、口干、心烦寐差。舌质红,苔薄,中间无苔,脉沉细无力,右寸略数。中医诊断目涩,证属肺气郁热、肝肾亏虚、气机失和。
干眼症肺气郁热肝肾亏虚肝气失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79岁,男性。主诉活动后胸闷、气短10余年。现病史提示胸闷、气短乏力,无心前区疼痛。刻下症见胸闷、动则气喘、乏力、虚汗、烦热、纳差。舌澹红苔薄,脉细。中医诊断胸痹,属气虚痰阻。病因病机为气虚痰阻,胸阳不振。望诊见舌澹红苔薄,切诊见脉细。
胸痹气虚痰阻头晕纳少
查看详情 →
30岁女性,主诉晕厥3年余,加重9月。眩晕、头脑空痛、神志恍惚、胸闷、心烦易怒、多梦易醒、畏寒怯冷、腰痠肿痛、不思食、大便溏泻、夜尿频、月经量少血澹白、小腹清冷绞痛、口唇青紫、气短心慌、头目眩晕、昏仆倒地、项强腰痛、手足厥冷。面色暗黄,舌质澹,苔薄白,脉沉细缓,两尺尤弱。中医病名气厥,证型为精血亏虚,阴阳之气不相顺接,清气下陷,浊气上逆。
气厥血气亏虚精血亏虚肝失滋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7岁,女性,主诉咽部异物梗阻感月余,加重3天,伴口干不欲饮、纳差、倦怠乏力、少气懒言、腹胀满感、便溏。舌淡苔薄白,脉濡缓。中医诊断为慢喉痹,辨证为脾气虚弱证。咽黏膜澹红微肿,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,喉腔黏膜澹红,声带色白。二诊时咽部症状减轻,出现头目昏眩、心悸不安、倦怠乏力,舌澹苔薄白,脉弦细无力。
慢性咽炎脾气虚弱口干不欲饮纳差
查看详情 →
妇人 产后 眼目昏晕 恶心欲吐 额上鼻尖微汗 鼻出冷气 神魂外越 气虚欲脱 血晕 血舍空虚 阳气素虚 气怯不能生血 胎破后心血随胎而堕 心无所养 残血不能归经 病因病机为气虚血脱 无明显舌象脉象描述 无其他四诊详细记录
产后血晕气虚欲脱心血不足神魂外越
查看详情 →
女,47岁,颈部右侧肿物,局部疼痛,逐渐增大,伴有下坠、压迫感,纳呆恶心,手臂发麻,咽喉干燥,声音嘶哑,两目昏涩,视物模糊。舌体胖质红苔薄,脉沉弦小滑。中医病名:甲状腺瘤,证型:肝肾阴虚,痰浊火郁。病因病机:久病肝肾阴虚,肝失条达,郁火内燔,灼津为痰,郁结成瘤。望诊:舌体胖质红苔薄。闻诊:声音嘶哑。问诊:颈部下坠、压迫感,纳呆恶心,手臂发麻,咽喉干燥,声音嘶哑,两目昏涩,视物模糊。切诊:脉沉弦小滑。
甲状腺瘤肝肾阴虚郁火内燔痰浊凝结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4岁,妊娠2个半月,主诉胸闷头眩、胃呆恶心、腰酸显著。腰酸频作,小溲频数,脉沉滑无力,舌质澹苔薄白。中医诊断为妊娠恶阻伴肾虚。病因病机为肾气亏虚,冲气上逆。望诊见形体消瘦,舌质澹苔薄白。闻诊未见特殊。问诊提示妊娠早期症状及腰酸病史。切诊脉沉滑无力。
头目昏花妊娠恶阻肾气亏虚腰痛
查看详情 →
女,性躁善怒,头胀昏重,面赤升火,按月倒经从口鼻而出。脉细弦,舌薄黄。肝用偏旺,气火上逆,经血不循冲任之脉。性躁善怒,面赤火升,头目昏胀。
倒经肝火亢盛气逆
查看详情 →
姜某,男,37岁,素有肝风头痛,4天前感受风邪。恶寒怕风,发热,鼻塞流涕,头部胀痛,左侧为甚,脘满欲吐,口苦、口渴。舌质红,苔黄滑,脉浮弦数。辨证为感受风邪,引动宿疾。二诊时寒热去,头痛减轻,有时头目昏蒙,脘满纳少,口苦,舌质红,苔黄滑,脉弦滑数。辨证为外邪已解,肝风未平,夹有湿浊。
肝风头痛风邪侵袭湿浊内蕴肝火上炎
查看详情 →
65岁男性,主诉口干、多饮、尿频、善饥,病程40年,伴血压增高、白内障、视物不清、大便秘结,脉弦沉,舌质暗。中医诊断消渴,证型为肝肾阴亏,病机为阴亏于下,阳亢于上,下元虚损。望诊见舌质暗,切诊脉弦沉。问诊见口干、多饮、尿频、善饥、大便秘结。闻诊未提及。
糖尿病气阴两虚肝肾阴亏阴虚火旺
查看详情 →
女,28岁,主诉漏汗不止,神志虚怯,情绪抑郁,常欲闭户独处,悲伤欲哭,病程4年。中医病名未明确,证型未直接提及,病因病机为浊痰入扰,心神失养。望诊面如蒙尘,舌苔浊腻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述头晕痛、怔忡健忘、失眠、情绪不佳、言出泪下。切诊脉弦滑。
心脾两虚浊痰入扰肝气郁结阴虚火旺
查看详情 →
男,54岁,头晕,昏昏入寐,右下肢痠软乏力,难于步履,跪倒不能自起,头目昏瞀,双上肢抽搐,右下肢瘫软不用,口眼略㖞斜,舌质略暗,苔薄黄微腻,脉弦滑略沉。中医病名未直接提及,证型为肝肾不足,风阳上扰,痰浊阻络,气血逆乱,经络不利。
肝肾不足风阳上扰痰浊阻络气血逆乱
查看详情 →
77岁,突发高烧、无汗、头目昏晕、干咳无痰、烦渴、小便黄、大便闭。脉浮大而数,重按乏力,舌干红无苔。风热犯肺,温邪传气分,表邪未尽,阴虚阳亢。舌干红无苔,脉浮大而数,烦渴,尿黄,头昏,无汗,干咳。
高烧风热犯肺阴虚阳亢干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8岁,女性。主要症状包括人事稍苏、言语謇涩、胸闷、口角流涎、手足微微掣动、左侧面颊及头部疼痛或麻木。舌质红,苔干黄,脉弦滑而促。中医诊断为痰热内蕴,阻于手足厥阴心肝两经,类中风之证。病程突发,有高血压病史,曾有昏厥史。
头目昏花中风痰热内蕴肝阳上亢
查看详情 →
七十九岁男性
头目昏眩而重,手足无力,吐痰口口相续,饮食略减而微渴,大便三四日一行
脉象左散大而缓,右缓而大,重按皆无力
中医病名:头目昏眩
证型:气血大虚
病因病机:气血大亏,不能上承
舌象未提及,面色未提及,声音未提及,气味未提及,病史未提及,脉象左散大而缓,右缓而大,重按皆无力
头目昏眩气血大虚手足无力大便便秘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4岁,女性。经期后延,量少夹紫块,带下色黄质稠有腥臭,胸闷心烦易怒,手足心热,目昏干涩,左侧少腹可扪及鹅卵大结块,形憔悴,便干溲赤。舌暗红边有瘀点,苔薄黄,脉细涩。妇科检查示左侧输卵管炎性包块。辨证为气滞血瘀,气阴两虚。
目昏干涩盆腔炎气滞血瘀气阴两虚
查看详情 →
女,34岁,咽中不适,脘腹胀闷半月,咽中似有痰梗,咯之无物,喉中有燥热感,口干不欲饮,纳食减少,倦怠乏力。舌澹苔薄白,脉濡。证属中气不足,清浊升降失司。复诊时头目昏眩,心悸不安,倦怠乏力,舌澹,苔薄白,脉弦细无力。证属气血两虚。
咽中不适脘腹胀闷中气不足清浊升降失司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5岁女性,主诉发作性头目昏沉1月。症状包括头目昏沉、汗出较多、头痛、眼花、纳呆、口苦、咽干、身困乏力、心烦易怒、腰痛、下肢放射性疼痛、大便稍干。血压140/90毫米汞柱,脉细濡、稍滞涩、寸脉稍大,舌质暗红、舌苔白腻。中医诊断眩晕,辨证脾湿肝郁,胆胃上逆,肺气不降。
眩晕脾湿肝郁胆胃上逆肺气不降
查看详情 →
女,60岁,小便乳白色伴血1周,头目昏眩,心悸,疲倦,面色萎黄。素体阴虚。舌质红,苔薄黄而腻,脉细。小便乙醚试验阳性,红细胞(++)。
白浊阴虚血尿尿频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6岁,男性。主诉双眼能近怯远28年,眼前有黑影浮动2个月。病史包括视力下降自8岁开始,伴眼见黑花、早泄、腰酸尿频、失眠健忘。体征示远视力右眼0.12,左眼0.1,近视力右眼1.5,左眼1.5,玻璃体丝状混浊飘浮,视盘颞侧脉络膜萎缩,视网膜呈豹纹状改变。舌澹,苔白,脉沉迟。中医诊断为近视(双眼)、玻璃体混浊(双眼)。辨证为肾阳不足证。
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神光不足近视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