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9岁男性,反复头晕5年,加重1周,表现为头晕目眩、恶心欲呕、动作迟缓。舌质淡黯,舌苔薄白少津,脉沉弦。中医诊断眩晕,证型肝肾虚衰,气血瘀滞。病机为肝肾虚衰,气血虚少,运行不畅,气血瘀滞,目失所养而眩。颈椎X线示第3、4、5椎间盘变窄,有少许唇样增生。
颈性眩晕肝肾虚衰气血瘀滞
查看详情 →
38岁女性,主诉失眠、心慌、头昏、眩晕,病程较长。舌淡,舌苔薄白,脉细弱。中医诊断为气血双亏证,病因病机为血证之后,气血大伤,心脾两虚,心神失养。
子宫肌瘤气血双亏心脾两虚失眠心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52岁。主诉右眼视力减退20天,左眼视力减退5天,伴口干、眩晕耳鸣、失眠、腰膝酸软。中医病名:缺血性视神经病变。证型:阴虚阳亢证。舌质红,苔薄黄,脉弦细。面色正常,舌象红,脉象弦细。问诊见口干、眩晕耳鸣、失眠、腰膝酸软。切诊脉弦细。
高血压阴虚阳亢视神经病变视盘水肿
查看详情 →
男,43岁,眩晕时作,近日加重。头晕目眩,不能站立,恶心,耳鸣,便溏,纳差,神疲乏力,面色少华。舌澹红苔腻,脉缓。证型为脾虚失运,痰湿犯扰。
眩晕脾虚痰湿便溏
查看详情 →
男,36岁,眩晕耳鸣半年余。眩晕耳鸣,浊阴上犯,蒙闭清窍。舌质胖淡,苔白,脉弦缓稍沉。病因浊阴之邪上犯,病机浊阴致病缠绵。
眩晕耳鸣浊阴上犯肝阳上亢肾阴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2岁,女性。腰部酸冷疼痛,引背彻骶,下肢麻木,弯腰欠利半年。眩晕耳鸣,四肢欠温,纳谷不馨,大便溏薄,小便清长。形体羸弱,精神委顿,动作迟缓,步态欠稳,胸腰椎体圆背畸形,T9~L4椎体棘突叩击痛阳性。X线示T7~L5椎体骨质疏松,T11~L1椎体楔状改变,L1~L5椎体后缘唇样增生。中医诊断为脾肾亏虚,骨失温养。舌澹苔薄,脉虚细。
眩晕耳鸣骨质疏松脾肾亏虚腰背疼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二十余,主诉发热起自下焦,上冲脑部,伴有头巅肿胀、眩晕、心中发热、大便干燥、小便黄涩。脉象洪实,饮食正常,身体不软弱。中医病名为发热,证型未明确提及,病因病机为体内伏有外感热邪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描述症状及病程,切诊脉象洪实。
眩晕发热外感热邪头巅肿胀
查看详情 →
五十二岁女性,主诉半年来头脑发昏、目眩生花、性急躁善怒。脉弦数,舌红有薄白苔,血压200/140毫米汞柱。诊断为阴虚内热上扰,肝阳偏亢,水不涵木之眩晕证。
眩晕证阴虚内热肝阳偏亢血压升高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5岁,男性。主诉眩晕、记忆力减退2年,有卒倒发作史2次。中医病名椎-基底动脉供血不足,证型气虚血瘀。病因病机为气虚血瘀导致血流动力学紊乱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提示记忆力减退、眩晕及卒倒发作史。切诊未提及。TCD检查示双侧椎动脉、基底动脉供血不足,颈椎X线平片示颈椎生理曲度减小,C4/Cg椎间隙狭窄,钩椎关节增生。
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气虚血瘀
查看详情 →
眩晕、怔忡、足肢无力、肌肉麻木、骨骱颜色变化、早晨腹鸣、瘕泄 眩晕 肝风内动、脾肾阳虚 积劳久伤阳气 面色萎黄、舌淡苔白 声音低微、无特殊气味 症状描述包括眩晕、怔忡、足肢无力、肌肉麻木、骨骱颜色变化、早晨腹鸣、瘕泄 脉沉细弱
眩晕脾肾阳虚肝风内动怔忡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6岁,女性,主诉眩晕2周,发作时天旋地转,不能站立。平素时时汗出,动辄益甚。舌澹苔白,脉沉微。辨证少阴阳虚,病机为清阳不升,浊阴不降。
眩Jean肾阴虚水液失调津气两虚
查看详情 →
女,33岁,夜寐不安,心烦易怒,疲劳后头晕,恶心呕吐,昏倒,情绪激动后出汗,临晚怕冷,神疲,纳谷减少,口不渴,苔薄,脉细带数,心神不宁,肝气失调,阳气不振,卫外失固,消谷失常。
心神不宁肝气失调阳气不振卫外失固
查看详情 →
男,65岁,眩晕目眩,视物昏花,腰膝酸楚,四肢乏力,寐差,大便干结,病程8年,高血压病史。中医诊断眩晕,证型肝肾阴虚、肝阳偏亢、肝风内动。舌质红苔白,脉弦数。
眩晕肝肾阴虚肝阳偏亢肝风内动
查看详情 →
张某,男,62岁。头晕目眩,步行不稳,腰酸肢冷,倦怠乏力,下肢沉重,大便不畅。高血压病10年余。肾阳虚损,水湿内滞,湿浊上蒙,清阳不升。舌暗澹,苔滑腻,脉沉而滑。
高血压肾阳虚损水湿内滞湿浊上蒙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8岁,男性。主诉头痛、眩晕、恶心,痛以两太阳穴处为重,目涩耳鸣,胁胀痛,急躁易怒,血压偏高。舌红,苔薄黄,脉弦数。中医病名为肝阳上亢头痛,证型为肝阳上亢。病因病机为肝阳上亢,上扰清窍。
眩晕头痛肝阳上亢胁胀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8岁,男性,病程5年。主诉时有眩晕,右侧肢体行动不力,筋脉拘急,膝腘为甚,行履需扶杖,睡眠时有难,面红,下肢寒冷,小溲频数有不禁之感。舌苔薄黄腻,切脉寸口弦紧带滑,颔厌、耳门脉大于足三脉,太冲较大,太溪细弱,冲阳脉平,脐下无动悸。诊断属上盛下虚之疾,病因病机为痰湿滋生,风阳上扰,水亏木旺,肝风化火。
痰湿内蕴肝风上扰上实下虚浮阳上扰
查看详情 →
92岁男性患者,主诉头晕、手麻、乏力腿软、心慌、多汗、纳差、排便无力。舌澹红、苔薄白,脉细弦。中医诊断眩晕,证型为元气不足脑海失养。
眩晕元气不足中气虚弱清窍失养
查看详情 →
男,52岁,左侧肢体不遂伴吞咽困难2个月余。神清,眩晕,语言謇涩,声音嘶哑,吞咽困难,饮水咳呛,左侧肢体不遂,站立不稳,行走困难。舌红,苔黄,脉弦。左侧巴宾斯基征(+),指鼻试验、跟膝胫试验、轮替试验、闭目难立征(+)。颅脑MRI示小脑蚓部脑出血,后颅窝开颅术后改变。中风后遗症,肝风内动,痰瘀阻络。
眩晕中风后遗症肝风内动痰瘀阻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8岁,男性。主诉阵发性头晕3个月。症状包括头晕、耳鸣、恶心、呕吐、食欲欠佳、大便溏薄、小便频数。中医病名位置性眩晕。证型脾失健运,痰湿上蒙清窍。舌体稍胖,舌质偏红,苔少而润,脉弦滑。
位置性眩晕痰湿上蒙清窍脾失健运痰浊内蕴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四旬以上,主要症状为呼吸不顺、胸中满闷、言语动作不利、头目昏沉、眩晕,病程未明确。中医诊断为胸中大气及中焦脾胃之气皆虚陷。脉象沉微,右部尤不任循按。舌象、面色、声音、气味等四诊信息未明确描述。
中风气虚痰阻脉沉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