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,54岁,体胖。眩晕反复发作5年,伴头胀痛、胸胁满闷、性情易怒、恶心欲吐、纳差、夜寐多梦。眩晕。肝风夹痰上扰。舌红苔白腻,脉弦滑。
眩晕肝风夹痰高血压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3岁。主诉腹中肠鸣亢进,持续数月,伴粪便发黑。肠鸣音清晰,腹壁柔软无压痛,偶有烧灼感。形体渐瘦,精神欠佳。舌质澹,苔白薄润。脉沉细乏力。中医辨证为肝之疏泄太过,内动肝风,扰动肠系,肝失藏血夹瘀滞。
肠鸣亢进肝风内动肝失藏血血瘀夹滞
查看详情 →
邑邑不能久立,久坐起则头眩目无所见。阴阳内夺。面色苍白,舌淡苔薄,脉沉细。
眩晕阳虚目盲
查看详情 →
男,65岁,阵发性头痛10年余。眩晕,风痰上扰证。面色暗,舌质暗,苔少,脉沉细滑。胸脘痞闷,视物昏花,恶心口苦,纳呆,眠差,足麻,大便干。血压160/90mmHg。舌质红,苔白腻,脉弦滑。舌质暗,苔白腻,脉弦细。
高血压风痰上扰痰浊中阻肝阳上亢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眩晕,腰痛,病程未明。中医病名:眩晕。证型:湿热痰饮。病因病机:湿热痰饮留滞胸膈,随气升降。望诊:未提及。闻诊:未提及。问诊:眩晕,腰痛,日夜昏迷,不省人事,身体如在浮云中。切诊:脉细数弦滑。
眩晕腰痛湿热痰饮痰热实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0岁,女性。主诉反复头昏、头痛20余年,加重伴有口眼歪斜7天。眩晕,中医病名为眩晕,证型为肝阳上亢化风。病因病机为肝肾不足,阴不涵阳,虚阳上亢,风阳上扰清空。望诊见舌淡红,苔白腻,舌质干,苔薄白;闻诊未提及;问诊见头昏、头痛、口眼歪斜、口渴、腰酸、大便日一行、纳可、睡眠差、口干;切诊见脉沉,脉弦。
高血压肝阳上亢肝肾阴虚虚风内动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9岁,女性。双上肢震颤4年,加重伴周身关节疼痛3日。主要症状包括双手颤抖、肌张力增高、不能转头、周身关节疼痛、肢体麻木、眩晕耳鸣、失眠多梦、腰膝酸软、大便干。舌质红,少苔,舌底脉络迂曲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为颤证,辨证为肝肾阴亏,风阳上亢。
眩晕耳鸣颤证肝肾阴亏风阳上亢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9岁,主诉月经过频过多,周期17~20日,经色澹红夹血块,伴头目眩晕,胃纳、睡眠差,面部虚浮,掌心潮热,身体消瘦,面色晦黄,额颊暗黑斑,舌澹无苔,脉细弱略弦,血压90/60mmHg,红细胞3.61×1012/L,血红蛋白105g/L。中医病名月经失调,证型气血两虚。望诊面色晦黄,舌澹无苔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月经过频、经色澹红、血块、头目眩晕、胃纳差、睡眠差、面部虚浮、掌心潮热。切诊脉细弱略弦。
月经不调气血两虚脾肾两虚头晕
查看详情 →
头眩,卧不能起,恶风不欲去衣,咳喘痰多,食少。风乘虚入,痰浊内蕴。面色苍白,舌苔白腻,脉弦滑。无虚不眩,风痰上扰,肺脾失调。
头眩风乘虚入痰多咳喘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0岁,男性。主诉发作性头晕、心慌、失眠多梦2个月余,加重10天。刻下症状包括头晕耳鸣、心慌乏力、胸闷气短、失眠多梦、双手麻木、纳差嗳气。舌质暗红,舌体适中,舌苔薄白,脉弦细。辨证为气血不足,肝郁气滞。
高血压肝郁气滞气血不足失眠多梦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7岁,男性。主诉头晕,头身困重,纳呆,胸痞。病程较长,高血压病史超过一年。中医诊断眩晕,证型痰浊中阻。舌质澹红,苔白腻,后转为澹暗红,苔薄黄腻,再转为暗红,苔薄黄,最后舌质澹红,苔薄腻。脉弦缓,后转为弦,再转为弦细,最后脉弦。
肾性高血压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痰浊中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6岁。主诉眩晕、恶心呕吐1天,伴不敢睁眼,视物天旋地转,步态不稳,动则呕吐,眩晕益甚。既往有劳累过度、饮食不规律、睡眠不足病史。舌质澹红,舌苔白腻稍厚,脉弦细无力。诊断为颈性眩晕,辨证为血虚、气血不足,风痰作祟。
颈性眩晕气血不足风痰上扰体虚
查看详情 →
男,54岁。头晕、耳鸣反复发作半月余。头晕目眩,行走欲倒,耳鸣,恶心欲呕,两侧头痛,手足发麻,眼睛胀痛。血压160/100mmHg。舌质红、苔薄黄、脉弦数。眩晕。肝阳上亢型。肝气郁结、肝阴暗耗,肝阳亢逆无制。肝阳上亢,肝风上扰清窍。舌红、苔黄、脉弦。病位在脑、肝、肾。
高血压肝阳上亢肝风上扰肝火内盛
查看详情 →
风阳挟痰上犯清空之窍,头眩晕,四肢疲倦无力。舌苔白腻,脉弦滑。肝阳上亢,痰湿中阻。面色㿠白,舌淡红,苔白腻,脉弦滑。
头眩晕四肢疲倦风阳挟痰
查看详情 →
44岁男性,眩晕、头痛、昏仆反复发作一月余。面色黧黑,舌薄白而质有瘀斑,脉沉而涩。中医病名血厥,证型血瘀,病因病机为血随气逆,上壅于脑,阻塞清窍。主诉眩晕、头痛、昏仆反复发作,病程一月余。病史中提及外伤后反复发作,症状包括头痛剧烈、眩晕、两腿行动不利、小便失禁、昏仆不省人事。
眩晕血厥血瘀头痛
查看详情 →
52岁女性,眩晕、胸胁胀满、腹阵痛、月经量多如崩、色黯成块,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未明确,证型为暴怒伤肝,肝不藏血,冲任亏损,阴络伤。面色青黄而黯,舌质红有瘀点,脉弦疾,按之芤,心烦躁动不安。
眩晕胸胁胀满腹痛月经量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2岁。主诉心悸、胸闷、憋气、心前区疼痛,病程较长。中医病名心悸,证属阴虚阳亢。舌澹红,苔薄白,脉弦细数。体征示血压偏高,心率70次/分,心尖区Ⅱ级收缩期杂音。现症包括胸闷、气短、乏力、心烦、失眠、头晕。
心悸阴虚阳亢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8岁,女性。主要症状包括手指发凉、皮肤苍白、麻木疼痛、关节对称性疼痛、关节剧痛、不能活动、怕热酸胀、烧灼感、夜间痛重、怕风、游走性疼痛、四肢末端发凉、气短倦怠、眩晕耳鸣、咽干口燥、尿黄、月经稀少色黑。中医病名尪痹,证型肾虚标热轻证。病因病机为风寒湿邪侵袭,肾虚寒盛,气血双损,筋骨失养。望诊面色皖白,皮肤脱屑,四肢关节肿大变形。闻诊无特殊描述。问诊有怕风、关节游走性疼痛、月经异常等。切诊脉沉细弱。
尪痹肾虚寒湿血虚
查看详情 →
男性,60岁。头晕1年余加重1个月。高血压病、高脂血症史1年余,脑梗死病史3年。双下肢活动不利,头晕头胀,视物旋转,黑矇,胸闷气短,入夜尤甚,两目干涩,腰膝酸楚,食入作恶,难以入眠。舌红苔黄且干,脉弦细。眩晕,痰浊。湿热阻滞,痰瘀互结。
眩晕痰瘀互结湿热阻滞风阳上扰
查看详情 →
男,51岁,头晕、头痛伴失眠2周余。舌边尖红,苔薄,脉弦细。肝阳上亢。
高血压肝阳上亢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