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年龄未提及,性别为女。主要症状为头部眩晕、咳嗽痰多、心悸、喜冷饮、胸膺阻痛。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为阴虚阳亢,证型为肝气郁滞。病因病机为阴分受损,阳邪旺盛,肝气郁滞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提及症状及既往出血史。舌苔白腻,脉象弦数。
头痛眩晕阴虚阳亢肝气郁滞咳嗽痰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6岁,女性。主诉偏头痛3年,月经来潮前5天发作,持续3~5天,伴眩晕、恶心、呕吐。舌苔白腻,脉弦滑。诊断为偏头痛。辨证为肝气郁结,痰浊阻塞。头痛位于左侧,自左额角至头顶连及枕部,左侧眼、耳有不适感。病程周期性明显,症状剧烈。
偏头痛肝气郁结痰浊阻塞脉弦滑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0岁,女性。主诉头痛10年,近一年发作频繁,左侧头痛如刀劈,伴面部潮红,心中烦热,失眠多梦。舌质红,苔黄,脉弦数。中医诊断为肝火头痛,后调整为阴虚阳亢,风阳上扰。
眩晕偏头痛肝火上炎阴虚阳亢
查看详情 →
女,63岁,眩晕、头昏沉、头重脚轻、站立不稳、失眠、多梦易醒、乏力、气短、胃胀、下肢肿胀。眩晕,不寐。肝肾亏虚,肝阳偏亢,肝风上扰。舌质暗红,舌尖红,苔白,舌根黄腻,脉沉弦。
眩晕不寐肝肾亏虚肝阳偏亢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,男性。主诉头晕、头痛,病程数日。主要症状包括颜面潮红、眩晕耳鸣、心烦易怒、恶热、鼻衄、左侧肢体麻木。舌质紫暗、苔薄黄,脉弦劲。血压250/140mmHg,血脂异常,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。证属气滞血瘀,化火上亢。
高血压气滞血瘀化火上亢心肌缺血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51岁,前额冰冷感半年余,夜间需戴帽入睡。颈椎病,舌红,苔薄,脉细弱,两尺尤著。病机为血瘀肾虚营卫不和。
前额冰冷血瘀肾虚营卫不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0岁,女性。主诉妊娠发现高血压30余年。病程30年,目前症状包括头晕、头胀、心烦、心悸、背痛、大便溏、早搏。既往史有脂肪肝5年。舌质紫红,舌苔薄白腻。脉结。中医诊断为眩晕,属肝阳上亢,痰瘀互阻。
高血压病肝阳上亢痰瘀互阻血瘀重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,女性,主诉眩晕胀蒙3年。眩晕胀蒙,双目昏花,左侧头痛,胸中烦闷,喜叹息,多愁善感,失眠多梦,口苦,小便黄。舌红苔黄,脉小弦数。中医诊断肝火内郁,上遏清空。病因病机肝火内郁,上扰清窍,气机不畅,扰动心神。望诊舌红苔黄,闻诊无特殊,问诊有头晕、头痛、失眠、口苦等,切诊脉小弦数。
原发性高血压肝火内郁头晕胀蒙双目昏花
查看详情 →
张某 男 91岁 头痛 脑鸣 眩晕 血压高 舌尖瘀点 脉弦 肝阳上亢 瘀血阻络 肝肾不足 风阳上扰 清空 病程未明确 未提及病史 未提及其他四诊信息
高血压肝肾不足肝阳上亢瘀血阻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0岁,女性。主诉包括胸闷胸痛、动则眩晕、乏力、视物模糊、四肢不温、腰膝疼痛、胃纳欠佳。中医诊断为胸痹,证型为心脾两虚。舌澹红,苔薄,脉沉细。病程3年。
眩晕胸痹心脾两虚乏力
查看详情 →
男,56岁,双眼胀痛,视力下降2月余。劳倦后眼症加重,头痛目胀,视物昏矇,心烦面赤,腰膝酸软,面红咽干,眩晕耳鸣,血压偏高。舌质红,苔少薄黄,脉弦细。肝阳上亢。双眼视盘上下方局限性盘沿变窄,C/D=0.8,颜色澹白,视野成鼻侧阶梯,眼压偏高。
青光眼肝阳上亢高血压眼底动脉硬化
查看详情 →
男,45岁,头晕,头目胀痛,头重如蒙,心烦口苦,胸闷嗳气,纳差脘痞,恶心欲吐,心悸失眠,口渴不欲饮,小便黄赤,舌质红,苔黄腻,脉弦滑稍数,血压160/96mmHg,证属痰阻气机,郁而化热型
原发性高血压痰阻气机郁而化热
查看详情 →
79岁男性,阵发眩晕5天。高血压病史,两脚凉麻发胀,两小腿浮肿、发紫暗,血压210/100mmHg。舌紫,苔薄白,脉弦硬。中医诊断眩晕,肝阳上亢,痰饮互结。舌红暗,苔白而干,脉弦滑。
眩晕高血压肝阳上亢肝风内动
查看详情 →
61岁男性,主诉头痛眩晕、恶心欲吐、心烦、心动悸、肢体麻木、腰膝酸软,病程短。面色潮红,唇舌色黯,脉弦数。证属肝阳化风,内风旋动。病因为肝阳上亢,水不涵木,复因紧张劳累诱发。
高血压肝阳化风肝肾阴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0岁,主诉头晕目眩1月余,每日发作四五次,甚则欲仆地,闭目静卧即止,时有耳鸣。伴随症状包括急躁易怒,眠差,大便干燥,小便黄,面色潮红。舌红苔微黄,脉弦滑。中医病名属眩晕,证型为肝阳上亢,病因病机为风阳上扰。望诊见面色潮红,舌象红苔微黄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包括头晕、耳鸣、急躁易怒、眠差、大便干燥、小便黄。切诊脉象弦滑。
眩晕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肝肾不足
查看详情 →
女,42岁。主诉项强、头顶抽掣作痛、巅顶如肿、眩晕心悸。病程三年,时作时止。中医病名未明确。证型未明确。病因病机未明确。面色未提及。舌象未提及。声音未提及。气味未提及。症状描述包括项强、头痛、眩晕、心悸。病史包括三年不愈。脉弦。
眩晕头痛心悸脉弦
查看详情 →
女,48岁。左眼视力突然下降,视物模糊,易于疲劳,喜闭目,头痛眩晕,心烦易怒,口燥咽干,心悸失眠。病程2月。中医病名属“视瞻昏淼”、“暴盲”范畴。证型为水亏木旺,瘀热迫络。病因病机为肝肾阴亏,虚火上升,煎熬血液成瘀,脉络涩阻。望诊见舌红苔腻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头痛心烦。切诊脉弦数。
视瞻昏淼肝肾阴亏虚火上升瘀热迫络
查看详情 →
眩晕屡发,面色黄如秋叶,足冷至膝,咳,怔忡,不寐,肉颤,带下,汗出,溺赤。肝阳上扰,脾湿生痰,阴黄。厥阴肝脉与督脉会于巅顶,肝阳上扰;胃气不得下通;阴不敛阳,内风鼓动。脉来弦细少神。
眩晕面色黄足冷怔忡
查看详情 →
男,55岁,头晕目眩持续两年,伴恶心、心烦、心跳、腰痠困,情绪波动加重,右半身麻木,以上肢为主,睡眠差,多梦,口干不欲饮。舌红少苔,脉沉弦细略数。证属肝肾阴虚,肝阳上亢,兼有血虚风乘。
头晕目眩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血虚风乘
查看详情 →
35岁女性,尿涩不畅月余,头痛眩晕,腰膝酸软,食欲不振,疲倦乏力,小便淋漓灼热刺痛,舌质红,苔薄黄腻,脉细数,湿热下注,津液耗伤。
头痛眩晕肾盂肾炎湿热下注津液耗伤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