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病程超过一年,阴气先衰。主要症状为溃处渐趋稳定,旁边仍有酿脓之势,疼痛已止,肿块消退,体力疲弱,头目眩晕。脉象软弱,舌苔腻。二诊时骨槽痈余肿已化,病情稳定,仍有少量脓水,睡眠和饮食均佳,脉象仍细弱。中医病名为骨槽风,证型未明确提及,病因病机涉及阴气先衰。
骨槽风阴气不足肝胃不和脉细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2岁,男性,反复心悸、气促2年余,加重伴头晕。主症为气促心悸,神萎困倦,气短息微,头晕,呕恶,纳食即吐,尿少,准头晦滞,口渴欲饮,大便3天未行。舌嫩色暗,苔浊,脉细尺弱。辨证为阴阳俱病,虚实夹杂,气阴两虚,痰瘀互结,闭阻于脉,枢机不利。心界向左下扩大,心率140次/分,早搏6次/分,心尖区收缩期4~6级吹风样杂音,肝右肋下2横指可及,移动性浊音阳性,血压低,Cr249μmol/L,BUN23.7mmol/L,心电图示心房扑动,频发室性早搏,心肌劳损。
扩张型心肌病气阴两虚痰瘀互结心肾阳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77岁,女性。主诉为发作性眩晕、心悸、心前区憋闷隐痛、四肢发凉、失眠、畏寒冷。中医诊断为胸痹。病因包括寒邪内侵、饮食不当、情志失调、年迈体虚。病机为阳气虚衰,胸阳不运,气机痹阻,血行瘀滞。面色白光白,精神萎弱,脉沉细、结脉。初诊脉迟细而软,复诊脉迟但至数增加。
病窦综合征胸痹阳气虚衰胸阳不运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8岁,男性。主诉头晕反复发作5年,近1周头重如裹,烦躁失眠,小便量少。中医诊断眩晕。证型为水湿内盛,上犯清窍。舌红黄苔,双脉沉,双尺尤甚。
眩晕水湿内盛头重如裹烦躁失眠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5岁,女性。主诉头晕、目眩2年余。高血压病史15年,近2年出现头痛、头昏、眩晕、心悸心烦、失眠多梦、视物不清、黑花、头重脚轻、肢体麻木、胸闷脘胀、多尿、纳呆、大便干燥。形体肥胖,精神苦闷,面色烘热潮红。脉沉弦而数,舌质红薄白苔。血压32/14.7kPa (240/110mmHg),胆固醇8.06mmol/L。诊断为眩晕(高血压病),证属阴虚阳亢。
高血压阴虚阳亢肝风内动头晕目眩
查看详情 →
男,49岁,高血压病10年,耳鸣10年,持续性蝉鸣音,时心慌,活动后心前区疼痛,喜饮酒吸烟,父亲因心肌梗死去世。睡眠不佳,多梦,梦中坠落感,头晕,泛酸胃灼热。舌暗红,苔薄白,脉沉弦。西医诊断高血压病,中医诊断眩晕,证属肝阳上亢证。
高血压肝阳上亢头晕耳鸣
查看详情 →
女,51岁,头痛眩晕,病程未明确。头痛,肝阴虚,肝气肝阳蠢动,阴虚于下,阳化内风升僭,肝阴虚。面色未提,舌象未提,声音未提,气味未提。症状描述包括头痛眩晕、肝气肝阳升举、嗳气头昏、失眠脘胀、头晕耳鸣。脉象左弦浮,虚无力。
头痛眩晕肝阴虚肝阳上亢失眠脘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2岁。小便淋漓刺痛,反复发作3年。纳差、神疲乏力、口渴喜热饮、大便时溏、耳鸣、腰膝酸软乏力、眩晕、畏寒肢冷、面色晦黯少华。舌质澹嫩,苔薄黄,脉两寸关微弱,尺脉尤甚。辨证为脾肾阳虚。
非淋菌性尿道炎脾肾阳虚口渴喜热饮舌质澹嫩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0岁,女性。主诉头晕目眩反复发作10余年。眩晕。风痰瘀阻证。舌黯红,苔薄黄,脉弦滑。
眩晕风痰瘀阻肝阳上亢气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八秩以上 眩晕 肢末麻木 耳鸣 欠聪 口干不渴 便薄 筋疲 心悸少寐 日暮微热 咯痰不豁 苔薄糙腻 根际起刺 脉六部弦滑 数象 阴肾虚 情志怫郁 肝阳暗动 痰湿内阻 血虚生风
眩晕肝阳上亢阴虚血虚
查看详情 →
林某,女,47岁。阵发性头晕,头沉,恶心,纳呆,心悸,乏力,下午加重。舌苔薄白,脉沉。眩晕。气血不足,痰湿蒙窍。
眩晕气血不足痰湿蒙窍
查看详情 →
男性,56岁,主诉眩晕伴耳鸣、耳聋、恶心,病程自1982年起,每年发作2~3次,每次持续3~4天。闭目卧床,面色苍白。耳鸣、耳聋、眩晕,属美尼尔病范畴。舌象未提及,脉象未提及。
眩晕耳鸣耳聋恶心
查看详情 →
风邪外侵,鼻塞声重,头疼,眩晕,脉浮,舌苔薄白,表邪渐解,头疼眩晕轻,小溲利,大便溏泄而频,脉浮,舌苔白腻,脉浮,舌苔白腻,精神困倦,夜寐欠酣,脉浮,舌苔白腻,脉象渐和,舌苔白腻渐化,胃纳较香,夜寐亦酣,脉象渐和,舌苔白腻渐化,脉象渐觉有神,寐佳,食健
头疼眩晕风邪外侵表邪未解鼻塞声重
查看详情 →
罗某,女,34岁。眩晕,头胀痛,呕吐清涎,恶寒,咳嗽,无汗。舌质偏澹,苔微黄。脉象未提及。中医诊断为太阳证,寒邪闭阻,水饮内停。病因病机为外感寒邪,内停水饮。
眩晕梅尼埃综合征太阳证寒邪闭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6岁。主诉高血压,鼻衄不止,伴头晕、眼昏花、胸中灼热。病程较短。中医病名属出血证,证型为血热肝火上逆。病因病机为肝火亢盛,血热妄行。望诊面红体壮,舌红无苔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头晕、胸中灼热、大便干燥。切诊脉弦大有力。
高血压血热肝火上逆头晕
查看详情 →
54岁,主诉头骨顶部外伤后昏厥,头痛如裂。中医病名瘀血阻滞,证型瘀血阻滞,脉络不通。舌质淡有瘀血斑点,脉虚而芤兼弦。
颅顶部骨折瘀血头痛脑络瘀阻
查看详情 →
眩晕 头重 胸脘痞闷 恶心 食少多寐 肢麻 舌暗淡 苔白或白腻 脉弦滑细或弦滑无力 气虚痰阻 上扰清窍 高血压 痰浊鬱阻 气虚不运 脾运失健 气机被阻 土壅木鬱 肝失条达 鬱火上泛 痰浊肝热 痰瘀互结 胸憋闷痛 脑动脉硬化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
眩晕头重高血压胸闷憋痛气虚痰阻
查看详情 →
男,眩晕,中脘闷痛,纳食后不适,大便燥秘,脉弦大。中医病名:眩晕。证型:肝胃不和,热邪上冲。病因病机:热邪上冲。舌象未提及,面色未提及,声音未提及,气味未提及,病史未提及,脉弦大。
眩晕肝胃不和热邪上冲中脘闷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未提及,性别未提及。主诉为头脑眩晕、右肢不举、语言难出,病程三月有余。中医病名为类中,证型为肝阳上亢、肾阴不足。病因病机为肝阳浮动化风、肾脉不荣舌络、液燥下亏、木少水涵、阴火妄动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包括语言蹇涩、右臂不遂、头脑痛、腰嵴疼痛、肩髃背胛拘急作酸,切诊脉弦滑。
喑痱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液燥下亏
查看详情 →
58岁男性,指、腕关节肿痛5年,颈、腰、膝亦痛。指、腕、膝关节肿胀僵硬而痛,颈、肩、背、腰痛,活动不便,口干。舌红、苔白中黄,脉细滑。中医诊断为肝肾阴虚,寒湿痹阻。病程长,虚实寒热错杂,肝肾阴虚,筋骨不荣,寒湿痹阻。
类风湿关节炎肝肾阴虚寒湿痹阻筋骨不荣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