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56岁女性,主诉胃痛史十二年,空腹痛,进食缓解,因肝郁气滞、复食生冷致旧病复发。主要症状为胸胁苦满,脘腹胀痛,纳食减少,呕吐频繁,呕吐物含酸臭痰涎。面色萎黄,舌质澹红,苔薄白而润,脉弦细而滑。中医诊断为反胃病,辨证为肝郁气滞,胃失和降。
纳少胃痛肝郁气滞呕吐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主诉发热、咳嗽、胸闷胁痛、气促不舒、纳食不佳、小溲混浊。脉滑数,舌根部厚腻。辨证为风热犯肺,痰浊阻络。病情初起为肺炎发热,渐现胸胁掣痛,病程较短。舌苔黄腻,脉滑数,胸闷胁痛,咳嗽剧烈,小溲混浊,低热未清,纳食尚少。
纳少肺炎风热犯肺痰浊阻络
查看详情 →
女,63岁,发作性抽搐十余年,加重3个月。四肢及前胸肌肉抽搐,意识欠清,胸闷憋气,纳少,眠少。舌红,苔薄白,左细软,右沉弦。痫证,肝郁气滞,肝风内动。
纳少痫证肝郁气滞肝风内动
查看详情 →
女,27岁。腰酸乏力,浮肿,神疲乏力,脘痛纳少,恶心欲吐,口多涎。病程较长。慢性肾小球肾炎。寒湿蕴中,脾运不健。面色苍白,舌苔白腻。脉细。尿蛋白持续(+++),有红细胞及颗粒管型。
纳少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虚寒湿胃脘痛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29岁。双眼视力突然下降2周。主症为双眼视力下降,右眼视力突然失明伴眼球转动疼痛,左眼视力急降伴眼痛。病程2周。中医病名为双眼暴盲,证型为肝郁化火,病因病机为肝郁化火,灼伤目系,目窍失养。舌质澹红,苔薄白腻,脉弦细。
纳少双眼暴盲肝郁化火目系灼伤
查看详情 →
38岁女性,月经期腹痛一年,伴畏寒肢冷、疲乏少力、纳少、少寐。舌澹红,苔白,脉弦细。辨证为冲任虚寒痛经。
纳少痛经冲任虚寒畏寒肢冷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56岁,反复尿频、尿急、尿痛5年余,再发6日。小便频急热痛,小腹坠涨,气短,倦怠乏力,形体消瘦,纳减,寐差,大便难下。舌淡红,苔黄厚腻,脉细滑数。辨证为中气虚弱,湿热下注。二诊辨证为中气虚弱,脾肾亏虚。
纳少尿路感染中气虚弱脾肾亏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5岁,女性,绝经后带下清稀量多,四肢不温,足冷至膝,自汗,纳少,口中微渴,行动气短,面色苍白。舌澹胖,苔薄白,脉沉细,尺部尤甚。辨证为脾肾阳虚。舌澹红,脉沉缓。病程较长,属更年期综合征,病机为中阳不足,命门火衰,尚有浮热之象。
纳少更年期综合征脾肾阳虚四肢不温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0岁,男性。主诉右上腹胀痛,饭后加剧,伴大便结、时溏,纳少,恶油腻,恶心欲吐。病程慢性胆囊炎3个月,慢性肝炎20余年。舌红苔黄腻而干,脉弦滑。中医诊断证属湿热阻遏于中、肝胆木火内炽。
纳少慢性胆囊炎慢性肝炎湿热阻遏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4岁,男性,主诉气短、乏力、胃脘胀满、纳少。舌淡苔白滑,脉沉弱。中医诊断为气血两虚,余毒未尽。病程为胃癌术后1月,化疗1疗程。形体消瘦,胃脘稍感胀满,纳少。舌象舌淡苔白滑,脉象脉沉弱。
纳少胃癌噎膈气阴亏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8岁,男性。主诉习惯性便秘15年,大便间隔7天左右。主要症状为大便量少干结、腹胀、精神疲惫、消瘦,伴咽干口渴。舌象嫩红而干,脉象细软。中医诊断为阴虚肠燥,津气亏虚。病因病机属阴虚津亏,肠失濡润。
纳少老年性便秘阴虚肠燥津气亏虚
查看详情 →
男,46岁,胁痛,乏力,纳少,神疲,病程较长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,证属脾虚阴亏,湿热中阻,气机升降失常。舌红,苔前半薄腻,后半根黄腻,脉细小弦。
纳少胁痛乏力神疲
查看详情 →
女,64岁,心慌、胸闷、下肢浮肿、纳少、口中乏味、夜间失眠、周身沉重、大便黏滞不爽。舌红苔腻,脉沉弦。证属湿阻清阳,气机郁闭。
纳少心慌胸闷浮肿
查看详情 →
30许,经行腹痛10余年,经水量少,色紫暗,有血块,恶寒,腹冷如冰,喜热喜按,微有胀坠感,呕吐清涎,不能食,便溏,日更衣二三行,经水后期。中医病名:经行腹痛。证型:脾肾阳虚,寒凝血少。面色苍白,舌淡苔白,脉沉迟。恶寒,腹冷如冰,喜热喜按,呕吐清涎,便溏,日更衣二三行。脉沉迟。
纳少经行腹痛脾肾阳虚寒凝血少
查看详情 →
女,40岁,头痛10年,产后起病,周期性发作,持续2~3天,伴恶心、睡眠差、纳少、大便偏稀、尿频,舌苔薄腻,脉弦平。中医诊断肝郁血虚,病机为肝郁血虚,中焦虚弱,心肾失交。望诊舌苔薄腻,闻诊未提及,问诊包括头痛、睡眠、纳食、大便、尿频,切诊脉弦平。
纳少头痛肝郁血虚大便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2岁,男性。主诉胃脘部隐痛反复发作6年,复作1个月,伴胃脘部隐痛、刺痛、脘腹作胀、进食后加重、嗳气、吐酸水、纳食减少、背胀、大便黑、小便黄、倦怠无力。中医病名胃痛,证型肝胃郁热证。舌质澹红,苔薄白,脉弦。临床表现包括胃脘隐痛、刺痛、胀满、嗳气、吐酸、纳呆、背胀、黑便、小便黄、乏力。病机为肝胃郁热,气滞血瘀。
纳少胃痛肝胃郁热证胃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3岁,女性,主诉心悸气短、动则加剧40余天,加重3天。身困乏力,头晕目眩,胸闷叹息,纳少多梦,大便难排,矢气较多,面色不华,唇甲苍白。舌红苔薄黄,脉结代。中医诊断为气阴两虚,兼有气滞。病因病机为气阴两虚,气血生化无源,血虚不能养心,脾虚运化失常,气机郁滞,脉络失充。
纳少心悸气阴两虚气滞
查看详情 →
男,65岁,嗳气间作3年余,加重3个月,精神焦虑,胃胀,反酸,右下腹坠胀,肠鸣,纳少,寐差,小便不畅,舌暗红、苔黄腻,脉弦涩,证属脾虚血瘀。
纳少精神焦虑嗳气频作胃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未提及,性别未提及。大便溏泄,每日十余次,胸闷不舒,纳谷减少。病程短。泄泻。病因病机为寒停脾胃,清浊升降失常。舌苔薄腻,脉象濡滑。
纳少泄泻脾胃虚弱寒湿困脾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37岁。主诉口腔溃疡反复发作10余年,严重时疼痛影响进食。中医病名口腔溃疡,证型脾肾阳虚,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。舌淡隐青,体胖大,有齿痕,苔薄,脉沉细。症见口腔溃疡反复,唇肿,目干,口干,喜热饮,心烦,纳少,小便清长,大便溏稀。
纳少口腔溃疡脾肾阳虚舌淡隐青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