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年龄12岁,男性。主诉双眼视力下降,伴痛痒、畏光、流泪20余天。病史提示反复发作的双眼病毒性角膜炎,每次感冒或劳累后易复发。舌红,苔薄黄,脉数。眼科检查示双眼角膜点状混浊,荧光染色阳性。中医病名病毒性角膜炎,证型未明确。病因病机未详述。望诊见舌红苔黄,切诊见脉数。
病毒性角膜炎肝经郁热风热上扰阴虚内热
查看详情 →
50岁女性,反复双下肢浮肿2年,加重2天。精神不振,面色无华,眼睑微肿,咽红乳蛾肿大,双下肢浮肿,腰腹叩痛,舌淡苔白,脉沉细。中医诊断为阴水,证属肾阳虚水肿。病机为肾阳亏虚,气化失常,水湿内停。
肾阳虚水肿系膜增生性肾病浮肿舌淡苔白
查看详情 →
45岁女性,形体消瘦,面色暗黑,咳嗽痰多,呕吐涎沫,胸闷短气,身倦乏力,脘痞作胀,纳呆不饥,头昏目眩,舌白润,脉沉弦。肺结核病史三载,体素丰盛。辨证为脾虚失运、土不生金,后转为痰饮,病机为痰饮困脾。
肺结核痰饮困脾形体消瘦面色暗黑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8岁,男性,主诉体弱怕冷,19岁以来常梦遗,近一年受刺激后白天滑精,腰背酸冷,怕水怕累。面色白,神疲乏力,衣被厚于常人,滑精时头晕肢厥。中医诊断滑精,证型为寒邪侵袭型,病因先天禀赋羸弱,寒邪袭内。望诊面色白,神疲乏力,衣被厚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有体弱怕冷、梦遗、滑精、腰背酸冷、怕水怕累。切诊脉沉细无力。
滑精阳虚肾亏寒邪侵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双下肢肿胀月余,左下肢较重,踝以下皮肤紫暗。舌象暗红,苔白,脉沉。证属寒湿入侵,痹阻下肢经脉,血行受阻。
静脉炎寒湿入侵血行受阻下肢痹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6岁,男性。主诉双下肢冷痛牵及腹股沟髂关节2年,伴上肢沉重、平举抽动、双手小关节触痛,两下肢凹陷性浮肿,步履艰难。望诊见舌苔薄白腻,舌下静脉紫暗。脉象濡细。诊断为寒凝气滞,经阻络塞之证。
寒湿凝滞寒凝气滞血瘀阳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,女性。主诉腰膝酸软,小便酸臭有较强刺鼻味,白沫较多,小便频数,手足发凉,略有紫绀。既往史有2型糖尿病病史15年。中医诊断消渴(下消),证属气阴亏虚。舌质紫红,苔薄白。脉象右脉浮弦,左右双关有实象。
消渴下消气阴亏虚湿浊壅滞血脉运行不畅
查看详情 →
李某,女,58岁。间断咳嗽,喘促,气短4个月。体征包括咳嗽,咳少量泡沫痰,喘促,气短,语声无力,气不得续,乏力,动则汗出,恶寒肢冷,骨节疼痛。舌质澹,苔白滑,舌下脉络紫暗。脉沉无力。中医诊断肺痹,证型阳虚肺冷,肺络瘀阻。病因病机为阳气不足,风寒湿邪内阻肺络,肺气亏虚,寒湿瘀阻。
肺痹阳虚肺冷肺络瘀阻肾阳不足
查看详情 →
男,77岁,左臀腿痛,行走微跛,走200米即需休息,病程较长。腰椎管狭窄症,腰椎CT示L3~S1椎间盘膨出,X线片示胸椎、两膝骨质增生。左“4”字征(+),直腿抬高试验75°,左臀上部、委中压痛。左膝内侧痛,伸直受限。面色正常,舌象未提,声音正常,气味无特殊,脉象未提。
腰椎管狭窄症肾脾肾阳虚寒湿阻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0岁,男性,主诉咳嗽、喘,病程自今年2月起。中医病名咳嗽,证型属痰多、咳喘,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引动宿痰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提及咳嗽、喘、痰多、胸部憋闷、白痰、咽部不适,切诊提及脉弦数。
咳嗽痰多喘憋风邪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37岁,发热汗出,全身肌肉疼痛难忍,头晕乏力,食欲不振,大便溏泄,尿频尿痛,舌苔黄腻,脉象细弱,体温38.4℃,左侧颈部淋巴结肿大,胸壁红斑,手指足趾潮红有湿热感,湿热内蕴,气阴两伤。
湿热内蕴气阴两伤肌肉疼痛发热汗出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7岁,男性。主诉全身肿胀10天,阴囊肿胀6天。临床表现包括面色苍白、形体肿胀、头昏咳喘、全身浮肿、阴囊肿大、尿少、舌苔白腻、脉沉缓。中医诊断为水肿(石水),证属阴水,病机为水湿浸渍。四诊信息包括面色苍白、舌苔白腻、脉沉缓。
急性肾炎阴水水湿浸渍全身浮肿
查看详情 →
2岁半男童,反复呕吐2年,每周呕吐5次,呕吐日无大便及矢气,其余日大便正常,嗜睡,纳可,脉细弱,舌苔白质淡。中医诊断呕吐,病机未明确记载。望诊见舌质淡,苔白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呕吐、嗜睡、纳可、大便异常。切诊见脉细弱。
呕吐肝脾失调脾胃虚弱痰湿内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3岁,痛经5+年,腹痛拒按,经量多,色红夹块,伴恶心、大便频数,月经周期延后,带下量多,色白时黄,质稠。舌澹红,苔薄白,脉细。中医诊断为痛经,病机属寒热错杂。
痛经寒热错杂气滞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6岁,女性。高血压病史10年以上,头顶痛,血压最高200/120mmHg,现140/96mmHg。怕冷,腰以下冷,苔薄剥,舌质偏红,脉濡细,大便干结或迫不及待,神疲不能安寐,尿稍急。肝肾不足,风阳上扰,下则阳虚厥冷。舌质偏红,苔薄剥,脉濡细。上热下寒,胸闷腹胀,脉缓细,律齐。腹胀,手麻,口苦不多饮,夜间手麻,腹胀。舌脉如前,血压150/90mmHg。
高血压肝肾不足风阳上扰阳虚厥冷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9岁,男性,主诉头痛,病程自1980年冬开始,持续多年。头痛以两侧太阳穴为主,天冷时加重,如棒击一般。伴口渴喜热饮,大便干结,小便黄,食纳差。体瘦,痛苦病容,舌红苔少,两脉弦紧。中医诊断为头痛,证型为寒邪入络,内有郁热。望诊见舌红苔少,体瘦。闻诊未见特殊。问诊见口渴喜热饮、大便干结、小便黄、食纳差。切诊见两脉弦紧。
血管神经性头痛寒邪入络郁热舌红苔少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反复咳嗽、喘累9年,加重7天。咳嗽,咳白稠痰,喘息胸闷,气紧,唇红,口干,舌红,苔薄白,脉小数。中医诊断哮证,证型痰热蕴肺。病程较长,属宿痰内伏,外感诱发。望诊见舌红,苔薄白。闻诊未提。问诊见咳嗽、咳痰、喘息、胸闷、气紧、口干、眠差。切诊见脉小数。三诊后症减,舌淡红,苔薄,脉沉细。四诊见面色白,舌澹,苔白,脉沉。病位在肺,日久及脾肾。病因外感、宿痰内伏。病机痰热蕴肺,肺失宣降。
支气管哮喘痰热蕴肺肺气不利肾气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0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为高血压、左手麻木、语言不清、下肢风湿困痛。病程多年。中医诊断为肝经病变,阴亏阳亢,肝风内动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提示语言不清、舌干、气短、便干,切诊示左脉虚软,右脉弦硬,后诊脉象变化为右弦急、左缓弱、弦大、左大右小、弦而无力、弦无力、细稍急。
高血压肝经病变阴亏阳亢肝风内动
查看详情 →
女,46岁,哮喘病史多年,春秋季好发。胸闷气喘,喘息不得平卧,喉中痰鸣,咯吐泡沫痰涎,鼻流清涕,畏寒肢凉。舌澹黯,苔少边有齿痕,脉弦滑。证属寒饮伏肺,病机为阳虚感寒引动伏痰,痰阻气闭,气管痉挛。
哮喘寒饮伏肺痰阻气闭阳虚
查看详情 →
男,56岁,咳嗽咯痰20余年,秋冬好发,喘息心悸,昼夜不得平卧年余,呼长吸短,端坐呼吸,喉如鸡鸣,唇甲紫绀,面色虚浮,双腿浮肿,舌质暗红,苔黄厚腻,脉弦细数,肺部满肺哮鸣(+++),肺底捻发音,心电图示窦速综合症,右室肥厚,胸片示肺心病并间质感染,痰检示白色念球菌,WBC11800/mm2,NB80%。
肺心病肾虚兼瘀痰热壅肺水饮内停
查看详情 →